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灾因子论文-郑达,王沁沅,毛峰,苏杭

致灾因子论文-郑达,王沁沅,毛峰,苏杭

导读:本文包含了致灾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边坡工程,离心模型试验,深层倾倒变形,关键致灾因子

致灾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郑达,王沁沅,毛峰,苏杭[1](2019)在《反倾层状岩质边坡深层倾倒变形关键致灾因子及成灾模式的离心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古水水电站坝前倾倒变形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地质认识及相似理论建立边坡物理模型,采用预制模块、分级开挖的方式模拟河谷下切作用。通过5阶段离心模型试验,揭示在重力作用下反倾层状岩质边坡深层倾倒变形关键致灾因子及成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反倾层状岩质斜坡深层倾倒变形的发生、发展至破坏要经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间,其能量和变形的积累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而变形的加剧与外界条件(如开挖、地震等)的变化密切相关。(2)岩性条件(相对软弱的岩体)、结构条件(合适的层厚与倾角)与外界条件(河谷下切或者坡脚开挖)等是发生深层倾倒变形的关键因子,而临空条件是深层倾倒变形破坏的关键致灾因子。(3)深层倾倒变形在经历多次河谷下切(多级开挖)作用后内部可能会形成多处深度不一的弯折带,且弯折带由坡脚至下而上渐进贯通,最终成为边坡破坏边界,弯折带的发展和贯通可能造成边坡发生沿弯折带的整体剪切破坏。(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高翔,张英洁,许嘉巍,靳英华,郭笑怡[2](2019)在《温带山地森林强风致灾的影响因子分析——以长白山风灾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长白山风灾前(1985年)和风灾后(1987年)的遥感影像,提取了1986年台风维拉在长白山西南坡森林中形成的风灾迹地,并解译出风灾迹地上风灾前的植被类型;利用长白山DEM数据,提取风灾迹地海拔、坡度和坡向地形因子数据,分析了风灾迹地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长白山风灾迹地形成格局与地形因子和植被类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坡度是最主要的致灾因子,风灾迹地大部分位于15°以下坡度较为平缓的地区,占总面积的75.03%.(2)海拔的影响也较强烈,风灾迹地主要分布在海拔1 350~1 700m的范围内,占总面积的67.84%.(3)温带森林类型的影响不大,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和岳桦林中均有风灾迹地分布.不同林型的抗风性能有所差异:针阔混交林>岳桦林>常绿针叶林.(4)局地坡向的作用最弱,在迎风坡的西南坡、西坡和西北坡风灾迹地占比略大,分别占总面积的13.35%,12.11%,17.24%.因此,在强风干扰下温带山地森林区的主要致灾因子为坡度和海拔.(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邸苏闯,潘兴瑶,刘洪伟,孙杨,李尤[3](2019)在《北京城市暴雨内涝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和致灾因子阈值量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北京市暴雨内涝预警指标体系不健全,制约精细化防汛应急管理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致灾因子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暴雨量级、暴雨空间分布、下垫面、特殊气象条件、内涝点信息等五大类指标,分别从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两方面采用典型场次降雨统计分析和"暴雨量—积水深度"空间分布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应急响应阈值指标。同时基于InfoWorks ICM软件构建了海淀区田村东路下凹桥区精细化排水模型,验证了该阈值指标的合理性。模拟结果表明:当1h降雨量为30~36mm时,桥区对应的积水深度为0.23~0.34m。此研究成果可为暴雨内涝预警管理和应急响应启动提供重要支撑。(本文来源于《北京水问题研究与实践(2018年)》期刊2019-06-01)

刘春涛,丁做尉[4](2019)在《致灾气象因子对崂山茶叶产量年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崂山茶叶致灾的农业气象指标,把崂山茶叶多年产量资料分为"歉年"与"非歉年"2种年景,利用SPSS22.0统计分析系统,首先选取影响显着的气象因子,再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冬季日最低气温连续2 d低于-10℃是崂山茶叶遭受冻害的主要农业气象指标,低温冻害是崂山茶叶减产和品质下降的主要气象灾害。(本文来源于《农业灾害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许红师,练继建,宾零陵,徐奎[5](2018)在《台风灾害多元致灾因子联合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沿海城市海口为例,运用叁维Copula函数构建台风灾害多元致灾因子联合分布模型,开展多元致灾因子相互作用下的台风灾害事件联合重现期和失效概率的分析,提出全面评估台风灾害影响的研究思路。结果表明:叁维Gumbel Copula函数能够合理描述台风灾害多元致灾因子之间的联合分布,以单变量作为设计依据会低估具有一定严重程度的台风灾害发生频次,相对于单变量重现期和二维联合重现期,叁变量联合重现期的计算结果更加贴近实际情况。防台措施设计标准的制定应全面考虑台风灾害多元致灾因子,且应充分考虑各致灾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设计期内的失效概率。研究成果可为中国沿海省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减灾、防灾政策的制定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万少安,李梦辉[6](2018)在《棉花储备库致灾因子安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棉花储备库的调研,分析棉花储备库致灾因子安全隐患,建立棉花储备库致灾因子安全评价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致灾因子为对象,对棉花储备库进行安全评价。详细分析技术致灾因子安全评价等级,确定技术致灾因子安全等级为中等安全,同样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对自然致灾因子、生物致灾因子、环境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进行安全等级评价,确定棉花储备库致灾因子的薄弱环节为人为致灾因子和自然致灾因子,为棉花储备库致灾因子安全防范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消防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顾华宁[7](2018)在《西部山区大型滑坡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日前,科技部组织完成了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年立项的2个项目、2013年立项的184个项目的结题验收。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润秋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的973项目“西部山区大型滑坡致灾因子(本文来源于《中国自然资源报》期刊2018-09-21)

