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跨临界循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临界,工质,过冷,热泵,热机,梯级,余热。
跨临界循环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韩吉田,游怀亮[1](2019)在《基于SOFC/GT和跨临界CO_2动力/制冷循环的冷热电联供系统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冷热电联供系统,通过跨临界CO_2动力循环回收SOFC/GT系统的排烟余热进行发电,利用跨临界CO_2制冷循环向用户提供冷量和生活热水.建立了该联供系统热力性能的仿真计算模型,对系统进行了能量和■分析,并对该联供系统的一些关键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设计条件下,该系统的净发电效率为61.54%,总■效率为62.24%,净发电量、供热量和供冷量分别为246.507、241.501和45.616 kW,■损失较大的部件依次为后燃室、预热器3和SOFC等.在研究的参数范围内,增大跨临界CO_2制冷循环流率或降低空气流率和跨临界CO_2动力循环流率均可提高系统的总能输出量;增大SOFC工作压力或降低空气流率和跨临界CO_2制冷循环流率均可提高联供系统的净发电效率和总■效率.(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饶文姬,魏守征,饶文波[2](2019)在《利用LNG冷能与工业余热跨临界循环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种利用LNG冷能与工业烟气余热的单级跨临界循环展开研究,采用乙烷为循环工质,分析冷凝温度、蒸发压力、冷凝器夹点温差及烟气出口温度4个主要运行参数对循环性能(热效率、火用效率、净功率输出、乙烷及烟气质量流量)的影响。介绍LNG冷能与工业烟气余热单级跨临界循环模型,给出典型工况下各节点的参数。进行热力学分析,得到循环的热效率及火用效率表达式。采用Matlab软件中的遗传算法工具箱进行优化。热效率和火用效率随着冷凝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蒸发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冷凝温度的降低及蒸发压力的升高,循环系统净功率输出都增加;火用效率曲面和热效率曲面存在交叉线,热效率在蒸发压力较低而冷凝温度较高时低于火用效率;烟气的质量流量明显大于乙烷的质量流量,且都随着冷凝温度和蒸发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热效率和火用效率随着夹点温差的升高而降低,随着烟气出口温度的增大,热效率不变而火用效率降低,且火用效率曲面和热效率曲面存在交叉线;净功率输出随夹点温差的增大而降低,随烟气出口温度的改变而不变;烟气及乙烷的质量流量随夹点温差的增加都降低;随烟气出口温度的增加,乙烷质量流量不变而烟气质量流量增加。火用效率和净功率输出随着蒸发压力的升高,先增大再减小,存在最佳的蒸发压力(8 MPa左右),使得火用效率及净功率输出最大,而热效率随着蒸发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烟气出口温度的增加,热效率及净功率输出不发生变化,火用效率逐渐降低;蒸发压力升高,烟气及乙烷的质量流量都降低;烟气出口温度增大,乙烷质量流量不变而烟气质量流量增加。(本文来源于《煤气与热力》期刊2019年10期)
边煜竣,王晓乐[3](2019)在《CO_2跨临界并行循环两级压缩制冷系统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二氧化碳用于跨临界循环时,其系统能效偏低。本文对带有并行压缩循环的跨临界二氧化碳两级压缩制冷系统进行理论分析,研究气冷器出口温度、冷却压力和泄压罐压力对系统效率的影响,找出最优参数值,为并行压缩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系统的设计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冷藏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程显耀,庞学博[4](2019)在《动车CO_2冷媒空调跨临界循环系统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CO_2不同于常规冷媒的制冷循环方式,针对CO_2空调运行过程中不同的循环方式,需要判断并使用不同的控制方法来使系统保持高效、稳定运行。(本文来源于《铁道机车与动车》期刊2019年09期)
轩福臣,谢晶[5](2019)在《跨临界CO_2制冷循环系统与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跨临界CO_2制冷系统中压缩机、蒸发器、气冷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提高跨临界CO_2制冷系统制冷效率和换热效率的方法,并对跨临界CO_2制冷循环在CO_2汽车空调、热泵、食品冷冻冷藏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分析了CO_2制冷循环系统在汽车空调、热泵以及食品行业中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跨临界CO_2制冷循环中开发无油压缩机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并展望了CO_2制冷系统在水产品的蒸煮速冻、肉类的屠宰、冰淇淋的冷藏运输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19年08期)
