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首度自行研发的MP3软硬件功能协同验证创意电子与乔鼎科技携手完成(论文文献综述)
杨大畲[1](2018)在《台湾地区机电产业专用性、不确定性、伙伴关系与供应链绩效之研究》文中认为机电产业(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industry)于台湾产业发展过程中发展成熟,占全球贸易量约5%,且居于核心地位,电子产品为主要的出口产品。以三大科学园为产业群聚的重要发展基地,拥有完整的上、中、下游及周边供应链体系及完整的产业供应链价值系统,对整体工业及服务业的后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近年来台湾产业外移严重,原本具紧密伙伴关系的机电产业面临供应链短缺;再者,2013年两岸签定ECFA及全球对机电产业产品环保规章强力主张之际,如何因应及落实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达到永续经营的目的,上下游企业间如何达成共识,相互结盟而成为伙伴关系(partnership),以期有效整合由上游到下游供应链(supply chain),提升整合性的供应链绩效(supply chain performance)成为现代产业发展及企业兴衰的重要关键。本研究主要从机电厂商的角度,以交易成本观点,探讨厂商所拥有的资产专用性与外在环境面临的政策不确定性对产业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上述影响是否会受伙伴关系产生中介效果(moderator effect)同时,也想知道产业成员间的伙伴关系对供应链绩效是否存在显着影响,以提供机电产业产业整合及供应链管理上的建议。本研究依据电机电子工会所公布成员数据,从一万多家机电产业制造商中从台湾北、中、南地区随机抽样1%作为样本数进行问卷调查。最终以149家在台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为分析工具,其是一门基于分析技术的研究方法,以无法观察的潜在变量(latent variables)为主,用以处理复杂的多变量研究数据,又称共变量结构分析(covariance structural analysis)。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五大假设皆获支持:机电产业的资产专用性对伙伴关系及供应链绩效皆存在显着正向影响;然而,政策不确定性对机电产业的伙伴关系及供应链绩效存在显着反向影响,同时,机电产业间的伙伴关系扮演关键性的中介角色,伙伴关系紧密程度愈高越显着正向影响供应链绩效。最后,本研究提出结论与管理意义,建议企业需从个体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间的竞争,机电业产商与供应链的合作关系尽量保持长期稳定发展,而非为短期利益损害伙伴关系。通过双方稳定的合作,才能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中保持优势。本研究同时提供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建议。
朱珊虹[2](2017)在《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环境研究》文中指出图书是人类的良伴,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高校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架起沟通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大小,决定了其精神品格高低;一个民族阅读环境、阅读习惯的好坏,决定了一个民族发展的底蕴与内涵。1972年联合科教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呼唤,并在1995年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阅读使精神、道德和审美相互促进,相互增长。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既是传统阅读的重要补充,也是新时期新特点的重要阅读手段之一,特别是移动阅读更加普及且易懂,具有知识获取的快捷性、携带导读的便捷性、利于统计的数字化。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是全民族阅读水平的提升,更带动了相关阅读服务产业的兴起,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因此,营造良好的高校阅读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研究移动互联时代的高校阅读环境,使学生在高校阅读厚重的文化中,享受丰富的阅读资源,对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从而培养出有责任感和健康人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阅读环境是社会和技术演变的产物,也必将随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本文综合心理学、信息学、教育学以及传播学理论对高校阅读环境的进行理论分析,并尝试建立高校阅读环境模型。高校阅读环境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营造良好的高校阅读环境,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推进。阅读环境从宏观层面上看,分为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从微观层面,分为组织环境和移动环境。宏观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和推陈出新,需要运用技术手段促进阅读方式的更新换代,从而建立符合时代特征的、具有文化底蕴的社会阅读环境。微观层面,需要了解高校学生阅读需求、阅读寻求、阅读体验、阅读服务以及阅读社群的组织环境,需要分析基于地点和基于网络的移动环境,从而全面研究高校阅读环境。本文以河南工业大学移动阅读社为实验案例,分析了移动互联时代的高校阅读和对阅读环境建设方面进行研究,从微观层面介绍了他们在阅读需求,信息寻求、知识分享和阅读体验方面的规划,从宏观层面介绍了他们运用了移动互联技术,从而实现了移动互联时代的高校阅读平台和环境构建,实现了以高校学生为中心、具有通风和采光良好的硬件阅读环境、多元和合作的社群阅读方式、能够实现互动注释阅读方式、同步评价阅读方式、连结虚拟与现实、远距与本地、具有移动互联特性的定制型高校阅读环境。希望能为中国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提供参考价值和借鉴资料。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对国内外移动阅读的现状和国内外高校阅读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详细阐述了移动互联时代的高校阅读环境开发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现有的高校阅读环境的理论研究不足,综合运用多学科融合分析,针对微观层面中的组织环境研究阅读环境,延伸出需求阅读、寻求阅读、交流阅读和体验阅读,尝试建立高校阅读环境的理论框架,并运用PLS(Partial Least Square)偏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验证。针对微观层面中的移动环境研究阅读环境,把阅读环境分为基于地点的阅读环境和基于网络的阅读环境,并从中又划分出六个维度,十二种阅读行为因子,设计了一套高校阅读环境立体维度图。通过河南工业大学的移动互联阅读社作为实验案例,从需求分析、层次构建、软硬件环境、实验运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课题交叉各种学科尝试搭建了高校阅读环境理论框架,并设计出高校阅读六维立体维度表,并且通过高校阅读社进行实例构建,给高校阅读环境的研究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指导,在高校环境的构建和实践领域具有前瞻性,对于培养高校阅读文化、提高高校学生精神文化、促进高校校园文化、满足高校发展目标、树立高校学习学风、培养高校学生健康心理,促进文化和科技技术的融合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陈红燕[3](2016)在《一位中学女校长领导工作的实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校长研究建立在“无性人”的人性假设之上,实则单一地体现了“男性”的经验与立场,而“女性”的经验与话语则被长期排除在外,缺乏“男女两性”兼容的社会性别视角。女校长作为一个独特的专业群体,在教育领导以及学校改革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直以来,由于“校长”被认为是一个男性化的职业岗位,而且事实上目前绝大多数的校长岗位也确实由男性担当,女性只是占据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因此“女性”这一独特的性别身份,使得女校长在工作当中相较于男校长而言,面临更多的挑战与阻碍,需要付出更大的艰辛与努力。本研究以S市的一名中学女校长为研究对象,以女性主义方法论为指导,基于社会性别视角,重点对其于C中学、D中学两所不同学校在“引领教师发展”、“关怀学生成长”、“创新校园文化”、“融合学校团队”、“规范常规管理”、“激发学校活力”、“学校内外的徘徊”等方面的领导工作与境遇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实地研究,多角度地描述了女校长在领导工作中的现实图景一一存在的优势及面临的困境:努力探寻隐藏在女校长领导工作及境遇背后的原因与意义,理解并诠释其“幸福”与“苦难”;深度挖掘“性别”这一要素在校长领导工作中的影响机制,为女校长领导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寻找出路。论文通过实地个案的呈现,进一步围绕“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校长? ”、“女校长和男校长有区别吗?”、“如何看待校长的’性别意识’? ”、“女性适合当校长吗?”、“怎样让更多的女性走上校长岗位? ”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校长?”方面,研究者发现女校长的教育性大于管理性,她既有浓厚的人文关怀,也有一点越级指挥与个人英雄主义倾向;在“女校长和男校长有区别吗? ”方面,研究者发现造成男、女校长领导工作差异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不同的性别社会化机制、性别经验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不同的世界观;在“如何看待校长的’性别意识’ ”方面,研究者发现了女校长性别意识缺失的四个方面,这就是主动淡化“女性身份”,对“性别意识”的曲解,对“男性偏好”的无意识以及对“女性同盟”意识的缺乏;在“女校长适合当校长吗? ”方面,研究者认为,女校长既有独特优势,但也面临相应的困境,实际上男女两性中都可以产生出优秀的领导者;在“怎样让更多的女性走上校长岗位?”方面,研究者认为“为女校长群体营建一个包容、友善的性别文化环境”很重要,可以通过“建立信任”、“提供指导”及“加强研究”来为女校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特别支持。对中学女校长的领导工作进行研究,同时也表达了研究者对自身作为一名女性追求社会性别自由、平等、解放的终极旨趣。女性主义研究作为妇女运动的一种实践形式,可以重塑女性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彰显女性曾被失落和扭曲的价值,进而推动“两性兼容”与“性别全纳”的社会文化的构建与实现。
