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管状激光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激光器,管状,激光,固体,电离,技术,温度。
管状激光器论文文献综述
吉洪煦,谭荣清,刘世明,朱玉峰,文康[1](2011)在《管状预电离可调谐TEA CO_2激光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预电离结构——管状预电离器,并将其应用于可调谐TEA CO2激光器。利用光栅选线方案,采用光栅谐振腔,实现了激光的调谐输出。在输出耦合率为50%、气压为40 kPa的条件下,10P(20),10R(20),9P(20),9R(20)四条谱线获得的最高电光转换效率,分别为9.5%,9.7%,9.8%,9.8%。实现了激光器的高重复频率可调谐输出运转,测量了上述4条谱线激光输出的脉冲能量及平均功率,在输出耦合率为50%、气压为30 kPa的条件下,重复频率最高可达190 Hz,此时的10P(20),10R(20),9P(20),9R(20)四线的平均功率分别为322,321,340,338 W。(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1年03期)
吉洪煦,谭荣清,刘世明,朱玉峰,文康[2](2010)在《基于管状预电离的光栅选线TEA CO_2激光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了一种基于管状预电离的可调谐横向激励大气压(TEA)CO2激光器。激光器采用光桥结构和折迭腔技术,输出稳定、结构紧凑。采用光栅谐振腔,实现了激光的调谐输出。激光器可输出谱线73条,波长范围为9.19~10.86μm,其中45条谱线输出能量大于2 J。对于P10(20),R10(20),P9(20),R9(20)四条谱线,获得最大的激光脉冲能量分别为5.3,5.4,5.5,5.1 J,对应的电-光转换效率分别为9.6%,9.8%,10.0%,9.3%;获得的最高电-光转换效率依次为10.3%,10.7%,10.7%,10.7%。在气压为30 kPa下,激光器获得的最大比注入能量为2.626 J/(L.kPa),P9(20)谱线获得的最大比输出能量为0.205 J/(L.kPa)。测量了不同气压下的四条谱线的激光脉冲波形,输出的激光脉冲宽度值有所不同,其中R9(20)的脉冲宽度最大。测量了光束远场发散角,其值为2.6 mrad。实现了激光器的高重复频率可调谐输出,重复频率最高可达190 Hz。(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0年09期)
邓艳芳,欧群飞,梁峰[3](2007)在《管状激光器的介质温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二次吸收发热模型,考虑了激光介质的端面效应,对有限尺寸的管状YAG激光器介质温升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介质横截面上的温升呈环状分布,激光管壁中心部分的温升最大,内壁和外壁的温升较小,且外壁温升低于内壁温升。聚光腔反射率越大、厚度越厚、泵浦功率越大、吸收系数越大,都会使得介质内的温差升高,从而使得热效应不断加剧。(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07年05期)
梁峰,冯国英,欧群飞,陈建国,朱启华[4](2005)在《重复脉冲泵浦管状固体激光器的介质温升》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重复脉冲泵浦的管状YAG激光器的3维温度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计算模拟了管状介质在不同时刻的3维动态温升分布。计算结果表明,泵浦初始阶段,介质中各点的瞬态温升均随泵浦脉冲个数呈锯齿形增长,最大温升点的位置由介质内壁随时间逐渐向介质内部移动;经过大约490个脉冲泵浦后,介质内的瞬态温升最终随时间呈重复周期性变化,最大温升点将不再移动。当温升分布呈重复周期性变化后,激光管中心部分的温升较大,内外壁的温升较小,且外壁温升低于内壁温升。(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05年05期)
梁锋[5](2005)在《管状固体激光器的热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管状固体激光器可获得较高的斜效率及电光转换效率,因此是人们寻求可获得高输出功率的有效器件之一。与同样尺寸的棒状激光器相比,由于它可以通过管内外壁冷却激活介质,因此其热效应较小。但随着泵浦功率的增加,由于介质内部的不均匀发热,热效应仍然不容忽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论文针对连续工作或高重复频率工作、低重复频率工作的内泵浦管状固体激光器中的热效应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基于1/r发热模型对管状YAG激光器热效应进行了简单分析,比较了不同管壁厚度和泵浦功率下的热致双折射光程差和热退偏。结果表明,在相同注入热功率密度下增大管状介质厚度,或在一定结构尺寸下增大泵浦功率,都会使热致双折射光程差变大,热致退偏图案中的环数也越多,表明热畸变越来越严重,光束质量变差。 2、针对连续工作或高重复频率工作的管状固体激光器,我们进一步充分考虑两端面空气冷却情况和侧面水冷的情况,使得我们的结果比前人的工作更进了一步。我们采用二次吸收模型深入比较了不同管状介质壁厚、不同泵浦功率、不同聚光腔反射率和不同介质吸收系数下的介质温升情况。结果表明:内泵浦的管状激光介质的温度分布不同于传统棒状激光介质。稳态时,介质横截面上的温升呈环状分布,激光管壁中心部分的温升最大,内壁和外壁的温升较小,且外壁温升低于内壁温升。(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5-04-30)
