一、蓝牙技术安全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施陈俊[1](2021)在《一类云与端结合的物联网无线组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随着物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以及大规模设备组网需求日益增多,物联网无线组网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无线组网具有有线组网无法比拟的优势,如组网灵活,布线简单等。由于物联网应用需求的复杂性,目前基于多种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Zig Bee、蓝牙(BLE)、NB-IOT、LORA等的组网技术被提出并应用于物联网。然而,这些组网技术各有其应用局限性和优缺点。特别是针对一类设备密集、节点易变化、上下行数据不平衡的应用环境,尚无一种性价比最优的无线组网技术满足该需求。基于此,本文将蓝牙无线技术、云计算技术和边缘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类云与端结合的物联网无线组网技术。该技术采用基于网关与子节点的星形拓扑结构,利用LTE-CAT1技术将网关与公网对接,实现了网关与子节点的智能自组网以及节点的动态管理;同时,提出了改进的单定向广播多监听机制的网关与子节点通信方案,解决了设备密集情况下的无线信号干扰问题,并利用动态优先级机制解决了上下行数据不平衡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多网关热备机制与边缘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该组网技术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问题。最后,将本文提出的物联联网组网技术应用于共享经济行业的升级改造中,开发实现了按摩椅联网与控制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性成果如下:1.对现有物联网无线组网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针对设备密集、节点易变化、上下行数据不平衡的应用环境,提出了一类基于蓝牙的云与端结合的物联网无线组网技术。与典型的蓝牙mesh组网不同,该技术采用基于网关与子节点的星形拓扑结构,利用LTE-CAT1技术将网关与公网对接,通过云平台下发终端MAC地址与身份信息实现了网关与子节点的智能自组网以及网关对于动态网络(节点的出入网)的智能管理。网关与子节点之间通信采用了单监听多广播机制,实现了上行数据的实时传送。针对该机制下,无线信号干扰问题,提出了基于广播延时的抗干扰通信算法,有效降低了干扰的发生。2.针对多广播机制下,节点数目受限以及下行数据(控制)延时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基于网关单定向广播与子节点监听的组网机制。该机制有效解决了干扰问题,实现了下行数据的实时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优先级与采集间隔时间自动优化相结合的动态通信算法,有效解决了部分设备上行数据的延时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在对子节点数据采集频率低、下行数据实时要求性高的情况下运行效果较好。3.针对星型组网机制下单网关与广播机制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问题,提出了多网关热备份冗余与基于Token与DES算法的网关身份识别与数据加密技术,解决了物联局域网与移动公网之间通信的可靠性以及终端子节点间通信的安全性。设计了基于边缘计算的主网关选举算法,实现了主从网关的无缝切换。同时,通过将加密的网关身份存储至终端并定期修改,有效地解决了子节点与网关之间的身份互认问题,提升了通信的安全性。4.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无线组网技术,本文将研发的云与端结合的蓝牙无线智能组网技术运用于共享经济行业,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硬件系统。通过实际应用发现,本文提出的云与端结合的智能组网技术完全符合实际应用得要求,系统安全稳定可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提出的物联网无线组网技术有效解决了密集设备下的自动组网问题,具有组网方便、节点动态可配、性价比优、网络安全可靠等优点。
张柯翔[2](2021)在《基于FreeRTOS的无线网络门禁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发展关键内容,也是城市智慧化的基础。门禁系统作为智慧社区建设中众多物联网设备的一种,由于其使用频率和使用环境的特殊性,人对它的便捷性、性价比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研制安全、便捷、具有高性价比的门禁系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对现有门禁系统安全性、便捷性、性价比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现有门禁系统存在如下不足,例如传统的门禁如密码识别门禁和卡片识别门禁都存在易复制、易破解等安全性问题,新型门禁如指纹门禁和人脸识别门禁存在因皮肤破损等造成识别率不稳定的问题和采集指纹、照片等可能涉及隐私保护的问题,虹膜门禁等高端门禁则因为价格高昂难以推广。因此,本文在对实际使用环境与用户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门禁控制器系统的设计方案,并通过设计相应的硬件与软件、安全认证体系,实现了一种低成本、高安全、便捷易用的无线网络门禁控制器系统。该系统基于FreeRTOS操作系统,以内置蓝牙的ESP32和负责4G网络传输的AIR720G作为控制核心,通过设计硬件模块、两机通信传输协议与自主可控的安全认证协议流程,并利用4G网络通信技术、蓝牙技术、非对称密码技术、音频控制技术与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MQTT)网络技术等实现门禁控制器的性能指标。本文主要完成门禁系统的控制器系统设计,主要研制工作如下:(1)针对门禁开锁中数据交互场景可能存在的数据泄露、重放攻击、中间人攻击等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设计了Public Key Instructure(PKI)体系,解决了数据认证问题。(2)针对门禁控制器系统开发中网络数据转发协议存在数据丢包、移位问题,基于YMODEM设计了数据传输协议,解决了数据丢包问题,保证了传输数据的可靠性。(3)设计了安全开锁流程、音频调度控制等系统功能模块,完成了门禁控制器硬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并开发了相应的控制软件。