董志学[4](2016)在《中国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耦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制造业是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而汽车产业又在制造业中占有核心地位。2013年,我国汽车工业增加值达到了8606.2亿元,占全国GDP的1.66%。从产销量数据来看,2013年产量为2211.68万辆,同比2012年增幅为14.8%;2013年销量为2198.41万辆,同比2012年增幅为13.9%,再创全球产销最高记录。然而,我国离汽车产业强国还有很大差距,未来汽车产业的重点将是处理增长与质量效益之间的平衡。Gartner在评估了112个领域超过2000项新兴技术的市场类型、成熟度、商业应用及未来发展之后,其发布的《2015年度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认为,移动、云、社交、大数据的互相连结和组合将会形成巨大力量,创造出新的巨大商机,必然要走向数字化之路。汽车产业的数字化,必然要依托于信息技术产业,二者的耦合发展,为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实现创造了条件。本论文围绕汽车产业的智能制造展开了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论述我国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运营绩效等;(2)评价我国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耦合关系、耦合程度、影响因素等;(3)理清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的主要因素;(4)企业利用“系统生命周期管理(SysLM)”实现智能制造的路径;(5)国外主要汽车大国和企业在通过产业耦合实现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经验;通过研究,本论文得出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从理论层面来看,我国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存在较强的耦合关系。其中,耦合关联度达到了0.49,说明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目前是中度耦合阶段,正在处于发展阶段的初期;二者的耦合持续发展度达到了0.74,说明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目前是中度发展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从实践客观数据来看,也验证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2、从实践层面来看,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耦合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分别是:(1)汽车产品会成为互联网的终端,在软件系统、硬件的助力下将会更加智能,并成为车联网的核心;(2)汽车生产企业的制造模式会迎来变革,将以消费者为中心,在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帮助下,实现个性化制造;(3)汽车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彼此渗透的趋势更加明显,渗透的程度和范围更宽,二者将会在耦合发展之下,形成以车联网为代表的新生态体系。3、汽车企业利用系统生命周期管理能够实现数字化企业。企业的数字化包括三方面,分别是智能供应链、智能制造和智能管理。数据资产将会和无形资产、固定资产一并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企业数据平台将成为连接供应商、生产商、消费者的媒介。4、我国主要省市行政区域的智能制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整体智能制造水平总体较低,智能制造综合因子得分大于零的只有11个。从个体来看,公共因子得分为正值的省份只有广东、上海,我国多数省份智能制造的总体效能不高,大部分省级行政区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发展并不均衡。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从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主要包括:1、政府层面。加强产业耦合方面的政策制定,为实现快速、高质量耦合创造环境和条件;积极扶植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周边产业;为车联网等新生态建立标准化术语与规则、构建数据模拟系统;强化基础设施,加强国际合作。2、企业层面。企业层面分为汽车企业和信息技术企业。其中汽车企业应该以“系统生命周期管理”为目标,持续加强集成信息系统的建设;加强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加强以云计算、大数据为核心的企业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根据本身能力和优势,向汽车产品的信息技术领域拓展。信息技术企业以本身已经建立的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发挥信息技术企业的优势,利用技术逐步成为车联网的系统的一部分。
吕扬[5](2016)在《电子商务视阈下城乡消费空间响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如今,全球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网络经济时代,互联网络已经布满全球,并已经开始对世界各个国家和全球的经济变革带来巨大的影响。也正是伴随着这种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也正在逐渐改变着生产和消费方式,原有的消费方式正在逐渐的改变,更多的开始通过电子商务方式进行。可以说,电子商务开始向传统城市消费空间提出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电子商务业态将改变现有的消费习惯,从而影响现有的消费空间形式。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电子商务影响下的消费空间转型也由此成为当前中国城市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本文对城乡消费空间响应机制的研究以电子商务为切入点,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将论文划分七个章节进行论述。首先,从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中国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与新型城镇化的破局、电子商务挤压下城市传统消费空间遭遇发展瓶颈、以便利店为代表的社区终端消费空间有其不可替代性和双创背景下新型城市消费空间的出行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并简要说明通过城乡消费空间的构建,能够进一步优化城乡商业空间系统,扩大并提升电子商务的影响力,打造线上线下互动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新兴城市消费空间等方面的目的和意义,同时针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其次,通过对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的综述,理清本文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从消费空间的基础理论、零售业态发展演变的基础理论和互联网商业运营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理论的解析,并且梳理了电子商务背景下城市消费空间研究成果,并对已有研究提出评价,总结当前研究重点、研究视角、研究制度等方面的结论。第三,立足城乡统筹的视角,针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县域电子商务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亦是在重塑城镇消费空间的新格局。同时,论文尝试提出县域消费空间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和基于电子商务的农村消费空间新模式。第四,立足融合共生的视角,针对电子商务背景下传统城市消费空间的发展困境,借鉴国外传统城市消费空间转型模式,提出O2O线上线下互动的全渠道城市消费空间的构建,并且提出电子商务与城市消费空间体验的共生发展。第五,立足功能承接的视角,提出社区消费空间的不可替代性,并且总结出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下社区消费空间的发展趋势,提出契合电子商务因素的社区消费空间系统构建,最后提出基于社区消费空间功能承接的最后一公里。第六,立足创新扩展的视角,承接线上线下的创新创业活动的众创空间分为新型孵化器和新型创客空间两种业态,这两种业态在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功能结构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深化和拓展,也表达了众创空间本身在城市空间中的创新发展。
乔亚兰[6](2011)在《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移动电话作为20世纪一项重要发明于1973年首次面世。与人类社会早期的通讯方式相比,移动电话具有便携性、移动性、交互性等显见特点,加之使用门槛低、功能多、人性化、多媒体化因而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此,移动电话的发展极为迅速,成为普及广、信号覆盖率高的移动通讯工具。同时,这一特殊的技术载体与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融合日趋紧密,而且呈现不断变化、加快发展的趋势。移动电话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给人类社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便利,给人类社会管理贡献了新的工具。移动电话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变革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加快了其价值观念更新;移动电话有力促进人类社会生产,不仅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移动电话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互动,它引起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领域的变革。然而,移动电话的发展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许多问题。移动电话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失范现象,造成了对公共领域的干扰,产生了时间空间观念的混淆,出现了社会交往的混乱,引发了道德、伦理及法律问题,还直接或间接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与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本文以当代社会为现实语境,结合移动通讯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时代特点,运用科学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跨学科的视角,对广泛使用移动电话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剖析,系统深入地研究了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问题,包括移动电话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移动电话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移动电话发展的社会控制,并提出了有利于我国移动电话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分析了移动电话技术发展现状,阐明了移动电话科学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并综述其相关理论基础。第二章回顾了移动电话技术发展的历史,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分析移动电话发展的特点,包括移动电话的诞生、技术的革新到功能的拓展。研究移动电话在技术、生产和服务领域的不断创新,结合中国当代社会移动电话生产、运营、使用发展的特点,对移动电话的未来进行分析和预测,进而预示移动电话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第三章分析移动电话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主要从生产、生活、文化、军事,社会管理等方面研究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分析其中的社会现象。首先,分析了年长人群、青少年及特殊人群使用移动电话的原因和需求。其次,分析了移动电话对办公、工农业生产、物流发展带来的影响。由于移动电话的运用对人类社会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有助于缓解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有利于政府与民众进行有效沟通。因此,有必要对移动电话与社会管理的关系进行重点研究,在第三节中从促进沟通、提高效率、树立形象、参与管理四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不同国家与文化的人们,在移动电话使用过程中表现出较大的文化差异,分析了以山寨手机为起始点的山寨文化现象。最后,概述了战争对移动通讯技术的催化作用,以及移动电话技术对国防军事的影响。