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北朝晚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北朝,晚期,墓葬,形制,造像,石窟,莫高窟。
北朝晚期论文文献综述
王敏庆[1](2019)在《北朝晚期白玉造像的形式美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白玉造像在北朝晚期的造像中堪称独树一帜。东魏—北齐的邺城及北周的长安两都城出土的白玉造像是北朝晚期佛教造像的典型代表。成功的造像其各部分之间的和谐比例关系至关重要,它是保证审美持续的最基础条件。与此同时,高超的雕刻技巧、别出心裁的艺术设计以及充分利用和发挥材质自身的特点,也是一件成功造像必不可少的条件。就风格渊源而言,北齐和北周的佛教造像艺术均受南朝影响,但北齐造像与笈多艺术更为接近,而北周造像则汉地特色更多。(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批评》期刊2019年04期)
付卫杰[2](2019)在《对青州七级寺出土一件背屏式造像时代的考证——兼谈青州北朝晚期背屏式造像的发展演变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90年代青州七级寺遗址出土了一件一佛二菩萨背屏式造像,没有明确纪年。关于其年代学界存有争议,简报作者将其时代定为北魏,有些学者则将其定为东魏。作者试图通过排比青州地区背屏式造像,梳理、总结该地区背屏式造像形式的发展演变规律,进而推定该造像的年代。(本文来源于《敦煌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王音[3](2018)在《北朝晚期墓室空间布局研究——以北魏洛阳时代至北齐都城地区的墓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北魏、东魏、北齐时期的都城地区为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乃至全中国的重心之所在,所谓"汉、魏、西晋之礼乐政刑典章文物,自东晋至南齐其间所发展变迁,而为北魏孝文帝及其子孙摹仿采用,传至北齐成一大结集者",~①是为隋唐制度的一大渊源。北魏、东魏、北齐的历史发展与文化变迁一脉相承,考古材料对此也有比较充分的反映。在北朝晚期众多的考古遗存中,墓葬具有分布广、历时久、内涵丰富等特点,是最重要的一类物质遗(本文来源于《古代文明(辑刊)》期刊2018年00期)
王音[4](2018)在《北朝晚期墓葬形制研究——以北魏洛阳时代至北齐都城地区的墓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朝晚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出现了重大转变,这种转变也体现在了墓葬文化面貌上;而墓葬形制结构作为丧葬礼制的重要表现方面,对于墓葬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墓葬形制结构的角度出发,以区域为单位,对北魏洛阳时代和东魏、北齐时期都城地区的墓葬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与史学研究成果,进一步总结了墓葬形制结构方面等级制度的形成与变迁,并分析了相关的文化因素及其传承与变革的情况。(本文来源于《故宫博物院院刊》期刊2018年03期)
周方[5](2018)在《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世俗人物服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服饰信息丰富多样,对这些图像进行深入研究,可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北朝晚期生活在敦煌及河西一带人们的着装情况。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图像研究法及多重证据法,对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含有世俗服饰信息的图像进行了深入研究,丰富了北朝史的研究内容,将研究中心锁定在北朝晚期的西魏和北周,是对于服装史研究的细化。文章共分7个章节,第1章为绪论,陈述了本研究的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2章对壁画中世俗服饰图像形成的历史原因做了四个方面的总结,指出人物绘画的历史潮流影响了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世俗服饰的呈现,北朝晚期的敦煌有不同画工集团存在,这些画工集团内部有等级的区别,也有绘画水平高低的区分,这些客观因素都对壁画中服饰图像的呈现产生了影响。文章将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的世俗服饰分为襦裙、襦袴和胡服叁大类,在第3、4、5章中进行了分别论述,这也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第3章将襦裙分为男性襦裙和女性襦裙两个部分分别进行了论述。由于在之前的研究中,经常发生将男性襦裙误读为袍服的现象,所以,在男性襦裙部分中首先分析了壁画中男性襦裙与袍服的区别,总结了男性襦裙与袍服在图像呈现上的区别。文章通过对壁画中男性襦裙类型、搭配、配饰的研究分析,发现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的男性襦裙体现了鲜卑统治者对中原服饰礼仪的学习与模仿,中华服饰礼仪也通过异族统治者的学习与模仿得以延续。