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存在论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哲学,黄帝内经,之气,语录,性气,系词,古希腊。
存在论哲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晨晔,王道林[1](2019)在《论单子论哲学形而上学双重逻辑对现代性迷宫的解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欧洲近代世俗化进程中,理性的能动作用得到空前释放,人的主体性地位逐渐得到确立,新的问题随之出现,尤以极端个人主义与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泛滥最为突出,成为现代社会中令人类理性颇为神伤的"两大迷宫",也是造成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思想根源。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哲学隐含着解构理性主义内在缺陷的思想资源,它从实践性形而上学意义上表达了两种认识:一方面,通过对单子自身性质的探讨充分肯定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通过一套"前定和谐"的"神恩世界"体系,严密地论证了个体自由与整体和谐之间的关系。这就在形而上学本体论意义上,为解决现代人遭遇的个人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极端化倾向提供了救赎路径。(本文来源于《晋阳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严家凤,林家虎[2](2019)在《论哲学之气与中医之气的分殊》一文中研究指出气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有物理、生理、心理、伦理、哲理等多重含义。中医学在吸收融会哲学之气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气学理论。中国哲学和中医学皆是从生命的角度认识气,但哲学之气与中医之气在以气论自然、以气论身心、以气论情及以气论德等方面体现出诸多不同。气是彰显中华文化特质的概念,当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亟需正本清源、返本开新,只有立足于气的理论,考辨其历史源流,厘清其核心要义,才能从根本上阐明中医药学的"真正优势",为中医在当代的发展拨开"偏见"的迷雾、扫清"玄虚"的障碍,从理论上推动中医药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本文来源于《医学与哲学》期刊2019年19期)
左亚文,徐宏霞[3](2019)在《论哲学的终极向度——兼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本体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哲学是什么"作为哲学的前提性之问,我们不可能企求一劳永逸地对其作出一个完美无缺的解答,但却可以从方法论向度对之研究的特定领域进行界定。从无限的终极的维度对宇宙人生进行研索乃是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视域之所在。但是,近现代哲学对"形而上学"的终极本体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批判和解构,致使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式微和衰落的状态。海德格尔从主体人即"此在"出发,通过"此在"对"在"的去蔽和揭示,使"在"之本体得以澄明和敞开,从而确立了一个"此在"与"在"同源共生的一体化体系。马克思则以"现实的人"为起点,通过批判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构建了一个基于实践的主客体相统一的"新唯物主义",从而为破解终极的本体之谜提供了新的通途。(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王旗[4](2019)在《论哲学思想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语录"从古至今都为中国人所常见常用。语录及语录体产生于春秋时期,其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深受儒、道、佛哲学思想的影响。产生于同一历史时期的西方对话录,受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形式逻辑特点。语录体和对话录产生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归属各自的文化体系、语言体系,各具特点,相映生辉。(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李慧娟[5](2019)在《论“哲学思维”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辅导员处于学生工作一线,具有教师和管理者双重身份。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运用"哲学思维"的涵义与现实意义以及运用"哲学思维"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实现路径,以期在实际工作中使理论运用于实践。(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刘静[6](2019)在《论哲学课程在初中教学中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哲学课程作为培养儿童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要课程,在许多发达国家都受到重视。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既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的人文底蕴素养,也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的科学精神素养。素养要求对于儿童哲学课程在我国的开设提出了新的挑战。2017年3月,湖南师范大学的张楚廷先生在湖南长沙的一所中学,成功地为初中学生系统地开设了哲学课程。此研究将以此案例为基础,就初中哲学课程的必要性问题、可能性问题、必然性问题以及现实性问题展开相关的论述。(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徐仪明[7](2019)在《王夫之“火论”哲学思想及其源流》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夫之精通传统医学,尤其对于《黄帝内经素问》中的"火论"学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素问》关于君火、相火之说理论严密、细致和详尽。