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磊[1]2008年在《小补心汤总黄酮抗抑郁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小补心汤(代号:XBXT)属于传统中药复方,出自敦煌莫高窟遗书。前期研究表明小补心汤总黄酮(代号:XBXT-2)具有潜在的抗抑郁活性。目的:进一步评价其抗抑郁活性并探讨其抗抑郁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1)采用多种抑郁动物模型(小鼠悬尾、小鼠强迫游泳、大鼠强迫游泳实验、大鼠获得性无助模型、小鼠慢性应激模型和大鼠慢性应激模型)评价XBXT-2的抗抑郁活性。(2)采用行为药理学模型(5-羟色氨酸(5-HTP)诱导甩头实验、对氯苯丙氨酸(PCPA)耗竭5-HT实验、小鼠育亨宾毒性增强实验、高剂量阿朴吗啡体温降低实验)观察对XBXT-2小鼠脑内单胺系统功能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加电化学(HPLC-ECD)方法检测XBXT-2对慢性应激大鼠纹状体、下丘脑、海马和前额皮层单胺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3)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XBXT-2对获得性无助大鼠和慢性应激大鼠血清皮质酮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XBXT-2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β)表达的影响。(4)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XBXT-2对慢性应激小鼠和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B(TrkB)、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及其磷酸化形式(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5)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XBXT-2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神经元再生影响,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方法观察XBXT-2对新生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6)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应激和药物对海马、前额皮层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结果:(1)XBXT-2单次(50,100mg/kg,ig)或多次(25,50,100mg/kg,连续4天,每天一次,ig)给药可显着缩短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XBXT-2连续叁次(50,100mg/kg,测试前1,5,24h,ig)给药可显着缩短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XBXT-2亚慢性(25,50 mg/kg,连续4天,每天2次,ig)给药可显着降低获得性无助大鼠的逃避失败次数;XBXT-2慢性(25,50 mg/kg,连续24或28天,每天1次,ig)给药可显着逆转慢性应激小鼠或大鼠所出现的开场活动减少、新奇抑制摄食潜伏期延长、蔗糖偏嗜度降低等抑郁样行为,以上行为效应与经典抗抑郁药丙咪嗪或氟西汀一致。并且,在有效剂量(25~100mg/kg)范围内,XBXT-2不影响小鼠自发活动,提示XBXT-2具有明确的抗抑郁样作用。(2)XBXT-2单次(25,50,100mg/kg,ig)给药可显着增加5-HTP诱导的甩头行为;PCPA预处理可取消XBXT-2在小鼠悬尾实验中的抗不动作用;XBXT-2单次(25,50,100mg/kg,ig)给药不能增加育亨宾引起的毒性反应,也不能拮抗高剂量阿朴吗啡引起的体温降低。HPLC-ECD结果表明XBXT-2可显着增加慢性应激大鼠海马和前额皮层5-HT及其代谢产物五羟吲哚乙酸(5—HIAA)水平,但不增加5-HT转换率(5-HIAA/5-HT的比值)。(3)XBXT-2可显着降低获得无助大鼠血清皮质酮水平,降低慢性应激大鼠血清皮质酮和ACTH水平,增加慢性应激大鼠海马(GRα/β)表达水平。(4)Western blot结果表明XBXT-2可显着增加慢性应激小鼠海马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水平;并可显着增加慢性应激大鼠海马BDNF、pCREB、pERK1/2的表达水平。(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XBXT-2可显着增加慢性应激大鼠海马神经元再生,但不影响新生细胞的分化。(6)慢性应激可导致海马和前额皮层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减少,形态萎缩,XBXT-2给药可逆转星形胶质细胞的应激性损伤。结论:(1)XBXT-2在多种抑郁动物模型上显示明确的抗抑郁样作用。(2)XBXT-2抗抑郁作用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增强海马和前额皮层5-HT神经系统的功能;②抑制应激状态下HPA轴的功能亢进;③上调海马BDNF及其相关的MEK-ERK-CREB信号转导通路活性;④促进海马神经元再生;⑤减少神经胶质细胞的应激性损伤,从而增强海马形态功能的可塑性。
