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保安开展“五比一”活动

东莞保安开展“五比一”活动

一、东莞保安开展“五比”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汤梅梅[1](2019)在《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伤预防体系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与发展,形成了企业完全承担责任的基本现实。政府通过实施工伤保险费率机制与职业安全健康项目,激励企业采取预防措施,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与保护职工安全健康。各国实践经验也表明了工伤预防管制已取得巨大的社会安全效益。作为劳动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一直积极致力于工伤预防管制工作,保护劳动者安全权益。2003年《工伤保险条例》的颁布标志着工伤预防、工伤待遇和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形成,并主要通过工伤保险待遇修正依靠劳动市场无法完全补偿劳动者遭受风险损失的缺陷,保障受伤工人的医疗救治与基本生活。同时,政府设置激发企业内部动力的工伤保险费率机制,转变企业工伤预防理念。在政府干预和企业担责的协同作用下,截至2017年底,全国总工伤事故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6.2%和12.1%(1);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607亿元,覆盖人数达22742万人,待遇水平稳步提高(2)。然而,经济全球化、技术革新加快,激烈的企业竞争引发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全球变暖与频发的极端天气恶化了工作条件等,使得工伤事故率与职业患病率居高不下,我国劳动者面临的工伤风险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职业安全健康的格局正发生着改变,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被打破,大量灵活就业的劳动者被排除在保障覆盖范围之外,加之工会组织无法形成与企业、政府进行集体协商的社会力量,使得受伤工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变得更加困难。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常态下,落后和产能过剩的企业正面临兼并甚至破产危机,考验着企业支付能力。如对于正处在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阶段的企业,在无过失责任原则要求下,他们必须承担工伤事故后的伤亡劳工医疗、误工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一系列经济费用,这必然会加重实体企业的用工成本。面对劳动安全保障不完全、企业经济负担重的双重难题,这就要求政府不能只强调工伤预防管制所带来职业工作环境改善的社会安全效益,而忽视企业经济发展。鉴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文献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工伤预防管制目标内涵应当包括在改善职业安全与健康环境的同时,又提高企业经济绩效两方面。那么工伤预防管制在理论上是否具有实现“共赢”局面的可能性?现阶段中国未实现“共赢”局面的工伤预防管制的安全效应如何?未实现“共赢”局面的工伤预防管制又如何影响企业经济绩效?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是否具有实现“共赢”局面的可能性?如何通过提高现有工伤预防管制效率,来实现“共赢”局面?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推进未来政府政策调控,实现工伤预防管制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对促进工伤预防管制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遵循从社会管制经济学理论中探索“共赢”的工伤预防管制作用机理—在现实中寻求“共赢”管制理论存在的可能性—以中国工伤预防管制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为了实现“共赢”的工伤预防管制而深化改革的逻辑思路,并紧紧围绕理论与实证两大核心层面展开研究。(1)理论层面。基于风险工资理论、贝克尔理论、“波特假说”理论。首先,从社会管制经济学发展脉络的视角出发,追寻政府进行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缘由。由于信息不对称,劳动者无法依靠市场机制达到最佳安全保障。为了纠正市场失灵,保护受伤工人安全权益,政府通过工伤预防管制强制要求企业承担所有责任,保障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对称的安全工作信息,以此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然而,政府实施不适宜的管制强度使得企业对工伤预防管制措施不满,引致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叠错,加重了企业经济负担。为了消除政府与企业目标的异质性,政府调整工伤预防管制力度,激发企业形成安全激励机制,并通过提升自身安全技术达到“共赢”局面。然后,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中国当下的工伤预防管制体制,从社会安全效应与经济效应两方面剖析中国管制未实现“共赢”局面的作用机理。(2)实证层面。本文通过理论机制分析发现“共赢”局面的关键是设置适宜的管制强度,引发高效率的工伤预防管制,从而激发企业安全技术创新。若管制强度设定过低,劳动者安全无法得到充分保障;若管制强度设定过高,企业则无法从工伤预防安排中获得经济效益。因此,研究选取工伤保险费率作为政府工伤预防管制强度的代理变量(1),基于分步评价的思路,先评估实施工伤预防管制已取得的安全效应水平,再对企业经济绩效评估,检验现阶段中国未实现“共赢”局面的原因是否由不适当的管制强度,引起微观经济主体安全投资行为的转变,进而导致宏观安全效应的下降。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分为8个部分,具体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导论。本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然后以工伤预防管制发展路径为主线,按照其理论变迁及内在逻辑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与归纳。研究显示,不合理的政府激励机制易引发道德风险,造成企业经济负担,降低了工伤预防管制效率。在政府优化管制资源的基础上,工伤预防管制激发企业安全技术创新,才是实现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与提高企业经济绩效“共赢”局面的根本动力,并探讨了概念移植我国实现的可能性。最后给出本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工伤预防管制的理论机制分析。本章首先清晰界定了工伤预防管制及其相关概念,并阐明其属性、特征及激励措施。然后基于风险工资理论、贝克尔理论、“波特假说”理论,探讨工伤预防管制在理论上是否具有实现“共赢”局面的可能性。最后,通过安全效应与经济效应来研究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未实现“共赢”局面的作用机理。其中:(1)中国工伤预防管制安全效应的理论研究。基于企业生产成本理论与风险期望理论,本文建立企业利润与劳动者效用同时最大化的拉格朗日函数,在库恩-塔克一阶条件下,研究发现,目前“重补偿,轻预防”的工伤保险现状与不完善的工伤保险费率机制,不存在以最低工伤保险待遇获得最佳安全水平的临界点;相对高管制费率,政府实行低管制费率时,提高工伤保险待遇对于降低工伤伤害率的影响程度更大;且企业道德风险的存在是造成安全效应低的主要原因。(2)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经济效应的理论研究。基于将成本价格运用于索洛剩余估算的双重生产理论,本文建立企业成本最小化模型并结合谢波德引理,在对时间求导的条件下,研究发现,目前严格管制引发企业调整用工结构以此降低用工成本,且管制引起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变化与成本增长变化趋势相同。结果说明,工伤预防管制强度的变化引起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下降。第3章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变迁、现状及成因。基于将政府间接市场激励手段扩展为工伤保险待遇的事后预防和工伤保险费率的事前预防的界定基础上,本章打破了固有工伤预防演化的路径,按照事后工伤预防管制—事前工伤预防管制—完善事前工伤预防管制的逻辑,将中国工伤预防管制体制划分为四个时期。在工伤预防管制与经济发展的互动过程中,阐述了政府如何引导企业从被动转向主动预防的管制过程,并探究现有工伤预防管制低效率的成因。研究发现,参保企业在面临更加严峻的工伤风险时,道德风险突出;统筹层次低与覆盖范围窄限制了企业预防的积极性;失衡的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结构降低了企业激励动力;不精确的工伤预防激励机制无法形成企业内部动力;事前与事后工伤预防管制的脱离不利激发企业安全技术创新。造成目前偏向社会安全效益而忽略了企业自身经济发展需求的管制现状,其原因可能来自于工伤预防管制的立法、条例设置、机构设置、组织间互联性等。第4章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效率评估—基于安全效应视角。