(4)设计了语音播报模块,具备语音广告投放、推广功能,具有较高性价比。同时改善了传统蓝牙门禁开锁速度与安全性不能兼容、开锁距离限制的问题,实现了门禁系统的便捷易用、安全快捷的特点。本文设计的门禁控制器系统的实物系统已通过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产品已在企业与电子工程学院实验室试点安装测试,结果表明,该门禁系统稳定可靠、使用便捷、性价比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梁敏,胡曦明,李鹏,马苗[3](2020)在《“手机+可穿戴设备”的低功耗蓝牙安全实验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可穿戴技术创新驱动了以可穿戴设备为支点的新移动应用领域飞速发展,低功耗蓝牙作为其中的关键性技术成为近年来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实验技术研究与实验教学改革关注的热点。针对当前教学缺乏低功耗蓝牙协议安全实验原理与实验技术的现状,通过深入而系统地分析低功耗蓝牙协议体系结构、工作原理和安全威胁构建起实验原理教学体系,进而提出了"手机+可穿戴设备"的新型实验技术并给出了协议测量和可视化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案。在此基础上,应用"手机+可穿戴设备"实现了真实环境下低功耗蓝牙协议通知、写请求和写响应等交互过程的安全性分析,并进一步通过报文窃听、伪造和篡改实现了重放攻击,为面向一流本科课程和"新工科"建设的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王璐[4](2020)在《面向蓝牙Mesh网络的密钥管理机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蓝牙低功耗Mesh网络(BLE Mesh)是蓝牙技术联盟(SIG)推出的新型组网方式,相比于传统蓝牙技术,除了具备更多的节点通信和更远的传播距离之外,也面临着更多潜在的威胁与攻击,特别是当整个网络中使用相同的网络密钥时,对节点捕获攻击的抵抗能力较弱,存在着因单个节点被攻陷而会威胁到整个网络安全的问题。密钥管理是安全机制的基础,所以针对蓝牙低功耗Mesh网络的密钥管理机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蓝牙低功耗Mesh网络现有安全机制为基础,从区域隔离的角度出发,通过引入合理的子网络划分,设计了正六边形区域划分的密钥管理机制。由配网器为新节点分发各类密钥,新设备可通过分区的簇头节点从子网络内部入网,不同的分区内部有独立的子网络密钥,各自都是安全的。引入了正六边形区域划分方式后,避免了单点失效导致整个网络沦陷的危险,同时将密钥刷新的范围限制在相关的子网络区域,减少了需要更新的节点数目,能够更快地完成密钥刷新过程,从而提高了对于节点捕获攻击的抵抗能力。由于使用正六边形区域划分方式,每个区域的邻居只有六个,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还可以很好地控制负载开销不过分增长。本文基于nRF52832蓝牙芯片为核心的开发板对设计的密钥管理机制进行功能实现与验证。然后从安全性和负载开销两个方面进行测试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本设计的密钥管理机制之后网络的安全性有所提升,密钥刷新完成时间节省33%以上,并且在负载开销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性能,增长范围控制在20%以内。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提升蓝牙低功耗Mesh网络的安全性具有一定的价值。
袁帅[5](2020)在《基于低功耗蓝牙的智慧校园网关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中的不断创新和使用,智慧校园建设也从高校逐步向中小学扩展。特别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以两者相结合的新型物联网技术为中小学的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而低功耗蓝牙技术以其成本低、续航能力强的特点为物联网系统所广泛采用,智慧校园系统也不例外。智慧校园系统主要由云平台、蓝牙网关和外围嵌入式设备三部分组成。蓝牙网关移植了支持蓝牙5.0的Blue Z协议栈。其设计和实现主要是为了解决智慧校园系统中嵌入式设备难于管理的问题,方便云平台对底层设备的管理和信息采集。蓝牙网关采用了三层的软件结构设计,自下而上分为系统层、数据通信层和应用层。基于此,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蓝牙数据通信的实现、数据安全和设备认证、应用层的实现。首先在蓝牙数据通信方面,对蓝牙连接通信进行了缓存的设计,优化了连接通信过程。另外,为方便上层应用的使用对数据通信接口进行了封装,并针对蓝牙网关的业务需要对数据包格式进行了设计。在搭建起蓝牙通信后,着眼于通信安全层面,首先详细研究了蓝牙核心规范中的安全与认证手段,之后对智慧校园蓝牙通信的安全漏洞进行分析并根据智慧校园中蓝牙设备的特点,对低功耗蓝牙广播和连接通信分别给出了合适的加密方案,并设计了设备认证机制。最后对于蓝牙网关的应用层进行了介绍,首先确定了应用开发时跨进程通信的技术方案的选择。然后对设备考勤、设备校时、数据透传和固件升级4种经典应用结合其流程图,阐明了应用的作用和实现的详细流程。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以上设计的智慧校园蓝牙网关功能正常,可以满足使用需求,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价值。
包淳溢[6](2020)在《基于WiFi和蓝牙5.0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物联网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5G通信时代即将到来,智能家居正在国内日益兴起,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随之变得更加便捷智能。然而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主流销售产品仍是各自成体系的、缺乏统一标准的智能单品,而非完整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在已有的家居控制系统中还存在着各种不足,比如通讯方式单一、数据安全性缺乏等,所以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开发一套结合多通讯方式的智能家居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基于嵌入式硬件设计、Wi Fi通讯、蓝牙通讯、Android开发等技术设计了结合Wi Fi与蓝牙5.0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完成了基于两种通讯方式的家居设备通讯协议的制定和Android客户端软件的开发,设计完成了一个智能窗帘机控制系统,对整体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与成果具体如下:(1)基于智能家居网关需求分析,完成了结合两种通讯方式的智能家居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其主体架构由主控制器CPU,Wi Fi通信模块,蓝牙5.0通信模块,Android客户端软件四部分组成。