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孤雌胚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长因子,猪,卵母细胞,孤雌发育
孤雌胚胎论文文献综述
张曼玲,金永,赵丽华,王晨宇,刘曼菱[1](2019)在《生长因子对猪卵母细胞成熟及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探讨了叁种生长因子对猪卵母细胞成熟及孤雌胚胎发育及多能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液中添加生长因子后可显着提高卵母细胞成熟率;成熟液和发育液中都添加生长因子后胚胎卵裂率、囊胚率及胚胎质量均显着升高;添加生长因子可极显着提高孤雌囊胚中多能基因的表达.本研究为提高猪卵母细胞成熟及胚胎早期发育奠定了基础,进而为获得更利于分离培养猪胚胎干细胞系的囊胚材料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高伟[2](2019)在《抗坏血酸通过TET蛋白促进小鼠孤雌胚胎发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TET(ten-eleven translocation)蛋白最初以在21世纪早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鉴定的染色体易位命名,是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α-酮戊二酸(α-KG)和Fe~(2+)依赖的双加氧酶,在DNA去甲基化的过程具有催化作用的酶,对胚胎的发育起关键性作用。小鼠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后,会发生一系列的表观遗传重编程,其中很重要的DNA甲基化会发生一个改变,甲基化状态的改变主要发生在父本基因组上,发生去甲基化的一个过程。5mC是全基因组甲基化的代表性胞嘧啶,若基因发生去甲基化的过程,基因组5mC会氧化成为5hmC。而5mC和5hmC的表达量作为总体甲基化的评价标准。以上5mC会氧化成为5hmC的过程主要是TET蛋白主要利用氢键结合以及5mC嘧啶环的堆积作用将5mC转化为5hmC。抗坏血酸(Vc)是一种Fe~(2+)和α-KG依赖性双加氧酶的辅助因子,是一种TET蛋白的激动剂,能够刺激TET蛋白的表达;而DMOG(二甲基烯丙基甘氨酸)是2-氧戊二酸辅因子的结构类似物,可作为2-氧戊二酸(2-OG)依赖性双加氧酶的小分子抑制剂,是一种TET蛋白的抑制剂,能够抑制TET表达。表观遗传修饰与小鼠的早期胚胎发育潜力具有很大的相关性,DNA甲基化被认为是参与印记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被认为是一个主要的表观遗传修饰。甲基化印迹的异常可能孤雌胚胎发育失败的一部分原因。为了研究TET蛋白在孤雌胚胎发育中的作用,在早期胚胎发育期间的培养基中添加Vc和DMOG进行处理。结果显示,Vc处理可提高孤雌胚胎的囊胚率(26.57±0.53%与20.73±0.46相比)。可以显着的提高孤雌胚胎的发育能力。相比之下,DMOG降低了孤雌胚胎的囊胚率(11.18±0.13%与20.73±0.46相比),对孤雌胚胎的发育起到抑制作用。我们利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对孤雌胚胎中5mC和5hmC的表达以及叁种TET蛋白的表达进行了分析,实时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受精(Con)胚胎相比,孤雌胚胎(PA)中TET1,TET2和TET3表达都显着降低。我们的结果表明,在孤雌胚胎中Vc刺激了TET,促进了蛋白的表达。而用DMOG处理显着抑制TET蛋白的表达。此外,在孤雌胚胎中用Vc处理后5hmC表达增加,其促进5mC向5hmC的转化,而DMOG处理的时候其抑制作用。总之,这些结果表明在孤雌胚胎发育过程中TET蛋白的表达起介导5mC向5hmC转化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刘芳,邢颖,相金柱,李雪玲[3](2019)在《猪早期孤雌胚胎脂滴含量和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能量来源,脂质在卵母细胞成熟、胚胎发育和干细胞增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猪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中存在丰富的脂质,但是其脂肪酸代谢的作用机制还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统计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和体外受精的囊胚率,确定添加10%卵泡液是最优的卵母细胞成熟体系.通过检测电激活、电激活结合CB和9%乙醇分别作用3min、8min、11min等对卵裂率和囊胚率的影响,确定电激活(卵裂率为81.69%±0.41%,囊胚率为26.45%±0.28%)方式是最优的孤雌激活方案.