本章采用2006-2016年省级行业及地区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综合工伤保险费率指标,使用门槛模型评估了工伤保险待遇对于降低工伤事故率而取得的安全效应。研究发现:政府实施低管制费率时,提高工伤保险待遇会显着降低工伤伤害率,而当管制费率超过0.15%时,安全激励系数不再显着,甚至出现负面效应。进一步分析安全效应低的内在作用机理发现,企业道德风险的存在限制了工伤保险待遇的预防作用发挥,事前名义道德风险不仅无法消除事后真实道德风险,反而加剧了企业道德风险程度。研究启示:遏制企业道德风险的根本途径是,完善工伤预防管制机制,激发企业进行安全技术创新,降低企业缴纳工伤保险费以及补偿受伤工人待遇构成的企业工伤保险成本。目前高水平的工伤保险费率抑制了企业内在安全激励动力,因而降低工伤保险费率可以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帮助企业减少劳动力损失和生产成本。如果政府降低保险费率幅度过大易扭曲企业安全投资行为;降低保险费率幅度过小,会造成工伤待遇资源的浪费。因此,适宜的工伤保险费率结合工伤保险待遇才能获得最佳安全水平。第5章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效率评估—基于经济效应视角。本章采用工业行业上市公司的企业层面数据并且使用2011年中国《工伤保险条例》的修订作为一次自然实验,在一个标准β条件收敛框架下去检验工伤预防管制对于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影响。研究发现,2007-2014年期间该修订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具有强烈的负效应,工伤预防管制对于生产效率没有滞后效应,其中国有企业相对私营和外资所有制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受这次修订的影响最大。这意味着政府实施严格管制,在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后,可能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并降低了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延缓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研究启示:目前中国工伤预防管制强度的设定造成了政府管制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异质性,不利于企业的技术革新或引发创新力度不足。提倡完善工伤预防管制体制构建,通过费率机制、奖惩机制与管理监督体制等调整政府管制强度。一方面不仅能提高企业参保的积极性,有利于避免现实中企业逃避参保或退保的现象。另一方面,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提高其生产率。当工伤预防管制与外部经济环境形成良好互动时,可促进工伤预防管制体制的可持续发展。第6章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经验的比较与借鉴。本章首先系统梳理了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伤预防管制模式后,发现目前主要形成了以劳动者与企业雇主充分参与的典型德国模式,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为一体的典型日本模式及联合私营与公共保障系统预防的典型美国模式。然后,通过比较分析了三个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模式的法律体系、激励机制、管理与监督体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工伤预防管制均呈现立法层次高、立法详细、可操作性强和动态及时调整的特点;外部干预结合内部激励构成了科学的工伤预防管制激励机制;工伤预防管制绩效评估建立在社会安全效应与经济效应分析之上,并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伤预防项目、工伤保险费率与工伤保险待遇等进行全面评估;政府组织机构设置定位清晰、高自主程度及执法严格构成了统一的工伤预防监管体制。研究启示:重视工伤预防是高效率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前提条件,而完善的工伤预防管制立法是高效率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运行基础;科学的工伤预防管制激励机制是高效率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关键核心,是引发企业、政府、劳动者“共赢”局面的必要条件;工伤预防的绩效评估反映工伤预防管制政策运行问题,帮助并提高政府工伤预防管制效率,缩短达到企业、政府、劳动者“共赢”局面的进程;统一的工伤预防监管体制是高效率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保障,是达到企业、政府、劳动者“共赢”局面的坚实基础。第7章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路径优化。为了达到“共赢”工伤预防管制制度,本文在借鉴典型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力求系统地将广泛且复杂影响工伤预防管制强度的因素,归纳并整合在政府管制机制的设置之内进行综合考虑。在构建一个三维立体概念框架下,本文给出如下建议:第一,政府转变工伤预防管制理念,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意愿、机会与能力,工伤预防管制引发企业全新安全技术创新,以及劳动者充分参与是实现“共赢”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目标的前置条件;第二,通过健全工伤预防管制立法、整合组织机构、精确设置工伤预防激励机制与强化工伤预防管制监督体制是实现“共赢”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目标的基础设置;第三,通过动态调整劳动者职业安全权益,平衡不同规模企业的内部激励动力,强化宏观、中观、微观管制主体责任及营造良好的工伤预防管制外部环境措施,是实现“共赢”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目标的后置保障。第8章研究结论及展望,概括全文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1)研究内容创新:本文提出工伤保险待遇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补偿受伤劳动者损失的收入再分配作用,且具有预防事故的安全激励作用。将工伤保险待遇的激励作用纳入工伤预防中,以此区分事前与事后工伤预防管制,拓展了工伤预防管制内涵。基于“波特假说”理论,本文进一步提出工伤预防管制应当在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的同时提高企业生产力,深化了工伤预防管制目标。为了实现“共赢”的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目标,政府应充分利用以降低费率使得企业获得短期利益的契机,实现以创新驱动的工伤预防管制模式的转变。因此,本文丰富和拓展了工伤预防管制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边界。(2)研究视角创新:本文首先从政府管制的宏观效应出发,论证了安全效率低的内在作用机理,发现企业道德风险的存在限制了工伤预防管制作用的发挥。然后,基于微观经济活动层面,刻画了保护人力资本安全减少工伤伤害的预防管制与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关系,发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因管制政策的实行而降低,且短期内又无法通过安全技术创新内部化其缴纳工伤保险费与补偿受伤工人待遇构成的工伤保险成本,是扭曲企业安全投资行为的根本原因,最终造成了工伤预防管制的安全效应与经济效应的双重负面局面。在结合宏微观研究基础上,通过构建三维立体概念框架,系统讨论了实现“共赢”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前置条件、基础设置及后置措施的优化路径,以期精确调整工伤预防管制的激励机制,推动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达到在充分保障劳动者安全的同时,促进企业经济健康与持续发展的目的。(3)研究方法创新:第一,衡量工伤预防管制的安全效应。既有相关文献主要基于企业规模越大工伤保险费率越高的假设而展开研究。然而,实践中工伤伤害率会随着政府管制程度呈现非线性关系及区间效应,若遗漏某种企业规模或保险费率情形下的工伤保险待遇的安全效应,会造成估计结果偏误。因此,为了修正以企业规模作为管制费率代理变量的假设缺陷,本文作了进一步拓展,以中国各省区不同行业的工伤保险费率构建综合保险费率指标,并按照数据本身的特征采用门槛模型自动划分样本。第二,衡量工伤预防管制的经济效应。成本-收益法是评估工伤预防管制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佳选择。然而,工伤预防管制的成本与收益测量值在实践中一般难以直接获得,且测算选取指标也可能存在遗漏或偏差。因此,本文选用双重差分模型克服成本-收益法中遗漏变量和不利因果关系的缺陷。进一步,为了精确评估工伤预防管制对于微观经济绩效的影响,将企业间生产率呈现?条件收敛的趋势纳入其中,重新构造了双重差分模型。