第四章探索移动电话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分析了移动电话带来的一系列失范现象和社会问题,诸如侵犯个人隐私问题、手机出版物版权问题、信息安全问题、垃圾信息问题、手机广告侵权问题、手机传播色情淫秽信息问题等,并从法理的角度对这些失范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移动电话给人类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模式,造成了人类时间和空间的交错,以及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模糊,对公共领域形成了无形的干扰。文中还提到了移动电话的使用也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分析了移动电话的使用与社会发展的道德和伦理、礼仪与礼节以及生态伦理问题。第五章研究移动电话发展的社会控制。立足于我国移动电话技术发展现状,着眼于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的良性循环,研究了移动电话在信息传播及媒体监管方面产生的有关法律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措施。移动电话的发展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良性循环,离不开法律法规建设和政府及行业部门的监管,同时也离不开技术发展的支持以及人类自身意识的提高。第六章分析了本研究的重难点,并指明了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聂云霞[7](2014)在《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国家信息技术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数字资源已经成为社会信息资源的主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数字遗产保存宪章》中指出,数字资源应理解为一种有利于子孙后代活动的资本或遗产。但数字资源本身较为脆弱,受制于载体老化、技术过时等因素影响,数字资源生命周期比较短暂,如果缺乏有效的长期保存策略,势必造成数字资源的永久消逝,给民族记忆和人类文化传承带来重大损失。鉴于此,应改变现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自发、分散研究的现状,立足于国家顶层设计,对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进行有规划的、相对集中的研究。本选题“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研究”,有别于文献机构或部门数字资源保存策略的研究,而是强调从国家全局和整体出发,探索和研究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相关策略,因此角度更为宏观。文中基于“大遗产保护”的视角,把公共数字资源和私有数字资源统一在国家数字资源层面,认为私有数字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公有数字资源,打破了两者“分而治之”的桎梏;站在世界记忆守护和人类文化遗产传承的高度研究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思考具有略意义的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有利于整合现有研究力量,从岁本和全局出发科学设计、合理配置研究资源。笔者因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研究中紧紧围绕“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的主题,以“数字资源”概为切入点、以“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为中心、以“国家层面”为基准来全(?)思考,提出了基于现阶段我国国情的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政策策略(?)管理策略和技术策略,旨在为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提供参考和借鉴。
赵淑英[8](2014)在《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基于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模块化具有“持续创新+敏捷制造”的特征,可最大限度地发挥产品研发和设计的自由度,对市场多变的个性化的需求能快速响应,所以,在计算机、汽车、手机、建筑、家具等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强调个性化的持续创新的高技术复杂产品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并有日渐扩大趋势,导致这些行业产业组织形态演化出现模块化网络化新趋势。模块化以及模块化生产网络因对高技术复杂产品系统技术创新的独特影响引起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国内外学者结合计算机、汽车、手机等产业,主要从技术操作层面和产业组织模块化层面关于模块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但模块化是个全球开放系统,应融入模块化带来的全球范围的影响,即从模块化生产网络视角,深入分析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并使用模块化最彻底的计算机制造业行业数据给予实证检验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在学术界对这些问题还鲜有研究的情况下。研究结论对引导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如何高效利用模块化生产网络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产业升级意义重大。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角度展开研究。首先使用产业组织理论、分工理论和博弈论等系统地分析了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模块化生产网络通过模块化分工、“背对背”竞争、合作和技术溢出四种途径影响技术创新。其次,因计算机制造业是模块化最彻底的产业,是模块化的典型代表,且本土企业较“三资”企业更能代表一个国家技术创新能力。接下来,对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的模块化生产网络和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中国本土PC产业产品设计和生产模块化分析、中国本土PC产业在模块化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分析、参与模块化生产网络后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的研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分析。最后,利用1995-2012年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模块化生产网络对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而验证了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影响机理是否成立。因为创新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增加创新绩效利润,所以进一步完成了模块化生产网络对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创新绩效利润影响的扩展检验。同时,还做了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R&D经费投入“挤出”效应的进一步分析讨论,以便给模块化生产网络对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更加全面的分析与检验。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论文提出的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影响机理成立,模块化生产网络内具有垂直专业化分工技术特征的模块化分工深化、模块化分权基因带来“背对背”竞争加剧、合作加强和知识共享带来的更多技术溢出有利于提升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第二,参与模块化生产网络,有利于增加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创新绩效利润。同时,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R&D经费投入不存在“挤出”效应,即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自主R&D资源没有因垂直专业化分工从创新系统中“漏出”。第三,依据中国台湾以低端价值模块切入全球价值链最终实现成功转型的经验分析,对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瓶颈给出一个与文献不同的解释——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自身的原因和没有高效利用好模块化生产网络原因,导致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不能向模块化的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本文研究结论对始终由技术创新驱动的关系国计民生的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存在一定的启示作用,对实施模块化生产方式,参与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其他行业如何高效利用模块化生产网络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产业升级也具有借鉴意义。实证检验的结果也能在某种程度上验证鲍德温、克拉克和青木昌彦等学者与该问题相关的一些理论分析,因为本文提出的影响机理中的一部分是源于他们的思想,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基于他们的理论分析进行后续的实证检验。
郑奕[9](2012)在《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文中研究指明博物馆是国民教育的特殊资源和阵地,而教育活动则是博物馆发挥教育这一首要功能的主要手段。当前中国博物馆界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手段落后,教育活动开展乏善可陈,教育成效不高。如何提升教育活动的水平,是免费开发后中国博物馆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正是本论文立论的出发点。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博物馆教育活动”,它是指围绕和配合展览、研究和藏品而开展的一切教育活动。文章首先明确指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仅局限于展览本身,而是理应具办一系列延伸教育和拓展服务。紧接着进一步提出“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及其一体化规划和实施”的思路。也即,本文将重点研究‘观众参观博物馆前、参观时、参观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目标、任务,实施策略和方法分别是什么。本文对博物馆事业发达国家、尤其是对在博物馆教育领域具有全球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美国史密森博物学院的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活动规划和实施的原则、理念、策略和方法,旨在为我国博物馆举办教育活动及开展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盛九元[10](2011)在《从ECFA到制度性一体化 ——两岸经济合作的性质、特征及走向》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两大特征。随着区域合作的深化与发展,在客观上要求建构起制度性的一体化,以进一步完善在区域内的经济互动关系。这一趋势也明显地体现在两岸经济合作之中,形成现阶段两岸以产业合作为基础的经济互动格局。