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论文_宓淑贤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地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关系,永安,精耕细作,关系人,丧礼,空间,村镇。

人地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宓淑贤[1](2019)在《中国人关系网络中的结构平衡模式机制研究——以江苏省芦山村丧礼随礼行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研究中国人际关系的规则和基本模式时,翟学伟教授提出结构平衡模式来探究中国人关系网络结构。本文通过对中国农村丧礼随礼行为的分析,验证并延展了结构平衡模式这一理论解释框架。从理论上概括出结构平衡模式运行机制的两大特点和两种主要类型,即多中心化、同身份等关系平衡两大特点,同身份等关系之平衡、社会性意义之等"价"平衡两大机制。同时,指出结构平衡模式具有一定的边界,这一边界具有时间和空间两个面向。结构平衡模式机制便是这两个面向的贯通。(本文来源于《中国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王学基[2](2019)在《道路旅行中的主客互动与人地关系生产》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于一般大众旅游情境中的关系实践,在具有高流动性的道路旅行中,主客互动及其塑造的人地关系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基于川藏公路道路旅行的调查研究发现,道路节点空间作为主客互动的实践场域,充满了非利益导向的主客关系,服务性和标志性节点为旅行者的流动性实践提供了物质支撑、价值确认和文化塑造。作为停泊系统的节点空间为旅行者基于想象的流动和静止实践提供空间支持,并借助特殊的主客互动场景生产着流动中的人地关系。(本文来源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薛冰,李京忠,肖骁,谢潇,逯承鹏[3](2019)在《基于兴趣点(POI)大数据的人地关系研究综述:理论、方法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地关系始终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新时期的人地研究迫切需要考虑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全息地域分工,着力通过多源数据融合构建人地要素时空耦合模型,从而有效连接科学知识和政策实践。以兴趣点(POI)为主要代表的地理空间大数据强调人类活动全时空轨迹记录,对于人地关系研究具有重要革新意义。该文系统梳理了目前POI数据的获取路径及管理手段,阐述了POI点、线、面数据结构表征的人地系统要素及空间格局,从人地系统要素的空间格局识别与评价、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表征与预测以及人—地系统耦合关系探寻与解析等视角归纳了POI应用于人地关系研究的主要领域;系统述评了基于POI开展人地关系研究的主要方法进展,并指出未来基于POI的人地关系研究应通过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创新分析方法、开展多视角/多尺度的区域实证研究,进而推动新数据环境下的人地关系分析方法学建构及理论归纳。(本文来源于《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韩茂莉[4](2019)在《人地关系研究中的多元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人在数千年内实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历程,融合了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生产技术所维系着的和谐人地关系。土地所有权与开垦者的分离,是建立新的人地关系的思考点。(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杨瑞冬[5](2019)在《柳宗元、刘禹锡天人关系论之革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而衰,传统士人为求国家昌盛,恢复大唐盛世,认为唯有儒学最能发挥治国平天下的作用。中唐之后,儒学发展到了衰落阶段,在儒、释、道叁家文化交织的背景下,儒学已被注入了新的内容,有了新特点,在天人关系的论证上也有一些新变化。韩愈高举复兴儒学大旗提出"道统论",为了顺应佛、道对现实影响的对抗,柳宗元、刘禹锡二人不得不针对韩愈的天论,提出关于天人关系的新见解,其本质就是在对待天的态度上与韩愈发挥不同路向,在荀子"天人相分"和王充的"自然元气论"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天人关系中人的独特地位,是一次由天及人、天人反复的思想革新。(本文来源于《运城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璐瑶,敖荣军[6](2019)在《20世纪以来我国中学地理课程目标的嬗变与发展——基于人地关系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人地关系的视角,对比分析20世纪以来我国先后颁布的25部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发现:20世纪以来我国地理课程目标经历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地相关论、唯意志论、初具协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和人地协调观6个阶段。其中,后3个阶段是不断发展和深化的人地协调论。地理科学进展对中学地理课程目标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来源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21期)

姚晓明,杨白冰[7](2019)在《地理学视角下村镇区域人地关系矛盾及治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理学视角下的人地关系强调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而且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矛盾焦点。本文以村镇区域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现阶段村镇区域人地关系面临的主要矛盾,即有限的农用地资源与无限用地需求的矛盾、土地粗放利用与规模经济的矛盾、生态环境恶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重庆市黔江区农村居民点与珠叁角地区"叁旧"改造的实践经验,概括出村镇区域土地整治的模式和经验。(本文来源于《中国物价》期刊2019年11期)