张有志[2]2004年在《小补心汤总黄酮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对一些传统中药复方进行抗抑郁活性筛选和评价,旨在发现有效的抗抑郁中药复方,并对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物质基础进行研究。 方法 (1)采用小鼠强迫游泳试验和小鼠悬尾试验对小定志丸、半夏厚朴汤、小补心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百合地黄汤、逍遥散和甘麦大枣汤等七个复方的抗抑郁活性进行筛选评价;(2)采用小鼠强迫游泳试验、小鼠悬尾试验、大鼠强迫游泳试验和小鼠5-HTP甩头试验多个抗抑郁作用评价模型对小补心汤和小补心总黄酮(代号:BX-2)的抗抑郁活性进行评价;(3)采用慢性复合刺激方法制备小鼠慢性应激模型,应用HLPC-ECD检测BX-2对应激小鼠脑组织单胺递质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BX-2对应激小鼠海马神经元再生、应激性海马损伤、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下游关键性介导因子—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影响;(4)应用体外培养PC12细胞,采用MTT法观察BX-2对皮质酮损伤PC12细胞的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结果 (1)在小鼠强迫游泳试验和小鼠悬尾试验中小定志丸、小补心汤和百合地黄汤均显示抗抑郁活性;(2)在小鼠强迫游泳试验、小鼠悬尾试验、大鼠强迫游泳试验和小鼠5-HTP甩头试验等多个抗抑郁评价模型上,小补心汤和BX-2均显示抗抑郁作用;(3)BX-2可提高慢性应激小鼠脑组织5-HT及其代谢产物5-HIAA含量;可促进慢性应激小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再生,并对CA3区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与此同时,BX-2提高慢性应激小鼠海马齿状回和CA3区BDNF和pERK表达水平;(4)BX-2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结论 (1)小补心汤和BX-2具有抗抑郁作用;(2)BX-2抗抑郁作用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增强脑组织5-HT系统功能;②通过提高BDNF和pERK等因子水平增强神经营养作用,增加海马神经元再生并对抗应激性海马神经元损伤,从而增强海马神经功能与结构的可塑性。
叶洪涛[3]2017年在《GSK3β过表达对阿姆西汀、小补心汤总黄酮抗抑郁作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神经精神药理研究室长期从事抗抑郁药物研发及相关基础研究。前期以度洛西汀(duloxetine,DLX)为先导化合物,合成筛选出新型化合物盐酸阿姆西汀(ammoxetine,AMX),前期已经证实其具有显着的抗抑郁活性,并且肝毒性远远低于度洛西汀。小补心汤(XBXT)属于传统古方中药,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的敦煌莫高窟遗书《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由代赭石、旋复花、竹叶、淡豆豉四味中药组成。该研究室首次发现XBXT及其总黄酮提取物(XBXT-2)在多种模型上表现出明确的抗抑郁活性。近年来,研究发现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GSK3β)及其相关信号通路与抑郁症的发生和治疗密切相关,GSK3β失活(磷酸化增加)会产生抗抑郁作用,本课题组前期实验发现AMX和XBXT-2均可以增加GSK3β磷酸化水平并激活其相关信号通路。本研究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基因转染技术,使小鼠脑组织海马部位GSK3β过表达或者持续激活,进一步探究AMX和XBXT-2对GSK3β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试图阐明GSK3β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是否是AMX和XBXT-2抗抑郁作用发挥的关键环节。方法:本研究采用以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为载体的基因转染技术,构建包装有GSK3β(WT)野生型和GSK3β(S9A)突变型基因的腺相关病毒,通过海马立体定位微注射的方式,使GSK3β在小鼠海马过表达或者持续激活,通过一系列行为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探讨GSK3β是否是AMX、XBXT-2发挥抗抑郁、抗焦虑作用的关键分子靶标。(一)海马GSK3β过表达/持续激活对AMX抗抑郁作用的影响:进行小鼠海马脑区微注射,使GSK3β在海马过表达/持续激活,通过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研究海马GSK3β过表达/持续激活对阿姆西汀抗抑郁作用的影响;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脑区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功能蛋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的变化。(二)海马GSK3β持续激活对XBXT-2抗抑郁作用的影响:进行小鼠海马脑区微注射,使GSK3β在海马持续激活,通过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爬梯实验研究海马GSK3β持续激活对小补心汤总黄酮抗抑郁、抗焦虑作用的影响;进行小鼠海马脑区微注射,使GSK3β在海马持续激活,在获得性无助模型上探究GSK3β的失抑制是否会增加抑郁的易感性;并通过western bolt方法检测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各蛋白以及BDNF含量的变化,探讨GSK3β失抑制增加抑郁易感性的机制。