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返乡论文-刘小波

灵魂返乡论文-刘小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灵魂返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刘醒龙,一路,历史风云,集大成之作,黄冈,圣天,历史书写,现实批判,狂放不羁,百科全书式

灵魂返乡论文文献综述

刘小波[1](2018)在《与灵魂一路返乡》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冈秘卷》有如一幅山水画卷,将黄冈地区的人文地理、文化基因和历史风云立体呈现。它同时也是一部关乎理想信仰的小说。刘醒龙步入文坛多年,《黄冈秘卷》有对自己创作回顾检视的意味,呈现出一种典型的晚期风格,这种风格最大的特点便是“和解”,原谅他人,也与自己达成(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8-08-17)

张育仁[2](2016)在《肉体的“逃亡”与灵魂的“返乡”》一文中研究指出应该怎样去认识和把握吴佳骏"乡村苦难叙事"的文学写作立场和社会批判意义。我认为不仅要将其置放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乡土文学主导性写作流中去探询和辨析,从更为深广的历史文化层面着眼,还要将其置放到20世纪以来,中国乡土文学兴起和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和认识,才有可能发现那些更(本文来源于《岁月》期刊2016年12期)

杨文臣[3](2016)在《灵魂的返乡之旅——论墨白的中篇小说《民间使者》》一文中研究指出墨白的中篇小说《民间使者》是一部充满了隐喻意味的文本,通过讲述"我"的民间艺术寻访之旅,带我们领略了民间艺术的精神和魅力,揭示了民间艺术在当下的尴尬境遇。民间艺术中存在着艺术之根,蕴含了关于生命和存在的本真之言说,就精神而言是超越时空的,"我"的民间艺术寻访之旅,因而也是一次灵魂的返乡之旅,是对失落了的艺术精神、生命精神的寻找。(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张育仁[4](2012)在《从肉身的“逃亡”到灵魂的“返乡”——我对吴佳骏“苦难叙述”的文化考查与“身份”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应该怎样去认识和把握吴佳骏"乡村苦难叙事"的文学写作立场和社会批判意义。我认为不仅要将其置放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乡土文学主导性写作潮流中去探询和辨析,从更为深广的历史文化层面着眼,还应该将其置放到20世纪以来,中国乡土文学兴起和发展、变化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加以考察和认识,才有可能发现那些更为隐秘和复杂的精神文化内涵。吴佳骏在《在黄昏眺望黎明》的自序中写道:"没有什么比真实更有力量"。他所说的"真实",其实,就凸显在这部散文集中,以及他此前的《掌纹》和《院墙》等篇什中无(本文来源于《红岩》期刊2012年S3期)

刘国伟[5](2006)在《精神的寄居于灵魂的返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萧红小说中一个特殊的意象——“后花园”——的分析,认为在萧红小说创作历程中一直存在着一个“后花园”情结。萧红以小说来展现这种情结,表现了自己在不同境遇环境中的精神状态及灵魂诉求。论文第一章:归纳了“后花园”情结的叁种表现形式。一是直接对后花园进行描写,注重景物、意象,感情色彩的选择,带有回忆的自传色彩,笔法细腻如散文的抒情笔调;二是叙述和记录与后花园相关的人和事,尤以家族的人事为中心;叁是在空间范围的迁移中表现“后花园”情结。以上叁种表现形式,不是各自独立地存在于作家的不同创作阶段,而是共同存在于作家的整个创作历程中。由于后花园情结主要表现在作家在哈尔滨、东京、香港创作期,因此论文第二章对“后花园”情结的分析也以这叁个时期的作品为对象。这部分采用“细读”的方法对“后花园”情结进行分析,认为哈尔滨时期的“后花园书写”仅仅是一种无意识、不自觉的行为,但之后,作家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已出露端倪。东京时期的后花园书写,侧重表达“怀乡”情结。香港时期的“后花园”情结表明作家已经找到了精神返乡之所,完成了自己的灵魂寄居。论文的第叁章论述了后花园”情结”在叁个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指出原因与作家当时的生存境遇和思想变化密切相关并进行了分析和说明。论文第四章对萧红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家乡”、“家园”这两种时空存在与作为精神还乡与灵魂寄居的“后花园”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前两种空间存在情感特点上分别是悲惨与荒凉的,不足以形成作家的精神返乡与灵魂寄居。论文的最后部分,主要结合海德格尔“诗意栖居”并联系中外作家作品如契可夫《樱桃园》、沈丛文、许钦文等乡土小说家的小说对萧红小说后花园作为精神寄居与灵魂返乡进行了比较论述。纵观全篇,本文主要采用了“细读”对作品进行分析论述。有些部分,考虑到作家的性别因素而特别突出了对作家“女性”性别的分析。(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6-05-01)

华维勇[6](2002)在《精神漂泊与灵魂返乡——冰心《我的家在哪里?》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圣经》上讲,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被上帝发现并逐出伊甸园。这个故事背后其实潜藏着一个隐喻:从亚当和夏娃被放逐的那一刻起,人类从此便注定要过一种漂泊无依的生活,直至死亡。人类漂泊精神的起源也许并不如宗教故事所言,但这个故事却准确描述了人类命运漂泊的本质。展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人类浩瀚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诗人(文学家)哲人有挥之不去的漂泊感。漂泊是诗人对自身生命处境一种(本文来源于《阅读与写作》期刊2002年01期)

灵魂返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该怎样去认识和把握吴佳骏"乡村苦难叙事"的文学写作立场和社会批判意义。我认为不仅要将其置放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乡土文学主导性写作流中去探询和辨析,从更为深广的历史文化层面着眼,还要将其置放到20世纪以来,中国乡土文学兴起和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和认识,才有可能发现那些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灵魂返乡论文参考文献

[1].刘小波.与灵魂一路返乡[N].文艺报.2018

[2].张育仁.肉体的“逃亡”与灵魂的“返乡”[J].岁月.2016

[3].杨文臣.灵魂的返乡之旅——论墨白的中篇小说《民间使者》[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4].张育仁.从肉身的“逃亡”到灵魂的“返乡”——我对吴佳骏“苦难叙述”的文化考查与“身份”批评[J].红岩.2012

[5].刘国伟.精神的寄居于灵魂的返乡[D].东北师范大学.2006

[6].华维勇.精神漂泊与灵魂返乡——冰心《我的家在哪里?》解读[J].阅读与写作.2002

标签:;  ;  ;  ;  ;  ;  ;  ;  ;  ;  

灵魂返乡论文-刘小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