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柠檬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柠檬,精油,活性,基因,枳壳,抑菌,挥发油。
柠檬烯论文文献综述
王芳,刘畅,何嘉,张蓉[1](2019)在《植物精油d-柠檬烯对吡虫啉增效作用及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d-柠檬烯对吡虫啉防治枸杞棉蚜的增效作用及其机制,采用浸虫法进行了d-柠檬烯+吡虫啉对枸杞棉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对枸杞棉蚜的LC50为57.4746 mg/L,添加0.1%d-柠檬烯后吡虫啉对枸杞棉蚜的LC50为3.9 575 mg/L,增效比达93.11%。添加0.03%d-柠檬烯后吡虫啉药液的表面张力降低了54.31%(61.5~28.1mN/m),在枸杞叶片上的最大持留量提高了1.01%(2.999 6~3.030 0 mg/cm~2),沉积量增加了27.55%(28.2145~35.9879μg/cm~2)。(本文来源于《中国植保导刊》期刊2019年11期)
陈磊,杨程[2](2019)在《气质联用法测定柠檬油与甜橙油中柠檬烯旋光异构体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一种测定柑橘类精油中柠檬烯旋光异构体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通过对方法的优化确认了载气流量2ml/min,升温速率1℃/min,初始炉温50℃为合适的方法参数,可使得两种柠檬烯的旋光异构体分离度达到1.30,且(S)-(-)-柠檬烯的回收率92.19%,相对标准偏差(n=5)为1.88%,(R)-(+)-柠檬烯的回收率93.89%,相对标准偏差(n=5)为1.78%。(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陈梓云,彭梦侠,阮韵丹[3](2019)在《近红外光谱建模法快速测定桔子精油中柠檬烯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获取桔子精油的光谱信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PLS)回归分析提取光谱信息中的差异,通过化学计量学将光谱信息差异与对应的柠檬烯测定值关联,建立桔子精油中柠檬烯含量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R_C为0.997 7,校正均方差为0.412;预测相关系数R_P为0.998 2,预测均方差为0.396;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_V为0.994 0,交互验证均方差为0.662;模型的性能指数为94.7。模型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预测值与标准值之间的误差在-0.8%~1.2%之间。模型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及稳定性。(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18期)
刘雅倩,刘珍秀,高波,黄继光[4](2019)在《柠檬烯在农药领域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柠檬烯功能多样,近些年在农药领域应用越来越多。本文分析了柠檬烯3种异构体的结构和理化性质,总结柠檬烯杀虫、杀螨、抗菌、除草等多方面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理,为该化合物作为天然源农药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植保导刊》期刊2019年08期)
张智敏,聂莼,李亚梅,彭买姣,罗堃[5](2019)在《枳壳挥发油中柠檬烯含量与麸炒炮制及抑菌活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麸炒对枳壳挥发油中柠檬烯含量的影响,并分析枳壳挥发油的抑菌活性与柠檬烯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结合外标法测定不同产地枳壳炮制前后挥发油中柠檬烯含量区别;采用96孔板法测定枳壳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1/MIC值代表抑菌活性,运用双变量相关分析计算挥发油的抑菌活性与柠檬烯含量的关联性。结果:麸炒会降低枳壳柠檬烯含量;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枳壳挥发油中柠檬烯含量越高,其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越强。结论:麸炒炮制可影响枳壳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柠檬烯为枳壳挥发油的抑菌物质基础之一。(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9年06期)
陈吟,亓希武,徐东北,陈泽群,房海灵[6](2019)在《薄荷柠檬烯-6-羟化酶基因(MhL60H)的克隆与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叶cDNA中克隆到1个参与精油合成的柠檬烯-6-羟化酶基因,命名为MhL6OH,编码的蛋白质为MhL6OH。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蛋白质编码区(CDS)全长1 479 bp,编码492个氨基酸残基; MhL6OH蛋白的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55 855.69,理论等电点为pI 8.71,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和β-转角的比例分别为51.02%、30.49%、12.40%和6.10%,且该蛋白质含有保守的细胞色素P450结构域,说明薄荷MhL6OH蛋白属于CYP71家族的D亚家族。多重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薄荷MhL6OH蛋白与椒样薄荷(M.piperita Linn.)MpL6OH蛋白和留兰香(M.spicata Linn.)MsL6OH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均具有细胞色素P450的血红素结合区;并且,MhL6OH蛋白与MpL6OH蛋白底物识别位点(SRS)的序列相似性更高,二者的SRS2、SRS3、SRS5和SRS6序列完全相同,仅分别在SRS1和SRS4序列上存在1个氨基酸差异,说明MhL6OH蛋白与MpL6OH蛋白可能具有相似的底物识别特异性。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薄荷与椒样薄荷的亲缘关系最近。组织表达特性分析结果显示:MhL6O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薄荷叶中最高,并远高于其在茎和根中的相对表达量。