两岸经济合作是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同属“一个中国”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基础,在市场机制与大陆单方面市场开放因素的推动下,两岸经贸合作以“民间、单向、间接”的方式,突破台湾的相关政策限制,推动两岸经济合作从原先的分散、零星状态发展到密切、热络、密不可分的经济互动,进而迫使台湾方面必须正视两岸经贸交流交往的现实及对台湾经济的正面影响,以默认既成事实的方式应对两岸经济合作的新情势,从而使两岸之间形成了基于“一个中国”框架下、市场开放基础上、密切互动的经济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两岸互蒙其利,功能性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形态也逐步形成,并向制度性一体化的方向迈进。两岸经济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两岸20多年经贸互动的实践证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可逆转,但在这一进程中仍需要克服诸多的挑战与障碍,才能使两岸制度性一体化的建构得以更有效的推进。文章从一体化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其他相关的理论对于两岸一体化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大体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由引言和第一章组成。引言部分提出了从经济一体化角度两岸经济合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引出了论文研究思路。第一章通过大量的文献梳理,以WTO为背景,为研究的推展构建起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实践研究部分,由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构成,以两岸经济合作的一体化效应、两岸产业合作对一体化的影响及签署ECFA后的一体化走向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两岸经济合作的具体实践以及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实现两岸完全经济一体化的路径与组织形式;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对本文的主要论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论文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文章在总结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具体包括:在对两岸经济合作进行适当定位的基础上,以经济一体化的视角分析两岸经济合作的动因与发展趋势,并全面审视两岸经济合作在不同时期调整与变化,从而将实现两岸一体化路径的选择与两岸经济合作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发展之中,文章所做的一些研究与探讨仍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今后笔者将通过进一步学习和思考,以使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二、台湾首度自行研发的MP3软硬件功能协同验证创意电子与乔鼎科技携手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首度自行研发的MP3软硬件功能协同验证创意电子与乔鼎科技携手完成(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地区机电产业专用性、不确定性、伙伴关系与供应链绩效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台湾机电产业发展现况 |
1.1.2 台湾机电产业特性及面临的问题 |
1.2 研究方法 |
1.2.1 前测(pretest) |
1.2.2 问卷设计 |
1.2.3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探讨 |
2.1 机电产业供应链(supplychain) |
2.2 资产专用性(assetspecificity) |
2.2.1 资产专用性的定义 |
2.2.2 资产专用性的类型 |
2.3 伙伴关系(partnership) |
2.3.1 伙伴关系的定义 |
2.3.2 伙伴关系的衡量因素 |
2.3.3 资产专用性对伙伴关系的影响效果 |
2.4 政策不确定性(policyuncertainty) |
2.4.1 环境不确定性类型 |
2.4.2 绿色供应链制约(greensupplychainmanagement) |
2.4.3 ECFA |
2.4.4 政策不确定性与伙伴关系的关系 |
2.5 供应链绩效(supplychainperformance) |
第三章 台湾机电产业供应链绩效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设计 |
3.1 提出问题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方法 |
3.1.3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3.2 问卷数据的收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抽样方法介绍 |
3.2.3 问卷内容介绍与执行情况 |
3.3 问卷数据的处理 |
3.4 台湾机电产业调研数据的统计性分析 |
3.4.1 台湾机电产进出口额/交易对象分析 |
3.4.2 本文変量的设置 |
3.4.3 信效度检验 |
第四章 基于SEM的台湾机电产业供应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基于SEM的台湾机电产业供应链分析 |
4.1.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4.1.2 模型的基本假设 |
4.1.3 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图与形式 |
4.2 线性结构关系模型分析 |
4.2.1 最佳SEM模型分析 |
4.2.2 整体结构模型适配度检验 |
4.3 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分析 |
4.3.1 参数估计及显着性检验 |
4.3.2 模型整体拟合评价 |
4.4 模型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潜在共变数检定 |
5.2 实证研究结果 |
5.2.1 机电产业的资产专用性对伙伴关系存在显着正向影响 |
5.2.2 政策不确定性对机电产业的伙伴关系存在显着反向影响 |
5.2.3 机电业厂商的资产专用性对供应链绩效存在显着正向影响 |
5.2.4 政策不确定性对机电产业供应链绩效存在显着反向影响 |
5.2.5 机电产业伙伴关系紧密程度,对供应链绩效存在显着正向影响 |
5.3 管理实践意义 |
5.3.1 不断投资,创造被利用的价值 |
5.3.2 掌握区位优势,创造产业供应链竞争力 |
5.3.3 主动因应政策,顺从未来趋势 |
5.3.4 建立长期伙伴关系,产业垂直整合 |
5.4 研究限制 |
5.4.1 抽样限制 |
5.4.2 衡量工具限制 |
5.5 未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相关网站网址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技术背景 |
1.1.2 社会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核心概念与基础理论阐述 |
1.4.1 移动互联时代 |
1.4.2 移动阅读 |
1.4.3 移动云 |
1.4.4 阅读标签 |
1.5 论文组织结构安排 |
2 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2.1 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国内研究现状 |
2.1.1 移动阅读国内研究现状 |
2.1.2 高校阅读国内研究现状 |
2.2 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国外研究现状 |
2.2.1 移动阅读国外研究现状 |
2.2.2 高校阅读国外研究现状 |
2.3 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特征 |
2.4 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平台 |
2.4.1 移动互联时代的电子阅读 |
2.4.2 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软件 |
2.4.3 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交流平台 |
2.5 移动互联时代的高校阅读环境的类型 |
2.5.1 集中模式阅读环境 |
2.5.2 群组模式阅读环境 |
2.5.3 分散模式阅读环境 |
2.5.4 混和模式阅读环境 |
2.6 相关问题研究评述 |
3 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理论模型 |
3.1 阅读需求理论模型 |
3.1.1 高校学生阅读信息需求 |
3.1.2 高校学生阅读服务需求 |
3.1.3 高校学生阅读类型需求 |
3.1.4 基于Better-Worse指数的分析 |
3.2 阅读信息寻求理论模型 |
3.3 阅读知识分享理论模型 |
3.3.1 阅读知识分享理论 |
3.3.2 高校阅读分享行为产生的学生社群 |
3.4 高校阅读体验循环理论模型 |
3.5 高校阅读理论模型验证 |
3.5.1 量表设计和数据收集 |
3.5.2 衡量模型与信、效度指标 |
3.5.3 信度和效度检验 |
3.5.4 假说检定与结果 |
4 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环境构建 |
4.1 维度一:高校学生个体与环境异步之阅读环境 |
4.1.1 LBS阅读服务:移动阅读阅读 |
4.1.2 WBS阅读服务:在线阅读 |
4.2 维度二:高校学生个体与阅读同步之阅读环境 |
4.2.1 LBS阅读服务:一对一面谈阅读 |
4.2.2 WBS阅读服务:一对一远距阅读 |
4.3 维度三:群体与环境异步之阅读环境 |
4.3.1 LBS阅读服务:合作阅读 |
4.3.2 WBS阅读服务:协同阅读 |
4.4 维度四:群体与环境同步之阅读环境 |
4.4.1 LBS阅读服务:领袖阅读 |
4.4.2 WBS阅读服务:数字阅读 |
4.5 维度五:移动互联下的数字阅读环境 |
4.5.1 LBS阅读服务:虚拟阅读 |
4.5.2 WBS阅读服务:云阅读 |
4.6 维度六:交流方式下的阅读环境 |
4.6.1 LBS阅读服务:社群阅读 |
4.6.2 WBS阅读服务:定制阅读 |
5 实验案例—河南工业大学移动互联阅读社 |
5.1 需求分析 |
5.1.1 阅读需求 |
5.1.2 信息技术需求分析 |
5.1.3 阅读社阅读体验 |
5.2 定制式移动阅读环境开发与实现 |
5.2.1 阅读社层次结构 |
5.2.2 阅读社软件模块结构 |
5.3 移动互联阅读社架构 |
5.3.1 阅读社外部硬件架构 |
5.3.2 阅读社内部硬件架构 |
5.3.3 阅读社软件体系 |
5.3.4 开发环境硬件环境 |
5.3.5 软件开发环境 |
5.3.6 开发流程 |
5.3.7 实验结果 |
5.3.8 功能测试 |
5.4 移动互联阅读社的后期评价 |
5.5 量化的使用性评估结果 |
5.5.1 评估结果 |
5.6 高校阅读环境改进对策 |
5.6.1 积极推进高校阅读服务 |
5.6.2 不断升级高校阅读服务 |
5.6.3 改进高校阅读内容 |
5.6.4 优化高校阅读内容形式 |
5.6.5 创新高校阅读服务 |
5.6.6 引导高校学生养成移动阅读习惯 |
5.6.7 加强高校阅读移动阅读推广 |
6 结论 |
6.1 研究价值与主要创新点 |
6.2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3)一位中学女校长领导工作的实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研究从何而来 |
第一节 我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 |
第二节 社会性别:校长研究新视角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一章 教育博客:引领教师发展 |
第一节 文字记录成长 |
第二节 影像定格青春 |
第三节 博客促进反思 |
第二章 小班来了:关怀学生成长 |
第一节 校园里的“实验田” |
第二节 轻舞飞扬的蝴蝶 |
第三章 传唱百年的歌谣:创新校园文化 |
第一节 百年老校焕新颜 |
第二节 唱支校歌给你听 |
第四章 从零开始:融合学校团队 |
第一节 D中学概况 |
第二节 学校中的校长与书记 |
第三节 学校中的教师与干部 |
第四节 学校中的学生与家长 |
第五章 以校为家:规范常规管理 |
第一节 当学校的“管家” |
第二节 做学生的“妈妈” |
第六章 彰显特色:激发学校活力 |
第一节 开启教育E时代 |
第二节 让体验走进心灵 |
第七章 遭遇困境:学校内外的徘徊 |
第一节 从新学期说起 |
第二节 他人眼中的校长 |
第三节 两次风波 |
第四节 走出体制 |
结语:研究将走向何方 |
第一节 关于研究的总结 |