该架构设计具有中心化与模块化的特点,帮助系统达到控制逻辑集中,数据流向界限清晰,硬件分布明确的目标。(2)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理念,完成了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在主控芯片STM32编程方面的工作是开发了系统的主要控制逻辑程序,包含与两个通讯模块之间的数据收发与数据协议解析,传感器的控制等。Wi Fi通信模块软件采用串口RS232透传方案,实现数据透传和控制协议解析功能。蓝牙5.0通信模块采用TI-RTOS协议栈编程方式,编写蓝牙广播嵌入式软件并烧写至蓝牙芯片,实现与智能手机的蓝牙数据收发,与主控芯片的IO口通信协议编解码。智能手机客户端软件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开发,其主要功能是显示设备状态与发送协议指令控制家居设备。(3)完成了系统的各项实验测试。针对已有需求设计了智能窗帘机系统,根据指定的控制逻辑进行了手机控制功能测试实验。完成了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其他模块系统性能测试,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实验测试结果说明,本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两种不同通信方式从客户端对设备的有效控制,设备的状态也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通讯方式在客户端界面显示,同时传感器或设备可以执行指定通讯协议命令。本系统具有一定功能性、操作便捷、传输路径安全等优势,相较于已有方案具有更高的控制成功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王淑沛[7](2020)在《基于国密算法SM2的实验室智能门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深入进行,当今社会对实用型人才需求的转变,实验教学所占比重越来越多,而实验室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传统实验室存在管理效率低、交接难、学生课余时间学习不方便等问题,为了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很有必要对实验室进行智能化管理升级。智能门禁系统的应用,可以成为提高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智能锁在不同的场合应具备不同的应用方式,针对传统实验室和当前的门禁系统方案中存在的不方便之处,本文设计了“基于国密算法SM2的实验室智能门禁系统”。系统包含iOS手机客户端(APP)、微信小程序端、门禁端、服务器端四大部分,根据授权对象分为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教师使用客户端具备长期开锁权限,学生通过微信小程序端获得临时授权。门禁端负责验签和控制开锁,服务器端与客户端和微信小程序端进行交互、保存用户信息和签名数据。本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实验室管理及当前门禁系统的背景和需求展开调查,从安全性和便捷性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款针对实验室特定应用场景的智能门禁系统。(2)根据安全性需求,研究国密算法SM2和数字摘要技术。通过与系统结合,无论是客户端还是微信小程序端均需要进行用户权限、开锁公钥来源、签名数据等多项验证,保证开锁身份真实可靠。(3)针对教师群体设计了iOS智能锁客户端,分为两种开锁方式:蓝牙开锁和4G开锁。蓝牙开锁实现无网络下靠近开锁、4G开锁(插入SIM卡方式)实现有网络下远程开锁。将客户端按照功能划分为资讯、开锁、个人等模块,细分模块依次实现。(4)针对学生群体设计了智能锁微信小程序端,实现临时授权。通过设定通行有效期、分享特定实验室可以实现该时段内便捷开锁。(5)门禁端主要是对智能锁主控板的设计,主要包括数据传输模块、存储模块、控制器模块、电机模块和门锁。(6)根据用户登录、更换签名等需求设计了服务器,实现服务器与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端以及门禁端的数据交互。(7)分别对iOS手机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端、门禁端等进行各项功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基本实现实验室门禁系统的设计目标。
吴鹏飞[8](2020)在《基于工业区块链的天线控制器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作为卫星通信的重要方式之一,移动卫星通信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通信容量大等特点,在现代通信传输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在移动卫星通信中,天线控制器(天线跟踪控制器)驱动天线转台始终对准目标卫星,进而建立稳定、可靠的通信。因此,快速检测天线跟踪控制器的工作状态,保证它的稳定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嵌入式技术开发设计了天线跟踪控制器便携式自动检测设备,以实现方便快速检测天线跟踪控制器工作状态,准确定位故障信息。同时研究了区块链Hyperledger Fabric技术,对检测数据进行分布式账本管理和共识访问,保证数据真实可追溯,并设计了轻型加密算法,实现对数据的分类保护。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设计了天线跟踪控制器数据检测设备和手持显示设备。数据检测设备基于天线跟踪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对主要工作模块进行模拟驱动和数据采集,通过对反馈的数据分析,检测天线跟踪控制器的工作状态。手持显示设备操控显示屏,通过无线和数据检测设备通信,进行针对性的检测操作,并且可视化显示检测结果。(2)针对旋转变压器误差分析使用傅里叶级数数学模型来对旋变进行误差补偿,针对交流电压噪声干扰使用卡尔曼滤波进行预处理,提高旋转变压器角度测量和交流电压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3)研究和设计了基于Hyperledger Fabric区块链底层数据管理服务平台。