区少铨(Au Siu chuan)[2](2019)在《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建于1870年的东华医院,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设立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会服务。至2017年,东华三院在全香港设有超过300个服务单位,雇员人数逾一万名。自1880年开始在香港提供教育服务,在香港共设有52所学校,包括专上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学校的完整教育体系,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办学团体之一。东华医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初一段长时间内,曾一度是华人社会的权力中心。东华医院的董事集中了香港社会上举足轻重,及具有名望的华人绅商,属于士绅阶层的东院董事,经常负起排解纷争、维持地方秩序的责任。英政府亦乐意透过东华医院来维持华人的社会秩序。东华医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直至二次大战之后,方才日渐减退。本文以东华三院(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兴办教育的过程及其教育服务的变迁为例子,探讨民间非牟利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在香港社会经营教育服务的态度及实况。本文通过研究香港政府对东华教育服务的扶助及干涉的情况下,东华如何扩大其服务范围,改变课程和教学,由塾馆演变为现代化的多元教育机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东华三院的历史发展,概括说明从广福义祠至建立东华医院,以及三所医院联合组织成“东华三院”的历史背景。东华三院除赠医施药外,更同时兼及社会福利服务,东华总理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的社会服务皆有不同特色,救济范围广及国内外同胞,也反映了东华三院和港英政府、中国政府、海外华人的互动情况;第二章是说明东华兴办教育的第一阶段,东华自1880年利用文武庙捐款收益从事教育服务,创办第一所义学,从私塾形式扩展至现代化的小学,为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发展过程,其间义学在课程及管理上皆改了重大的改革,进而与另一历史悠久机构香港乐善堂义学作横向比较,以分析东华教育在当时发展的水平;第三章是叙述东华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战后东华三院全面恢复教育服务,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东华三院配合政府的发展步伐,着手开办中、小学、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发展正规和系统化的教育服务。到了 1997年,东华三院的教育进入了第三阶段,在配合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学校课程及活动上皆有不同的调适,而且发展了东华三院的德育课程,以建立“东华人”对国家及办学机构的归属感。东华三院亦与时并进,配合社会的转变和市民的需求不断改善及扩展包括大专等各项教育服务;影响东华三院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的影响及“东华人”精神尤其是突出的方面,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特区政府、香港社会的互动上,皆有超越其他办学团体的优势;东华学校重视价值教育,品德培养,因此栽培了众多出色的毕业生,这些“东华人”反映了“东华精神”,在香港各行各业均发光发亮。研究显示,东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民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办理学校的经过观之,东华在经费取得、学校的管理、发展策略与政府的交涉,均有其成功之处,总结东华成功从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办学机构的成功经验,能为中港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

王崇杰[3](2019)在《地缘商会的双向嵌入性运作机制研究 ——基于组织生命力分析框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在嵌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组织生命力概念并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发现了地缘商会的“双重嵌入”特性,探索了其运作中的多元“双向嵌入”机制。地缘商会因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家聚合体,并具备地缘乡情、工商从业人士、自发形成、无行业及规模限制、自主治理、涉及两地域等特质,而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并以服务会员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辅助政府治理为三大核心功能,因此暗含着其发展嵌入到经济、社会与国家(政治)的互动场景之中。而官方称之为“异地商会”,内含其嵌入的空间是双重的,既有乡籍地的深刻社会底蕴支撑,又有所在地的现实环境约束,既受到两个空间中社会关系的深刻影响,也产生反向影响。本文称之为地缘商会的“双重嵌入性”。从运作的角度看,地缘商会双重嵌入的目的是汲取人力、文化、货币、信息、政治和社会等资源以实现三大功能。其中作为地缘商会运作主体与关键资源的人力,尤其是会长和秘书长等核心领导者,基于其它资源的支撑在与市场、政府和社会的互动中形成了多元“双向嵌入”特性。即其一,领导者以文化符号的身份嵌入到地缘商会这一社会组织中,同时商会又通过领导者对这些文化内涵加以利用,形成了社会(文化符号)与市场的双向嵌入和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双向嵌入:其二,核心领导者往往兼具政治身份,以国家代表的身份将相关党政方针政策嵌入到商会的运作当中。同时,作为商会的热心组织者、管理者、社会知名人士,他们又以社会(组织)的符号嵌入到政治体系中寻求各种资源和利益保障,形成了社会(组织)与政治的双向嵌入。地缘商会利用双重嵌入汲取的资源开拓出经济、社会、政治(政策)三大活动空间,同时也形成了在市场竞争、公益慈善和政策红利三类夹缝中生长的状态。这种状态决定了地缘商会多元双向嵌入式运作的内在动力和发展路径。以组织的形态寻求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并通过架起桥梁、链接政府与市场,从而弥补市场与国家对民营企业家群体生存发展所造成的裂缝,构成了地缘商会双向嵌入式发展的内在动力。民营中小微企业的规模限制及撬动资源能力的劣势凸显了其亟待保护性的制度性公共产品供给。而我国转型期经济结构亟待调整、政治形势变迁导致商会链接政府寻求公共服务无效的双重压力,致使部分地缘商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产生根本性动摇,成为其“脱嵌”的内部动因。通常情况下,地缘商会均经历资源堆积的功能理想化时期,资源摩擦的功能定位期,资源调适与功能稳定期。从而大致呈现三种发展类型:良性的双向嵌入式可持续发展、异化的脱嵌式发展、滞化的不温不火型发展,各自发展路径迥异。良性发展状态下的地缘商会探索出了规模化、乡土精神内化、制度化、品牌化、专业化的成长路径,并形成一种资源与功能的自洽机制,即:双重嵌入、聚合资源——学习、探索、修正——完善文化、创新理念——切中痛点、认真践行——塑造品牌、获得认可——回哺资源——生命力旺盛。而异化的地缘商会因超越常规商会范畴、非规范化管理、服务欠缺、链接政府失效等走向“脱嵌”之路。原因在于其组织资源与功能之间的自悖机制,即:文化拓展与精神支撑相悖,人力错位与动员机制相悖,总体指导思想和影响力与外部政治经济环境相悖。滞化的不温不火型地缘商会如果有核心领导者大力投入和积极协调,则可能走向第一种类型,反之必然走向衰亡。本研究中的相关经验和教训,可以提供以下一些启示:从地缘商会发展的角度,第一,应认真反思自己的发展史,积极寻求改变和规模化,从而形成更为坚固和强大的支撑力量;第二,须认清地缘商会存在的根基在于乡籍文化与组织文化的支撑;第三,牢记地缘商会的使命是服务会员企业、社会和政府;第四,做好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第五,认清自己发展中的问题,增强自我调整能力。从政府治理社会的视角来看,国家一直通过特定途径嵌入到地缘商会当中,以保证自身基本路线得到维护和践行。地缘商会也应顺势嵌入到国家当中,以充分汲取各种资源,在实现自身目标的同时力争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当地方政府的帮手。但切忌成为官商勾结的平台,形成个别人的利益交换工具。本文探讨了“双重嵌入”概念对类似于地缘商会的中国特定类型社会组织如同乡会、同学会、校友会、战友会及特殊的校友型地缘商会等的适用性问题。它们共同的特点均是作为组织嵌入到两个特定的地域(地点),从而受到两地社会关系的影响,并至少涉及国家——组织(商会中内含市场)——社会的互动问题。地缘商会运作中的多元双向嵌入性与其它社会组织的双向嵌入性在互动关系层面明显增加了市场环节,更复杂也更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基于嵌入性的“可分析策略”构建了组织生命力分析框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组织生态理论进行了细化,突出资源与功能的契合过程,是本文可能的理论贡献。