结果:(一)AMX单次给药(2.5mg/kg)可以显着缩短阴性病毒组小鼠的悬尾不动时间,该行为效应能够被小鼠海马GSK3β过表达/持续激活所取消;AMX单次给药(5mg/kg)可以显着缩短阴性病毒组小鼠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该行为效应能够被小鼠海马GSK3β过表达/持续激活所取消;无论是药物还是海马GSK3β过表达/持续激活均对小鼠自发活动没有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MX可以上调p-Akt、p-GSK3β、p-CREB、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但是该作用被GSK3β过表达/持续激活所取消。(二)XBXT-2长期给药(100mg/kg)可以显着缩短阴性病毒组小鼠的悬尾不动时间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该行为效应均能够被海马GSK3β持续激活所取消;XBXT-2长期给药(100mg/kg),可以显着缩短阴性病毒组小鼠在爬梯实验中的站立次数,该行为效应能够被海马GSK3β持续激活取消;XBXT-2长期给药(100mg/kg),可以显着增加阴性病毒组小鼠在高架实验中进入开臂次数的百分比和在开臂停留时间的百分比,该行为效应不仅被海马GSK3β持续激活所取消,并且海马GSK3β持续激活显著降低了小鼠进入开臂次数的百分比;在获得性无助模型中,GSK3β持续激活小鼠逃避失败次数显著增加,糖水偏嗜度显着下降,并且XBXT-2的抗抑郁行为效应被完全取消;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获得性无助造模之后,GSK3β持续激活小鼠的p-Akt、p-GSK3β、p-CREB、BDNF表达水平同阴性病毒组相比均显着下降,并且XBXT-2对这些蛋白的上调作用亦被完全取消。结论:通过本课题实验研究可得到如下结论:(1)在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中,海马GSK3β过表达或持续激活不能引起小鼠抑郁样表现,但是能够取消AMX和XBXT-2的抗抑郁行为效应;(2)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爬梯实验上,GSK3β持续激活取消了 XBXT-2的抗焦虑作用,并且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产生致焦虑样行为表现;(3)在获得性无助模型中,GSK3β持续激活会导致应激易感性增加;(4)GSK3β过表达/持续激活对p-Akt、p-CREB和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显着影响,但是能够取消AMX对这些蛋白含量的上调作用;(5)GSK3β持续激活在获得性无助模型之后,能够显着下调p-Akt、p-CREB和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取消了 XBXT-2对这些蛋白水平的上调作用。
张有志, 李云峰, 袁莉, 于能江, 赵毅民[4]2004年在《小补心汤总黄酮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对慢性应激小鼠神经元再生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小补心汤是由族复花、代赭石等四味中药组成的传统中药复方,前期研究表明,小补心汤具有抗抑郁作用。本文研究小补心汤总黄酮部位(BX-2)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对慢性应激小鼠神经元再生的影响。方法:(1)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小鼠悬尾、大鼠强迫游泳和5-HTP甩头试验等多个抑郁模型评价BX-2的抗抑郁活性,并采用VIDEOMEX-V图像运动解析仪检测BX-2对正常小鼠自发活动性的影响;(2)在未预知慢性应激
安磊, 张有志, 刘新民, 李云峰, 陈红霞[5]2007年在《小补心汤总黄酮抗抑郁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采用多种药理学模型和慢性应激模型评价小补心汤抗抑郁活性,探讨其对单胺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氯苯丙氨酸(p-chlorophenylalanine,PCPA)耗竭5-羟色胺(serotonin,5-HT) 模型、5-羟色氨酸(5-hydroxy-L-tryp tophan,5-HTP)诱导小鼠甩头模型、小鼠育亨宾毒性增强模型、拮抗高剂量阿朴吗啡引起小鼠体温降低模型探讨 BX-2对单胺系统的影响;采用大鼠慢性应激模型评价其抗抑郁活性,应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技术(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HPLC-ECD)检测 BX-2对各脑区单胺水平的影响。结果在 PCPA 耗竭5-HT 实验中,PCPA (300 mg·kg~(-1),ip)连续给药3d 取消 BX-2(50,100 mg·kg~(-1),po)单次给药在小鼠悬尾模型上的抗抑郁样作用;在5-HTP 诱导甩头实验中,BX-2(25,50,100 mg·kg~(-1),po)单次给药能够增加5-HTP(120 mg·kg~(-1),ip)诱导的甩头次数。BX-2(25,50,100 mg·kg~(-1),po)单次给药却不能增强育亨宾 (25 mg·kg~(-1),sc)的毒性作用和拮抗高剂量阿朴吗啡(16 mg·kg~(-1),sc)引起的体温降低。在大鼠慢性应激实验中,BX-2(25,50 mg·kg~(-1),po)伴随给药逆转了应激动物:蔗糖溶液偏嗜度降低、自发活动减少、新奇抑制摄食潜伏期延长的抑郁样行为;HPLC-ECD 检测结果发现:BX-2可以逆转慢性应激大鼠前额皮层和海马部位5-HT 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醋酸(5-hydro xyindoleacetic,5-HIAA)的水平降低。结论 BX-2在多个药理学模型上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活性,这一作用与5-HT 系统密切相关。