服务平台采用Raft共识算法解决分布式集群系统中数据一致性问题,该算法速度快,共识效率高,提高了物联网设备的数据处理实时性。(4)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身份的双重加密数据隐私保护方案。通过对敏感数据和普通数据分级别加密。区块链上只存储检测设备身份秘钥和敏感数据,数据检测设备的普通数据存储在Sqlite3数据库当中。保证了数据检测设备的数据以密文方式存储,实现了对数据的隐私保护。通过对整个天线跟踪控制器检测系统的实现以及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检测性能都达到了预期指标。针对天线跟踪控制器系统检测设备数据隐私保护、系统运行效率、可用性等问题,在Hyperledger Fabric平台上实现了上述加密方案并且对数据管理服务平台进行安全性分析和性能测试。该方案使得数据安全得到保障,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刘伟[9](2020)在《服药依从性监测装置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服药依从性是指患者用药与医嘱的一致性,而从药物治疗的角度,指患者对药物治疗方案的执行程度。任何药物用到患者身上都有一定的剂量,提高药物的服药依从性对预防和治疗慢性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多数慢性病服药周期较长,漏服现象严重,从而影响药物的服药依从性。基于此设计开发一种服药依从性监测装置,用于储存药品、监测服药信息和发送服药提醒,以提高服药依从性,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并对装置进行相关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完成服药依从性监测的装置,该装置是以LED灯为载体的用药检测模块,主要利用光敏电阻受到特定波长光照射下会改变阻值的原理采集服药信息,本装置包括服药依从性监测装置、移动终端手机APP和服药信息共享及分析平台部分。服药依从性监测装置通过装置的蓝牙模块与手机端APP进行数据通信数据的交互,完成开锁、数量查询和状态查询等功能。硬件装置基于STM32F030系列芯片设计完成的。2.从系统级层面对服药依从性装置进行了低功耗设计的优化。本设计把蓝牙作为本装置无线通信模块,当整个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状态时该模块会进入低功耗模式工作,核心处理模块结合STM32 Coetex M0内核提供的停止模式,在装置采集服药信息及其他功能的过程中适时、动态的对时钟以及电压进行调整,服药检测模块通过对装置内的LED灯的开启与关闭的设置来降低整个装置的功耗。3.定义了基于蓝牙无线通信的数据传输格式,以提高本装置与手机端数据交互的安全性传输,智能手机端通过蓝牙模块与装置的蓝牙模块进行数据交互,进行开锁、数量查询、状态查询等相关指令和服药信息数据传输。为了保证采集装置与手机智能终端数据通信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在蓝牙数据通信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该装置的无线数据传输的通信协议以及数据帧格式,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鲍博武[10](2020)在《面向移动语音安全的蓝牙密钥协议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网已成为目前覆盖范围最大、应用最广泛的通信网络。但是空中接口开放、核心交换网络由运营商控制等特点使移动语音通信极易遭受窃听攻击,不能满足党政、军事等高安全领域的需求。专用保密通话系统兼容性差、成本高的问题限制了移动语音安全通信的进一步应用。蓝牙作为移动终端设备的重要接口,可用于语音或数据文件传输。通过外挂蓝牙设备实现端到端保密通信具有通用性强、改造成本低、便于管理的优势。本文深入研究移动语音通信数据传输流程,结合端到端保密通信需求构建了一种基于蓝牙的移动语音安全通信模型。在此基础,分别设计带纠错的类语音调制解调方案、面向蓝牙的高效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基于蓝牙语音的密钥协商数据交互协议。最后实现面向移动通信网的蓝牙认证密钥协商原型系统。针对语音信道传输数据时存在误码率高的问题,设计一种带纠错的类语音调制解调方案。方案在最优码本的基础上,基于模拟退火思想建立最优数据-波形映射,并结合BCH码进一步提高传输可靠性。相比其他同类方案,本方案在增加少量存储和计算资源的情况下,显着降低了移动语音信道传输数据的误码率。针对蓝牙设备密钥协商的安全与效率问题,基于ECC离散对数问题,设计一种无证书的高效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并在无证书通用安全模型下证明了协议安全性。协议在产生部分私钥的哈希函数中引入秘密值保证了其不可伪造性,同时避免使用双线性对降低了计算复杂度。相较于同类方案,在通信和计算开销上均具有优势,适用于资源受限的蓝牙设备。针对蓝牙语音信道缺少上层协议支持密钥协商数据交互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蓝牙语音的密钥协商数据传输协议。结合蓝牙语音信道特点和数据传输阶段,设计密钥协商协议数据单元,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蓝牙语音的密钥协商数据传输协议,保证了蓝牙设备通过语音信道完成密钥协商数据交互并能同步地进行状态转换。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依据移动语音安全通信需求,从硬件、固件两个层次着手,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蓝牙语音的认证密钥协商原型系统,并对系统的关键功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原型系统能够通过语音信道传输数据并实现密钥协商协议,满足设计需求。本文的研究内容为基于蓝牙的移动语音加密建立了安全通道,拓展了蓝牙在移动语音安全领域的应用。
二、蓝牙技术安全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蓝牙技术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一类云与端结合的物联网无线组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联网无线组网技术 |
1.2.2 蓝牙终端组网技术 |
1.2.3 云计算技术 |
1.2.4 边缘计算技术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课题相关技术理论研究及测试环境搭建 |
2.1 引言 |
2.2 物联网技术 |
2.2.1 物联网架构 |
2.2.2 无线通信技术 |
2.2.3 物联网云平台 |
2.3 蓝牙组网技术 |
2.4 云与端移动通信技术 |
2.5 边缘计算技术 |
2.6 硬件测试环境搭建 |