郑辰暐[4](2019)在《江南都城城市形态变迁研究 ——一种城市历史图学的研究视角》文中认为中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历史资源关系密不可分,在重视城市历史景观、强化文化传承的政策背景下,对中国城市史以及历史城市形态变迁的过程展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城市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以及城市历史资源对城市发展的意义。本文以江南区域的古代都城苏州、南京及杭州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南京和杭州两个城市作为都城的时期,突出权力与自然环境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双重作用,对案例城市做出比较分析、特征提炼和规律总结,将江南地区所代表的中国传统空间观念及城市规划理念类型化。本文试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一套城市历史图学的研究方法:首先将历史资料整理分为文字资料和图形资料两大类,提取其中与研究相关的历史信息,然后将历史信息定位到现代矢量地形图上,转译形成一套各个年代的城市地图,建立城市历史信息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按照研究的需要将城市地图中各种要素按照点、线、面三大类进行提取,进行网络体系建构和相关计算分析,并对研究区域和城市的变迁特征和规律进行归纳总结。本文主要章节遵循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空间尺度层面展开研究。首先,宏观层面以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八府一州”所辖区域为研究空间范围,以史前时期至清前期为研究时间范围,对江南地区城镇总体结构变迁的过程进行了梳理,并推衍了城乡聚落、自然地貌以及人工水系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关联性。发现历史时期江南地区的聚落一直处于以水道为纲的网络体系中,在建都影响下的区域聚落网络发展可以分为五个时期。中观层面以包含都城府境的腹地区域为研究空间范围,以史前时期至公元十四世纪为研究时间范围,更为详细地考察了江南都城与腹地之间的经济社会关联,关注腹地环境对建都的作用以及都城对腹地的控制和带动作用。发现公元十四世纪之前,南北政权的几次分裂为江南都城及其腹地带来了发展机遇,而在其间南北政权的统一又持续为江南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为后续建都保留了经济基础。都城自身腹地的范围是由自然河道流域来决定的,都城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人工水系来完成的,这是政治权力因素在主导都城广域腹地范围上最重要的体现。微观层面以包含都城城郭及近郊的南京及杭州主城地区为研究空间范围,以六朝、南唐-吴越以及南宋三个时期为研究时段,针对南北政权分裂背景下的江南都城物质空间形态,对都城城廓形态、水陆交通格局、用地与设施功能布局以及权力空间分布进行了特征分析和变迁归纳。发现即使在政权迁徙、国力有限的情况下,统治者对都城形态是否符合礼制要求仍是最为重视的,江南都城作为礼法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象征政权的合法天授性。十四世纪以前南京和杭州的建都过程构成了后续城市建设的基础,江南都城形态的延续性不仅局限于城址叠合的物质形态表征上,更反映在核心规划理念、对微观地形的利用模式、功能整体布局关系以及与腹地城镇体系乃至江南区域之间的关联上。

陈琳[5](2017)在《东风日产文体中心运营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体育场馆在运营过程中要面对参与者、观众、设施、天气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由于这些相互交叉以及变化着的因素的影响,使体育场馆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遭受潜在损失的可能性,即体育场馆面临的风险。面对风险,体育场馆管理者需要将风险管理纳入运营管理体系中并使之规范化。东风日产文体中心作为全国第四个集体育、演艺活动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场馆,由社会资本直接参与其运营管理。在市场化运营的方式下,提高东风日产文体中心的风险管理水平,减少场馆潜在损失对场馆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对东风日产文体中心运营中的风险及管理情况进行了分析。论文在对东风日产文体中心的硬件设施、组织架构及人员情况、管理情况和活动承载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场馆的运营风险和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结合风险管理框架,指出了东风日产文体中心目前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并针对东风日产文体中心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论文研究结论如下:(1)东风日产文体中心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有设施设备风险、人员风险、财务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其中,设施设备风险分为场馆建筑质量、设计的风险和场馆运行配套设施风险;人员风险包括场馆管理团队风险和场馆服务群体风险;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风险事件的财务赔偿、合同执行失败;场外部环境风险主要有市政保障组织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2)东风日产文体中心成立了风险管理组织结构,该结构由总协调、执行负责组和紧急疏散组、医疗救护组、纠纷调解组、设备保障组、现场观众服务组、信息发布组六个风险管理小组组成。同时,东风日产文体中心还制定了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建立了风险信息汇报机制(3)东风日产文体中心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忽视风险识别和评估工作,应对措施中事后公关意识不强,风险管理工作流程有待完善;对风险管理工作缺乏监督反馈,尚未形成风险信息收集系统;场馆团队风险管理意识不高,风险管理工作未能融入日常管理工作。(4)东风日产文体中心要完善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对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分析,综合运用多种风险应对措施。与此同时,还要构建风险管理的保障机制,明确风险管理的责任制,成立风险管理工作监督小组,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保存和风险分析,并提高员工风险管理意识,使风险管理工作内化为员工的主动行为。

钟远明[6](2017)在《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抗战胜利后四年间内战成为主调,在内战背景下国统区铁路的经营与建设问题是战后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粤省铁路作为国统区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建设过程成为战后动荡四年间中国铁路的典型缩影与真实写照,且极具特色。该省铁路历经自清末至抗战全面爆发前后近40年的发展,在国家政权力量的主导下,从孤悬岭南到融入全国铁路系统,奠定其经营与建设的基本格局与重要基础;而战后四年则是衔接粤省铁路经营建设在抗战以前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重要过渡转型阶段。此阶段开启的首要步骤是国民政府从日军手中接收粤省铁路各路段,恢复原有经营,在此基础上重启粤省铁路营运,但过程未如人意,对之后的经营建设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此阶段开启的另一个关键步骤是国民政府重建对粤省铁路的统一管理,推动该省铁路各路段进一步整合;而铁路管理新模式的引入亦是战后中国铁路管理一次全新的探索与尝试,并产生持续的影响。由于战争的贻害,国内外局势复杂,粤省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丕变以及粤省铁路自身基础状况限制等,粤省铁路在战后四年间的经营建设肩负“恢复战前标准”沉重任务之余还需致力于“推动建设”。尽管各项日常经营事务——机务、工务、财务、行车、警务以及客货运输等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基础极为脆弱,与抗战前水平仍相去甚远。此外,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美国积极参与战后中国铁路建设,美援也成为粤省铁路建设得以启动的重要资金依赖;而在引入利用美援的憧憬下,广东军政当局喊出“复兴华南”的号召,锐意以粤省铁路为中心展开一系列建设项目,与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合作开展多项具有重要价值与长远意义的铁路工程,然而这些铁路工程在混乱的时局中始终未能完工,对广东地方经济建设推动作用有限,难以满足当地发展的需求。随着国民党在广东的统治行将崩溃,粤省铁路经营亦陷入空前困境;在人民政府正确政策方针以及原铁路职工的促成下,粤省铁路在新旧政权更迭过程中实现较为平稳的过渡,民国路政在广东得以转换新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铁路事业的一部分。

韩东银[7](2014)在《阳泉市区大气污染物扩散及空气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提出经深入细致调研,本文发现阳泉市区具有:山地中“西谷东盆”而建成区被圈闭的特殊地貌环境;静风频率高、逆温层发育、全年盛行偏西风、夏季盛行偏东风且风速较小、“北槽南涡”降雨天气形势等特殊气候条件;资源型企业、煤矸石山和山城机动车尾气的污染源特点。运用多年监测数据和山区河谷型城市多源扩散模型,经宏观对比和微观分析,揭示出:本区特殊的地貌、气候、污染源等因素复合形成了不均衡、复杂和不利扩散的大气污染物扩散场,该扩散场在高度上明显分层、在平面上明显分区。模拟了本区2006-2010年大气污染扩散状况,得到了分区分层的污染源污染物扩散规律。基于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酸雨监测控制和PM2.5实时监测控制等三种污染物削减方法,提出了本区空气质量优化控制系统。

