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璇[1]2004年在《澳门中学生心理素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调查了澳门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对澳门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调查结果为:(1)澳门中学生总体心理素质调查的结果,显示了社会能力维度的平均值高于其它维度。在社会能力维度中包括了人际交往能力、责任感和适应环境能力叁个分量表。这叁个分量表的平均值也是高于其它分量表。而学习能力维度的平均值是最低的,反映了澳门中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心理状况较弱。(2)澳门中学女生在人际交往能力、责任感和进取心叁个方面显着高于男生。在其它因子上则没有出现统计学意义上的性别差异。对整个量表而言,男生除了在应付挫折能力、适应环境能力、自信和思维能力这四个项目的平均分稍高于女生之外,其它项目的得分均低于女生,说明从总体上来说,女生的心理素质状况优于男生。(3)六个年级的学生在耐挫能力这一维度上有显着差异,而在心理素质总分、社会能力、个性和学习能力方面则没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本文最后对大陆中学生和澳门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进行了对比,并提出了提高澳门中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措施和解决办法。
翟群[2]2005年在《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上个世纪的80年代开始,自我价值感或自尊感(se1f-esteem)领域的研究在国际心理学界受到极大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它对人类及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本研究采用内隐联想实验技术和问卷调查等测量手段,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多元方差和回归分析以及协方差结构方程等多变量分析的统计技术,以及跨文化的视角全面考查了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心理结构和年龄发展的特征,分析了社会、学校、家庭等环境因素对研究对象自我价值感的发展与成熟所产生的影响效应。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由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两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研究者首先从研究问题的历史渊源并结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对自我价值感的概念界定、相关的理论观点与分歧以及有影响的研究结果和当今发展的趋向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在整合了多种理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自我价值感的操作定义。最后,研究者对自我价值感研究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研究者首先总结了过去的自我价值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本研究的总体构想、研究的思路以及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最后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李卫燕[3]2009年在《澳门中学生心理应激水平和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现今的中学生是未来的社会接班人,要承担管治澳门的重任。一个有承担、有栖力和有能力的人,必须具备全面的素质。对于现时的年青人寄于厚望,相应地对学校教师和家长们则任重而道远。良好的心理状况不仅有利于身心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中学生于今后所面临的人生挑战。如果心理素质未达标或当遇到挫折时产生情绪低落、心理失衡的状态,这样会直接影响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了解澳门中学生的心理状况,研究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和应对方式,及时发现中学生心理问题、提出一些适合本澳中学生心理健康措施,预防或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以培养具高素的澳门年青人材。方法:以问卷的方式,向澳门20所中学生合共314名中学生发放问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量和自行编制的一般状况调查进行问卷调查。筛选有效问卷共278份。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包括进行统计分析,以描述性统计,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描述统计,澳门中学生生活事件因子依次是:学业(3.38±3.56)、人际关系(2.96±2.59)、社会文化(2.64±3.38)、学校教育(2.59±2.31)、家庭环境(2.00±3.38)。经t检验测试,SCL-90量表的9个因子数普遍高于国内常模,症状总分为169.9±71.12,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即澳门中学生的心理状况水平显着差(P<0.001)。另外,中学生心理症状与宗教、年级和性别没有显着性差异;同样,不同宗教、年级和性别与生活应对方式没有显着性分别。相关性分析显示:生活事件总分与症状总分呈正相关,主要相关因子是学校教育、社会文化、人际关系,具有显着相关(P<0.01)。症状总分与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均具相关性(P<0.05),其中发泄呈明显相关(P<0.01)。中学生首选的应对方式是逃避。可见,中学生的应对方式以非积极态度面对,解决问题的能力差,从而增加心理压力,影响心理健康。结论:(1)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易被发现,但又不容忽视,应对方式和生活事件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2)困扰中学生的主要精神症状强迫、人际敏感、抑郁,而学生通常采用退避的方式应对困难。(3)学习压力是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源。(4)为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需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强化心理素质培训,教导学生舒缓压力的技巧。根据以上结论,本研究为学校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重要依据。
徐燕卫[4]2012年在《陕北地区中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调查分析及教育教学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快速发展,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们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关注和研究他们心理素质的发展极其重要。本研究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结合文献研究法、随机抽样法和统计分析法,对陕北地区中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初步的结论:陕北地区的中学生社会能力强于其他能力,学习能力比较弱;总体上在陕北地区的中学生中,女生的心理素质状况优于男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在意志方面具有显着地差异,初中生显着优于高中生,其他方面则不存在显着地差异;陕北地区中学生心理素质总体发展水平低于广东省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总体发展水平;男女中学生心理素质得分均低于广东省男女中学生。但陕北女生在自信、自尊和意志方面则优于广东女生。在对陕北地区中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测量后,笔者分析了陕北中学生心理素质问题产生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教学对策:首先,重视家庭教育。