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孤雌囊胚的细胞核数目明显少于体外受精囊胚,对孤雌胚胎进行脂滴染色和脂滴含量检测的结果显示,脂滴定位于核周围,H2Av只存在于细胞核内,不存在于脂滴中,8-细胞时期脂滴直径达到最大,而桑椹胚中脂滴含量最高.对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的RT-PCR结果显示,与卵母细胞相比,FAS等基因表达量呈在胚胎发育各个时期呈上升趋势,ACADM等基因表达量呈下降趋势.本研究为深入了解脂肪酸代谢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李旭,彭柯力,张金鑫,高倩,张文豪[4](2019)在《印迹基因修饰使孤雌胚胎干细胞获得四倍体补偿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孤雌胚胎干细胞(Parthenogenetic embryonic stem cells,pESCs)的遗传物质全部来源于母源基因组,因缺失父源基因而不具备四倍体补偿的能力。为了使pESCs也具备发育到个体的能力,呈现与受精卵来源ESCs类似的多能性,文中借助CRISPR/Cas9系统对孤雌来源的pESCs中的2个重要母源印迹基因的差异甲基化区域(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DMR)进行单等位基因敲除(H19-DMR,IG-DMR),获得双基因敲除的(DKO)pESCs。结果表明,pESCs虽然来源于母源基因组,但是其形态特征、多能干性标记分子的表达水平、体外神经分化能力与受精卵来源的ESCs基本一致。最后,通过基因修饰的DKOpESCs可以通过四倍体补偿获得发育到期的胎儿,表明经过印迹基因修饰的pESCs也具有发育到一个完整个体的多能性。从而为再生医学研究提供了一类具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基因匹配且多能性良好的资源细胞。(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姜文杰,李英花,姚雪瑞,赵予晗,高青山[5](2018)在《冷、热应激对猪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持续不同时间的冷、热应激对猪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猪孤雌胚胎为材料,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的冷(31℃)、热应激(41℃)处理对猪孤雌胚胎发育后囊胚发育率、细胞数、细胞凋亡率、自噬相关基因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热应激12h后囊胚发育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冷应激18h后囊胚发育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而冷应激组囊胚发育率高于热应激组。热应激12h和冷应激18h后均导致囊胚内细胞数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且冷应激组的细胞凋亡率低于热应激组。冷、热应激组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冷、热应激中自噬相关基因Atg6和Atg8的表达均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Lamp2基因的表达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热应激组中的Atg6和Atg8基因的表达高于冷应激组。通过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发现,冷、热应激组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k、Casp-3、Fas的表达均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Bcl-xl基因的表达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猪孤雌胚胎对冷应激(31℃)的耐受性比对热应激(41℃)强,且热应激可诱导体外培养的猪孤雌胚胎自噬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孤雌胚胎发育的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09期)