2.6.1 硬件设计 |
2.6.2 测试环境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单定向广播多监听的蓝牙组网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单监听多广播机制的组网技术 |
3.2.1 蓝牙设备的连接机制 |
3.2.2 基于单监听多广播的组网架构设计 |
3.2.3 数据上下行分析 |
3.2.4 基于广播延时的抗干扰通信算法 |
3.3 改进的单定向广播多监听机制的组网技术 |
3.3.1 主从连接机制改进 |
3.3.2 基于动态优先级机制的网关与子节点通信算法 |
3.3.3 子节点的动态入网与退网 |
3.4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
3.4.1 实验环境的搭建 |
3.4.2 基于广播延时的抗干扰算法的测试与分析 |
3.4.3 单定向广播多监听下的组网技术测试与分析 |
3.4.4 节点动态入网与出网的测试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多网关热备份与边缘计算的物联网组网安全性与可靠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问题描述 |
4.3 基于推优机制的多网关备份技术 |
4.3.1 双网关备份机制 |
4.3.2 基于边缘计算的多网关备份推优算法 |
4.4 基于token机制的双向身份认证技术 |
4.4.1 token机制介绍 |
4.4.2 基于动态token的网关与子节点双向认证 |
4.4.3 基于DES算法的关键数据加密 |
4.5 网络可靠性与安全性测试与分析 |
4.5.1 多网关备份测试 |
4.5.2 动态token双向身份认证测试 |
4.5.3 数据加密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云与端结合的无线组网技术在共享经济行业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系统需求分析 |
5.3 系统总体设计 |
5.3.1 硬件组成架构 |
5.3.2 软件功能架构 |
5.3.3 软件开发与运行环境 |
5.4 通信协议的设计 |
5.4.1 消息类型与消息结构 |
5.4.2 重要消息的消息体结构 |
5.5 数据库设计 |
5.6 各子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
5.6.1 网关程序的开发与实现 |
5.6.2 子节点程序的开发与实现 |
5.6.3 云端服务程序开发与实现 |
5.6.4 手机端Web程序的开发 |
5.6.5 实际运行效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2)基于FreeRTOS的无线网络门禁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来源 |
1.3 研究现状 |
1.4 主要工作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相关技术简介 |
2.1 FreeRTOS操作系统简介 |
2.2 蓝牙 |
2.2.1 蓝牙技术简介 |
2.2.2 BLE协议栈简介 |
2.3 4G网络 |
2.3.1 4G技术简介 |
2.3.2 4G技术优势 |
2.4 非对称密码与哈希数字摘要 |
2.4.1 非对称密码技术简介 |
2.4.2 数字签名技术简介 |
2.4.3 数字证书技术简介 |
2.4.4 数字摘要技术简介 |
2.5 音频控制技术简介 |
2.6 MQTT技术简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门禁系统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1.1 控制器需求分析 |
3.1.2 服务器需求分析 |
3.1.3 用户终端需求分析 |
3.1.4 安全需求分析 |
3.2 门禁控制器系统总体设计 |
3.3 门禁系统PKI认证体系设计 |
3.3.1 PKI认证体系设计 |
3.3.2 PKI认证体系安全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门禁控制器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门禁控制器硬件设计与实现 |
4.1.1 主控模块设计 |
4.1.2 网络模块设计 |
4.1.3 电平转换模块设计 |
4.1.4 继电器控制模块设计 |
4.1.5 电机控制模块设计 |
4.1.6 音频模块设计 |
4.1.7 门禁卡读卡器模块设计 |
4.1.8 电源模块设计 |
4.2 门禁控制器软件设计与实现 |
4.2.1 远程开锁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
4.2.2 服务器数据交互模块设计 |
4.2.3 网络数据转发模块设计 |
4.2.4 音频控制模块设计 |
4.2.5 门锁控制模块设计 |
4.2.6 门禁卡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
4.2.7 GA/T394标准模块设计 |
4.2.8 远程更新模块设计 |
4.2.9 TF卡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4.2.10 音频文件管理模块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门禁控制器系统性能实现效果测试 |
5.1 门禁控制器系统测试 |
5.1.1 门禁控制器功能性测试 |
5.1.2 PKI认证体系安全性验证实验 |
5.1.3 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 |
5.1.4 控制器开锁效率 |
5.2 门禁控制器系统实现效果 |
5.2.1 门禁控制器 |
5.2.2 用户终端 |
5.2.3 后台管理页面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3)“手机+可穿戴设备”的低功耗蓝牙安全实验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低功耗蓝牙协议工作原理与安全性分析 |
1.1 工作原理 |
1.2 安全威胁 |
(1)设备安全。 |
(2)系统和应用软件安全。 |
(3)传输安全。 |
2 基于“手机+可穿戴设备”的新型实验技术 |
2.1 总体设计 |
(1)实验环境搭建。 |
(2)实验流程设计。 |
2.2 关键技术 |
(1)协议测量。 |
(2)可视化分析。 |
3 低功耗蓝牙安全实验与教学应用 |
3.1 协议安全性分析实验 |
3.1.1 配置与操作 |
(1)实验环境配置。 |
(2)实验设备操作。 |
3.1.2 测量与分析 |
(1)步数报告。 |
(2)闹钟设置。 |
3.2 重放攻击与防御实验 |
3.2.1 操作与配置 |
3.2.2 测试与分析 |
(1)正常通信。 |
(2)重放攻击。 |
(3)攻击结果分析。 |
3.2.3 攻击防御 |
4 结束语 |