安成名,陈运文,陈志刚,靳志军,关超[8](2018)在《致灾因子对埋地管道环境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致灾理论的基本概念,基于致灾理论对深圳南山区埋地管道的环境稳定性进行评估,得出主要致灾因子。构建了埋地管道环境稳定性的指标评价体系,该体系由7个一级指标(腐蚀、第叁方破坏、误操作、自然因素、施工或材料缺陷、设备缺陷、外部影响),每个一级指标下有若干二级指标,共15个二级指标组成。通过专家评审法对二级指标优劣进行评价打分。结合模糊评价法确定各指标间的序关系及相对重要程度,从而确定指标权重。依据专家打分和指标权重,得出评价等级结果。结果表明,深圳南山区埋地管道的环境稳定性等级为中等,需进一步对埋地管道进行加强和巩固。(本文来源于《煤气与热力》期刊2018年09期)

娄朋举,赵铁松,张静[9](2018)在《河北省致人死亡的气象灾害时空分布与致灾因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在河北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有效避免人员伤亡,给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通过对1983—2014年气象灾害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河北省致人死亡的气象灾害种类有暴雨、雷电、气象地质灾害、冰雹、大风、大雾、龙卷、雪灾、风暴潮、高温热浪等10类,其中暴雨和雷电灾害最多;致人死亡气象灾害主要集中发生在夏季6、7、8叁个月;山区发生致人死亡气象灾害事件的概率明显大于平原地区;全年都有高危险气象灾害发生。研究表明河北省致人死亡的气象灾害的致灾因子主要是暴雨和强对流天气。因而做好汛期的暴雨和强对流灾害性天气防范和应对非常重要,尤其是要做好太行山和燕山等山区等重点地区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本文来源于《防灾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朱涯,黄玮,李蒙,张明达[10](2018)在《云南省山洪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致灾因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省受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影响十分严重。基于精细化灾害风险普查,综合全省125个站1971-2016年逐日降水数据,以大雨日数、暴雨日数和大暴雨日数作为强降水因子;以10 min,30 min,1 h,3 h,6 h和12 h极端降水极值作为极端降水因子。结果表明:云南省山洪沟主要分布于河流及河谷周边地区,滇西北南部、滇西南北部、滇东南西部分布密集。泥石流、滑坡呈现西部高于东部、北部高于南部的特征。强降水主要集中发生在滇西南及滇南边缘地区,北部及东部强降水较少。极端降水主要集中在滇东北、滇中以北及滇南边缘地区。怒江、大理西部、丽江东部、德宏、保山、临沧、西双版纳及红河南部的强降水因子和极端降水因子匹配较好,也是山洪、滑坡、泥石流分布最多的地区。(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2018年03期)

致灾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长白山风灾前(1985年)和风灾后(1987年)的遥感影像,提取了1986年台风维拉在长白山西南坡森林中形成的风灾迹地,并解译出风灾迹地上风灾前的植被类型;利用长白山DEM数据,提取风灾迹地海拔、坡度和坡向地形因子数据,分析了风灾迹地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长白山风灾迹地形成格局与地形因子和植被类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坡度是最主要的致灾因子,风灾迹地大部分位于15°以下坡度较为平缓的地区,占总面积的75.03%.(2)海拔的影响也较强烈,风灾迹地主要分布在海拔1 350~1 700m的范围内,占总面积的67.84%.(3)温带森林类型的影响不大,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和岳桦林中均有风灾迹地分布.不同林型的抗风性能有所差异:针阔混交林>岳桦林>常绿针叶林.(4)局地坡向的作用最弱,在迎风坡的西南坡、西坡和西北坡风灾迹地占比略大,分别占总面积的13.35%,12.11%,17.24%.因此,在强风干扰下温带山地森林区的主要致灾因子为坡度和海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致灾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郑达,王沁沅,毛峰,苏杭.反倾层状岩质边坡深层倾倒变形关键致灾因子及成灾模式的离心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2].高翔,张英洁,许嘉巍,靳英华,郭笑怡.温带山地森林强风致灾的影响因子分析——以长白山风灾区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邸苏闯,潘兴瑶,刘洪伟,孙杨,李尤.北京城市暴雨内涝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和致灾因子阈值量化研究[C].北京水问题研究与实践(2018年).2019

[4].刘春涛,丁做尉.致灾气象因子对崂山茶叶产量年景的影响[J].农业灾害研究.2019

[5].许红师,练继建,宾零陵,徐奎.台风灾害多元致灾因子联合分布研究[J].地理科学.2018

[6].万少安,李梦辉.棉花储备库致灾因子安全评价[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8

[7].顾华宁.西部山区大型滑坡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8

[8].安成名,陈运文,陈志刚,靳志军,关超.致灾因子对埋地管道环境稳定性的影响[J].煤气与热力.2018

[9].娄朋举,赵铁松,张静.河北省致人死亡的气象灾害时空分布与致灾因子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8

[10].朱涯,黄玮,李蒙,张明达.云南省山洪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致灾因子分析[J].灾害学.2018

标签:;  ;  ;  ;  

致灾因子论文-郑达,王沁沅,毛峰,苏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