梁峰,欧群飞,冯国英,陈建国[6](2005)在《管状固体激光器中的热致退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非均匀发热的管状YAG激光器的热应力双折射和热致退偏进行了深入研究,计算模拟了不同管壁厚度和泵浦功率下的热致双折射光程差和热致退偏损耗。(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05年02期)
武星,施翔春,丁永奎,王肇颖,姚建铨[7](2000)在《管状YAG激光器中热效应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管状 Nd:YAG激光器的稳态热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 ,提出了一种新的发热假设模型 ,以此为基础 ,计算了激光介质中的温度、热应力以及折射率的热畸变 ,并对一台小型的内泵浦管状 YAG激光器的输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06期)
万作文,巩马理,马楠,刘光华[8](1995)在《管状固体激光器热应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导出了非均匀发热模型下的管状固体激光器热应力分布及热功率负载,并且和均匀发热模型及板条近似下的热功率负载作了详细比较。(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1995年11期)
巩马理,万作文,金锋,梁泽荣,宋定熙[9](1994)在《内泵浦的小型管状Nd:YAG激光器的初步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小型化的内泵浦管状Nd:YAG激光器的设计及初步实验结果,斜效率达2.73%,得到了近3J的脉冲能量输出.(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1994年04期)
巩马理,万作文,金锋[10](1993)在《管状固体激光器的温度分布——非均匀发热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导出了内泵浦方式下管状固体激光器的非均匀发热量和温度分布。(本文来源于《激光技术》期刊1993年06期)
管状激光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制了一种基于管状预电离的可调谐横向激励大气压(TEA)CO2激光器。激光器采用光桥结构和折迭腔技术,输出稳定、结构紧凑。采用光栅谐振腔,实现了激光的调谐输出。激光器可输出谱线73条,波长范围为9.19~10.86μm,其中45条谱线输出能量大于2 J。对于P10(20),R10(20),P9(20),R9(20)四条谱线,获得最大的激光脉冲能量分别为5.3,5.4,5.5,5.1 J,对应的电-光转换效率分别为9.6%,9.8%,10.0%,9.3%;获得的最高电-光转换效率依次为10.3%,10.7%,10.7%,10.7%。在气压为30 kPa下,激光器获得的最大比注入能量为2.626 J/(L.kPa),P9(20)谱线获得的最大比输出能量为0.205 J/(L.kPa)。测量了不同气压下的四条谱线的激光脉冲波形,输出的激光脉冲宽度值有所不同,其中R9(20)的脉冲宽度最大。测量了光束远场发散角,其值为2.6 mrad。实现了激光器的高重复频率可调谐输出,重复频率最高可达190 Hz。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管状激光器论文参考文献
[1].吉洪煦,谭荣清,刘世明,朱玉峰,文康.管状预电离可调谐TEACO_2激光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
[2].吉洪煦,谭荣清,刘世明,朱玉峰,文康.基于管状预电离的光栅选线TEACO_2激光器[J].中国激光.2010
[3].邓艳芳,欧群飞,梁峰.管状激光器的介质温升研究[J].激光杂志.2007
[4].梁峰,冯国英,欧群飞,陈建国,朱启华.重复脉冲泵浦管状固体激光器的介质温升[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
[5].梁锋.管状固体激光器的热效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5
[6].梁峰,欧群飞,冯国英,陈建国.管状固体激光器中的热致退偏分析[J].激光杂志.2005
[7].武星,施翔春,丁永奎,王肇颖,姚建铨.管状YAG激光器中热效应的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2000
[8].万作文,巩马理,马楠,刘光华.管状固体激光器热应力分析[J].光学学报.1995
[9].巩马理,万作文,金锋,梁泽荣,宋定熙.内泵浦的小型管状Nd:YAG激光器的初步实验研究[J].光学学报.1994
[10].巩马理,万作文,金锋.管状固体激光器的温度分布——非均匀发热模型[J].激光技术.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