释源清[8](2014)在《南朝佛教与文人 ——以谢灵运、萧子良、沈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土至南北朝已成为中国文化发展不可少的部分。江南一带佛教重视义理,专经专论沙门奠定了隋唐佛教各宗派的基础。同时重视义理之事适应于文人的兴趣,所以他们愿意与僧人交往,使佛教成为文人寻求新的领域。文人追求佛教的目的不同,有的意识到佛教对现实的生活有意义,而自己努力以佛教作为心灵的依托,以及尽力弘扬佛法;有的为了满足个人的信仰,以佛教为寄托心灵安慰的寄托之处;有的满足个人博大精深的学问,而在大海佛典中寻找知识;有的因仕途坎坷不得意,而寻找宗教来安慰心灵;有的为拉拢统治者和进入仕途之道而以宗教来服务政治仕途的目的。总之,他们以佛教作为一个手段来满足个人的需求。当然其中亦有的以善意求学而研究佛法,以佛法作为生活所需要的哲理。本论文从宋齐梁三个朝代以三位文人为代表来考察南朝文人与佛教的关系。首先介绍谢灵运与佛教,他以佛教作为仕途失意为寄托和安慰的宗教,同时也是一位以居士的身份与僧人辩论佛法的文人代表。他与僧人交往,参与佛教活动,还为佛教作了不少文章,如改治《涅盘经》、注《金刚般若经》、与僧人辩论“顿悟说”。虽然他的生活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可是最后临终一刻他能运用佛教的道理寄托个人的心灵,使心情安定,舍离怨恨之心,自在走去。其次,介绍萧子良与佛教,他是一位深信佛法,以王者的身份努力弘扬佛法。他对佛教的贡献最突出就是创作《净住子净行法门》,这是一篇忏文,也是一篇居士布萨的仪式,也是《梁皇忏》成就的基础,奠定了中国忏文成就。他虽然文学创作不是很有成就,可是他能推动南朝文学发展。子良组织文学活动,使知识分子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使文人有机会与僧人交往和研究佛法。这样让文人进入大海佛理中,以佛教丰富了文学圈,促进文学创作和成就。再次,介绍沈约与佛教,他是一位从道教转移信仰佛教,而以佛教徒的身份与外道辩论佛法。他与僧人交往,为僧人写碑、行状,为寺院写铭,可以说他为佛教创作了多种文体,如碑、铭、文、论、义、疏、赞、颂等,这是他对佛教文学方面所作出的莫大贡献。同时佛教也促进了他创作文学中的成就,如“四声八病”和“永明体”的诞生是从佛教文学中产生了启发。沈约创作音韵学的成就是接受了佛典中的转读和梵文拼音影响。他是文学音韵学创始人之一。佛教虽乃为外来的宗教,但他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贡献了不少。从文学发展而看佛教丰富了中国文学语言、音韵、典故、故事等,使文人创作的想象力,扩大视野,丰富了题材、观念、哲理等方面。文人从佛教教理中找到新的领域,新的思想,使他们对创作登上更高一层楼,成为南朝创作诗歌成就的基础。总之,佛教是一种促进中国文学成就的肥料,同时中国文人也增进佛教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少的部分,形成中国佛教的特色。

邢恩源[9](2013)在《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文中认为柯庆施于“文革”之前主政上海及华东十余年,是建国以后毛泽东最为赏识的地方领导人之一。1949年后,柯庆施先后担任南京市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1953年初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1954年10月调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从1956年起,柯庆施的政治生涯开始如日中天,在风起云涌的政坛上备受瞩目:他积极支持毛泽东对“反冒进”的批评,严厉指责所谓的“右倾保守主义”。1957年在上海贯彻毛泽东“引蛇出洞”反右方针,成为反右派运动主将。同年12月因发表《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的报告得到毛泽东的夸奖。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柯庆施语出惊人地提出:“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程度”,大力树立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他全力支持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在1958年夏天放出华东钢铁产量八百万吨的“大卫星”,对毛泽东要求当年全国钢铁产量达到“一 0七0”万吨起了决定性影响。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他首创了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口号。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他一方面对“大跃进”百般维护,另一方面严厉批判彭德怀的“右倾机会主义”。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上,他对刘少奇有关大跃进运动的总结报告表示不满,并希望继续跃进;1963年,为响应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重新倡导的“阶级斗争”,提出“大写十三年”口号,在华东迅速掀起现代戏运动,为“文革”的爆发奠定了广泛的舆论氛围和群众基础。此后,他与江青合作在上海打造“文化革命的试验基地”,并提携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基本形成了日后上海“文革”的政治构架。在他的大力支持与运作下,上海成为“文革”爆发的重要策源地。柯庆施的举动深得毛泽东的赏识,地位也随之不断攀升。1956年中共“八大”上他当选中央委员。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上他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从1960年开始担任重新成立的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解放军南京军区第一政委,同时继续兼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市长,成为响当当的华东“第一人”。1965年初升任国务院副总理。关于柯庆施的学术研究很具有典型意义。他是当时中共地方党政负责人中的一员,其表现出的政治姿态带有某种普遍性,只是更加突出和激烈而已。随着毛泽东“继续革命论”理论的变相发展,中共的执政主旨思想越来越急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急于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中共中央及地方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主动或被动地遵循毛泽东的指导思想亦步亦趋地紧跟。在党内大环境的制约下,柯庆施一方面揣摩毛泽东的心态,一再表达迎合性的极“左”言论,进而献言献策;另一方面彻底贯彻毛泽东所提出的各项“左”的政治方针,一直冲在历次政治运动的最前沿。但是,不可否认,在柯庆施的身上又充满了秉承“左”的路线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党性原则相互之间的矛盾。作为建国后在地方上最积极支持和拥护毛泽东极“左”路线的代表,柯庆施在1956—1965年间之所以能够飞黄腾达,说明了他的实际行动完全符合毛泽东的政治理念,是毛泽东政治思想在地方上的具体实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共党内,政治生态已经很不正常,整个社会在“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余波[10](2012)在《广东省应急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危机等诱发的自然灾害频发,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突发事件种类日益增多,成因不断复杂化、交错化,公共安全形势错综复杂,呈现出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趋势。国家因此做出了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力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案三制”(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应急管理体系。广东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均居全国第一,环境和人口等压力让应急管理工作变得更为棘手。考察5年多来广东省应急管理工作的发展和演进历程,伴随着广东省政府应急办的正式成立(2007年5月),一个比较完善的覆盖全省的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归纳广东省应急管理工作发展的实践,会发现广东省依据“一案三制”构建的:预防预测预警预报体系、应急管理宣教培训体系、信息报送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应急平台体系、应急保障体系、应急管理区域合作体系、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社会组织体系等9大体系,经历了考验,虽然目前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急管理工作是面向国家、公众和社会的,虽然有一定的程序可遵循,但在各种不确定的因素面前,一方面需要综合分析各种信息,另一方面又要实现快速准确的决策和行动。它具有总体性的特点,需要系统性的思维。而广东应急管理工作正面临着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应对的转折过程,需要一种系统化思维的指导,需要理念的升级。因此,如果能够构建起一种模型,面对没有明显的结构、不好量化的人类活动系统,能明确应急管理工作的“应然模型”,再与现实进行对比,得出差距并寻求解决的方法,那将有助于推进广东应急管理工作。