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皱香薷化学成分的研究

细皱香薷化学成分的研究

黄彬弟[1]2004年在《细皱香薷化学成分的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包括叁个部分: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天然产物研究中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简称SFE)在分析化学中作为一种样品制备和分析的新方法,在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医药业及天然产物的开发与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在基于对文献资料的系统查阅,综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的机理及在天然产物和其它方面的应用。 第二部分 细皱香薷非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从细皱香薷(E rugulosa Hemsal)全草中经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了21个化合物,采用各种波谱技术(UV、IR、MS、DEPT、~1H-NMR、~(13)C-NMR),结合标样对照和元素分析分析,鉴定了包括脂肪烃、甾族类化合物、香豆素、黄酮、倍半萜等类型的18个化合物,其中两个为中外文献未报道的新化合物,命名为Hemsline A和Hemsline B,其余化合物也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第叁部分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研究细皱香薷精油的化学成分 采用GC-MS技术对细皱香薷(SFE-CO_2)法萃取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剖析,共鉴定出58个成分,主要为:百里香酚、香荆芥酚、对-聚伞花烃。使用超临界流体CO_2萃取的精油香气清新、自然,并且工艺简单,萃取力高。论文第叁部分对精油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生物活性试验,得出了抑菌的精油最小用量。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在中医药筛选、中药资源开发等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可为植物分类学及生源理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刘莹, 李喜凤, 刘艾林, 李志宏, 杜冠华[2]2009年在《细皱香薷叶的化学成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细皱香薷Elsholtzia rugulos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鉴定结构分别为洋芹素-7-O-β-D-葡萄糖苷(Ⅰ)、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Ⅱ)、刺槐素-7-O-β-D-葡萄糖苷(Ⅲ)、木犀草素-7-O-(6″-乙酰基)-β-D-葡萄糖苷(Ⅳ)、苯甲醇-β-D-葡萄糖苷(Ⅴ)、prunasin(Ⅵ)、β-谷甾醇(Ⅶ)、桦木酸(Ⅷ)、2α-羟基乌苏酸(Ⅸ)、2α-羟基齐墩果酸(Ⅹ)、洋芹素(Ⅺ)和木犀草素(ⅩⅡ)。结论化合物Ⅰ、Ⅲ、Ⅳ、Ⅸ和Ⅹ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杨莎[3]2012年在《野巴子的生药学研究》文中认为野巴子为唇形科植物野拔子Elsholtzia rugulosa Hemsl.的干燥带嫩枝的叶,性凉,味辛,为一较常用的民族民间药,具疏风解表,利湿,消食化积的功效,经各民族长期使用均具有较好的疗效。本文为配合“四川省地方习用中药材质量标准的提高研究”项目,对野巴子进行了系统的生药学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材质量标准制定的技术要求,拟订了野巴子质量标准和起草说明,其中部分内容已收入《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10年版;同时还进行了野巴子挥发油GC-MS分析、气相指纹图谱、药理学的研究,为其进一步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对野巴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形态组织学研究,找出了其原植物、药材性状和组织构造上的主要鉴别特征。原植物形态上,主要从叶、花的着生方式、形状,叶片的被毛情况、果实的形状等方面进行鉴别;药材性状上,主要以嫩枝表面的被毛,叶的形状、颜色及其上下表面被毛等方面进行鉴别;在组织构造上,茎横切面主要从腺毛、非腺毛、维管束的类型、厚角组织等方面进行鉴定;叶主要从非腺毛、腺毛、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维管束的类型、上表皮细胞形状、厚角组织等方面鉴定;粉末则主要以叶上表皮细胞碎片、非腺毛、腺毛、腺鳞、导管、纤维等作为主要鉴别特征。建立了野巴子挥发油类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以环己烷-乙酸乙酯(10:1)为展开剂,分离效果好,展开后Rf值适中,斑点清晰。通过对不同产地野巴子药材样品的薄层色谱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对应的位置上,均显示有相同颜色的斑点,斑点颜色的深浅提示其含量的差异。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项下方法,进行了11批不同产地野巴子样品的水分、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检查,根据实验数据,结合商品情况和生产实际,分别拟订了其限量标准:水分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9.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5%。建立了野巴子浸出物测定方法,以水为溶剂,热浸法测定。根据对11批不同产地野巴子样品的实验数据,结合生产实际,拟订野巴子浸出物含量限度为不得低于18.0%。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项下方法,对不同产地野巴子样品进行了挥发油含量测定,11批样品挥发油含量为0.53%-1.88%,暂订挥发油含量不得少于0.60%。采用UV-VIS法建立了野巴子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11批野巴子样品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野巴子中总黄酮的含量差异较大,为6.29%-17.39%,这可能与药材生长的不同土质、气候等外界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对叁批野巴子挥发油进行了GC-MS分析,其主成分是酮、醇、醛及碳烯类,其次为酸、酯、烷烃类。其中1号样品已鉴定出的化合物数76种,主成分是香薷酮、胡椒酮、苯甲醛、芳樟醇;2号样品已鉴定出的化合物数31种,主成分是香薷酮、β-石竹烯、脱氢香薷酮;3号样品已鉴定出的化合物数44种,主成分是胡椒酮、芳樟醇、苯甲醛、香薷酮。首次对不同产地的野巴子挥发油进行了GC指纹图谱的研究,初步建立了野巴子GC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共有12个特征峰。首次对野巴子进行了抗炎和体外抗菌实验研究,野巴子水提液15g/kg、7.5g/kg、3.75g/kg均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体外抗菌实验结果表明野巴子水提液和醇提液对104-105CFU/ml菌量的肠埃希氏菌、铜绿色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金色葡萄球菌、鸭沙门氏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水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强于乙醇提取液。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野巴子水煎液最大耐受量为320g生药/kg,相当于成人临床日用量的427倍,表明临床使用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较小。通过对野巴子Elsholtzia rugulosa Hemsl的干燥带嫩枝的叶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为《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10版)野巴子项下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以确保其质量稳定、可控,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对提高我国民族民间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现实的意义。

