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水论文_陈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重金属污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重金属,废水,污水,废水处理,湿地,小球藻,磷灰石。

重金属污水论文文献综述

陈林[1](2019)在《矿山重金属污水处理工程实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矿山污水成分复杂,水量、水质波动性大, SS浓度高,重金属浓度高的特点,设计采用沉淀预处理-电絮凝组合工艺。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的要求。该工艺具有处理成本低、污泥量少、占地面积小、去除效率高、能耗低、利于有价金属回收等特点。(本文来源于《工业用水与废水》期刊2019年03期)

张玲,张郡,刘欢,温珊,卢洁英[2](2019)在《人工湿地-灯心草处理系统对高浓度重金属污水的净化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搭建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并种植湿地植物(灯芯草)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工湿地基质以及湿地植物对重金属Cd、Pb的富集特性,分析了重金属在植物体和土壤中的动态分布,以评价灯芯草对重金属Cd、Pb的综合富集能力以及人工湿地系统对复合重金属污水的净化效果,为利用植物修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显示,湿地植物(灯芯草)对复合重金属Cd、Pb的富集特性高于湿地基质的富集特性。此外湿地植物(灯芯草)的根、茎、叶对重金属Cd、Pb的富集能力也各有不同,其中灯芯草根部对重金属Cd、Pb的富集效果明显大于茎、叶。对于湿地基质,其表层、中层、下层对重金属Cd、Pb的富集效果也有所差异,其表层基质对重金属Cd、Pb的富集效果明显大于中层、下层。湿地土壤基质及湿地植物(灯芯草)对复合重金属Cd、Pb污染的净化有一定作用,其中以湿地植物(灯芯草)根部及湿地表层基质净化效果较为最佳,对污水中Cd、Pb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9.5%及72.3%,净化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宣士峰[3](2018)在《应用市场化机制提升治理水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由上海市节能环保服务业协会(上海市第叁方环境治理产业联盟)等单位主办的重金属废水现场交流会日前举行。交流会旨在推进上海市环境污染第叁方治理工作,交流和探索重金属废水治理新技术、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据统计,上海市经环保主管部门登记的环保第叁(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报》期刊2018-07-31)

秦培瑞[4](2018)在《钛酸钠纳米填料处理含重金属污水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纳米材料的发展为人工湿地处理重金属污水提供了新的途径。钛酸钠纳米纤维对于重金属的吸附具有吸附容量大、不可逆等特点,本文以其为原料制作人工湿地新型填料,并进行处理重金属污水的实验研究,以期解决当前人工湿地处理重金属废水存在的占地面积大、脱附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通过实验室静态吸附实验,对比研究钛酸钠纳米填料对典型重金属离子(Cu~(2+)、Pb~(2+)、Zn~(2+)和Cd~(2+))的吸附过程和吸附容量,并进行吸附动力学方程拟合和等温吸附方程拟合,探讨了pH对钛酸钠纳米填料吸附重金属的影响;同时开展了多元竞争实验,分析钛酸钠纳米填料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和机理研究,为纳米填料应用于人工湿地处理重金属污水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钛酸钠纳米填料对重金属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前30 min单位吸附量即可达平衡吸附量的50%左右,6 h后达到平衡吸附量的90%左右,呈“快吸附,慢平衡”的特点,即反应速率随着时间增加而降低。(2)与传统沸石填料相比较,钛酸钠纳米填料具有更高的吸附性能,吸附量是沸石的4~12倍,且吸附过程比较稳定,不会解吸造成二次污染。(3)钛酸钠纳米填料对Cu~(2+)、Pb~(2+)、Zn~(2+)和Cd~(2+)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可以用Langumir吸附模型很好的拟合。pH在2~3时,会抑制纳米填料对金属离子的吸附,pH为5~6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量最佳。在25℃、pH=5~6、投加纳米填料浓度为0.3 g/L及溶液中离子浓度在0~2 mmol/L时,单一吸附最高吸附量在1.5~2.0mmol/g。(4)单一吸附时,钛酸钠纳米填料对四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为Pb~(2+)>Cu~(2+)>Cd~(2+)>Zn~(2+),最大单位吸附量分别为1.93 mmol/g、1.64mmol/g、1.63 mmol/g和1.55mmol/g。当溶液中存在多种离子时,纳米填料对Cu~(2+)、Zn~(2+)、Cd~(2+)叁种离子的吸附量会因Pb~(2+)而大幅度降低,对Pb~(2+)的吸附则显着提高,即竞争能力强弱为:Pb~(2+)>Cu~(2+)>Zn~(2+)和Cd~(2+)。(5)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纳米填料对金属离子的吸附量随着溶液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达到最大平衡吸附量后,单位吸附量就会因离子间的竞争作用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8-05-21)