本文依据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把广东应急管理9大体系纳入构建起来的由“抽象系统、活动系统、物理系统”组成的应急管理应然模型中,再将广东省应急管理工作现状与应急管理概念模型进行对比,结合2008年年初雨雪冰冻灾害、2011广州新塘群体性事件等案例的分析,发现广东省应急系统存在准备不足、信息沟通不畅、应对弹性不足、宣教培训工作不够细化、政府管理职能模糊重叠、预案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立法保障工作有待推进、社会资源整合不足、调查评估工作不够健全等问题,导致应急行动跨地区联动的缺失、有效应急行动迟滞等结果,并进一步从完善应急法规体系、健全应急预警机制、强化组织体系建设、优化分类管理职能、着力应急平台构建、推进绩效评估制度方面对广东省应急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软系统方法论是一个7阶段组成的循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阶段1与阶段2是对某一特定问题情景中结构与过程的分析,阶段3是提出相关系统的根定义,阶段4是构建和检验概念模型,阶段5是将概念模型与现实进行比较,阶段6与阶段7是实施可行的和合乎需要的变革。在本研究所构建的概念模型中,体现了对应急管理活动的如下理念: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具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应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损失。政府在执行应急管理任务时,要事先获得应对危机的能力,在危机发生前和发生时要对危机进行综合分析,在应对危机时,要注意应急现场的各种反馈,并根据反馈适当调整应急管理活动。这就揭示出了一个将有大量信息输入的系统,该系统将采取与应急管理有关的各种行动,习得各项技能,筹集各种资源,运用先进的技术,组织人力队伍,把握所有的操作的成功,从而控制旨在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及其带来的损失的行动。该系统的输出将包括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得到实现,公信力得以加强,是一种无形的服务产品。

二、东莞保安开展“五比”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莞保安开展“五比”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框架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及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存在的不足
2.工伤预防管制的理论机制分析
    2.1 工伤预防管制的理论分析基础
        2.1.1 工伤预防管制的相关概念界定
        2.1.2 工伤预防管制的属性及其特征
        2.1.3 工伤预防管制的激励措施
    2.2 工伤预防管制引发“共赢”局面的逻辑演化
        2.2.1 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美好愿景
        2.2.2 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设定困境
        2.2.3 政府工伤预防管制的机制调整
    2.3 现阶段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作用机理
        2.3.1 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安全效应
        2.3.2 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经济效应
    2.4 本章小结
3.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变迁、现状及成因
    3.1 工伤预防管制体制的变迁
        3.1.1 工伤预防管制体制的萌发期
        3.1.2 工伤预防管制体制的确定期
        3.1.3 工伤预防管制体制的调整期
        3.1.4 工伤预防管制体制的完善期
    3.2 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现状
        3.2.1 工伤事故与职业病现状
        3.2.2 工伤保险基金运行现状
        3.2.3 工伤保险费率机制现状
        3.2.4 工伤预防管理体制现状
        3.2.5 试点地区的工伤预防现状
    3.3 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主要问题
        3.3.1 工伤风险严峻,道德风险突出
        3.3.2 失衡的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结构
        3.3.3 不精确的事前工伤预防激励机制设置
        3.3.4 脱离的事前与事后工伤预防管制
    3.4 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问题成因
        3.4.1 不完备的工伤预防管制立法
        3.4.2 不科学的工伤预防管制组织设置
        3.4.3 不适宜的工伤预防管制实施力度
        3.4.4 单一的工伤预防管制效率评估
    3.5 本章小结
4.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效率评估——基于安全效应视角
    4.1 门槛模型构建
        4.1.1 门槛模型选择依据
        4.1.2 门槛值选择
        4.1.3 门槛回归具体模型
    4.2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4.2.1 变量选择
        4.2.2 数据来源与分析
    4.3 预期待遇的安全效应实证分析
        4.3.1 1%管制强度下预期待遇的安全效应
        4.3.2 0.9%管制强度下预期待遇的安全效应
        4.3.3 0.75%管制强度下预期待遇的安全效应
        4.3.4 不同管制强度下预期待遇的安全效应比较
    4.4 实际待遇的安全效应实证分析
        4.4.1 1%管制强度下实际待遇的安全效应
        4.4.2 0.9%管制强度下实际待遇的安全效应
        4.4.3 0.75%管制强度下实际待遇的安全效应
        4.4.4 不同管制强度下预期与实际待遇的安全效应比较
    4.5 低安全效应的内在作用机理
        4.5.1 机理分析与模型构建
        4.5.2 低安全效应的估计方法
        4.5.3 企业事前与事后道德风险的边际弹性
    4.6 本章小结
5.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效率评估——基于经济效应视角
    5.1 双重差分模型构造
        5.1.1 双重差分模型选择依据
        5.1.2 双重差分基本模型
        5.1.3 微观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趋势
        5.1.4 重新构造双重差分模型
    5.2 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5.2.1 TFP测算方法选择
        5.2.2 状态空间具体模型
    5.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5.3.1 数据来源
        5.3.2 变量选择
        5.3.3 变量统计描述
    5.4 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5.4.1 自然实验性质的检验结果
        5.4.2 1%管制强度下模型估计结果
        5.4.3 1%管制强度下的滞后效应
        5.4.4 0.9%管制强度下模型估计结果
        5.4.5 0.9%管制强度下的滞后效应
        5.4.6 不同工伤预防管制强度下经济效应比较
    5.5 稳定性检验
        5.5.1 不同体制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趋势
        5.5.2 剔除人力资本的全要素生产率趋势
    5.6 本章小结
6.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6.1 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模式
        6.1.1 工伤预防管制的背景
        6.1.2 工伤预防管制模式的类型
    6.2 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的法律体系
        6.2.1 “完全政府”工伤预防管制法律体系
        6.2.2 “自我”工伤预防管制法律体系
        6.2.3 “协同”工伤预防管制法律体系
    6.3 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的激励机制
        6.3.1 工伤保险待遇机制及其激励效应
        6.3.2 工伤预防项目及其激励效应
        6.3.3 工伤保险费率机制及其激励效应
    6.4 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的管理体系
        6.4.1 “民主自治式”工伤预防管制的管理体系
        6.4.2 “偏重政府主导式”工伤预防管制的管理体系
        6.4.3 “完全政府主导式”工伤预防管制的管理体系
    6.5 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的监督体系
        6.5.1 绩效评估作为工伤预防管制的监督依据
        6.5.2 奖惩机制作为工伤预防管制的监督手段