李海云[8](2019)在《空间、边界与地方民俗传统——潍北东永安村人地关系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民俗学视野下的人地关系,既包括地理环境对人的活动的限定,也包括人对自然地理的接受与改造的过程,以及在这一实践活动中的意义赋予。在山东省昌邑市都昌街道东永安村,叁大家族徙居时间前后不一,在村落内部形成了边界区隔明显的家族空间格局,并延续至今,积累了丰富的关于村落—家族的空间经验。每年农历正月间次第举行的"烧大牛""烧大马"仪式活动,是对这一空间格局的象征性表达,并不断调适着村落中的社会关系。但上述仪式中的边界设置与定期强化,并不指向家族隔阂的制造,而是通过年味的营造,促进村落内部"有底线的竞争"伦理的保障。从神圣仪式、审美情感与理性法则等维度出发,发掘与阐释村民的空间经验及仪式实践活动,有助于理解民俗传统的发生、传承与建构机制,促进对乡村基层社会的文化逻辑与组织形态的深度认知。(本文来源于《民族艺术》期刊2019年05期)

于林娟[9](2019)在《人地关系视角下的查干湖渔猎文化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查干湖渔猎文化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互相作用的产物,政治制度的完善促使了贵族阶级身份的转变,脱离牧业生产,而农耕文化的引进又改变了辽代游牧生活方式,两者促使了渔猎活动从生计的来源变成了贵族阶级的娱乐活动,进而演化成具有政治意义的宴会活动,使得渔猎地位提升,成为沿袭多年并不断创新的文化;渔猎前祭湖醒网活动是北方萨满教和中原佛教结合的产物;目前对查干湖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给查干湖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9年20期)

丁雪[10](2019)在《论苏轼贬谪词中矛盾的人地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贬谪地的自然地理风貌与文化异于中原,这种独特的异域地理体验给苏轼贬谪词的创作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一个外乡人,苏轼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关照陌生的异乡,内心的困顿、仕途的不畅都将借由贬谪地的地理文化得以调和疏解。词人对于黄州、惠州、儋州原本是排斥的,正如他在词里面的形容那般,"蛮风瘴雨""今困天涯",但经过实地相处,苏轼却又表现出与先前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即"不谓尘世""不似天涯"。这种人地关系的转变恰恰体现了苏轼自我需求的实现与满足。(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人地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不同于一般大众旅游情境中的关系实践,在具有高流动性的道路旅行中,主客互动及其塑造的人地关系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基于川藏公路道路旅行的调查研究发现,道路节点空间作为主客互动的实践场域,充满了非利益导向的主客关系,服务性和标志性节点为旅行者的流动性实践提供了物质支撑、价值确认和文化塑造。作为停泊系统的节点空间为旅行者基于想象的流动和静止实践提供空间支持,并借助特殊的主客互动场景生产着流动中的人地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地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宓淑贤.中国人关系网络中的结构平衡模式机制研究——以江苏省芦山村丧礼随礼行为为例[J].中国研究.2019

[2].王学基.道路旅行中的主客互动与人地关系生产[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薛冰,李京忠,肖骁,谢潇,逯承鹏.基于兴趣点(POI)大数据的人地关系研究综述:理论、方法与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9

[4].韩茂莉.人地关系研究中的多元视角[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杨瑞冬.柳宗元、刘禹锡天人关系论之革新[J].运城学院学报.2019

[6].王璐瑶,敖荣军.20世纪以来我国中学地理课程目标的嬗变与发展——基于人地关系的视角[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

[7].姚晓明,杨白冰.地理学视角下村镇区域人地关系矛盾及治理研究[J].中国物价.2019

[8].李海云.空间、边界与地方民俗传统——潍北东永安村人地关系考察[J].民族艺术.2019

[9].于林娟.人地关系视角下的查干湖渔猎文化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

[10].丁雪.论苏轼贬谪词中矛盾的人地关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场向CrO2晶粒的磁电阻随磁场的变化关...半监督学习中2种常见半监督信息示例....高斯波在复合材料界面的古斯汉欣位移...数据来源:CensusdataandBroadcastin...兰州地形与城市发展)传统城市节点(锡耶纳坎波广场)对城...

标签:;  ;  ;  ;  ;  ;  ;  

人地关系论文_宓淑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