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温肾法在糖尿病中的运用

浅谈温肾法在糖尿病中的运用

吴佳梁(浙江桐乡市洲泉镇中心卫生院314513)

【摘要】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病”的范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消渴病病因众多:诸如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身体素亏、房事不节、劳欲过度;或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功能虚弱等,而致津液不能正常输布与排泄,导致消渴病的发生。而《黄帝内经》认为禀赋不足为消渴病之基本病因。《灵枢·五变》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说明先天禀赋不足、五脏柔弱者,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易发生消渴,尤以肾虚为主。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肾之真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故肾阴虚为阴津亏损之本源,又肾为水火之脏,寓元阴元阳,真阴亏损,肾水不足,龙雷之火不为所制而升腾,上灼津液而致竭,从而形成水因火烈而益干,火因水竭而益烈,胃津枯竭,五脏干涸,消渴之症成。本证迁延日久,阴损及阳,甚则表现为肾阳衰微之候。因此,肾虚是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原因,对于肾虚这个病因应以重视,本篇就肾虚,尤以肾阳虚引起的消渴病进行举例论述。

【关键词】消渴病肾虚肾阳虚温肾法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0-0243-02

案例一:徐某,男,65岁。2011年3月15日初诊。

患者口燥烦渴,多饮多尿,消谷善饥已二年余。西医确诊为糖尿病,曾用胰岛素、降糖灵等药治疗,然而病情未见明显好转。近一个月来又屡服滋阴清热、生津等中药,亦仅能取一时有效。近因劳累过度,病情加重,头目昏眩,腰脊酸软,多饮多尿,日夜无度来我院就诊。查体:其形体羸瘦,舌质偏红、苔白,脉沉细偏数。空腹血糖15.3mmol/L,尿糖++++。是证虽三消俱见,本属年高脏气不足,下元亏虚,温煦固摄无权。治当益阳而摄津。拟金匮肾气丸加减。

处方:

熟附片,肉桂,生山药,生地黄,山萸肉、仙灵脾,制苍术、生鸡内金、泽泻等。日一剂,二次水煎服。

3月30日复诊:上药服完15剂后,烦渴、多饮多尿明显减轻,头晕腰酸亦有好转。复查:空腹血糖9.5mmol/L,尿糖降为+,舌脉仍如前。效不更方,原方续进15剂。

4月25日再诊:诸证基本消失。患者因药后自我感觉良好,中途又按原方又进服15剂。复查:尿糖转为阴性,血糖降至6.0mmol/L。先后服药30余剂后,改服六味地黄丸,每日三次,每次6克,以固本善后。共服药三个月,经随访至今未复发。

案例二:张某,男,65岁。2012年10月6日初诊。

因烦渴多尿,消谷善饥,时自汗出三月余,经当地医院诊治无效而转本院就诊。查体:形体消瘦,舌质胖嫩微红、苔薄黄,脉滑偏数。空腹血糖16.2mmol/L,尿糖+++,尿酮阴性。证系肾虚火不暖土,土虚谷气不布,郁火居中,故消谷而形体羸瘦。治以金匮肾气丸化裁。处方:

淡附片,肉桂,仙灵脾,大熟地,怀山药,山萸肉、黄芪,制苍术,玄参,云茯苓,生鸡金,泽泻等,日一剂,二次水煎服。10月25日复诊:自诉服上方15剂后,自汗、口渴之症好转。复查:空腹血糖为8.2?mmol/L,尿糖转阴。舌质仍淡,脉象沉细。拟原方去玄参,加太子参,续服10剂。10月8日再诊:患者已无明显自觉症状,各种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继以金匮肾气丸固本治疗,随访半年未复发。

体会:

糖尿病,以中老年居多,皆因人届中老年,肾气(阳)衰微,天癸竭,太冲脉衰。肾中阳气亏虚,气化无权,阳气的温煦、蒸腾、布散津液功能低下。其不能蒸腾津液上潮于口,必饮水自救,故口渴多饮,不能化气摄水于下元,故小便频多;不能温煦脾胃,水谷精微不得蒸腾、敷布至身脏腑组织,精微物质从小便排出于下,故多食善饥、尿中有糖份,且形体羸瘦。因此,《石室秘箓》说:“消渴之证,虽分上、中、下,而肾虚以致渴,则无不同也。故治消渴之法,以治肾为主,不必问其上、中、下三消也。”本人常用肾气丸之法度,以七分阳药温补肾气,三分阴药滋补阴血,以此引阴入阳。方中桂、附、仙灵脾犹如釜底加薪,使下焦肾中之火蒸腾水之精气于上焦;黄芪助附、桂升阳益气,统摄气化;若肺金清肃,如云开雨降,则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张景岳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故伍以熟地、山药等滋填肾精,既可潜纳肾阳,又可监制阳药过于湿燥,二药敛阴毓阳,相得益彰。鸡内金助脾胃强健,转化饮食物中糖汁为津液。诸药全用,共奏助阳益气、蒸津、摄水之功,而每每获效。

参考文献

[1]中医内科学1985.10.1?第一版

[2]中国中医药报?2007.7.2?第六版

标签:;  ;  ;  

浅谈温肾法在糖尿病中的运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