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升家长素养等途径为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的保证。其次,加强学校教育。要做到将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再者,在社会上进行大力宣传和活动教育。最后,在教学活动中,采用渗透式训练和适当的教学策略,研究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教学设计等都有助于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兴美丹[5]2005年在《西安与澳门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我价值感是个体能不断地以一种有价值的方式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状态。自我价值感水平与个体的认知方式、应对方式有密切关系,对个体的发展、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的良性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研究者一致认为:自我价值感能深入地推动人类的发展,如果一个人没有健康的自我价值感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潜能。青少年时期是自我价值感发展的重要阶段,自我价值感不仅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高度相关,还会对学生的认识、动机、情感、品德和社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对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考察了西安与澳门两地中学生外显与内隐自我价值感的发展水平、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两地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情况作了比较分析并探讨了社会文化因素对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影响。根据研究目的,本文共设计了两个研究: 研究1采用黄希庭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西安四所中学六个年级1299名学生和澳门五所中学六个年级1195名学生的外显自我价值感进行测量,主要考察了两地中学生外显自我价值感的发展情况。结果发现:西安中学生外显自我价值感的发展水平要显着高于澳门学生(P=.000);西安中学生总体自我价值感不存在性别差异(F=1.960),澳门男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显着高于女生(F=4.454~*);西安中学生总体自我价值感的年级主效应显着(F=9.280~(***)),澳门中学生总体自我价值感的年级主效应不显着(F=1.046);与家人关系、人生目标、学习成绩、参加体育和文娱活动、家庭经济、父亲工作对西安中学生外显自我价值感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P=.000),与家人关系、人生目标、学习成绩、参加体育和文娱活动对澳门中学生外显自我价值感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P=.000)。 研究2分别用黄希庭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和内隐联想测验对西安某中学六个年级126名学生和澳门某中学六个年级253名学生的外显自我价值感和内隐自我价值感进行测量,主要考察了两地中学生内隐自我价值感的发展情况。结果发现:两地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外显测验结果与内隐测验结果之间均呈较低的负相关;澳门中学生内隐自我价值感稍高于西安学生(t=2.215~*);两地中学生内隐自我价值感的性别主效应均不显着(F=.099;F=1.766);澳门中学生内隐自我价值感年级主效应不显着(F=1.143),西安中学生内隐自我价值感虽然年级主效应显着(F=3.696~*),但多重比较没有差异;学习成绩、参加体育和文娱活动、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父母的学历和工作、人生目标都不能很好的预测两地中学生内隐自我
胡君儿[6]2007年在《澳门中学毕业生焦虑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访谈、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对澳门中学毕业生的焦虑水平和应对方式进行了探索研究。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澳门中学毕业生的焦虑水平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以及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它们的影响。在数据处理上,采用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结果显示:1、澳门中学毕业生焦虑水平和积极应对方式,呈显着的负相关;和消极应对方式,呈着的正相关。在学习和生活中,适度水平的焦虑是必要的。焦虑应需要而产生,它对个体有激活作用。然而,过高的焦虑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减少焦虑情绪的产生。2、人口变量(性别、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对焦虑水平及应对方式产生显着性差异。男女生在中学时期,由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家长、教师或学生自己的期望值过高,都会令他们感到压力,对其焦虑及应对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丬寽)为帮助澳门青少年克服心理障碍,减少焦虑情绪的产生,也为澳门的中学教师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如何面对困境、提高应对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提供参考依据。
王振铭[7]2018年在《中学生心理素质测评技术与方法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智能信息技术作为中学生心理素质测评的主要系统实现手段,中学生心理素质测评的发展引入了创新思维,同时也提供了科学的测评技术与方法,随着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到重要的地位,其测评方法、测评内容也赋予新的技术要求。本文从我国中学生心理素质测评内容的界定和技术应用出发,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测评技术应用建立学生心理素质测评模型,并对测评技术进行深刻解析,形成中学生心理素质测评技术应用范式,对我国中学生心理素质测评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马业康[8]2011年在《新疆农牧区13-15岁哈萨克族中学生体质下降干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相比以往,学生肺活量水平呈继续下降趋势,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步下降,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基础,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以上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将影响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西北各少数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质健康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国民体质的总体水平,对其体质健康状况的关注体现了国家整体的发展及进步,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宗旨的具体体现。调查显示,1995-2005年的10年间,新疆哈萨克等民族中学生的肺活量、耐力跑等指标均呈下降的趋势(农牧区学生尤为明显),其总体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低序列。因此,加强新疆农牧区各民族中学生体质下降干预对策的研究就显得较为重要。