第二节 关于研究的反思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4)中国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耦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设计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案 |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3.1 主要创新点 |
1.3.2 本文的不足 |
2 文献梳理与理论综述 |
2.1 产业互动相关理论 |
2.1.1 产业与产业结构 |
2.1.2 产业融合理论 |
2.1.3 产业耦合理论 |
2.2 技术进步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相关理论 |
2.2.1 技术进步的定义 |
2.2.2 技术扩散理论 |
2.2.3 技术选择理论 |
2.3 生命周期管理相关理论 |
2.3.1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理论 |
2.3.2 系统生命周期管理理论 |
2.4 信息系统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耦合历程研究 |
3.1 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内涵 |
3.1.1 汽车产业概念的界定 |
3.1.2 信息技术产业的界定 |
3.2 我国汽车工业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综述 |
3.2.1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
3.2.2 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综述 |
3.3 汽车产业运用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研究 |
3.3.1 工业 1.0:手工技术主导量化生产模式 |
3.3.2 工业 2.0:流水线实现大量精益生产模式 |
3.3.3 工业 3.0:自动化技术主导大规模定制模式 |
3.3.4 工业 4.0:智能技术引领个性化制造模式 |
3.4 本章总结 |
4 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耦合机制与机理研究 |
4.1 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耦合机制 |
4.1.1 动态关联机制 |
4.1.2 创新发展机制 |
4.2 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耦合机理 |
4.2.1 智能制造:通过系统生命周期管理控制复杂性 |
4.2.2 产品开发:基于模型的数字可视化虚拟产品开发 |
4.2.3 物尽其用:通过软件系统把产品引入物联网 |
4.2.4 数字企业:实现企业数据化循环 |
4.3 本章小结 |
5 我国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耦合发展实证研究 |
5.1 我国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耦合关系研究 |
5.1.1 信息技术对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影响 |
5.1.2 中国汽车工业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应用分析 |
5.2 基于灰色关联空间的汽车产业创新能力评价 |
5.2.1 构建产业创新动态评价模型的理论依据 |
5.2.2 产业创新过程动态评价模型的构成 |
5.2.3 汽车产业创新能力的灰色关联研究 |
5.3 基于耦合发展模型的产业耦合程度研究 |
5.3.1 产业互动耦合机制研究 |
5.3.2 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耦合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
5.3.3 基于AHP法和Dephi法的产业耦合发展能力研究 |
5.4 我国区域相关产业供给汽车产业智能制造能力综合评价 |
5.4.1 我国主要省市汽车产业分布特征 |
5.4.2 我国主要省市区域智能制造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
5.4.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智能制造供给能力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耦合发展路径分析与研究 |
6.1 智慧供应链体系的构建路径 |
6.1.1 智能供应链的特征与标准 |
6.1.2 汽车产业智能供应链战略的设计 |
6.1.3 汽车产业智慧供应链的运营与管理 |
6.2 智能制造模式创新与动态选择 |
6.2.1 动态智能制造系统的选择与评价 |
6.2.2 制造系统的演进与对比研究 |
6.2.3 智能制造模式下制造系统的选择 |
6.3 数字平台系统促进管理创新的路径 |
6.3.1 工业 4.0 视角下汽车产业的互联网创新模式 |
6.3.2 汽车产业应用信息技术投入产出机理分析 |
6.3.3 利用系统生命周期管理实现耦合发展路径研究 |
6.3.4 汽车企业利用系统生命周期管理实现智能制造路径 |
6.4 本章小结 |
7 汽车产业与信息产业耦合发展国际经验借鉴 |
7.1 国外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 |
7.1.1 汽车产业智能化 |
7.1.2 信息技术产业平台化 |
7.2 国外政府与企业层面经验借鉴与启示 |
7.2.1 国外政府层面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7.2.2 国外企业层面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7.3 本章总结 |
8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政府层面 |
8.2.2 企业层面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电子商务视阈下城乡消费空间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中国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
1.1.2 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与新型城镇化的破局 |
1.1.3 电商企业挤压下,城市实体商业遭遇发展瓶颈 |
1.1.4 以便利店为代表的社区终端消费空间有其不可替代性 |
1.1.5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新型城市空间的出现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资料检索法 |
1.3.2.2 系统分析法 |
1.3.2.3 问卷调查法方法 |
1.3.2.4 案例分析方法 |
1.3.2.5 跨学科研究法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商业空间和消费空间的概念界定 |
2.1.1.1 商业空间的概念 |
2.1.1.2 消费空间的概念 |
2.1.1.3 商业空间和消费空间的联系与区别 |
2.1.2 城乡消费空间的各方界定 |
2.1.2.1 以经营业态界定的消费空间 |
2.1.2.2 以功能类型界定的消费空间 |
2.1.2.3 以空间形态界定的消费空间 |
2.1.2.4 以结构类型界定的消费空间 |
2.1.2.5 其他研究视角的界定 |
2.1.3 本文对城乡消费空间的界定 |
2.1.3.1 以农村电子商务经济体代表的城镇消费空间 |
2.1.3.2 以O2O线上线下融合为代表的城市消费空间 |
2.1.3.3 以社区微型综合体为代表的社区消费空间 |
2.1.3.4 以众创空间为代表的新型消费空间 |
2.1.4 电子商务——互联网背景下新经济范式的跨越式发展 |
2.1.4.1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其演变阶段 |
2.1.4.2 互联网技术下智慧城市健康发展 |
2.1.4.3 新经济范式的形成与发展——电子商务 |
2.1.5 众创空间的界定 |
2.2 基础理论解析 |
2.2.1 消费空间的基础理论 |
2.2.1.1 空间的生产理论 |
2.2.1.2 空间的消费理论 |
2.2.1.3 空间的选址理论 |
2.2.2 零售业态发展演变的基础理论 |
2.2.2.1 零售生命周期理论 |
2.2.2.2 冲突理论 |
2.2.2.3 环境理论 |
2.2.3 互联网商业运营模式的基础理论 |
2.2.3.1 二八定律 |
2.2.3.2 长尾理论 |
2.2.4 互联网重塑经济范式的基础理论 |
2.2.4.1 体验经济 |
2.2.4.2 数据经济 |
2.2.4.3 共享经济 |
2.3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城市消费空间研究综述 |
2.3.1 城市消费空间研究综述 |
2.3.1.1 从商业活动供给角度的研究 |
2.3.1.2 从消费者行为角度的研究 |
2.3.1.3 从符号消费角度的研究 |
2.3.1.4 从建筑设计角度的研究 |
2.3.2 电子商务作用机制研究综述 |
2.3.2.1 电子商务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
2.3.2.2 电子商务促进新型支付方式的产生 |
2.3.2.3 电子商务促进城市各行业的研发应用 |
2.4 电子商务和城乡消费空间研究综述评价 |
2.4.1 城市商业网点的规划选址与布局是当前研究重点 |
2.4.2 单一学科研究,多集中于地理学科 |
2.4.3 缺乏基于城乡和社区空间类型尺度的研究 |
2.4.4 电子商务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仍是一种假设,缺乏理论支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互联网引发的变革与重构 |
3.1 互联网发展促进需求的转变 |
3.1.1 重塑物质需求 |
3.1.1.1 个性化需求的表达 |
3.1.1.2 碎片化需求的呈现 |
3.1.2 再构人文需求 |
3.1.2.1 整合包容的需求汇集 |
3.1.2.2 自我实现的需求渴望 |
3.2 互联网发展引导活动模式的转变 |
3.2.1 生产活动模式的转变 |
3.2.1.1 互联网促进社会化分工 |
3.2.1.2 互联网改变产业资源配置 |
3.2.1.3 互联网促进城乡资源对接 |
3.2.2 消费活动模式的转变 |
3.2.2.1 消费函数变动下的消费促进 |
3.2.2.2 消费选择行为变动下的消费转变 |
3.2.2.3 互联网经济作用下的消费者进化 |
3.2.3 生活模式的转变 |
3.3 重构互联网连接的场景革命 |
3.3.1 场景洞察 |
3.3.1.1 组织构建方式的改变,进化为跨组织的合作 |
3.3.1.2 人群链接方式的改变,进化为社群运营符号 |
3.3.2 场景延伸 |
3.3.2.1 场景链接中的亚文化表达 |
3.3.2.2 场景链接中的附加增值 |
3.3.3 场景方法 |
3.3.3.1 场景演进为生活方式 |
3.3.3.2 场景塑造为文化载体 |
3.3.3.3 场景构建全渠道整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农村电子商务经济体的城镇消费空间体系构建 |
4.1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本状况 |
4.1.1 县域空间的总体概况 |
4.1.2 县域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趋势 |
4.1.2.1 由零星起步到规模化扩散 |
4.1.2.2 由单极发展到多极点增长 |
4.1.3 淘宝村的现状概况 |
4.1.3.1 淘宝村定义与标准 |
4.1.3.2 淘宝村数量规模化 |
4.1.3.3 电子商务模式的天然适宜性 |
4.2 电子商务背景下农业的发展变化 |
4.2.1 回归农业产品本质,打造终端农产品 |
4.2.2 重塑农业产业链,带动产业升级 |
4.2.3 推动农业专业化,改变需求结构 |
4.2.4 创造社群营销,优化资源配置 |
4.3 县域电子商务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
4.3.1 县域空间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重要的空间单元 |
4.3.1.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
4.3.1.2 新型城镇化的规划策略 |
4.3.1.3 县域单元重要性的体现 |
4.3.2 电子商务是新型城镇化进程有利的助推器 |
4.3.2.1 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
4.3.2.2 带动产业集聚——加速农村农民的城镇转型 |
4.3.2.3 发展电商服务——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 |
4.3.3 自上而下的统筹布局模式 |
4.3.3.1 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千县万村”发展战略 |