代宝民,刘圣春,潘红蕊,孙志利,杨茜茹[6](2019)在《热电过冷器-膨胀机耦合CO_2跨临界制冷循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热电过冷器-膨胀机耦合CO_2跨临界制冷循环(TES+EXP),可实现热电过冷器、膨胀机和压缩机之间的电能平衡分配。对新构型各部件及循环整体的不可逆损失及?效率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与叁种构型CO_2跨临界循环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TES+EXP循环的?效率明显高于热电过冷(TES)循环,在过冷度为10℃时,?效率提高7.4%。排气压力和过冷度是影响TES+EXP循环单位制冷量不可逆损失iTot的关键因素,循环在最优排气压力和过冷度时存在最小iTot,在标准工况下,TES+EXP循环相对传统CO_2跨临界制冷循环,最小iTot降低了39.9%;气冷器出口温度为46℃时,最优高压减小了2.0 MPa。推荐新型循环应用于气候炎热地区。(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19年06期)
冯乐军,郑丹星,陈静,史琳[7](2019)在《CO_2+DME混合体系跨临界吸收式动力循环热转换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CO_2+DME二元体系作为吸收式动力循环的潜力工质对.引入"化学热机"概念,用子循环划分的方法将整个循环分为化学热机子循环和热机子循环.基于循环系统的操作压力和与热源的匹配程度,对比分析了CO_2+DME体系跨临界操作条件优于亚临界和超临界条件的本质原因.建立了一套典型的CO_2+DME跨临界吸收式动力循环模拟模型.基于文献报道的气液相平衡数据,选择PR方程作为物性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循环物流的组成、流率、焓值和熵值.根据循环系统的T-s和lgp-h图,分别分析了两个子循环之间的耦合关系与能量转换.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由于耦合了化学热机,不仅实现了对能量的梯级利用,同时进一步降低了透平出口压力,热转功过程得到强化,使得热机子循环热转功效率由14.06%提升到15.79%.最后,采用参数分析法,探索了不同吸收温度(25, 30, 35和40℃)下,化学热机子循环高压端压力对整个循环热转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化学热机子循环运行压力是循环优化的一个方向,有助于提高对能量的二次利用率。(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赵玲华[8](2019)在《压缩机频率及回热对跨临界CO_2循环热泵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基加利修正案”的达成,CFCs和HCFCs制冷剂的使用受到诸多限制。CO_2作为天然工质,安全环保,具良好的热力学性质,与其他替代制冷剂相比,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前景的制冷工质”。由于传统的跨临界CO_2循环节流损失严重,不可逆性程度高,为有效改善和提高循环效率,本文在跨临界CO_2循环热泵中引入回热器,提出用以评估回热量对热泵性能影响的评价指标-回热率,考察了不同工况下热泵性能随回热率的变化特性。此外,本文还研究了压缩机频率对热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跨临界CO_2循环热泵中回热器的合理设计与运行提供参考。主要内容如下:(1)对比分析了有无回热器的跨临界CO_2循环热泵性能。研究发现:系统在低排气压力下运行时,引入回热器才能提高其COP_h,且引入回热器可在较低排气压力下,使系统获得更高的COP_h。(2)将排气压力控制在7.4~11 MPa范围内,环境温度保持15℃基本不变,使热泵分别在不同压缩机频率下运行,实验研究了压缩机频率对其性能的影响,包括制热性能、压缩机性能和系统能效。其中制热性能包括:气冷器出口工质温度、系统制热量和出水温度;压缩机性能包括:压缩比、吸气压力、单位压缩功、排气温度、等熵效率、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系统能效包括:COP_h。(3)实验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压缩机吸气温度、压缩比、系统制热量、出水温度和系统COP_h随回热率的变化趋势,并根据不同的设计目标,确定了适宜的设计回热率。研究表明:不同压缩机频率和不同气冷器进水温度下,若以系统获得最大COP_h为设计目标,设计回热率取12.7%~17.4%为宜;若以系统获得最高出水温度为设计目标,设计回热率取3.2%~9.9%为宜。因此,系统在较低回热率下运行时,可制备较高的出水温度,系统在较高回热率下运行时,可获得较大的COP_h。(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卢芬平[9](2019)在《机械辅助过冷CO_2跨临界制冷循环的热力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制冷行业发展迅速,但是制冷剂一直都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HFC类制冷剂由于其对气候环境的严重影响而被基加利修正案列入受管制物质清单,但是“臭氧友好型”无氯物质的全面禁用仍需要时间完成转换,不过也需提前准备可选的替代制冷剂。因此,自然工质的使用成为人们研究的主流方向之一。二氧化碳(CO_2,R744)作为优良的制冷剂,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再次关注,对于CO_2制冷系统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本文通过模拟R134a机械过冷CO_2跨临界制冷循环,对单级压缩机械过冷系统(SMS)、一级节流两级压缩低压级机械过冷系统(OTLMS)、一级节流两级压缩高压级机械过冷系统(OTHMS)、两级节流两级压缩低压级机械过冷系统(TTLMS)、两级节流两级压缩高压级机械过冷系统(TTHMS)五种过冷系统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模拟数据分析得出,随着压缩机排气压力和过冷度的升高,五种制冷系统的COP先增大后减小。