罗建,史敏,文意纯,蔡丽君[5](2017)在《基于情报分析的技术转移对象识别方法研究——以重金属污水治理领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调研中发现企业有技术需求,但是缺乏科学合理的技术转移对象识别方法,因此开发了基于情报分析的技术转移对象识别方法,主要包括技术需求分解、技术搜寻、合作可行性评价叁个环节,以期为企业的技术转移对象识别决策提供支持。摘要(本文来源于《情报工程》期刊2017年06期)

吕文杰,慕登琰,陈文,李楠,张英[6](2017)在《重金属污水处理中螯合产物稳定性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环保的压力,废水的处理效果和稳定性都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重金属是废水中影响较为严重的成分,因此必须控制处理后废水中的重金属含量。本文主要对重金属污水处理中的螯合物稳定性进行分析探究,以需求最佳的处理方法和处理剂,保证处理效果。(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7年08期)

吴民熙[7](2017)在《硫酸盐还原菌结合生物材料处理重金属污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工业以及矿业的发展,人们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污染物的超标排放,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一些不良企业任意排放未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导致水体污染的问题尤为严重。许多重金属离子,如砷、铅、汞、铬、铜、锌和镉,会对人类和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近年来研究热点从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转到运用生物法去除重金属,后者被认为具有较大发展前景。生物法可以分为植物处理法、动物处理法、微生物处理法,具有效率高、低成本和产物可生物降解无二次污染等诸多优点。其中微生物法主要利用一类特殊的微生物——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l,SRB),具有将硫酸盐还原成硫化氢能力,而被广泛用于高效修复重金属污染废水。同样,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生物材料由于来源广泛、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等特点,可作为去除污水重金属离子一种实用材料,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针对硫酸盐还原菌与生物材料联合使用处理重金属污水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通过在培养基中分别依次增加重金属的浓度,驯化获得高耐受重金属的硫酸盐还原菌,对Cd~(2+)、Cu~(2+)、Zn~(2+)的耐受浓度分别为250 mg/L,150 mg/L,150 mg/L。同时,驯化得到高耐受重金属的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B.cereus),耐受Cd~(2+)、Cu~(2+)、Zn~(2+)浓度分别为300 mg/L,150 mg/L,200 mg/L,并分别考察了pH、温度对SRB和B.cereus去除Cd~(2+)、Cu~(2+)、Zn~(2+)的影响。2.SRB-CCMKGM-Ni/Fe协同处理含镉污水体系。(1)SRB,用于产生H_2S,与重金属结合形成重金属硫化物沉淀;交联羧甲基魔芋葡甘露聚糖(Crosslinked carboxymethyl konjac glucomannan,CCMKGM),是优良的吸附剂;纳米镍铁双金属颗粒(Ni/Fe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Ni/Fe),由化学合成法制备,具有还原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能力。考察了不同初始Cd~(2+)浓度,pH、温度、反应时间对SRB,CCMKGM,Ni/Fe,SRB-CCMKGM,SRB-CCMKGM-Ni/Fe体系Cd~(2+)去除率和SO_4~(2-)残留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SRB-CMKGM-Ni/Fe体系处理含镉污水的效率明显高于SRB,CCMKGM,Ni/Fe体系。该体系较大提高了Cd~(2+)和SO_4~(2-)去除率,和SRB对重金属毒性的耐受性。SRB-CCMKGM和SRB-CCMKGM-Ni/Fe体系分别在Cd~(2+)200mg/L和250mg/L条件下去除率>85%,特别在Cd~(2+)150mg/L,可以分别达到89.5%和99.7%,而SRB,CCMKGM,Ni/Fe的Cd~(2+)去除率分别只有57.3%,52.3%,58.9%。说明吸附在CCMKGM上的SRB能显着提高体系去除Cd~(2+)和SO_4~(2-)的能力。在Ni/Fe双金属颗粒协助下,Cd~(2+)去除率和SRB的活性均较大提高。(2)利用扫描电镜、傅里叶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原子火焰吸收光谱等分析手段,进一步研究SRB-CCMKGM-Ni/Fe体系去除重金属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的重金属去除方式主要包括生物吸附,化学还原和硫酸盐还原作用。