4.3.3.2 以京东为代表的农村 3F战略 |
4.3.3.3 以苏宁为代表的农村战略 |
4.3.4 自下而上的整合布局模式 |
4.4 县域电子商务塑造城镇消费空间新格局 |
4.4.1 城镇消费空间格局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
4.4.1.1 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表达 |
4.4.1.2 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的空间表达 |
4.4.1.3 城镇消费空间 |
4.4.2 县域电子商务影响下消费空间变革 |
4.4.2.1 零售网商密度——电子商务服务产业飞速集聚 |
4.4.2.2 内贸网商密度——经济水平快速发展 |
4.4.2.3 网购消费者密度——生活便利性全面提高 |
4.4.3 县域消费空间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
4.4.3.1 遂昌——电商延伸至农村的赶街模式 |
4.4.3.2 绩溪——土地互联网流转的介入模式 |
4.5 电子商务背景下社区支持农业的空间布局 |
4.5.1 CSA的基础及衍生 |
4.5.1.1 CSA社区支持农业的基础类型 |
4.5.1.2 CSA社区支持农业的衍生类型 |
4.5.1.3 CSA社区支持农业的运作原则 |
4.5.2 CSA社区支持农业主要表达形式 |
4.5.2.1 农产品定期配送模式 |
4.5.2.2 土地使用权租赁模式 |
4.5.2.3 劳动参与模式 |
4.5.2.4 乡村旅游模式 |
4.5.3 互联网+CSA的应用过程 |
4.5.3.1 开端:基于价值认同的社群信任 |
4.5.3.2 过程:生产管理过程的互联网应用 |
4.5.3.3 反馈:互联网平台的分享传播 |
4.6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农村消费空间新模式 |
4.6.1 淘宝村典型发展模式 |
4.6.1.1 徐州沙集内生式模式 |
4.6.1.2 义乌青岩刘产业链模式 |
4.6.2 淘宝村产业特色解析 |
4.6.2.1 城乡消费无差别化 |
4.6.2.2 一二三产业在线化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O2O线上线下互动的城市消费空间响应对策 |
5.1 电子商务背景下传统城市消费空间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
5.1.1 电子商务的成本优势——压缩传统城市消费空间利润 |
5.1.2 电子商务的规模经济——迫使传统城市消费空间转型 |
5.1.3 电子商务的便捷优势——改变传统城市消费空间布局 |
5.2 国外传统城市消费空间转型模式借鉴 |
5.2.1 美国——本地化、购物体验与渠道整合三位一体 |
5.2.2 韩国——基于LBS的宽渠道、便利性和区域性三位一体 |
5.3 O2O(线上对线下)全渠道城市消费空间的构建 |
5.3.1 O2O概念解析 |
5.3.1.1 O2O概念 |
5.3.1.2 O2O运作模式 |
5.3.2 城市消费空间O2O转型的趋势 |
5.3.2.1 案例一:苏宁电器的线上线下全渠道契合 |
5.3.2.2 案例二:大商网的规模效应和多业态扩张 |
5.3.3 融合城市消费空间的O2O全渠道布局构建 |
5.3.3.1 自建B2C商场,构建独立的线上消费空间 |
5.3.3.2 入驻开放平台,构建联合的线上消费空间 |
5.3.3.3 打造线上线下互动闭环,构建互动的线上线下消费空间 |
5.4 电子商务与城市消费空间体验的共生发展 |
5.4.1 电子商务无法完全取代传统城市消费空间的体验功能 |
5.4.2 电子商务急速发展背景下传统城市消费空间的响应策略 |
5.4.2.1 调控传统城市消费空间规模增速 |
5.4.2.2 调整传统城市消费空间商业业态 |
5.4.2.3 重塑传统城市消费空间实体价值 |
5.4.3 城市消费空间的泛化发展 |
5.4.3.1 城市消费空间消费功能的构成特征 |
5.4.3.2 城市消费空间泛化发展的结构特征 |
5.4.3.3 交通流动空间中的城市消费空间 |
5.4.3.4 公共文化空间中的城市消费空间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最后一公里物流宅配的社区消费空间功能承接 |
6.1 社区消费空间的不可代替性 |
6.1.1 满足基本生活功能 |
6.1.2 提升生活质量功能 |
6.1.3 满足休闲游憩功能 |
6.2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下社区消费空间的发展趋势 |
6.2.1 社区消费空间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
6.2.1.1 社区消费空间面积有限 |
6.2.1.2 社区消费空间服务范围有限 |
6.2.2 电子商务下沉到社区层面遇到的问题 |
6.2.2.1 物流配送问题 |
6.2.2.2 支付问题 |
6.2.2.3 商家信用问题 |
6.2.3 电子商务与社区消费空间的联合发展 |
6.2.3.1 商务模式 |
6.2.3.2 物流模式。 |
6.3 契合电子商务因素的社区消费空间系统的构建——便利店 |
6.3.1 便利店发展历程 |
6.3.2 便利店指数 |
6.3.3 便利店有利于全方位的便利服务平台的搭建 |
6.3.3.1 便利店的高密度与连锁化 |
6.3.3.2 便利店的多功能服务 |
6.3.4 便利店有利于高效率的物流配送系统的构建 |
6.3.4.1 便利店具有电子商务物流所需的配套资源 |
6.3.4.2 便利店可以作为电子商务的区域配送中心 |
6.4 基于社区消费空间功能承接的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体系构建 |
6.4.1 实现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 |
6.4.2 注重物流仓储中心的层级式布局选址 |
6.4.2.1 物流仓储中心的选址因素 |
6.4.2.2 物流仓储中心的布局模式 |
6.4.3 建立智能物流网络的宅配体系架构 |
6.4.3.1 基于便利店平台的干线网络布局 |
6.4.3.2 最后一公里宅配体系的架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电子商务激发下的众创空间新消费模式塑造 |
7.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中的空间载体 |
7.1.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背景 |
7.1.1.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脉络 |
7.1.1.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背景 |
7.1.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政策支持 |
7.1.2.1 《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
7.1.2.2 《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
7.1.3 众创空间的相关概述 |
7.2 新型孵化器和新型创客空间构筑众创空间平台 |
7.2.1 传统孵化器的进化阶段 |
7.2.2 新型孵化器 |
7.2.2.1 新型孵化器的转型趋势 |
7.2.2.2 新型孵化器的模式类型 |
7.2.3 创客空间 |
7.2.3.1 创客空间的起源 |
7.2.3.2 我国创客空间的分布 |
7.3 众创空间在城市空间中的深化与延展 |
7.3.1 融入新城地区开发的众创空间 |
7.3.2 提升旧城功能更新的众创空间 |
7.3.3 丰富微观层面开放的众创空间 |
7.4 众创空间在城市功能中的扩展与创新 |
7.4.1 以中关村为代表的教育科研模式众创空间 |
7.4.2 以青年公寓为代表的共享居住模式的众创空间 |
7.4.3 以优客工场为代表的联合办公模式的众创空间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主要结论 |
8.1.2 不足之处 |
8.2 未来展望 |
8.2.1“互联网+”智慧城市 |
8.2.2“互联网+”城市规划 |
8.3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中国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百佳县市排行(2013 年度) |
附录二: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行(科学发展百强县市)(2013 年度) |
附录三:《天津市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 |
附录四: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4) |
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 |
着作书籍 |
硕博论文 |
期刊论文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二章 移动电话发展及其技术创新 |
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通讯方式 |
第二节 移动电话技术发展轨迹 |
一、移动电话的诞生 |
二、从模拟到数字信号移动电话 |
第三节 移动电话及其技术发展 |
一、移动电话特点 |
二、移动电话技术创新特点 |
第三章 移动电话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移动电话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
一、移动电话与人际交往 |
二、移动电话与青少年使用者 |
三、移动电话与老年使用者 |
四、移动电话与特殊人群使用者 |
第二节 移动电话对人类社会生产的影响 |
一、移动电话与办公 |
二、移动电话与工农业生产 |
三、移动电话与物流 |
第三节 移动电话对人类社会管理的影响 |
一、促进沟通 |
二、提高效率 |
三、树立形象 |
四、参与管理 |
第四节 移动电话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
一、手机称呼的文化 |
二、手机使用文化差异 |
三、手机与山寨文化 |
第五节 移动电话对国防军事的影响 |
一、战争是移动电话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
二、移动电话技术给现代军事带来的影响 |
三、移动电话使用与国家信息安全 |
第四章 移动电话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 |
第一节 移动电话使用的失范现象及法律问题 |
一、移动电话使用的失范现象 |
二、移动电话使用的信息传播乱象 |
第二节 移动电话对公共领域的干扰问题 |
一、移动电话带来的时空观念混淆 |
二、移动电话带来的社会交往混乱 |
第三节 移动电话带来的道德及伦理问题 |
一、移动电话带来的社会道德问题 |
二、移动电话带来的生态伦理问题 |
第四节 移动电话带来的健康与安全问题 |
一、移动电话带来的手机辐射 |
二、移动电话带来的手机病菌 |
三、移动电话带来的手机依赖 |
四、移动电话带来的手机伤害 |
第五章 移动电话发展的社会控制 |
第一节 强化法规建设 |
一、明确移动电话发展的政策导向 |
二、加快移动电话发展的立法 |
第二节 强化政府监管 |
一、全面履行政府监管职责 |
二、尽快建立独立监管机构 |
第三节 强化技术安全 |
一、提高技术安全标准 |
二、开展技术安全研究 |
三、实施技术安全过滤 |
第四节 强化生产者责任 |
一、坚持绿色生产 |
二、发展循环经济 |
三、倡导生产与服务伦理 |
第五节 强化消费者意识 |
一、建设生态文明 |
二、引导理性消费 |
三、维护自身权益 |
第六章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引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有关概念界定 |
1.2.1 数字资源相关概念 |
1.2.2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相关概念 |
1.2.3 其它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相关概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的难点 |
1.5.2 创新之处 |
2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阐释及其长期保存的相关理论问题 |
2.1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的类型和特征解析 |
2.1.1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的类型多样 |
2.1.2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的特征多元 |
2.2 国家层面可长期保存数字资源的价值分析 |
2.2.1 历史价值 |
2.2.2 审美(艺术)价值 |
2.2.3 科学(研究)价值 |
2.2.4 社会和精神价值 |
2.3 国家层面可长期保存数字资源的“重要性”评估 |
2.3.1 数字资源的“重要性” |
2.3.2 “重要性”评估标准 |
2.3.3 “重要性”评估主体 |