陈力, 薛瑞, 于能江, 王玉露, 胡晓旭[6]2015年在《小补心汤总黄酮对获得性无助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对HPA轴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小鼠获得性无助模型评价小补心汤总黄酮(XBXT-2)的抗抑郁作用,并探究在应激状态下,XBXT-2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电脑程序控制的穿梭箱条件反射系统,给予不可逃避的足底电击诱导获得性无助模型,经过穿梭箱回避程序筛选,将成功诱导无助行为的小鼠分为模型组、度洛西汀(Dlx,20mg·kg-1)组和XBXT-2(25,50 mg·kg-1)组,灌胃给药4 d,每日采用条件性回避反应测试程序,测定小鼠的逃避失败次数和逃避潜伏期。行为学检测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皮质酮(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β)蛋白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水平。结果亚慢性给予XBXT-2(25,50 mg·kg-1)可明显减少获得性无助小鼠逃避失败次数和(或)逃避失败潜伏期,在行为学有效基础上,亦可明显降低获得性无助小鼠血清CORT和ACTH水平,上调海马GRα/β蛋白和BDNF的表达。结论 XBTX-2在小鼠获得性无助模型中具有抗抑郁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HPA轴功能亢进有关。
张有志, 李云峰, 于能江, 袁莉, 赵毅民[7]2007年在《复方小补心汤总黄酮提取物在大小鼠强迫游泳与大鼠获得性无助模型上的抗抑郁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进一步研究小补心汤的总黄酮提取物(BX-2)是否具有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大、小强迫游泳试验和大鼠获得性无助模型考察 BX-2是否具有抗抑郁作用,并对获得性无助大鼠血清皮质酮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单次口服给予 BX-250和100 mg·kg~(-1)可以显着缩短小鼠强迫游泳和大鼠强迫游泳试验动物的不动时间;亚慢性口服给予 BX-225mg·kg~(-1)在获得性无助后第3天和第4天可以显着减少动物的逃避失败次数,BX-250mg·kg~(-1)在获得性无助后第2~4天可以显着减少动物的逃避失败次数,BX-225和50mg·kg~(-1)可以显着降低获得性无助大鼠的血清皮质酮水平;另外,BX-2在 50~200 mg·kg~(-1)对正常小鼠的自发活动性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BX-2具有抗抑郁样作用,并且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其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亢进有关。
郑梅竹[8]2011年在《罗布麻叶总黄酮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影响着世界将近21%的人口。主要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厌世,兴致减低或缺失,意志减退,食欲不振,睡眠障碍,缺乏主动性,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念头等。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第二大疾病。因此,对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主要认为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信号转导通路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抗抑郁药物主要是合成药,但是合成药物普遍存在抗抑郁谱窄、存在耐药性、副作用大的弊端。因此开发安全、高效、低毒的天然抗抑郁药物成为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罗布麻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和常用中药,本研究提取它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罗布麻叶总黄酮,在评价其抗抑郁活性的基础上,对其抗抑郁作用及机制进行研究,为新型抗抑郁药物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1.罗布麻叶总黄酮抗抑郁作用的活性评价采用经典抑郁动物模型小鼠悬尾、小鼠强迫游泳、大鼠强迫游泳实验,小鼠开野实验评价罗布麻叶总黄酮的抗抑郁活性。结果表明罗布麻叶总黄酮具有明确的抗抑郁作用。2.