        6.5.3 制衡机制作为工伤预防管制的监督力量
    6.6 典型国家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经验与借鉴
        6.6.1 高度重视工伤预防管制
        6.6.2 完善的工伤预防管制立法
        6.6.3 科学的工伤预防管制激励机制
        6.6.4 全面的工伤预防管制绩效评估
        6.6.5 统一的工伤预防管制监管体制
    6.7 本章小结
7.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的路径优化
    7.1 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三维立体概念框架
        7.1.1 工伤预防管制具有时间维度
        7.1.2 工伤预防管制具有管理层次维度
        7.1.3 工伤预防管制具有事故因素维度
        7.1.4 工伤预防管制具有双重管制方向
    7.2 “共赢”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前置条件
        7.2.1 政府转变工伤预防管制理念
        7.2.2 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意愿、机会与能力
        7.2.3 工伤预防管制引发企业全新技术创新
        7.2.4 劳动者充分参与工伤预防管制
    7.3 “共赢”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基础设置
        7.3.1 健全工伤预防管制立法
        7.3.2 整合工伤预防管制组织结构
        7.3.3 精确设置工伤预防管制激励机制
        7.3.4 强化工伤预防管制监督体制
    7.4 “共赢”中国工伤预防管制的后置保障
        7.4.1 动态调整劳动者职业安全权益
        7.4.2 平衡不同规模企业的内部激励动力
        7.4.3 强化宏观、中观、微观管制主体责任
        7.4.4 营造良好的工伤预防管制外部环境
    7.5 本章小结
8.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2)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题目说明
    二、选题意义
        (一) 研究的意义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限制
    三、研究现状
        (一) 关於香港史相关的研究
        (二) 关於东华三院历史的相关研究
        (三) 关於东华三院档案的说明
第一章 东华三院概况
    第一节 从广福义祠到东华医院、东华三院
        一、东华医院成立的背景
        二、从广福义祠到成立东华医院
        三、东华医院中医理念与港英政府磨合
        四、东华医院至东华三院
    第二节 东华医院非医疗功能的拓展及与港英当局的磨合
        一、东华医院救助与善业
        二、海内外社团与东华医院的关系
        三、华人社会仲裁与港英政府价值观磨合
    第三节 东华领袖与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一、买办绅商:面向祖国的年代(1880-1930)
        二、官商巨贾:立足香港寻求发展(1931-1980)
        三、商界精英:植根香港,回归祖国时期(1981-1997前後)
    小结
第二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上1880-1945)
    第一节 东华医院文武庙义学
        一、设立文武庙义学社会背景
        二、文武庙义学招生动机与扩展策略
        三、文武庙义学办学形式及课程
        四、文武庙义学师资及教学概况
        五、文武庙义学收费及学校管理
    第二节 东华医院义学的早期发展及改革
        一、小学的办学策略、学生入学
        二、小学的学制与课程
        三、义学师资及学与教情况
    第三节 东华医院义学与乐善堂义学的横向比较
        一、校舍规模及办学动机
        二、师资待遇及学历
        三、行政管理
        四、课程与教学法
        五、学生表现
        六、财政收入来源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一、护士学校的办学背景
        二、东华护士学校课程设置
        三、入学的选拔及就业出路
    小结: 东华医院义学教育之评价
第三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下1946-1997)
    第一节 东华三院小学发展概况
        一、战後小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二、招生动机及学校扩展的策略
        三、小学的收生程序及课程
        四、小学的课外活动
        五、教师的遴选、待遇及专业发展
        六、升学衔接及评量考核
    第二节 东华中等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一、东华三院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二、教育目的与扩展的策略
        三、课程设置及师资
        四、学生培育及学生支援
        五、学校管理与组织
    第三节 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的发展概况
        一、东华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法
        三、东华特殊学校的办学概况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小结 回归前东华教育之发展
        一、重视教育管理的透明度
        二、重视弱势学生的职业教育问题
        三、灵活有效募款及服务模式
        四、办学团体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
        五、东华三院与内地交流之恢复与加强
第四章 香港回归以来东华三院教育发展(1997-2017)
    第一节 回归以来的东华三院中小学教育
        一、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架构
        二、中学的学制及课程改革
        三、小学的学制及课程转变
        四、东华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新趋势
        五、学生培育
        六、东华三院中小学教师发展
    第二节 回归後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转变
    第三节 东华大专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东华学院的发展背景
        二、东华护士学校的结束及中东书院的创办
        三、东华学院发展新里程
    小结-东华三院在特区政府管治下的办学特色
        一、发展东华三院院本德育课程-塑造东华故事
        二、鼓励本地、国内、海外考察交流
        三、办学团体资本强大,对教育发展的强势支持
        四、重视平等机会教育及支援
第五章 东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的互动
    第二节 过渡期至回归以後的东华三院教育
    第三节 “东华人”“东华精神”与香港社会
    小结
结语: 东华教育服务对民办教育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目录(附表及附图)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后记

(3)地缘商会的双向嵌入性运作机制研究 ——基于组织生命力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组织生命力的研究
        二、关于商会和地缘商会的研究
        三、简单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框架结构
第二章 人力资源在地缘商会运作中的作用
    第一节 地缘商会运作中的人力资源结构
        一、地缘商会的领导层及其核心价值
        二、地缘商会的工作人员及其作用
        三、地缘商会的智囊团及其影响
        四、地缘商会中普通会员的构成
    第二节 地缘商会的人力资源与服务会员
        一、乡情与信任支撑下地缘商会会员之间的服务
        二、地缘商会工作人员的服务角色
        三、智囊团的构成群体及其服务机制
        四、地缘商会人力资源的流失及其影响
    第三节 服务政府中地缘商会人力资源的多重角色
        一、地缘商会党建的双向嵌入特性
        二、地缘商会人力资源对政治资源的汲取
        三、地缘商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及其问题
第三章 文化资源在地缘商会运作中的变迁
    第一节 地缘商会运作中的文化资源特质
        一、乡籍文化及其作为地缘商会运作资源的不同属性
        二、地缘商会运作中的组织文化变迁
    第二节 地缘商会文化资源对服务会员的多元价值
        一、乡籍文化变迁及其对服务会员的价值
        二、组织文化建构及其对服务会员的价值
        三、文化资源服务会员过程中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第三节 文化特质与地缘商会双向嵌入式服务社会