2.4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理论支撑 |
2.4.1 信息本体论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
2.4.2 知识论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
2.4.3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
2.4.4 前端控制理论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
2.4.5 战略规划理论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
2.4.6 风险管理理论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与策略研究 |
3.1 国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及其策略分析 |
3.1.1 国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 |
3.1.2 从国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看其策略 |
3.2 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及其问题分析 |
3.2.1 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的现状 |
3.2.2 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的问题及其分析 |
3.2.3 影响我国长期保存实践进程的因素分析 |
3.3 国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对我国的启示 |
3.3.1 长期保存的快速发展必须要争取国家层面的重视 |
3.3.2 长期保存的稳定和可持续开展依赖于政策法规的保障 |
3.3.3 长期保存的有效推进应坚持科学、有效的管理设计 |
3.3.4 长期保存的安全运行应围绕技术体系,加强技术创新 |
3.3.5 长期保存的社会根基在于面向社会、争取公众支持 |
3.4 现阶段我国国家层面长期保存策略的主要内容及关系 |
3.4.1 政策策略是指引 |
3.4.2 管理策略是保障 |
3.4.3 技术策略是基础 |
本章小结 |
4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政策策略 |
4.1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政策策略解析 |
4.2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政策策略制定的原则 |
4.2.1 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 |
4.2.2 协调性和导向性原则 |
4.2.3 稳定性和创新性原则 |
4.2.4 立足现实和适度前瞻原则 |
4.2.5 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原则 |
4.3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政策策略的制定 |
4.3.1 制定国家长期保存战略规划 |
4.3.2 形成长期保存政策体系 |
4.3.3 构建长期保存标准体系 |
4.3.4 健全长期保存法律法规 |
4.4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政策策略的实施 |
4.4.1 国家领导层的重视度是长期保存实施的关键点 |
4.4.2 社会意识的提升度是维系长期保存可持续性的动力源 |
4.4.3 政策协同的灵活度是化解长期保存风险的突破口 |
本章小结 |
5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策略 |
5.1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概述 |
5.1.1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主体 |
5.1.2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客体 |
5.1.3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目标 |
5.2 国家层面公共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策略 |
5.2.1 遵循合理的长期保存原则,规范管理实践 |
5.2.2 选择合适的长期保存模式,提高管理效率 |
5.2.3 明确长期保存管理主体的责权,厘清管理权限 |
5.2.4 制定长期保存的选择策略,明晰管理内容 |
5.2.5 建立国家长期保存中心,集成业务环节 |
5.2.6 完善国内外合作机制,整合研究资源 |
5.2.7 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实施“档案化”管理 |
5.2.8 构筑牢固的资金链和高素质人才库,储备管理能量 |
5.2.9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评估管理功效 |
5.3 国家层面私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策略 |
5.3.1 我国私有数字资源管理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5.3.2 私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主体及其责权 |
5.3.3 私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策略 |
本章小结 |
6 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技术策略 |
6.1 技术策略一:优化并选择性采用现有长期保存技术策略 |
6.1.1 现有长期保存技术优点和缺点并存 |
6.1.2 现有长期保存系统长处与短处共现 |
6.1.3 现有长期保存技术的应对之策:优化选择 |
6.2 技术策略二:建构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体系 |
6.2.1 合理划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层次 |
6.2.2 树立长期保存技术体系建设的原则 |
6.2.3 科学布局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体系 |
6.3 技术策略三:建设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标准体系 |
6.3.1 基础:数据层标准建设 |
6.3.2 关键:业务层标准建设 |
6.3.3 核心:系统层标准建设 |
6.4 技术策略四:建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技术保障机制 |
6.4.1 制定长期保存技术策略 |
6.4.2 对保存载体材料进行技术性保护 |
6.4.3 建立技术发展长效跟踪机制 |
6.4.4 加强技术自主研发与创新 |
6.4.5 促进组织和技术人才建设 |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观点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不足之处 |
7.2.2 展望 |
附录: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8)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基于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研究 |
2.1.1 国外关于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研究 |
2.1.2 国内关于模块化生产网络的研究 |
2.2 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 |
2.2.1 国外关于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 |
2.2.2 国内关于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 |
2.3 其他相关的研究 |
2.4 简要评析 |
第3章 模块化生产网络演化历史回顾 |
3.1 生产方式变革带来产业组织形态演化 |
3.2 产业组织形态演化历史 |
3.2.1 以单体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组织形态 |
3.2.2 以大型层级制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组织形态 |
3.2.3 产业组织模块化网络化新趋势 |
第4章 模块化生产网络与技术创新概述 |
4.1 模块化 |
4.1.1 模块的定义及特征 |
4.1.2 模块化的定义及特征 |
4.1.3 模块化系统的构成 |
4.1.4 模块化系统的主要创新方式 |
4.1.5 模块化的三种基本形式 |
4.1.6 模块化的几个层面 |
4.2 模块化生产网络 |
4.2.1 网络组织含义及特征 |
4.2.2 模块化生产网络含义及特征 |
4.3 技术创新 |
4.3.1 技术创新相关概念界定 |
4.3.2 模块化系统技术创新新特征 |
4.3.3 研发与技术创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影响机理 |
5.1 分工机理 |
5.1.1 模块化对专业化分工的影响 |
5.1.2 模块化分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5.2 竞争机理 |
5.2.1 模块化的分权基因加剧竞争 |
5.2.2 网络内竞争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5.3 合作机理 |
5.3.1 网络内两种合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5.3.2 网络内合作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博弈分析 |
5.4 溢出机理 |
5.4.1 SECI 模型与网络内知识创造 |
5.4.2 网络内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5.5 模块化生产网络内抑制技术创新因素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的模块化生产网络与技术创新 |
6.1 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发展历史回顾 |
6.1.1 计算机制造行业(产业)含义 |
6.1.2 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成长历程 |
6.2 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的模块化生产网络 |
6.2.1 中国本土 PC 产业模块化 |
6.2.2 模块化生产网络内影响创新因素 |
6.3 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研制和创新能力 |
6.3.1 高性能计算机研制能力 |
6.3.2 专用和特种计算机创新能力 |
6.3.3 本土 PC 产业创新能力 |
6.3.4 国产通用处理器研制能力 |
6.3.5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模块化生产网络对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经验分析 |
7.1 文献回顾与假说提出 |
7.1.1 文献回顾 |
7.1.2 假说提出 |
7.2 变量测算和说明 |
7.2.1 被解释变量 |
7.2.2 解释变量 |
7.3 计量模型设定 |
7.4 计量结果、分析与检验 |
7.4.1 回归结果及分析 |
7.4.2 稳健性检验 |
7.4.3 进一步讨论:基于创新绩效利润的扩展检验 |
7.4.4 再进一步讨论:基于 R&D 经费“挤出”效应的扩展检验 |
7.4.5 实证结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启示 |
8.1 结论 |
8.2 启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表目 |
图目 |
附录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绪论 |
一、选题及其意义 |
二、研究对象及内容 |
三、研究基础及条件 |
四、研究思路、步骤及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历史与现状 |
一、中国博物馆教育的历史回顾 |
二、新世纪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的现状与成就 |
三、当前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现代博物馆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