同时,又借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之言,指出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火的性质和作用是变易迅疾、动而不静。并通过"性"、"材"、"用"叁个概念,对中医学所说的"火"给予了独到的阐发。王夫之的兴趣不仅在于弄懂医学中的道理,而是有着更加广阔的学术视野。他通过"火论"提出了元气不灭的理论,这在整个中国古代哲学史上都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王夫之的"火论"哲学思想,与其长期研究《周易》和《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医易学的观点有力地支撑着船山"火论"学说的核心内容"相火"说。对于王夫之"火论"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的则是方以智。因为方以智的家学就是《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五行尊火"论,而且二人又是非常亲密的朋友。所以讨论船山"火论"思想是绕不开方以智的。当然,王夫之也有不少超迈前人之处,最为值得一提就是,他通过对"火论"的研究,最终能够上升到物质不灭和相互转化问题的思想高度上来。(本文来源于《中国哲学史》期刊2019年04期)
王路[8](2019)在《论哲学概念的可译与不可译》一文中研究指出Being是可译的,应该译为"是"并且在系词的意义上理解它。依据系词可以识别它的两种主要用法:系词用法和非系词用法。所谓存在含义,可以是系词表达的,因而与系词用法相关,也可以是不同于系词用法表达的,因而与非系词用法相关。"是什么"是表达认识的基本方式,是形而上学研究思考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及其思考方式用汉语是完全可以表达的,也是很容易表达的。Being的可译性也说明,哲学是科学。(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梁树发[9](2019)在《列宁论哲学史研究基本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哲学笔记》是列宁哲学史研究的标志性文本,蕴含着关于哲学史研究的基本方法的思想,即唯物主义哲学立场、辩证方法和实践观点。列宁正是从唯物主义哲学立场出发,肯定了费尔巴哈对自然界的理解,对康德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做了唯物主义的改造,坚持了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的唯物主义观点。辩证方法是列宁关于人类思想史研究和哲学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主张,它在思想史、哲学史研究中运用的内在根据在于思维的规律。列宁把实践观点作为认识与评价哲学史的人物和思想的维度,当作哲学史研究的一个基本的方法论原则,他还把实践的方法运用于马克思学说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分期。(本文来源于《重庆叁峡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郭振华[10](2019)在《从《美诺》中的德性探究论哲学的苏格拉底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当《美诺》中的德性探究陷入僵局后,苏格拉底用两个形状定义和一个颜色定义做示范,敦促美诺第叁次定义德性。美诺偏爱颜色定义,苏格拉底却称美诺的偏爱带有"悲剧性",依此给出的德性定义也将带有"悲剧性"。德性探究的悲剧性预示美诺本人因缺德而丧命的悲剧人生。本文追踪"悲剧"线索,揭示表面上旨在证明"灵魂回忆说"的"小奴隶证明"其实暗含着关于"人是什么"的斯芬克斯之谜。俄狄浦斯"清晰明了"地破解斯芬克斯之谜,却对自身"一无所知",这正是悲剧作家对智术师哲学的批判。《美诺》中的"小奴隶证明"包含着一个颠倒的斯芬克斯之谜,其正确答案是一个"无理数",这意味着哲学需要面向灵魂的无逻各斯部分本身,也标志着苏格拉底哲学从自然学到灵魂学的转向。(本文来源于《世界哲学》期刊2019年04期)
存在论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气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有物理、生理、心理、伦理、哲理等多重含义。中医学在吸收融会哲学之气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气学理论。中国哲学和中医学皆是从生命的角度认识气,但哲学之气与中医之气在以气论自然、以气论身心、以气论情及以气论德等方面体现出诸多不同。气是彰显中华文化特质的概念,当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亟需正本清源、返本开新,只有立足于气的理论,考辨其历史源流,厘清其核心要义,才能从根本上阐明中医药学的"真正优势",为中医在当代的发展拨开"偏见"的迷雾、扫清"玄虚"的障碍,从理论上推动中医药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存在论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晨晔,王道林.论单子论哲学形而上学双重逻辑对现代性迷宫的解构[J].晋阳学刊.2019
[2].严家凤,林家虎.论哲学之气与中医之气的分殊[J].医学与哲学.2019
[3].左亚文,徐宏霞.论哲学的终极向度——兼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本体论[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9
[4].王旗.论哲学思想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5].李慧娟.论“哲学思维”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
[6].刘静.论哲学课程在初中教学中的实现[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
[7].徐仪明.王夫之“火论”哲学思想及其源流[J].中国哲学史.2019
[8].王路.论哲学概念的可译与不可译[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9].梁树发.列宁论哲学史研究基本方法[J].重庆叁峡学院学报.2019
[10].郭振华.从《美诺》中的德性探究论哲学的苏格拉底转向[J].世界哲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