刘佳[6](2018)在《小鼠新型二倍体孤雌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子代基因组可以来源于父本及母本双方,或者其中一方(即孤雄或孤雌),后者的遗传方式在自然界中尤为罕见,但却为我们探索生物的隐性遗传特征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源。本研究主要在小鼠二倍体孤雌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及新型多能性干细胞系的诱导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我们采用化学成分明确的培养液来培养小鼠二倍体孤雌囊胚,培养液成分包括:基础培养基N2B27、激活素A(ActivinA)、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以及血清替代物(KSR),这种建系方法可以高效率的获得小鼠孤雌胚胎来源的上胚层干细胞(parthenogenetic epiblast like stem cell,下文称之为Pa-AFSCs),该细胞系的形态特征及部分鉴定结果如下:1.克隆形态以及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显示,Pa-AFSCs与上胚层干细胞(Epiblast stem cells,EpiSCs)相似。2.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a-AFSCs表达Nanog的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s),而其表达Gata6的细胞明显多于完全阴性的ESCs,H3K27me3的结果显示几乎全部Pa-AFSCs细胞皆表现为一条X染色体处于失活的状态。3.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结果显示:Pa-AFSCs的Oct4,Nanog,Gata4,Gata6和Eomes的转录水平与EpiSCs相差无几,但滋胚层标志基因Elf5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Myc的转录水平明显高于EpiSCs。4.畸胎瘤及嵌合体实验结果:畸胎瘤的实验结果显示未观察到明显畸胎瘤形成。实验获得1枚6.5天嵌合原肠胚,胚胎嵌合率4.2%,嵌合部位胚外外胚层(extraembryonic ectoderm,EXE)。5.生长曲线结果显示,来源于ICR小鼠的Pa-AFSCs生长速度明显高于来源于129小鼠的Pa-AFSCs。随后,我们进一步将得到的Pa-AFSCs置于包含ActivinA、骨形态发生蛋白BMP4、CHIR99021、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即ABCL培养体系)的培养液中进行诱导培养,得到新型小鼠多能性干细胞系,命名为:Ja-ASCs。其克隆形态以及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与对照组ESCs相比,无明显差别,可稳定传代至40代以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Pa-AFSCs相比,失活的X染色体重新活化。RT-qPCR实验结果显示:比较于Pa-AFSCs,Oct4,Nanog和Klf4的表达上调,Gata4和中胚层标志基因Sox17的转录下调。另外我们发现Cdx2的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AFSCs。嵌合体结果显示Ja-ASCs不具备贡献着床后胚胎的能力。综上所述,本实验由小鼠孤雌激活的囊胚建立了两种新型的细胞系:Pa-AFSCs和Ja-ASCs。从形态特征以及干细胞的某些特征来看,Pa-AFSCs接近于EpiSCs,而Ja-ASCs更类似于ESCs。然而Pa-AFSCs无法形成畸胎瘤,Ja-ASCs也无法贡献于着床后的嵌合体胚胎中,具体分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8-06-01)
肖笑枭[7](2018)在《黄芪注射液对人孤雌胚胎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和目的: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是临床上一种非常危重的疾病,死亡率极高。目前临床仍缺乏理想的治疗措施。干细胞移植治疗ACLF成为现今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与人胚胎干细胞相比,人孤雌胚胎干细胞(human parthenogenetic embryonic stem cells,hPESCs)同样具有强大的分化能力,还具备避免伦理学争议和移植免疫排斥方面的优势。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对实验性肝炎有保护作用,并可通过多环节避免肝细胞变性坏死、调节免疫及促进肝细胞再生。本研究拟探讨黄芪注射液对hPESCs向肝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1)建立h PESCs/3T3体外培养体系,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碱性磷酸酶法检测hPESCs能否稳定生长并保持未分化状态。2)分别使用化学诱导剂和黄芪注射液加化学诱导剂诱导hPESCs向肝细胞分化。通过检测Sox17、Gsc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白蛋白(albumin,ALB)CK18与Hepa等指标的表达来判断诱导细胞是否具有肝细胞功能。结果:1)hPESCs在hPESCs/3T3培养体系中生长状态良好,经过超过30代的体外培养之后,仍能保持生物学特性。