在最佳排气压力和最佳过冷度下,TTHMS系统的COP明显高于其非过冷系统。当蒸发温度为-30℃时,TTHMS系统的COP比非过冷系统提高了18.31%;SMS系统对非过冷系统的COP提升率可高达50%。当环境温度为40℃,蒸发温度为-20℃时,TTHMS系统的COP比非过冷系统高45.36%;环境温度不变,蒸发温度为-10℃时,SMS系统的COP比非过冷系统高45.28%。经综合分析五种过冷系统,发现在较高环境温度下,TTHMS系统和SMS系统性能更高,TTHMS系统更适用于冷冻,而SMS系统更适用于冷藏。因此,通过模拟对比五种不同过冷系统的最优适用温度,可以证明过冷系统研究的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R134a和CO_2为制冷剂,搭建了R134a机械过冷CO_2跨临界制冷系统实验台。通过调节电加热器及电子膨胀阀开度稳定系统运行状态,进而系统的研究压缩机排气压力与过冷度对制冷性能系数(COP)的影响,分析出系统的最优运行工况。通过实验数据整理分析得出,以R134a为制冷剂的机械过冷的CO_2跨临界制冷系统确实存在最佳排气压力和最佳过冷度。在排气压力为8.6MPa,过冷度为15℃时,系统达到最优工况。改变蒸发温度和环境温度,实验测得的结果与模拟值变化趋势一致,偏差在25%以内,原因是部分辅助管路布置存在不合理之处,系统产生不可避免的冷损失,进一步改善系统,可以缩小偏差。(本文来源于《天津商业大学》期刊2019-05-01)
王宁宁,刘燕妮,丁云飞[10](2019)在《CO_2跨临界循环系统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CO_2因其优良性质被认为是最具有潜力的长期热泵替代工质。然而,实际应用中CO_2循环系统大多采用跨临界循环,其高压侧压力比常规系统要高很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学者尝试将性能优异的冷媒与CO_2组成混合制冷工质应用于CO_2跨临界循环系统中。从国内外CO_2跨临界系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出发,总结了当前典型的CO_2混合工质跨临界制冷循环系统,并概述了不同种类添加剂对CO_2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为CO_2跨临界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9年06期)
跨临界循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一种利用LNG冷能与工业烟气余热的单级跨临界循环展开研究,采用乙烷为循环工质,分析冷凝温度、蒸发压力、冷凝器夹点温差及烟气出口温度4个主要运行参数对循环性能(热效率、火用效率、净功率输出、乙烷及烟气质量流量)的影响。介绍LNG冷能与工业烟气余热单级跨临界循环模型,给出典型工况下各节点的参数。进行热力学分析,得到循环的热效率及火用效率表达式。采用Matlab软件中的遗传算法工具箱进行优化。热效率和火用效率随着冷凝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蒸发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冷凝温度的降低及蒸发压力的升高,循环系统净功率输出都增加;火用效率曲面和热效率曲面存在交叉线,热效率在蒸发压力较低而冷凝温度较高时低于火用效率;烟气的质量流量明显大于乙烷的质量流量,且都随着冷凝温度和蒸发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热效率和火用效率随着夹点温差的升高而降低,随着烟气出口温度的增大,热效率不变而火用效率降低,且火用效率曲面和热效率曲面存在交叉线;净功率输出随夹点温差的增大而降低,随烟气出口温度的改变而不变;烟气及乙烷的质量流量随夹点温差的增加都降低;随烟气出口温度的增加,乙烷质量流量不变而烟气质量流量增加。火用效率和净功率输出随着蒸发压力的升高,先增大再减小,存在最佳的蒸发压力(8 MPa左右),使得火用效率及净功率输出最大,而热效率随着蒸发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烟气出口温度的增加,热效率及净功率输出不发生变化,火用效率逐渐降低;蒸发压力升高,烟气及乙烷的质量流量都降低;烟气出口温度增大,乙烷质量流量不变而烟气质量流量增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跨临界循环论文参考文献
[1].刘洋,韩吉田,游怀亮.基于SOFC/GT和跨临界CO_2动力/制冷循环的冷热电联供系统性能[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饶文姬,魏守征,饶文波.利用LNG冷能与工业余热跨临界循环参数分析[J].煤气与热力.2019
[3].边煜竣,王晓乐.CO_2跨临界并行循环两级压缩制冷系统模拟研究[J].冷藏技术.2019
[4].程显耀,庞学博.动车CO_2冷媒空调跨临界循环系统控制[J].铁道机车与动车.2019
[5].轩福臣,谢晶.跨临界CO_2制冷循环系统与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2019
[6].代宝民,刘圣春,潘红蕊,孙志利,杨茜茹.热电过冷器-膨胀机耦合CO_2跨临界制冷循环?分析[J].流体机械.2019
[7].冯乐军,郑丹星,陈静,史琳.CO_2+DME混合体系跨临界吸收式动力循环热转换机理[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
[8].赵玲华.压缩机频率及回热对跨临界CO_2循环热泵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9
[9].卢芬平.机械辅助过冷CO_2跨临界制冷循环的热力性能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9
[10].王宁宁,刘燕妮,丁云飞.CO_2跨临界循环系统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