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刘庚玲(河南省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商丘4760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4-0267-02

脑损伤分为外伤性颅脑损伤和非外伤性颅脑损伤。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病情凶险,变化快,并发症多,伤残率和病死率高是本病特点。因此,对护理要求高。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正确处置是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的关键。

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60例,发生并发症84例。现将有关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60例,男100例,女60例,年龄7-80岁。其中车祸伤120例,高处坠落伤24例,脑血管意外16例。经CT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GCS评分5-11分。本组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16例,上消化道出血8例,中枢性高热20例,外伤性低颅压40例。

2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1肺部感染本组肺部感染16例,表现发热,呼吸频率快,25-36次/min,有痰鸣音,血氧饱和度在92%左右。

护理措施:严格按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维持血液内有效浓度,并观察其作用和效果;加强体温、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的检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严格无菌观念和操作,做各项治疗时应预先做好准备,尽量将检查治疗安排在一起,减少污染机会;做好呼吸道管理,按时吸痰、翻身叩背,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室内相对湿度50%-60%,温度18-22度,每日室内空气消毒1次。

2.2上消化道出血本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8例,表现血压

下降,脉搏细速,胃管内抽出咖啡色液体。

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意识,生命体征,血常规,排泄物的变化,积极治疗原发病,减轻疾病的恶化,在伤后3天内留置胃管,尽早做胃肠道内营养或药物治疗,鼻饲前回抽胃液观察有无咖啡色液体,及时发现及时处置,早期应用H2受体拮抗剂。

2.3中枢性高热本组中枢性高热20例,表现为体温骤然升高至38.5-40度,热型多为稽留热,单纯药物降温效果不佳,物理降温效果较好。

护理措施:头部降温可用冰帽、冰袋等,降温可将冰袋置于体表大血管处,体内降温可用冰水灌肠或冷水洗胃。降温要做到5点,即,早、低、长、稳、缓,早:争取在脑水肿高峰到达之前实施。低:适度低温,即头部温度28度,肛温30-32度。长:低温维持时间长,须至病情稳定,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出现听觉反应为止。一般3-5天。稳:降温过程平稳,不能忽高忽低。缓:复温要缓慢,逐渐恢复,不宜过快,保持24小时体温上升1-2度为宜。

2.4外伤性低颅压本组40例均系脑挫裂伤伴颅底骨折脑脊液耳漏或鼻漏,坐位,站立脑脊液漏明显,加之使用脱水剂后头痛明显。

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头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区别低颅压引起的头痛与脑挫伤后头痛的不同,前者引起的头痛与体位改变有明显关系,坐起或站立时加重,平卧后缓解。头痛多局限于枕部和额部,多为坠胀痛,使用脱水剂后加重,长期脑脊液漏应及时行脑脊液漏修补术。本病一旦确诊,应使病人去枕平卧,对于较重的病人床尾抬高10°~30°,可减轻头痛症状。适当增加液体入量,必要时行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和过滤空气,促进脑脊液的分泌,提高颅内压。

标签:;  ;  ;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