2)黄芪加化学诱导组和化学诱导组hPESCs经诱导后细胞形态与人肝细胞较为相似。3)Sox17、Gsc、AFP和ALB在化学诱导组和黄芪加化学诱导组的表达均显着高于其在第0d的表达量。化学诱导组各指标表达量均高于黄芪加化学诱导组。4)CK18与Hepa蛋白在两个实验组均呈阳性表达。5)两个实验组上清液中AFP、ALB和BUN的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化学诱导组的含量均高于黄芪加化学诱导组。结论:1)hPESCs/3T3培养体系可有效扩增h PESCs并维持其未分化状态。2)两个实验组均可成功诱导hPESCs分化为具有一定功能的肝样细胞。3)黄芪注射液对hPESCs分化为肝样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云南中医学院》期刊2018-04-01)
郭润发,宋玉然,海棠,周琪,周佳勃[8](2017)在《生理浓度氨基酸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猪作为模式动物由来已久,相比小鼠等模式生物在生理学、解剖学和疾病发生机理等方面都与人类极为相似,使其比其他动物模型在生物和医学研究领域中都具有更为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体外成熟卵母细胞是进行转基因猪、克隆猪等研究的重要支持,卵母细胞的质量和胚胎发育能力密切相关。但是猪的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在成熟和受精的能力上都比体内差,这说明体外成熟环境与体内生理环境下存在较大差异~([1])。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研究人员发(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7年13期)
朱秀生[9](2017)在《LPA对猪孤雌胚胎早期发育及多能性标志基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猪作为我国的大家畜,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来说获得猪多能干细胞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体外分离和重编程,但是存在的主要问题都是没有获得“naive”状态的猪ES细胞。为了进一步促进猪胚胎早期发育,获得更利于分离培养获得naive多能性状态的胚胎干细胞(ES)的囊胚材料,我们在本实验探讨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对猪孤雌胚胎早期发育以及相关多能性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信号通路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下一步分离获得猪ES获得良好的材料。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LPA(Lysophosphatidic acid)对猪孤雌胚胎早期发育以及相关胚层的影响。首先对LPA作用的浓度进行探索,从囊赔率、卵裂率以及囊胚细胞数来看,发现50μM的LPA处理浓度要显着优于其他处理组,并且囊胚质量也优于对照组。为了进一步确认前面的试验结果,我们从蛋白水平选用了 OCT4抗体进行了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50μM的LPA处理浓度免疫荧光强度也优于其他实验组和对照组,所以确定了 50μM的LPA处理浓度进行了后续的实验。随后探索了LPA对原始内胚层、原始外胚层以及滋养层标志基因的影响。QRT-PCR结果显示:LPA对原始外胚层标志基因没有显着影响,但是LPA可以显着上调滋养层标志基因的表达并且可以极显着地下调原始内胚层标志基因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LPA可以促进早期猪孤雌囊胚的发育,并且对猪早期胚胎原始内胚层有着重要的影响。2.LPA作用于猪孤雌胚胎相关信号通路的探索。首先探索FGF信号通路对猪孤雌胚胎原始内胚层的影响,QRT-PCR结果显示:30ng/mL的bFGF可以显着上调猪囊胚原始内胚层GATT4基因。在同时添加LPA和bFGF后,猪囊胚原始内胚层标志基因GATA4和单独添加LPA时结果一致,即GATA4基因显着下降。随后探索LPA是否通过ROCK信号通路起作用。使用ROCK信号通路抑制剂Y27632抑制ROCK信号通路表达以后再添加LPA后,猪囊胚原始内胚层标志基因GATA4没有显着变化。以上结果表明,与小鼠早期胚胎一样,FGF信号通路任然可以调节猪的原始内胚层的发育,而LPA主要通过ROCK信号通路对猪原始内胚层起作用,并且作用强度可能大于FGF信号通路。3.为了更进一步的研究LPA对猪早期囊胚发育中多能性基因表达的影响,对“naive”和“primed”两类候选基因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显示:LPA对“naive”态基因没有显着影响,但是能显着下调“primed”多能基因NODAL和Activin-A的表达,并且能显着提高ES细胞自我更新因子OCT4和c-Myc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LPA可以促进猪孤雌胚胎早期发育,并且可能通过抑制primed多能基因的表达来促进和维持“naive”状态细胞的多能性,以上的研究结果有望促进naive猪ES细胞系的分离培养及建系。(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7-06-01)