原核表达分析结果显示:MhL6OH蛋白能够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Migula) Castellani et Chalmers]中高量表达,且其表达量随诱导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研究结果显示:薄荷MhL6OH基因组织表达模式与其精油分布一致,MhL6OH蛋白底物识别位点的特异性可能是薄荷醇为薄荷精油主要成分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洪耿德,蒋振杰,陈思旭,詹利强,蔡志成[7](2019)在《D-柠檬烯纳米乳对牛肉中食源性致病菌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良好的抗菌活性和稳定的性能,D-柠檬烯纳米乳被广泛报道。研究D-柠檬烯纳米乳对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和痢疾志贺氏菌在37℃下培养24 h的抑菌活性,并在4℃牛肉中于第1 d、2 d、3 d分别检测对伤寒沙门氏菌,痢疾杆菌来评价其抑制效果。利用超声乳化法制备D-柠檬烯纳米乳。在最小抑菌浓度(MIC)实验中,D-柠檬烯纳米乳对叁种受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5 mg/m L。在牛肉试验中,基于MIC,D-柠檬烯纳米乳在牛肉中的添加浓度分别为40 mg/m L,20 mg/m L和10 mg/m L,20 mg/m L和10 mg/m L稀释液,结果两种受试菌最好的抑制浓度和时间均相同,分别是40 mg/m L和24 h。该研究表明D-柠檬烯纳米乳应用于食品中可能是食品安全的有效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期刊2019年05期)
董毅,陈维金,杨绍雄,李婵,吴长伟[8](2019)在《柠檬烯提取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实验选材和实验装置的探究和改进,解决"柠檬烯提取"实验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选择不同的柑橘,采用常规水蒸气蒸馏装置和挥发油提取器进行对照试验,对富含柠檬烯的柑橘精油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挥发油提取器的提取效果强于常规水蒸气蒸馏装置,冰糖橙中的精油提取量效果明显。结论:昆明医科大学每年11月开展的"柠檬烯提取"实验的最佳选材为云南新平产的冰糖橙,最佳提取装置为挥发油提取器。(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9年05期)
邱小梅,熊宝林,陈石[9](2019)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d-柠檬烯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柠檬烯水剂农药中d-柠檬烯的气相色谱(GC)分析方法。以HP-innowax (30m×0.25mm×0.25μm)毛细管柱为色谱柱,乙酸丁酯为内标物,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内标法定量测定d-柠檬烯含量。结果表明,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精密度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3%。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农药水剂中d-柠檬烯的含量检测。(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9年02期)
舒慧珍,唐志凌,刘雪,陈卫军,陈海明[10](2019)在《柠檬烯对荧光假单胞菌抑菌活性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柠檬烯对荧光假单胞菌的抑制活性及其抑菌机理,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IC)和生长曲线的测定研究柠檬烯对荧光假单胞菌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结构,测定胞内蛋白含量和二乙酸荧光素(Fluorescein diacetate,FDA)染色实验研究柠檬烯对荧光假单胞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通过测定膜电位、胞内ATP含量和琥珀酸脱氢酶(Succinic acid dehydrogenase,SDH)活性研究其对荧光假单胞菌能量代谢和叁羧酸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烯对荧光假单胞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MIC值为20 mL/L,添加1×MIC和2×MIC浓度的柠檬烯3 h后膜电位分别下降至34.41和7.33 AU;12 h后SDH酶活性分别减小至11.12和22.69 U/mg。柠檬烯通过破坏荧光假单胞菌的细胞形态和结构,使细胞出现严重的破裂、塌陷和孔洞,从而引起细菌胞内蛋白含量降低,膜电位下降以及胞内ATP含量下降和SDH酶活性减小,从而发挥其抑菌作用。(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柠檬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了一种测定柑橘类精油中柠檬烯旋光异构体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通过对方法的优化确认了载气流量2ml/min,升温速率1℃/min,初始炉温50℃为合适的方法参数,可使得两种柠檬烯的旋光异构体分离度达到1.30,且(S)-(-)-柠檬烯的回收率92.19%,相对标准偏差(n=5)为1.88%,(R)-(+)-柠檬烯的回收率93.89%,相对标准偏差(n=5)为1.78%。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柠檬烯论文参考文献
[1].王芳,刘畅,何嘉,张蓉.植物精油d-柠檬烯对吡虫啉增效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植保导刊.2019
[2].陈磊,杨程.气质联用法测定柠檬油与甜橙油中柠檬烯旋光异构体含量[J].当代化工研究.2019
[3].陈梓云,彭梦侠,阮韵丹.近红外光谱建模法快速测定桔子精油中柠檬烯的含量[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
[4].刘雅倩,刘珍秀,高波,黄继光.柠檬烯在农药领域的应用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19
[5].张智敏,聂莼,李亚梅,彭买姣,罗堃.枳壳挥发油中柠檬烯含量与麸炒炮制及抑菌活性的关系[J].亚太传统医药.2019
[6].陈吟,亓希武,徐东北,陈泽群,房海灵.薄荷柠檬烯-6-羟化酶基因(MhL60H)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
[7].洪耿德,蒋振杰,陈思旭,詹利强,蔡志成.D-柠檬烯纳米乳对牛肉中食源性致病菌的影响(英文)[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9
[8].董毅,陈维金,杨绍雄,李婵,吴长伟.柠檬烯提取实验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9
[9].邱小梅,熊宝林,陈石.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d-柠檬烯含量[J].云南化工.2019
[10].舒慧珍,唐志凌,刘雪,陈卫军,陈海明.柠檬烯对荧光假单胞菌抑菌活性及机理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