目前,国内对新疆少数民族中学生体质下降干预方面的研究较少,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新疆农牧区哈萨克族13-15岁中学生进行体质、心理和膳食营养方面的测试,全面了解其体质健康状况。针对测试结果反映的问题,研究改善哈萨克族13-15岁中学生体质的对策,主要包括合理运动、心理、膳食营养促进方案。以切实改善他们的体质状况,并为新疆多民族地区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是对研究意义、目的及整体思路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为研究综述,主要对体质研究的总体状况进行系统的回顾及分析,包括研究视角、涉及领域、存在问题;本研究涉及到的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身体自我描述(PSDQ)、心理健康状况调查(scl-90)有关内容的研究综述,涵盖了主要研究内容及发展趋势;中学生膳食营养研究的有关内容。第叁部分为实验与调查研究,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依据新疆哈萨克族居民分布区域数据,确定新疆地区哈萨克族聚居数量最多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为选取实验研究对象的具体区域,在具体实验研究时确定新源县那拉提镇中学(实验组)及阿热勒托别乡中学(对照组),选取13-15岁中学生,从运动、心理、营养意识叁方面进行调查、实验。第四部分为研究结果分析经过12周的干预实验后,综合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表明:(一)运动实验组13-15岁学生在经过12周运动干预后,身体形态总体变化不明显;身体机能变化明显,肺活量及肺活量指数前后差异显着;身体素质也有较显着变化,其中与干预所采用运动方式相关度最高的50m、立定跳远、耐力跑平均水平都有提高,实验前后差异显着,相关度较低的仰卧起坐(女生)平均水平有变化,但差异不明显。对照组学生在保持原有教学方式12周后,身体形态指标变化不明显;身体机能有变化,但是差异不显着,肺活量及肺活量体重指数依然与哈萨克族学生的整体水平一致,相比较95年平均水平有下降趋势,且差异显着,亦低于全国水平;身体素质有一定变化,但是50m、立定跳远、耐力跑平均水平依然低于95年哈萨克族学生的平均水平,仰卧起坐、握力及握力体重指数保持原有水平。实验组13-15岁男女生各项指标的进步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二)心理实验组13-15岁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身体自我描述及症状自评量表水平呈现出整体性的提升,且前后差异显着;对照组13-15岁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身体自我描述及症状自评量表水平个别指标有变化;实验组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身体自我描述总体水平高于对照组,症状自评量表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较小,体育学习兴趣及身体自我描述中各因子与运动成绩存在正相关关系,且部分具有显着性。(叁)膳食营养调查结果显示,新疆哈萨克族农村13-15岁学生摄入的总能量低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叁餐热能分配较为合理;蛋白质供能比正常,脂肪供能比严重偏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偏高;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不均衡,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B2和钙严重缺乏,钠的实际摄入量严重超标。第五部分为干预对策的制定对干预实验进行整体分析,包括运动干预计划中的运动项目、计划,心理干预中的具体措施,针对其中实验效果不明显或反映出了问题的步骤、措施进行调整,确定实施策略、方式,并针对膳食营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形成最终干预对策。
王利平, 勾柏频[9]2009年在《澳门、西安地区部分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调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澳门地区和西安地区1199名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及其相关因素的差异,为两地体育教学提供实证支持。方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结果:(1)澳门中学生在体育锻炼态度、锻炼动机等维度上的积极性显着低于西安中学生,在自我妨碍倾向和目标设置维度上得分显着高于西安中学生;(2)在锻炼态度、自我激励倾向等维度上,两地区男中
卓敏仪[10]2004年在《澳门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应用黄希庭教授制定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以及《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对澳门7所中学的1750名初中一年级至高中叁年级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及其关系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澳门中学生男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和特殊自我价值感心理取向的平均数明显高于女生,女生的特殊自我价值感道德取向和特殊自我价值感家庭取向的平均数明显高于男生;澳门中学生在年级方面的自我价值感发展呈现初中一年级开始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在初中二年级至高中六年级的阶段保时相对平稳的发展;澳门名校学生的自我价值感的发展水平在各个取向方面都显着地高于普通学校学生,名校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感相对较高,与其身处的学校具有传统的优良校风,师资素质和教学资源有一定的关系;人生目标、学习成绩、家人关系、参加文艺活动和参加体育运动等五项因素是影响澳门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人生目标及理想明确,学习成绩良好,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家庭中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水平明显高于人生目标及理想不明确,学习成绩不良,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家庭中的人际关系不良的中学生。
参考文献:
[1]. 澳门中学生心理素质研究[D]. 高素璇. 华南师范大学. 2004
[2]. 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翟群. 西南师范大学. 2005
[3]. 澳门中学生心理应激水平和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研究[D]. 李卫燕. 暨南大学. 2009
[4]. 陕北地区中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调查分析及教育教学对策研究[D]. 徐燕卫. 延安大学. 2012
[5]. 西安与澳门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比较研究[D]. 兴美丹. 陕西师范大学. 2005
[6]. 澳门中学毕业生焦虑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 胡君儿. 暨南大学. 2007
[7]. 中学生心理素质测评技术与方法应用研究[J]. 王振铭. 科技风. 2018
[8]. 新疆农牧区13-15岁哈萨克族中学生体质下降干预对策研究[D]. 马业康.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9]. 澳门、西安地区部分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调查分析[C]. 王利平, 勾柏频. 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2009
[10]. 澳门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卓敏仪. 华南师范大学. 2004
标签:心理学论文;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 中学生论文; 自我价值论文; 心理干预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新疆生活论文; 新疆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