研究发现即使历经了五胡乱华及汉末至北朝晚期近四百年的大分裂与大混乱时期,在远离中原的敦煌莫高窟,在壁画中世俗男性的形象系统中,依然以上衣下裳制的服装为尊贵,这体现出“服周之礼”的强大影响。文章通过对于女性襦裙类型、搭配、配饰的研究分析,发现这个时期的女性襦裙与前代相比,在搭配的方式上有了更丰富多彩的表现,服饰元素之间组合方式自由多样,体现了服饰对于女性身体比例的多种探索,标志着女性服饰逐步走入历史上的解放时期。西魏时期的女性襦裙与北周时期的女性襦裙在外观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别,反映出时代的变革与政治文化环境的改变。第4章分析了壁画中猎手与步卒的两种襦袴式样,然后将之置于襦袴历史演变的历史序列中进行综合考察,发现“襦袴”并非是一种服装款式,而是一种“上襦下袴”式的搭配。研究指出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的襦袴与同时期在中原、南朝流行的袴褶式襦袴不同,依然保持着魏晋时期窄袖紧身的式样,这应与敦煌的地理气候特征有关。研究指出窄袖襦袴是中国古代固有的服装类型,自商周时代已有,进入礼制社会后,多作为内衣或底层劳动人民的衣服,很少受到关注,通过考古中的图像发掘,可以梳理出古代襦袴的历史演变序列,证明襦袴在中国古代服装史中一直存在。第5章将壁画中的胡服分为圆领开襟式和圆领半开襟式两种,通过对胡服历史演变的简单梳理,发现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圆领开襟式和圆领半开襟式的胡服都不是北朝统治者鲜卑人的典型装束,而是更接近粟特人和大月氏人的服装。研究指出胡族间经过了多轮深度融合,很多服饰元素是胡族间共有的,这与胡族的生存方式有关。研究认为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体现了胡服汉服双轨并存的特点,胡服汉服在这个时期开始有了较为明确的功能划分:文臣着汉服、武将着胡服,朝堂议事着汉服,出行驾射着胡服。全盘汉化或全盘胡化的观点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第5章另外对壁画中胡服乐舞及鲜卑风帽进行了专题分析研究,指出壁画中的胡服乐舞体现了敦煌与西域文化交流情况。北朝晚期中原地区的鲜卑风帽已经过了改良,呈现了向“冠”转变的明显态势,而莫高窟壁画中的鲜卑风帽依然保持着早期高屋大头长裙的特征,这与敦煌的地域气候特征有关。第6章分别对壁画中出现的犊鼻裤、鹿皮衣、裲裆、行滕进行了专题分析研究。研究指出犊鼻裤是古代不分阶层通服的内裤,并非仅仅是底层劳动人民穿的衣物;鹿皮衣为山野修行之人的服装,含有隐居修行之意,北族虽多衣兽皮,但没有此类文化内涵;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裲裆铠和小袖襦袴搭配穿着,裲裆铠的肩部和腰部均有带扣固定,并指出“裲裆衫”不是一个服饰名称,而是“裲裆”和“衫”的搭配组合;研究指出行滕是斜裁的布条,在小腿处自下而上缠绕所形成的缚袴类物,从魏晋至唐行滕有布条宽窄的变化,也有缠绕方式的改变。另外指出邪幅与行滕并非同物,邪幅其制汉时已亡。第7章为文章的结论,对文章进行了整体结论性的论述。文章7个章节的阐述,分别从历史延续、时代变革、文化交流、历史影响等角度对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的世俗人物服饰进行了综合研究,是对北朝服装史的细分研究。研究总结了男性袍服与襦裙在图像呈现上的特征与区分要点,是对于服饰图像研究的理论基础补充,尤其是对男性襦裙腰部配饰系统的提出,是此前研究中没有的。文章分析了北朝晚期男性襦裙上腰带的类型,指出蔽膝与腰带的穿戴方式、层级关系是有等级区分的,并对小冠、笼冠做了补充性研究。文章对“半袖”进行了进一步的考证,指出半袖很有可能源自襜褕,起初为一种半袖开襟的敞衣,后成为女性襦裙上的重要搭配。文章对袿衣上的“垂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袿衣源自周礼的“叁翟”遗俗,“垂髾”从汉代至南北朝,历经了从裁剪结构上的特征到衣服上假饰的转变。研究通过对文献与图像的梳理,证明了襦袴是中国古代服装史中固有的服饰类型,对窄袖短衣源自胡服之说提出了质疑。研究认为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的胡服更接近粟特人及大月氏人的服饰形态,而不是鲜卑人,反映了敦煌的地理特殊性与石窟开凿者的信息。(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8-05-14)
张建宇[6](2018)在《样式背后:省思北朝晚期风格之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北魏汉化改制带给艺术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人物形象("秀骨清像")和衣冠制度("褒衣博带")方面,还表现为对山水背景的偏好,以及空间再现的渐趋成熟。北朝晚期风格之变,可从叁个层次加以诠释:首先这是一次南朝化变革(汉族化),其次还可理解为汉代艺术传统的再次复兴(汉朝化),此外对佛教艺术而言,这是在中国发生的一场"视觉方式"的转变。(本文来源于《美术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王音[7](2017)在《北朝晚期两类随葬品性质试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墓葬中,有一些会重复出现在墓室特定位置上的随葬品,仅凭器型而对其性质及功用加以判断,并不足够。本文选取了经常出现在北朝晚期墓葬中的两类随葬品——灯和瓷器,通过结合其材质和摆放位置,并联系当时的历史社会大背景,对这两类随葬品在墓葬中所扮演的角色取得了一定新的认识。(本文来源于《西部考古》期刊2017年03期)