罗布麻叶总黄酮对抑郁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利用HPLC-MS/MS联用方法测定罗布麻叶总黄酮对抑郁大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5-吲哚乙酸(5-HIAA)、高香草酸(HVA)和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抑郁模型大鼠脑内NE, DA及其代谢产物DOPAC、HVA,5-HT、5-HIAA的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罗布麻叶总黄酮处理后大鼠脑内NE、DA、HVA、DOPAC的含量较抑郁组明显升高,与氟西汀组结果相似,但对5-HT及其代谢产物5-HIAA含量作用不明显,与氟西汀结果相反,氟西汀显着增加了5-HT/5-HIAA含量。该结果证实了抑郁症发病的神经递质假说,同时发现罗布麻叶总黄酮可以逆转抑郁大鼠脑内单胺类物质(NE、DA)及其代谢产物(HVA、DOPAC)的降低。3.罗布麻叶总黄酮抗抑郁作用参与单胺能系统可能机制的研究研究选择相关NE、5-HT、DA受体阻断剂(5-HT1A→Way100635、5-HT2→赛庚啶、5-HT2A→酮舍林、a1-NE受体阻断剂→哌唑嗪、α2-NE受体阻断剂→哌唑嗪、αβ-NE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D1→SCH23390、D2→舒必利,采用小鼠悬尾实验,来进一步探讨罗布麻叶总黄酮的抗抑郁机制。结果表明,5-HT2A、5-HT2受体阻断剂酮舍林(5 mg/kg)、赛庚啶(3mg/kg);α1、α2、αβ-NE受体阻断剂哌唑嗪(1 mg/kg)、哌唑嗪(1 mg/kg)、普萘洛尔(2 mg/kg);D1、D2受体阻断剂SCH23390 (0.05 mg/kg)、舒必利(50 mg/kg)与罗布麻叶总黄酮50 mg/kg联合连续灌胃给药10天后与罗布麻叶总黄酮50 mg/kg单独给药相比,能明显延长悬尾小鼠累计不动时间(p<0.05),表明罗布麻叶总黄酮的抗抑郁活性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α1、α2、αβ-去甲肾上腺素受体)、5-羟色胺能系统(5-HT2A、5-HT2受体)、多巴胺能系统(D1、D2受体)有关。4.罗布麻叶总黄酮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采用高浓度皮质酮处理PC12细胞以模拟抑郁症病人脑神经元损伤状态,运用MTT法、Ca2+离子浓度([Ca2+]i)检测法、LDH检测法、流式细胞术法考察罗布麻叶总黄酮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罗布麻叶总黄酮预先处理后,与皮质酮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组相比,PC12细胞的存活率显着上升,在100μg/mL时达到78%;其LDH释放量、细胞内[Ca2+]i均显着降低(P<0.01),同时细胞S期显着延长(P<0.01),表明罗布麻叶总黄酮对皮质酮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种神经保护作用可能通过减少细胞内LDH的漏出、降低胞内Ca2+超载、促进细胞增殖实现的。5.罗布麻叶总黄酮抗抑郁相关基因BDNF、CREB表达水平的研究研究通过Real-time RT-PCR从基因水平对各组药物处理后的PC12细胞中BDNF、CREB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发现,皮质酮(0.01 mmol·L-1)处理后的PC12细胞中BDNF、CREB基因的表达量最低,罗布麻叶总黄酮(25,50 and 100μg/mL)处理48小时候后,其表达量显着增加,在100μg/mL时较用药前增加了近10倍。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脑中BDNF、CREB基因表达降低密切相关,罗布麻叶总黄酮的抗抑郁机制可能是通过(AC-cAMP-CREB)信号通路促进BDNF、CREB的基因表达而发挥的。本研究在评价了罗布麻叶总黄酮的抗抑郁作用的基础上,揭示了罗布麻叶总黄酮抗抑郁作用与提高抑郁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NE、DA及其代谢产物HVA、DOPAC含量有关;并首次证实其抗抑郁活性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α1、α2、αβ-去甲肾上腺素受体)、5-羟色胺能系统(5-HT2A、5-HT2受体)、多巴胺能系统(D1、D2受体)有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其抗抑郁作用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LDH的漏出、降低胞内Ca2+超载、促进细胞增殖实现的,同时推测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脑中BDNF、CREB基因表达降低密切相关,罗布麻叶总黄酮的抗抑郁机制可能是通过(AC-cAMP-CREB)信号通路促进BDNF、CREB的基因表达而发挥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打下了基础,也利用天然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提供了新思路。