在扫描电镜图像中,纳米Ni/Fe双金属粒子呈球状(40-80nm),它对重金属污染物的氧化作用,增强了体系中活性组分的含量,如羟基自由基(·OH)。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后,在SRB-CCMKGM-Ni/Fe体系的表面,由于沉积了许多细小而不规则的颗粒而明显变粗糙,它们主要是SRB的还原反应产生的CdS,Ni/Fe双金属颗粒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Cd~0或CdO,还有由于Ni/Fe双金属粒子的破损,暴露的Fe~0氧化还原产生Fe(OH)_3、Fe_3O_4、Fe_2O_3。FTIR分析表明SRB和CCMKGM参与吸附的化学官能团有–NH_(2,)-NH,–OH,C=O,O–C–O和-CH等,而且,酰胺基化合物峰值的变化也说明蛋白质中质子化的酰胺基在吸附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此外,体系产生的CdS可以进一步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催化剂和颜料从而降低此技术的运行成本。以此体系组成的处理技术具有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低,操作成本比较低廉,处理效率较高,吸附材料可以回收并能自然降解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等优点,是一种应用前景宽广的环保型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3.基于蜡样芽孢杆菌-茶籽饼(油料副产品)-SRB协同作用,并结合生物浮选法构建新型复合重金属废水处理体系。其主要成员:茶籽饼(Camellia oleifera cake,COC),作为吸附剂或微生物营养物;B.cereus,用于降解茶籽饼和吸附重金属;SRB,用于产生H_2S,与重金属结合形成重金属硫化物沉淀。所处理的废水中叁种重金属初始浓度分别是:200mg/L Cd~(2+),100mg/L Cu~(2+),100mg/L Zn~(2+)。(1)B.cereus降解茶籽饼最佳培养条件:转速150rpm,温度37℃,pH值7.0,培养时间48小时。此时,细菌数量为6.7×10~6CFU/mL,茶皂素浓度7.8%。(2)分析探索了两种微生物和茶籽饼如何协同作用处理复合重金属废水。该体系对单一重金属去除能力依次为Cd~(2+)>Cu~(2+)>Zn~(2+),可能与SRB特殊的生物还原能力有关。在处理复合重金属污水时,最大去除率和两种微生物的生物量均低于体系处理单一重金属的数值,这可能是微生物同时受到叁种重金属的影响造成。B.cereus降解茶籽饼产生营养物,并通过其有氧呼吸消耗反应体系中的氧气,为SRB提供缺氧和富含营养物质的环境。后者产生的硫化氢,使有毒重金属沉淀。因此,两者生物还原作用在重金属去除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3)通过原子火焰吸收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进一步研究其去除重金属的机制。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微生物和茶籽饼颗粒表面出现大量的重金属硫化物(CdS,CuS,ZnS)和重金属化合物,并且,微生物的菌体形态受重金属及还原反应产物的影响,发生了明显变化。茶籽饼颗粒充当了微生物群落形成生物膜的基床,由于好氧B.cereus对氧气的消耗,造成在茶籽饼颗粒表面形成生物膜并产生一个有利于厌氧菌生长的空间。另外,以氢作为电子供体的SRB利用还原反应将重金属还原成重金属硫化物,后者也可以吸附重金属。B.cereus的重金属吸附机制包括表面吸附,细胞外沉淀和借助细胞内特殊成分的胞内积累。其细胞表面先是快速吸附重金属,随后是一个相对缓慢的细胞内积累重金属的过程。(4)重金属生物浮选法。由微生物菌体和茶皂素组成的重金属捕捉剂,以及浮选柱中产生的许多能够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小泡沫,可以显着地去除溶液中残留的有毒重金属。生物浮选过程中捕捉剂对叁种重金属离子的选择吸附性表现为:Cd~(2+)>Zn~(2+)>Cu~(2+)。浮选柱内溶液中残留的重金属几乎全部被去除。浮选结束后,用30mL-50mL的1 mol/L盐酸对浮选柱中生物颗粒上的重金属进行洗脱。洗脱后的生物颗粒可以被投入到下一轮实验中多次利用。这是一个运用生物材料和微生物协同作用去除污水中重金属的新方法,有助于未来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孙东红,于红凤,邹宁[8](2015)在《鱼腥藻对重金属污水中Zn~(2+)的吸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鱼腥藻对电镀废水中Zn~(2+)的吸附效率。[方法]以鱼腥藻为材料,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鱼腥藻在5 min内对电镀废水中Zn~(2+)的吸附去除效果。[结果]鱼腥藻浓度为629.2 mg/L时,电镀废水中Zn~(2+)浓度由3.296 5降至0.748 5 mg/L,单位吸附量达4.859 5 mg/g,对Zn~(2+)的吸附效率最高,达77.3%。[结论]该研究为重金属污水的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36期)