邓彬[10](2017)在《BGJ398对猪孤雌胚胎发育及滋养层发育潜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胚胎由一个全能的受精卵分裂形成多个发育潜力几乎相同的卵裂球,随着胚胎的形态的不断变化,形成一个空腔,此时,卵裂球随之分化形成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后续发育成为胎体和部分胎盘组织,和外层的滋养层细胞(Trophoblast,TE),其后发育成为胎盘部分。TE在胚胎植入和妊娠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前人研究表明抑制水牛早期囊胚内FGF信号通路能够提高囊胚整体的细胞数,而且细胞数的增加主要来自滋养层。另外在猪的研究也表明,抑制FGF信号通路可以在不影响胚胎正常发育和相关多能性基因的表达的前提下,显着提高滋养层标志基因CDX2的表达量,然而激活FGF信号通路可以使得CDX2的表达量明显下降。虽然机理暂时不明,但是这有可能成为一个极其有前景的研究方向。目前对猪早期胚胎内滋养层的研究甚少,对于在早期胚胎内滋养层的发育情况,并没有一个衡量其发育潜力的标准。通常都以滋养层标志基因CDX2的表达量作为滋养层细胞发育情况的标准。基于滋养层在胚胎在子宫中的定位、附着、侵入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建立一个衡量其发育潜力的标准以及提高其细胞数和相关标志/功能基因的表达,为提高后续的胚胎移植效率提供了一种非常有实际意义的探讨。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对成熟卵细胞进行孤雌激活(Parthenogenetic activation,PA)后,分别添加浓度为5μM、10μM、15μM、20μM的FGF信号通路抑制剂BGJ-398到基础培养基内培养168h收集囊胚,与DMSO对照组对比囊胚率、囊胚内滋养层细胞数和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在基础培养基内添加BGJ398并不影响囊胚的形成和正常发育,但是与DMSO对照组相比,5μM组囊胚率有显着提高(29.64%vs 22.97%,P<0.05),10μM组囊胚率有一定增长但是差异并不显着(24.68%vs 22.97%,P>0.05)。当浓度增加到15μM、20μM时,囊胚率降低,说明浓度过高对囊胚的形成起到抑制作用。对囊胚进行Hoechst染色细胞手动计数,与对照组相比,5μM组囊胚细胞数有显着提高(54.2±7.92vs45.16±8.75,P<0.05),10μM组囊胚细胞数有一定增长但是差异并不显着(45.16±8.75 vs 48.2±4.32,P>0.05),15μM、20μM组囊胚平均细胞数均少于对照组。选取最优浓度实验组5μM对囊胚多能性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组,处理组的多能性相关基因KLF4的表达量显着提高了 6.28倍(P<0.05),而OCT4表达量为对照组的1.50倍(P>0.05),差异不显着;原始外胚层标志基因SOX2的表达量显着提高了 3.45倍(P<0.05);囊胚内滋养层标志基因CDX2表达量显着提高了 2.93倍(P<0.05)。2.BGJ398促进以猪PA囊胚滋养层相关标志基因的表达。通过PCR检测我们发现:GATA3,TEAD4,CCDX2,OCT4,TERT,OEMES,FGFR2在囊胚中均有表达。但是PPARγ,HAND1,MMP2,MMP9以及ELF5,CYP11A1,HSD17B1没有检测到表达。上述结果提示GATA3,TEAD4,CDX2,OCT4,TERT,OEMES,FGFR2可以作为后续实验中滋养层细胞检测的评价基因。选取5μM处理组和有报道过的10μM处理组的囊胚对筛选出的滋养层标志物表达量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调控滋养层形成与分化的CDX2的上游基因GATA3表达量在5μM组和10μM组分别提高了 1.49倍和2.14倍(P>0.05),但差异不显着;端粒酶活性基因TERT的表达得到了显着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 3.03倍和1.70倍(P<0.05);CDX2上游调控因子TEAD4表达量也得到显着提高,5μM组和10μM组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00倍和2.09倍(P<0.05);FGFR2由于通路抑制表达量随着抑制剂浓度上升而降低;5μM组和10μM组EOMES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3.18倍(P<0.05)和1.52倍(P>0.05)。上述实验结果说明BGJ398能够促进滋养层细胞功能相关基因GATA3,TEAD4 CDX2,OCT4,TERT,OEES表达量的显着提高,推测 BJG398能够提高滋养层细胞发育潜力,从而可能间接提高胚胎着床能力。综上所述,在猪胚胎培养基添加5μMBGJ398,能够促进PA囊胚率以及囊胚细胞数,同时促进多能性相关基因以及与囊胚滋养层细胞发育潜力相关标志基因的表达,为下一步探讨提高猪胚胎移植成功率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7-06-01)