(4)面向蓝牙Mesh网络的密钥管理机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设计指标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设计指标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蓝牙Mesh网络与密钥管理概述 |
2.1 蓝牙Mesh网络概述 |
2.1.1 协议栈层次结构 |
2.1.2 节点特性及拓扑结构 |
2.1.3 安全特性 |
2.2 密钥管理机制概述 |
2.2.1 密钥管理机制的分类 |
2.2.2 经典密钥管理机制 |
2.3 面向蓝牙Mesh网络的密钥管理机制 |
2.3.1 需求分析 |
2.3.2 设计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密钥管理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
3.1 总体设计 |
3.2 密钥类型 |
3.3 子网络划分 |
3.3.1 基于功能应用划分 |
3.3.2 基于地理位置划分 |
3.3.3 混合型子网络划分 |
3.4 密钥的产生与分配 |
3.4.1 扫描和邀请 |
3.4.2 交换公钥 |
3.4.3 带外认证 |
3.4.4 分发配网数据 |
3.4.5 配置其他密钥 |
3.5 分层加密 |
3.5.1 上层传输层加密 |
3.5.2 网络层加密和模糊化 |
3.6 密钥的更新与撤销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密钥管理机制的验证与分析 |
4.1 整体验证方案与测试环境 |
4.1.1 整体验证方案 |
4.1.2 硬件平台 |
4.1.3 软件平台 |
4.2 功能实现验证 |
4.2.1 密钥分发模块的实现与功能验证 |
4.2.2 分层加密模块的实现与功能验证 |
4.2.3 跨区域安全通信功能验证 |
4.3 性能测试分析 |
4.3.1 安全性测试分析 |
4.3.2 其他性能测试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基于低功耗蓝牙的智慧校园网关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蓝牙网关总体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2 系统总体结构 |
2.3 蓝牙协议方案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3 低功耗蓝牙数据通信 |
3.1 蓝牙协议栈 |
3.2 基于连接的低功耗蓝牙通信优化 |
3.3 数据通信接口 |
3.4 数据包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数据安全与设备认证 |
4.1 低功耗蓝牙通信安全性分析 |
4.2 基于智慧校园使用场景的加密方案 |
4.3 设备认证 |
4.4 本章小结 |
5 蓝牙网关的应用层实现 |
5.1 跨进程通信技术 |
5.2 蓝牙网关的应用 |
5.3 应用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WiFi和蓝牙5.0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智能家居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智能家居发展状况 |
1.2.2 国内智能家居发展状况 |
1.2.3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技术方案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应用创新点 |
1.4 本文结构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智能家居关键技术分析 |
2.1 物联网架构与体系 |
2.2 IEEE802.11协议 |
2.2.1 WiFi连接交互过程 |
2.2.2 802.11系列协议标准 |
2.2.3 WiFi体系架构 |
2.3 嵌入式系统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 |
2.3.1 嵌入式系统特点 |
2.3.2 微处理器芯片选型 |
2.3.3 单片机结合传感器 |
2.4 BLE5.0通信技术 |
2.4.1 蓝牙技术特点 |
2.4.2 5.0新核心协议栈特性 |
2.4.3 蓝牙5.0设备应用 |
2.5 其他无线通信技术介绍与对比 |
2.6 通讯协议数据校验 |
2.6.1 CRC循环冗余码校验 |
2.6.2 CRC生成多项式计算方式 |
2.6.3 其他数据校验方式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智能家居网关设计 |
3.1.1 智能家居网关设计需求与目标 |
3.1.2 智能家居网关整体架构设计 |
3.1.3 结合WiFi与蓝牙5.0的必要性分析 |
3.1.4 主控制器芯片选型 |
3.2 WiFi通讯子模块设计 |
3.2.1 ESP-8266EX |
3.2.2 ESP-8266EX模块电路设计 |
3.3 蓝牙5.0通讯子模块设计 |
3.3.1 TI-CC2640R2F模块与电路设计 |
3.3.2 Sensor Controller扩展 |
3.4 传感器模块 |
3.4.1 光照采集模块 |
3.4.2 温度采集模块 |
3.4.3 温湿度采集模块 |
3.4.4 人体红外感应模块 |
3.5 电源管理模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网关主控制器软件设计 |
4.1.1 开发环境简介 |
4.1.2 控制方式与逻辑设计 |
4.1.3 主控制器与数据模块的通讯协议 |
4.1.4 拓展使用GPIO端口 |
4.2 WiFi通讯子模块软件设计 |
4.2.1 WiFi网关设计 |
4.2.2 串口透传模式设计 |
4.2.3 数据转化 |
4.3 蓝牙5.0通讯子模块软件设计 |
4.3.1 蓝牙5.0网关设计 |
4.3.2 IO码流串行协议 |
4.3.3 蓝牙5.0数据转化 |
4.4 数据通讯协议定义与动态安全加密 |
4.5 WiFi与蓝牙5.0通讯协议的兼容性与差别 |
4.6 Android客户端软件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能窗帘机控制系统实践 |
5.1 智能窗帘控制系统 |
5.1.1 智能窗帘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5.1.2 窗帘硬件选择与电路设计 |
5.1.3 智能窗帘控制数据通讯协议 |
5.1.4 智能窗帘控制的特殊性 |
5.2 控制窗帘系统Android客户端 |
5.3 系统测试 |
5.3.1 系统功能测试 |
5.3.2 系统性能测试 |
5.3.3 系统对比测试 |
5.4 系统安全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国密算法SM2的实验室智能门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实验室门禁系统的课题来源 |