付立卓[4]2010年在《东紫苏(Elsholtzia bodinieri)化学成分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主要对产自云南红河州香薷属药用植物东紫苏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对东紫苏和同属植物野拔子的挥发性成分用GC-MS方法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已报道过的香薷属植物挥发油成分,对香薷属植物化学分类学进行了探讨。综合运用各种色谱分离方法,包括硅胶、凝胶、反相硅胶和MCI等,对东紫苏全草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离纯化,并应用现代波谱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中共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东紫苏苷D(1)和东紫苏苷E(2);已知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3-O-β-D-木糖-3,23-二羟基齐墩果酸28-O-β-D-木糖-(1-6)-0-β-D-葡萄糖酯苷(3),28-O-p-D-葡萄糖-3,19,23-叁羟基齐墩果酸苷(4),28-O-β-D-葡萄糖-(1→2)-O-β-D-葡萄糖-2,3,19-叁羟基乌苏酸苷(5),2,3,23-叁羟基齐墩果酸(6),2,3-二羟基乌苏酸(7),乌苏酸(8),迷迭香酸(9),6β-isopropyl-4a,8a-dimethyl-1,2,3,4,4a,5,6,7,8,8a-decahydron aphthaylene-1β,4p,5β-trio1(10),谷甾醇(11),胡萝卜苷(12),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3),7-O-β-D-葡萄糖-5,3',4'-叁羟基黄酮苷(14),5,7,3',4'-四羟基黄酮(15),5,7,4'-叁羟基黄酮(16),木犀草素(17)和eriodictyol-7-O-[6"-(3'"-hydroxy-4'"-methoxycinnamonyl)]-β-D-glucopyranside (18)。其中化合物3-5和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GC-MS对水蒸气蒸馏与CO2超临界萃取法得到的东紫苏和野拔子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植物挥发油成分主要为单萜和倍半萜,单萜集中在低沸点组分,主要的结构类型为薄荷醇型;倍半萜集中在高沸点组分,主要结构类型为奥烷型。结合本论文实验数据与其它已有文献报道的香薷属植物挥发油成分数据,利用SPSS 10.0层次聚类分析法,用平方欧氏距离作为相似性测度,依据萜类的结构类型和生源关系对香薷属植物进行了简单的化学分类,将香薷属20个药用植物分为香薷酮型、桉树油型和简单烃型叁类。以上研究为该属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黄彬弟, 郑尚珍, 沈序维, 沈海丽[5]2004年在《超临界流体CO_2萃取法研究细皱香薷精油化学成分》文中研究说明细皱香薷 (ErugulosaHemsl)系辱形科香薷属植物 ,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因其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化积等功效 ,民间以全草入药 ,用于解除腹痛腹胀、治疗伤风感冒等[1 ] 。本文对四川川南地区细皱香薷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 ,

参考文献:

[1]. 细皱香薷化学成分的研究[D]. 黄彬弟. 西北师范大学. 2004

[2]. 细皱香薷叶的化学成分研究[J]. 刘莹, 李喜凤, 刘艾林, 李志宏, 杜冠华. 中草药. 2009

[3]. 野巴子的生药学研究[D]. 杨莎.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2

[4]. 东紫苏(Elsholtzia bodinieri)化学成分研究[D]. 付立卓. 昆明理工大学. 2010

[5]. 超临界流体CO_2萃取法研究细皱香薷精油化学成分[J]. 黄彬弟, 郑尚珍, 沈序维, 沈海丽. 兰州医学院学报. 2004

标签:;  ;  ;  ;  ;  ;  

细皱香薷化学成分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