孙晓峰[8](2016)在《麦积山石窟北朝晚期胡人图像及相关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是陇右地区最重要的佛教遗存之一,比较完整地保存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个朝代的泥塑、石雕等各类造像3938件10632身,以及壁画、碑碣、经卷文书等各类文物。麦积山石窟的开凿与营建在北周时期已基本完成,这段时间可谓是麦积山石窟历史上最辉煌、灿烂的篇章,它见证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来佛教石窟艺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内地的历史,也见证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本文来源于《形象史学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李晓飞[9](2015)在《论北朝晚期安阳石窟的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着名的安阳石窟群大约建造于南北朝时北齐晚期,其地理位置位于古代邺城地区,是当时北齐等前后六个政权的都城所在。安阳石窟中的建筑、雕像、绘画等艺术图像创作,无论是功能、立意、内涵或形式,均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5年12期)
杨国才[10](2014)在《邺城地区和关中地区北朝晚期至隋墓葬形制若干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朝晚期,邺城地区、关中地区不仅是东魏北齐都城邺城和西魏北周都城长安城所在地,同时也是当时北方地区两个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大量达官显贵不仅生前聚居在此,死后亦多选择埋葬在此,因此邺城地区和关中地区发现大量北朝晚期的大中型墓葬也就不难理解。进入隋代以后,随着国家的大一统,关中地区继续作为都城长安城所在地,高等级墓葬仍时有发现,而邺城地区自公元576年北齐被北周灭亡开始,其政治地位开始急剧下降,由东魏北齐时期的都城变成隋代相州治所魏郡所在地,发现的墓葬多为中小型隋墓,高等级墓葬消失,此种情况与同时期的关中地区形成鲜明的对照。本文以此作为切入点,将分裂时期的北朝晚期和大一统时期的隋代进行对接,尝试利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两个地区180多座墓葬的形制进行考古学研究,试图揭示两个地区墓葬形制从分裂时期的较大差异到大一统时期呈渐趋相近态势的转变过程,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本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对邺城地区和关中地区北朝晚期至隋时期的考古发现、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找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目的。第二章和第叁章,首先对邺城地区和关中地区北朝晚期(东西魏北齐北周时期)至隋时期墓葬形制进行类型学分析,并作分期研究,最后总结墓葬形制在各时期的墓葬特征和发展演变轨迹。第四章对比研究,按照时代顺序的不同,将邺城地区和关中地区北朝晚期(东西魏北齐北周时期)墓葬形制的特点和隋代墓葬形制的特点进行对比研究,并总结其共性和差异。第五章相关问题探讨,对北朝晚期帝陵(河北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和北周武帝孝陵)墓葬形制特点的对比、北齐北周至隋时期邺城地区和关中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第六章结语,对全文相关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4-06-30)
北朝晚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上世纪90年代青州七级寺遗址出土了一件一佛二菩萨背屏式造像,没有明确纪年。关于其年代学界存有争议,简报作者将其时代定为北魏,有些学者则将其定为东魏。作者试图通过排比青州地区背屏式造像,梳理、总结该地区背屏式造像形式的发展演变规律,进而推定该造像的年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北朝晚期论文参考文献
[1].王敏庆.北朝晚期白玉造像的形式美学[J].中国文学批评.2019
[2].付卫杰.对青州七级寺出土一件背屏式造像时代的考证——兼谈青州北朝晚期背屏式造像的发展演变规律[J].敦煌研究.2019
[3].王音.北朝晚期墓室空间布局研究——以北魏洛阳时代至北齐都城地区的墓葬为例[J].古代文明(辑刊).2018
[4].王音.北朝晚期墓葬形制研究——以北魏洛阳时代至北齐都城地区的墓葬为例[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8
[5].周方.北朝晚期莫高窟壁画中世俗人物服饰研究[D].东华大学.2018
[6].张建宇.样式背后:省思北朝晚期风格之变[J].美术研究.2018
[7].王音.北朝晚期两类随葬品性质试探[J].西部考古.2017
[8].孙晓峰.麦积山石窟北朝晚期胡人图像及相关问题研究[J].形象史学研究.2016
[9].李晓飞.论北朝晚期安阳石窟的艺术[J].兰台世界.2015
[10].杨国才.邺城地区和关中地区北朝晚期至隋墓葬形制若干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