1.3 实验室门禁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工作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本门禁系统相关技术 |
2.1 国密算法SM2 |
2.1.1 国密算法SM2的基本概念 |
2.1.2 SM2算法的签名与验签 |
2.1.3 SM2算法与RSA算法的比较 |
2.1.4 SM2算法的应用分析 |
2.2 数字签名技术 |
2.2.1 数字签名技术的基本概念 |
2.2.2 数字签名的应用分析 |
2.3 iOS手机客户端技术 |
2.3.1 iOS系统介绍 |
2.3.2 i OS开发语言Objective-C介绍 |
2.3.3 MVVM设计模式 |
2.3.4 Cocoa Pods管理工具介绍 |
2.4 微信小程序技术 |
2.5 系统硬件相关技术 |
2.5.1 BLE蓝牙 |
2.5.2 MQTT协议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本门禁系统需求分析与整体设计 |
3.1 可行性分析 |
3.2 iOS手机客户端功能性需求 |
3.2.1 注册与登录模块 |
3.2.2 资讯模块 |
3.2.3 开锁模块 |
3.2.4 临时通信证模块 |
3.2.5 个人信息管理模块 |
3.3 iOS手机客户端非功能性需求 |
3.4 微信小程序端功能性需求 |
3.4.1 授权登录模块 |
3.4.2 通行证处理模块 |
3.4.3 蓝牙开锁模块 |
3.4.4 通用设置模块 |
3.5 微信小程序端非功能性需求 |
3.6 门禁端功能性与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7 服务器功能性与非功能性需求 |
3.8 系统整体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本门禁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开发环境的搭建 |
4.1.1 iOS手机客户端开发环境的搭建 |
4.1.2 微信小程序开发环境的搭建 |
4.1.3 服务器端开发环境的搭建 |
4.1.4 门禁端主控板的环境搭建 |
4.2 工程创建 |
4.2.1 iOS手机客户端的工程建立 |
4.2.2 微信小程序的工程建立 |
4.2.3 服务器端的工程创建 |
4.2.4 门禁端的工程创建 |
4.3 iOS手机客户端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4.3.1 注册与登录模块功能 |
4.3.2 资讯模块功能 |
4.3.3 开锁模块功能 |
4.3.4 临时通行证模块功能 |
4.3.5 个人信息管理模块功能 |
4.4 微信小程序端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4.4.1 授权登录模块功能 |
4.4.2 通行证处理模块功能 |
4.4.3 蓝牙开锁模块功能 |
4.4.4 通用设置模块功能 |
4.5 门禁端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4.5.1 门禁端硬件组成设计 |
4.5.2 门禁端蓝牙通讯控制指令设计安排 |
4.6 服务器端的设计与实现 |
4.7 MySQL数据库的设计 |
4.7.1 登录用户信息表 |
4.7.2 院级校级资讯表 |
4.7.3 通行证信息表 |
4.8 系统各模块代码列表统计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本门禁系统测试 |
5.1 系统测试环境 |
5.2 测试流程 |
5.2.1 iOS手机客户端的测试流程 |
5.2.2 微信小程序端的测试流程 |
5.2.3 门禁端的测试流程 |
5.3 测试结果 |
5.3.1 iOS手机客户端的测试结果 |
5.3.2 微信小程序端的测试结果 |
5.3.3 门禁端的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工业区块链的天线控制器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天线跟踪控制器检测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区块链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文章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与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区块链技术 |
2.1.1 智能合约 |
2.1.2 加密算法 |
2.1.3 共识机制 |
2.1.4 Hyperledger Fabric |
2.2 蓝牙无线通信技术 |
2.2.1 蓝牙技术简介 |
2.2.2 几种无线通信协议的比较 |
2.2.3 蓝牙的协议栈 |
2.2.4 蓝牙拓扑结构 |
2.3 基于区块链的检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天线跟踪控制器检测单元设计 |
3.1 天线跟踪控制器检测单元硬件设计 |
3.1.1 蓝牙模块及其外围电路设计 |
3.1.2 交流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3.1.3 ARINC429总线硬件设计 |
3.1.4 数据检测设备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3.1.5 手持显示设备硬件设计 |
3.2 天线跟踪控制器检测单元软件设计 |
3.2.1 蓝牙模块软件开发 |
3.2.2 旋变角度测量 |
3.2.3 AC26V电压和频率测量 |
3.2.4 天线驻波比测量 |
3.2.5 ARINC429总线通信程序设计 |
3.2.6 手持显示设备软件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工业区块链检测数据管理服务平台设计 |
4.1 基于工业区块链数据管理服务功能需求 |
4.2 基于工业区块链数据管理服务平台设计 |
4.2.1 网络通信设计 |
4.2.2 底层平台设计 |
4.2.3 数据库设计 |
4.2.4 智能合约设计 |
4.2.5 共识算法设计 |
4.2.6 基于区块链检测设备数据管理 |
4.3 基于工业区块链数据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
4.3.1 Base64编码和AES双重加密算法 |
4.3.2 基于身份的双重加密算法检测设备数据加密设计 |
4.4 基于区块链数据管理隐私保护安全性策略和优势 |
4.4.1 系统安全性策略 |
4.4.2 基于身份的双重加密方案优势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工业区块链天线跟踪控制器检测系统测试 |
5.1 蓝牙组网测试 |
5.2 蓝牙数据传输测试 |
5.3 数据检测单元调试 |
5.3.1 交流电压检测 |
5.3.2 旋变角度检测 |
5.3.3 ARINC429总线通信测试 |
5.4 手持显示设备调试 |
5.5 天线跟踪控制器检测系统整体测试 |
