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石窟艺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域,龟兹,壁画,克孜尔石窟,石窟艺术,丝绸之路,主室,敦煌莫高窟,丝路,伎乐
石窟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筱丽[1](2019)在《足不出“沪”,走近西域瑰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王筱丽)青浦与龟兹,一东一西,构成了历史长河中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的两个重要支点。昨天上午,《丝路遗韵·五彩龟兹——龟兹石窟壁画艺术展》在青浦区博物馆开幕,为观众揭示不同视野下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的深刻内涵,共同见证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新(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9-12-19)
赵声良[2](2019)在《敦煌石窟艺术研究硕果累累》一文中研究指出敦煌引起人们关注,是因为1900年藏经洞的发现。在莫高窟一个小小的洞窟(第17窟)里,藏有数万卷古代文书,以及大量的绢本绘画等艺术品。由此吸引了不少国外的探险者来到敦煌,一方面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获得写经和艺术品,另一方面也开始了对洞窟的初步调查。1908年(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2-13)
杨凡[3](2019)在《敦煌石窟艺术风格变化的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敦煌石窟艺术是全球互通一体化的见证,这些珍贵的遗产记录了中华民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敦煌艺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顽强生命力,学习敦煌艺术风格变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艺术的创新方法,在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复兴,提高本民族的自信心等方面有重大的市场和社会价值。敦煌石窟艺术风格变化的本质核心就是艺术的创新性,创新的实质是思维方式的改变,是对传统的辩证。(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22期)
步连生[4](2019)在《敦煌飞天,一舞千年 敦煌石窟艺术:隋代莫高窟》一文中研究指出隋时期是敦煌莫高窟艺术的探索时期。虽然隋代是个短暂的王朝,共维持了37年,却在莫高窟中留存了100余个洞窟,而且有些洞窟规模宏大。隋代在莫高窟营建史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隋—文帝从小在寺院长大,对佛教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此,在文帝的倡导下,各地纷纷营建寺院,佛教写经的事业也兴旺发达。加(本文来源于《世界博览》期刊2019年20期)
步连生[5](2019)在《梦回大唐 睨视古今立于永恒:唐代石窟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唐朝历史近300年,莫高窟开窟造像数量极大,为莫高窟各时期之最。唐代前期由于丝绸之路的繁荣,唐王朝控制了包括现在新疆全境及中亚部分地区,敦煌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都市。唐王朝是极其崇信佛教的时代,尤其是武则天时代,不仅由朝廷组织抄写佛经,颁布天下,而且下令全国各地造弥勒大(本文来源于《世界博览》期刊2019年20期)
向东[6](2019)在《敦煌石窟艺术的殿堂 敦煌石窟艺术发展的分期》一文中研究指出敦煌石窟包括敦煌市的莫高窟、西千佛洞和瓜州县境内的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县境内的五个庙石窟。在古代都属于敦煌文化圈内,这几处石窟在内容、风格等方面都非常一致,可见其系统性。敦煌石窟的营建经历了十六国(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共十一个时代,历时1000多年。(本文来源于《世界博览》期刊2019年20期)
向东[7](2019)在《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从印度到中国的石窟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闻名中外的敦煌艺术,既是丝绸之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融汇的结晶和载体,又是丝绸之路中外文化艺术交融取得成就的记录,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一个代表。敦煌石窟艺术以中国汉晋悠久文化传统为根基,吸纳印度等外来文化艺术营养,中外文化经过不断交融,导致了隋唐佛教艺术的创新、繁荣和发展。绵延1000年的敦煌石窟常建常新,不断产生新的题材内容、新的艺术形式,创造出了与印度佛教艺术(本文来源于《世界博览》期刊2019年20期)
席辉[8](2019)在《麦积山石窟泥塑造像艺术特色及其形成的地理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麦积山石窟是我国重要的石窟寺遗址,历经了十六国后秦至清多个朝代的营造或重修,创造和保留下了许多极富价值与特色的遗迹遗存。本文首先探析了麦积山石窟泥塑造像艺术特色,后从地理区位角度阐述泥塑造像艺术特色形成的原因,阐明麦积山石窟独具特色的泥塑造像得益于麦积山地区不易雕凿的岩性与适宜泥塑的土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包装》期刊2019年10期)
史旻[9](2019)在《庆阳北石窟寺的文化艺术特色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北石窟寺地处甘肃陇东地区,是庆阳市重要的佛教历史文化遗存,其地理位置正是该地佛教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区,宗教活动中的许多形式和内容,经过长期的发展,也融入到了当地民俗文化中。北石窟寺的开凿不仅具有极高的佛教文化价值,寺中窟龛中精雕的石佛造像,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陇东地区的艺术特色,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意义。(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19期)
王通玲[10](2019)在《试析麦积山石窟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产生及风格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麦积山石窟35、48窟造像,均为元代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题材特征。现初步考证造像均为藏传佛教题材,具有重要的历史及考古价值。文章试图通过分析麦积山石窟藏传佛教造像艺术产生的原因及风格特点,说明麦积山石窟元代佛教发展的延续性。(本文来源于《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石窟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敦煌引起人们关注,是因为1900年藏经洞的发现。在莫高窟一个小小的洞窟(第17窟)里,藏有数万卷古代文书,以及大量的绢本绘画等艺术品。由此吸引了不少国外的探险者来到敦煌,一方面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获得写经和艺术品,另一方面也开始了对洞窟的初步调查。1908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石窟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1].王筱丽.足不出“沪”,走近西域瑰丽[N].文汇报.2019
[2].赵声良.敦煌石窟艺术研究硕果累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3].杨凡.敦煌石窟艺术风格变化的创新研究[J].艺术评鉴.2019
[4].步连生.敦煌飞天,一舞千年敦煌石窟艺术:隋代莫高窟[J].世界博览.2019
[5].步连生.梦回大唐睨视古今立于永恒:唐代石窟艺术[J].世界博览.2019
[6].向东.敦煌石窟艺术的殿堂敦煌石窟艺术发展的分期[J].世界博览.2019
[7].向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从印度到中国的石窟艺术[J].世界博览.2019
[8].席辉.麦积山石窟泥塑造像艺术特色及其形成的地理原因分析[J].中国包装.2019
[9].史旻.庆阳北石窟寺的文化艺术特色探析[J].艺术评鉴.2019
[10].王通玲.试析麦积山石窟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产生及风格特征[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