一、现代博物馆的教育使命 |
二、现代博物馆的经营理念 |
三、现代博物馆的教育优势 |
四、博物馆教育与学习理论 |
五、现代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特点 |
六、重视博物馆教育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
一、博物馆教育部门的使命与职责 |
二、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构成与职责 |
三、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模式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观众参观前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研究 |
一、规划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
二、实施策略之制定博物馆教育战略规划(Education Strategic Plan) |
三、实施策略之开展观众研究(Visitor Studies) |
四、实施策略之发布信息 |
五、实施战略之(为学校)提供教学素材 |
六、实施策略之提供在线资源与体验 |
七、实施策略之开展教师培训与活动 |
八、实施策略之举办特别活动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观众参观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研究 |
一、规划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
二、实施策略之开展展览教育活动 |
三、实施策略之开展与研究、藏品相关的教育活动 |
四、实施策略之提供公共服务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观众参观后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研究 |
一、规划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
二、实施策略之发展网络联动 |
三、实施策略之发展会员和志愿者 |
四、实施策略之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
五、实施策略之发展与学校等教育系统的联动 |
六、实施策略之举办巡回展览 |
七、实施策略之开展社区活动 |
八、实施策略之评估教育活动 |
九、实施策略之继续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开发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
一、观众参观前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
二、观众参观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
三、观众参观后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提升我国博物馆教育活动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
一、博物馆教育制度化地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提高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的地位 |
三、建立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队伍,并开展人员培训与评估 |
四、制定科学的博物馆教育战略规划 |
五、加强观众研究 |
六、重视教育活动评估 |
七、教育项目分众化和衍生化 |
八、加强教育活动场地与设施设备建设 |
九、保障教育活动经费 |
十、开发文化产品和服务,延伸教育体验 |
十一、发挥博物馆网站的多元功能 |
十二、加强博物馆内部和外部的教育合作与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从ECFA到制度性一体化 ——两岸经济合作的性质、特征及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理论与实践意义 |
三、两岸及海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思路 |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岸经济合作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WTO 的规则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性质与定位 |
一、台湾的单独关税区地位 |
二、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及在区域合作中的双层结构 |
三、关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性质与定位 |
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 |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
三、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与类型 |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 |
第三节、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 |
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
二、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及对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影响 |
第四节、与“两岸经济一体化”相关的其它理论 |
一、产业分工与转移理论 |
二、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理论 |
三、要素流动与结构调整的理论 |
四、微笑曲线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东亚合作:两岸经济合作的周边环境 |
第一节、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
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
二、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传导机制 |
三、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走向 |
第二节、东亚地区产业结构比较与合作趋势 |
一、总体趋势与分析架构 |
二、东亚主要经济体的产业结构比较 |
三、东亚主要经济体的产业结构特点 |
第三节、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两岸经济合作的影响 |
一、台湾经济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 |
二、中国大陆区域发展战略与两岸经济合作 |
三、东亚经济发展格局调整与两岸合作契机 |
第四节、东亚经济区域合作格局变化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台湾对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考虑及面临的困境 |
二、台湾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与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两岸经济合作的一体化效应 |
第一节、两岸经济合作概述 |
第二节、两岸经济合作的形成机制 |
一、两岸经贸往来的进程与阶段 |
二、两岸经济合作的动因分析 |
第三节、两岸经济互动的形成与发展 |
一、两岸经贸互动的特征与内涵 |
二、两岸经济互动的量化分析 |
第四节、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效应 |
一、两岸经济合作的静态效应分析 |
二、两岸经济合作的动态效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两岸合作的产业区域结构与一体化趋势 |
第一节、两岸产业合作概述 |
一、两岸产业合作的形成机制 |
二、两岸产业的合作模式 |
三、两岸合作的产业区域结构 |
第二节、台商投资长三角及其动因分析 |
一、台商在长三角地区的投资与发展 |
二、台商在长三角投资结构的演化 |
三、台商在长三角投资集聚的形成机制 |
第三节、两岸高科技产业关联度分析——以长三角为例 |
一、台湾高科技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特征 |
二、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以长三角为例 |
第四节、长三角地区台商高科技企业投资模式比较 |
一、台资高科技企业投资大陆形态的调整 |
二、台商高科技产业运作模式及对长三角投资的影响 |
三、两岸高科技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合作 |
第五节、长三角经济发展趋势及两岸产业互动 |
一、长三角的产业发展定位 |
二、长三角地区台商投资趋势分析 |
三、长三角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的路径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从 ECFA 到制度性一体化——两岸制度性一体化的建构与前瞻 |
第一节、两岸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发展 |
一、两岸一体化的发展及面临的障碍 |
二、ECFA:两岸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性突破 |
第二节、ECFA 与两岸经济合作 |
一、ECFA 的形成与发展 |
二、ECFA 早期收获计划实施效果的量化分析 |
第三节、ECFA 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ECFA 对台湾经济的直接效应分析 |
二、台湾经济发展面临结构性的制约 |
三、ECFA 对两岸经济合作模式的影响 |
第四节:从功能性一体化到制度性一体化 |
一、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
二、两岸经济一体化延伸的路径选择 |
三、两岸经济制度性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研究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中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台湾首度自行研发的MP3软硬件功能协同验证创意电子与乔鼎科技携手完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地区机电产业专用性、不确定性、伙伴关系与供应链绩效之研究[D]. 杨大畲. 昆明理工大学, 2018(12)
- [2]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环境研究[D]. 朱珊虹. 武汉大学, 2017(06)
- [3]一位中学女校长领导工作的实地研究[D]. 陈红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4]中国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耦合发展研究[D]. 董志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08)
- [5]电子商务视阈下城乡消费空间响应机制研究[D]. 吕扬. 天津大学, 2016(11)
- [6]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研究[D]. 乔亚兰. 武汉大学, 2011(04)
- [7]国家层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研究[D]. 聂云霞. 武汉大学, 2014(07)
- [8]模块化生产网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基于中国本土计算机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分析[D]. 赵淑英. 辽宁大学, 2014(11)
- [9]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D]. 郑奕. 复旦大学, 2012(02)
- [10]从ECFA到制度性一体化 ——两岸经济合作的性质、特征及走向[D]. 盛九元.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