孤雌胚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TET(ten-eleven translocation)蛋白最初以在21世纪早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鉴定的染色体易位命名,是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α-酮戊二酸(α-KG)和Fe~(2+)依赖的双加氧酶,在DNA去甲基化的过程具有催化作用的酶,对胚胎的发育起关键性作用。小鼠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后,会发生一系列的表观遗传重编程,其中很重要的DNA甲基化会发生一个改变,甲基化状态的改变主要发生在父本基因组上,发生去甲基化的一个过程。5mC是全基因组甲基化的代表性胞嘧啶,若基因发生去甲基化的过程,基因组5mC会氧化成为5hmC。而5mC和5hmC的表达量作为总体甲基化的评价标准。以上5mC会氧化成为5hmC的过程主要是TET蛋白主要利用氢键结合以及5mC嘧啶环的堆积作用将5mC转化为5hmC。抗坏血酸(Vc)是一种Fe~(2+)和α-KG依赖性双加氧酶的辅助因子,是一种TET蛋白的激动剂,能够刺激TET蛋白的表达;而DMOG(二甲基烯丙基甘氨酸)是2-氧戊二酸辅因子的结构类似物,可作为2-氧戊二酸(2-OG)依赖性双加氧酶的小分子抑制剂,是一种TET蛋白的抑制剂,能够抑制TET表达。表观遗传修饰与小鼠的早期胚胎发育潜力具有很大的相关性,DNA甲基化被认为是参与印记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被认为是一个主要的表观遗传修饰。甲基化印迹的异常可能孤雌胚胎发育失败的一部分原因。为了研究TET蛋白在孤雌胚胎发育中的作用,在早期胚胎发育期间的培养基中添加Vc和DMOG进行处理。结果显示,Vc处理可提高孤雌胚胎的囊胚率(26.57±0.53%与20.73±0.46相比)。可以显着的提高孤雌胚胎的发育能力。相比之下,DMOG降低了孤雌胚胎的囊胚率(11.18±0.13%与20.73±0.46相比),对孤雌胚胎的发育起到抑制作用。我们利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对孤雌胚胎中5mC和5hmC的表达以及叁种TET蛋白的表达进行了分析,实时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受精(Con)胚胎相比,孤雌胚胎(PA)中TET1,TET2和TET3表达都显着降低。我们的结果表明,在孤雌胚胎中Vc刺激了TET,促进了蛋白的表达。而用DMOG处理显着抑制TET蛋白的表达。此外,在孤雌胚胎中用Vc处理后5hmC表达增加,其促进5mC向5hmC的转化,而DMOG处理的时候其抑制作用。总之,这些结果表明在孤雌胚胎发育过程中TET蛋白的表达起介导5mC向5hmC转化的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孤雌胚胎论文参考文献
[1].张曼玲,金永,赵丽华,王晨宇,刘曼菱.生长因子对猪卵母细胞成熟及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高伟.抗坏血酸通过TET蛋白促进小鼠孤雌胚胎发育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
[3].刘芳,邢颖,相金柱,李雪玲.猪早期孤雌胚胎脂滴含量和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李旭,彭柯力,张金鑫,高倩,张文豪.印迹基因修饰使孤雌胚胎干细胞获得四倍体补偿能力[J].生物工程学报.2019
[5].姜文杰,李英花,姚雪瑞,赵予晗,高青山.冷、热应激对猪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18
[6].刘佳.小鼠新型二倍体孤雌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D].内蒙古大学.2018
[7].肖笑枭.黄芪注射液对人孤雌胚胎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的影响[D].云南中医学院.2018
[8].郭润发,宋玉然,海棠,周琪,周佳勃.生理浓度氨基酸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
[9].朱秀生.LPA对猪孤雌胚胎早期发育及多能性标志基因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7
[10].邓彬.BGJ398对猪孤雌胚胎发育及滋养层发育潜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