周莹,杨全,侯静[9](2015)在《碳谷材料让海洋壳类变身“高大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周莹 通讯员 杨全 侯静) 在连云港长大的人对于虾壳、蟹壳、贝壳可不陌生,潮起潮落,沙滩上总能留下贝壳等这些东西。很多人还喜欢搜集这些东西,回家留作纪念。然而在市科创城的碳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内,笔者却看到这些壳类变身为医用骨科材料、牙膏添加(本文来源于《连云港日报》期刊2015-11-22)

付玲玲[10](2015)在《固定化小球藻深度净化含重金属污水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小球藻包埋固定在海藻酸钙凝胶珠中,对人工污水进行深度净化,研究Cd,Cu对污水中氨氮和正磷酸盐的净化效率以及净化过程中藻类叶绿素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去污过程中藻细胞富集Cd,Cu的情况。结果表明,低浓度Cd可促进藻细胞的生长与繁殖,低浓度Cu作为微量元素,可提高光合活性,使脱氮、除磷效率提高;高浓度Cd,Cu会对藻细胞有灭活作用,光合活性减弱,NH_4~+-N和正磷酸盐净化效率降低。(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期刊2015年10期)

重金属污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搭建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并种植湿地植物(灯芯草)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工湿地基质以及湿地植物对重金属Cd、Pb的富集特性,分析了重金属在植物体和土壤中的动态分布,以评价灯芯草对重金属Cd、Pb的综合富集能力以及人工湿地系统对复合重金属污水的净化效果,为利用植物修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显示,湿地植物(灯芯草)对复合重金属Cd、Pb的富集特性高于湿地基质的富集特性。此外湿地植物(灯芯草)的根、茎、叶对重金属Cd、Pb的富集能力也各有不同,其中灯芯草根部对重金属Cd、Pb的富集效果明显大于茎、叶。对于湿地基质,其表层、中层、下层对重金属Cd、Pb的富集效果也有所差异,其表层基质对重金属Cd、Pb的富集效果明显大于中层、下层。湿地土壤基质及湿地植物(灯芯草)对复合重金属Cd、Pb污染的净化有一定作用,其中以湿地植物(灯芯草)根部及湿地表层基质净化效果较为最佳,对污水中Cd、Pb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9.5%及72.3%,净化效果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金属污水论文参考文献

[1].陈林.矿山重金属污水处理工程实例[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9

[2].张玲,张郡,刘欢,温珊,卢洁英.人工湿地-灯心草处理系统对高浓度重金属污水的净化效果研究[J].云南化工.2019

[3].宣士峰.应用市场化机制提升治理水平[N].中国环境报.2018

[4].秦培瑞.钛酸钠纳米填料处理含重金属污水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8

[5].罗建,史敏,文意纯,蔡丽君.基于情报分析的技术转移对象识别方法研究——以重金属污水治理领域为例[J].情报工程.2017

[6].吕文杰,慕登琰,陈文,李楠,张英.重金属污水处理中螯合产物稳定性的探究[J].环境与发展.2017

[7].吴民熙.硫酸盐还原菌结合生物材料处理重金属污水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8].孙东红,于红凤,邹宁.鱼腥藻对重金属污水中Zn~(2+)的吸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

[9].周莹,杨全,侯静.碳谷材料让海洋壳类变身“高大上”[N].连云港日报.2015

[10].付玲玲.固定化小球藻深度净化含重金属污水的特性研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5

论文知识图

改性甘蔗渣的电镜扫描图多级LDHs膜吸附剂制备及其水处理性能...重金属污水对CAT活性的影响重金属污水对POD活性影响重金属污水对膜脂质过氧化作用...重金属污水中青蛙(图片来源:...

标签:;  ;  ;  ;  ;  ;  ;  

重金属污水论文_陈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