5.6 基于区块链检测数据管理服务平台测试 |
5.6.1 测试环境 |
5.6.2 性能测试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检测系统实物图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9)服药依从性监测装置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2.1 系统装置功能需求分析 |
2.2 服药信息采集原理 |
2.3 服药依从性监测装置设计方案的选定 |
2.3.1 系统供电方式的选用 |
2.3.2 系统锁控方式的选用 |
2.3.3 系统微控制器的选用 |
2.3.4 通信方式的选用 |
2.3.5 显示客户端的选用 |
2.3.6 云服务器的选用 |
2.4 本章总结 |
第3章 系统装置的硬件设计 |
3.1 系统装置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
3.2 系统装置硬件模块设计 |
3.2.1 电源管理模块设计 |
3.2.2 服药信息采集模块设计 |
3.2.3 核心处理模块设计 |
3.2.4 锁控模块设计 |
3.2.5 无线传输模块设计 |
3.3 系统装置硬件实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装置的软件设计 |
4.1 系统装置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4.2 系统装置各子程序的设计 |
4.2.1 电源供电模块程序设计 |
4.2.2 电池电量监测模块程序设计 |
4.2.3 服药信息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
4.2.4 锁控模块程序设计 |
4.2.5 串口模块程序设计 |
4.2.6 无线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4.3 移动终端手机APP设计 |
4.4 服药信息共享及分析平台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装置低功耗设计与优化研究 |
5.1 系统级的低功耗设计与优化 |
5.1.1 核心处理模块低功耗设计与优化 |
5.1.2 服药信息采集模块低功耗设计与优化 |
5.1.3 数据传输模块低功耗设计与优化 |
5.2 低功耗设计与优化的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装置数据传输格式的定义与安全性研究 |
6.1 装置数据传输格式的定义 |
6.2 装置数据传输格式的安全性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10)面向移动语音安全的蓝牙密钥协议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移动语音安全研究现状 |
1.2.2 蓝牙研究现状 |
1.2.3 密钥协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移动语音通信安全分析 |
2.2 基于蓝牙的移动语音安全通信模型建立 |
2.3 蓝牙安全增强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带纠错的类语音调制解调方案 |
3.1 类语音调制解调模型建立 |
3.2 调制解调器设计 |
3.2.1 纠错编码 |
3.2.2 调制解调误码率 |
3.2.3 数据-波形映射搜索算法 |
3.3 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蓝牙的高效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
4.1 安全模型 |
4.1.1 相关假设及定义 |
4.1.2 通用无证书安全模型 |
4.2 高效无证书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
4.3 协议分析 |
4.3.1 协议正确性 |
4.3.2 安全性分析 |
4.4 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蓝牙语音的密钥协商数据传输协议 |
5.1 密钥协商PDU设计 |
5.2 密钥协商状态机 |
5.3 蓝牙密钥协商数据交互协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原型系统实现与测试分析 |
6.1 系统实现 |
6.1.1 原型系统总体结构 |
6.1.2 系统硬件实现 |
6.1.3 关键固件模块设计 |
6.2 系统功能测试 |
6.2.1 测试环境 |
6.2.2 语音信道传输数据功能测试 |
6.2.3 密钥协商功能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四、蓝牙技术安全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类云与端结合的物联网无线组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施陈俊. 东华大学, 2021(09)
- [2]基于FreeRTOS的无线网络门禁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柯翔.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3]“手机+可穿戴设备”的低功耗蓝牙安全实验技术[J]. 梁敏,胡曦明,李鹏,马苗.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20(11)
- [4]面向蓝牙Mesh网络的密钥管理机制的设计与实现[D]. 王璐. 东南大学, 2020
- [5]基于低功耗蓝牙的智慧校园网关的设计与实现[D]. 袁帅.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6]基于WiFi和蓝牙5.0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 包淳溢.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7]基于国密算法SM2的实验室智能门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淑沛.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8]基于工业区块链的天线控制器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D]. 吴鹏飞.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9]服药依从性监测装置的设计与实现[D]. 刘伟.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10]面向移动语音安全的蓝牙密钥协议关键技术研究[D]. 鲍博武.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