安磊, 李静, 于能江, 李云峰, 李锦[9]2011年在《小补心汤总黄酮对慢性应激大鼠星形神经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小补心汤总黄酮(XBXT-2)对海马及前额皮质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28 d每天给予大鼠1或2种不可预测的刺激建立慢性应激模型,同时每日单次ig给予XBXT-2 25和50 mg.kg-1。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CA3区和前额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慢性应激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CA3区和前额皮质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减少,形态萎缩,吸光度值显着降低(P<0.01)。伴随给予XBXT-2 25和50 mg.kg-1可显着逆转这一改变,吸光度值显着增加(P<0.01),阳性药丙米嗪具有同样的作用。结论 XBXT-2可逆转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CA3区和前额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应激性损伤,这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的重要细胞分子机制之一。
于能江[10]2004年在《小补心汤的抗抑郁有效部位及其化学成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补心汤记载于敦煌莫高窟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由代赭石、旋复花、淡豆豉和竹叶四味中药组成。该方原用于气血不足导致心包络虚,原方主治症亦有“时悲泣”的七情郁证表现。在应用小鼠强迫游泳试验、小鼠悬尾试验、大鼠强迫游泳试验以及小鼠5-HTP甩头试验等动物模型进行抗抑郁活性复方的筛选中,小补心汤的水提取浸膏和70%乙醇提取浸膏都显示有显着的抗抑郁作用。 利用大孔树脂法从小补心汤中的70%乙醇提取物中富集得到了总黄酮部位BX-2,活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BX-2具有显着的抗抑郁作用,是小补心汤抗抑郁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以芦丁为标准品,比色法测定BX-2中的黄酮含量为76.03%。 为了明确总黄酮BX-2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有效成分,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现已从中分离得到了22个化合物,其中21个化合物为黄酮类化合物,2个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japonicin A和B,其在黄酮的8位连接有1-苯基乙基的结构为首次发现。以上的研究结果表明总黄酮主要由黄酮、黄酮醇、异黄酮及其苷类组成。 液相分析结果表明总黄酮中的黄酮和黄酮醇苷元主要来源于旋复花,而异黄酮苷元主要来源于淡豆豉,少量来源于竹叶。 以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小补心汤总黄酮在动物实验中具有明确的抗抑郁作用,提取分离工艺简便易行,因而,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将小补心汤总黄酮研究开发成为新的抗抑郁中药具有很好的前景。同时,该研究可以为中药复方的二次开发以及中药的现代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小补心汤总黄酮抗抑郁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D]. 安磊.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8
[2]. 小补心汤总黄酮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张有志.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4
[3]. GSK3β过表达对阿姆西汀、小补心汤总黄酮抗抑郁作用的影响[D]. 叶洪涛. 安徽理工大学. 2017
[4]. 小补心汤总黄酮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对慢性应激小鼠神经元再生的影响[C]. 张有志, 李云峰, 袁莉, 于能江, 赵毅民. 第十一届全国神经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2004
[5]. 小补心汤总黄酮抗抑郁作用研究[C]. 安磊, 张有志, 刘新民, 李云峰, 陈红霞. 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7
[6]. 小补心汤总黄酮对获得性无助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对HPA轴功能的影响[J]. 陈力, 薛瑞, 于能江, 王玉露, 胡晓旭.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5
[7]. 复方小补心汤总黄酮提取物在大小鼠强迫游泳与大鼠获得性无助模型上的抗抑郁作用[C]. 张有志, 李云峰, 于能江, 袁莉, 赵毅民. 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7
[8]. 罗布麻叶总黄酮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郑梅竹. 吉林大学. 2011
[9]. 小补心汤总黄酮对慢性应激大鼠星形神经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J]. 安磊, 李静, 于能江, 李云峰, 李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1
[10]. 小补心汤的抗抑郁有效部位及其化学成分研究[D]. 于能江.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