        一、乡籍文化对地缘商会服务社会的影响
        二、组织文化对地缘商会服务社会的影响
        三、文化资源影响下地缘商会服务社会的特色
        四、服务社会过程中地缘商会文化资源的变迁
    第四节 文化符号化与地缘商会双向嵌入式服务政府
        一、文化符号支撑下地缘商会的嵌入性服务与家乡政府的反向嵌入
        二、文化规范化中地缘商会对所在地政府的嵌入性服务
        三、市场一体化视角下的文化资源与地缘商会服务政府招商
第四章 货币资源对地缘商会运作的价值
    第一节 地缘商会货币资源的结构与问题
        一、地缘商会日常运作的资金来源和问题
        二、地缘商会大型活动的资金来源及其问题
    第二节 货币资源对地缘商会服务会员的影响
        一、服务会员的地缘商会内部借贷机制
        二、地缘商会平台支撑的银行授信机制
        三、基于内部会员资金的以商养会机制
    第三节 人力与货币一体化支撑下的地缘商会服务社会
        一、社会责任意识下地缘商会会员的公益慈善活动
        二、外在因素对地缘商会人力财力付出的影响
    第四节 货币资源支撑下地缘商会服务政府的双向嵌入机制
        一、地缘商会撬动资金服务地方政府招商的双重考量
        二、利益驱动下的会长竞选路径
        三、争取合理合法政府补贴的路径
        四、货币管道内党建中地缘商会与政府的互相嵌入
第五章 信息资源对地缘商会运作的影响
    第一节 信息资源支撑下地缘商会嵌入式服务会员
        一、内在嵌入性的地缘商会内部信息对服务会员的影响
        二、双重嵌入中的地缘商会外部信息集聚对服务会员的影响
        三、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会员发展中的问题
        四、国外商会信息资源开发的经验和相关比较
    第二节 信息资源支撑下地缘商会双重嵌入中的服务社会机制
        一、乡情牵引与内外部信息支撑的回报乡梓行为
        二、社会责任感召下的回报社会行为
        三、政治任务语境中的服务社会行为
        四、地缘商会利用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的“双向嵌入性”
        五、信息资源支撑的地缘商会公益行动内在机制
    第三节 信息资源支撑下地缘商会双重嵌入中的服务政府机制
        一、信息沟通需求下的地缘商会对接政府
        二、信息资源支撑的地缘商会政策参与
        三、信息资源支撑下地缘商会的企业行为规范化建设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
        一、地缘商会的独有特色及其“双重嵌入性”
        二、地缘商会运作中的多元“双向嵌入性”及其内在机制
        三、地缘商会在夹缝中双向嵌入式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地缘商会双向嵌入式发展的基本路径
        五、地缘商会双向嵌入式运作中的生命力特征及其内在机制
    第二节 讨论
        一、本研究对地缘商会发展及地方政府治理社会的启示
        二、“双重嵌入”理念对于中国特定社会组织的适用性问题
        二、地缘商会与其它社会组织“双向嵌入性”的异同
        三、组织生命力视角对组织社会学相关理论的回应
        四、地缘商会的本质及对其生命的一个预测
        五、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江南都城城市形态变迁研究 ——一种城市历史图学的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与政策背景
        (二)中国历史城市规划与发展背景
    二、研究对象
    三、概念辨析与界定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城市区域结构的研究方法
        (二)城市历史形态的研究方法
        (三)江南区域及中心城市历史研究
        (四)综述小结
    五、研究意义与内容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一章 江南区域聚落网络体系演变与特征分析
    1.1 江南地区发展基础—自然地理与早期文明积淀
        1.1.1 自然地理环境
        1.1.2 早期聚落群与环境利用
    1.2 江南地区聚落网络变迁
        1.2.1 秦代以后江南地区制度背景
        1.2.2 江南地区的人口与总体发展
        1.2.3 江南地区水环境变迁
        1.2.4 江南地区聚落点变迁
        1.2.5 要素网络变迁关联
    1.3 小结
第二章 江南都城腹地历史发展与特征分析
    2.1 史前地理环境变迁中的聚落分布
        2.1.1 案例城市地区一般聚落变迁
        2.1.2 史前聚落与地理要素分布特征
        2.1.3 礼,权力与早期都邑
    2.2 先秦至秦汉时期城邑变迁
        2.2.1 先秦时期
        2.2.2 秦汉时期
        2.2.3 先秦都邑设计
    2.3 六朝时期都城建康腹地发展
        2.3.1 建都政治局势及地理环境基础
        2.3.2 六朝前期人口分布与门阀士族阶层的来源
        2.3.3 水网功能与分布
        2.3.4 农业基础建设
    2.4 隋唐五代时期双都城格局形成基础
        2.4.1 隋唐时期政治制度
        2.4.2 隋唐时期城市行政区人口发展
        2.4.3 隋唐时期水利建设与农业发展
        2.4.4 五代时期南唐-吴越国形势
    2.5 南宋时期江南双都城腹地发展
        2.5.1 定都政治局势与经济基础
        2.5.2 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
        2.5.3 两都腹地发展
    2.6 小结
第三章 六朝时期江南都城形态与变迁特征分析
    3.1 六朝时期都城规模推算及形态转译
        3.1.1 都城都市规模推算
        3.1.2 都城城市形态转译
    3.2 六朝时期都城城市形态要素分类与变迁
        3.2.1 都城政治与礼制核心区布局
        3.2.2 都城水利工程建设与水陆交通格局
        3.2.3 都城居住区与名人宅园布局
        3.2.4 都城设施分类及布局
    3.3 门阀士族与六朝都城建康权力空间分布
    3.4 小结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江南双都城格局的形成与形态特征分析
    4.1 隋唐时期重点城市建设
    4.2 南京-杭州两都的首次形成——五代时期
        4.2.1 杨吴-南唐金陵城
        4.2.2 吴越西府杭州城
    4.3 小结
第五章 南宋时期江南双都城形态特征分析
    5.1 行在临安府城市形态要素分类与特征分析
        5.1.1 都城建造过程及形态转译
        5.1.2 都城水陆交通格局
        5.1.3 都城礼制核心区布局
        5.1.4 都城行政设施布局
        5.1.5 都城军事设施布局
        5.1.6 城市管理分区与居住区布局
        5.1.7 城市物资供应设施布局
        5.1.8 城市公共事业设施布局
    5.2 留都建康府城市形态要素分类与特征分析
        5.2.1 城市建造过程、形态转译与水陆交通格局
        5.2.2 行宫及政治军事核心区布局
        5.2.3 城市管理分区与居住区布局
        5.2.4 城市物资供应设施布局
        5.2.5 城市公共事业设施布局
    5.3 都城权力空间分布比较
    5.4 小结
第六章 十四世纪以前江南都城形态变迁特征归纳
    6.1 十四世纪以前南京及杭州都城结构性形态要素变迁特征
        6.1.1 城市地区水系形态与连通性变迁
        6.1.2 城廓形态构成模式与城市实际建设规模变迁
        6.1.3 都城实际建设区内水陆交通格局变迁
    6.2 十四世纪以前南京及杭州都城功能性设施分布与关联性变迁
        6.2.1 都城礼制格局下的设施布局变迁
        6.2.2 与实际使用方式或可达性相关的设施布局变迁
    6.3 十四世纪以前南京及杭州都城权力空间分布变迁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图表来源
作者简介
致谢

(5)东风日产文体中心运营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2.1.1 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
        2.1.2 关于体育风险管理的研究
        2.1.3 关于体育场馆风险管理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2.1 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
        2.2.2 关于体育风险管理的研究
        2.2.3 关于体育场馆风险管理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实地调查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4.1.1 风险
        4.1.2 风险管理
        4.1.3 体育场馆运营风险管理
    4.2 风险管理框架分析
        4.2.1 国内外组织风险管理框架
        4.2.2 体育场馆运营风险管理框架
    4.3 东风日产文体中心简介
        4.3.1 硬件设施
        4.3.2 组织架构及人员情况
        4.3.3 管理情况
        4.3.4 活动承载
    4.4 东风日产文体中心运营风险分析
        4.4.1 设施设备风险
        4.4.2 人员风险
        4.4.3 财务风险
        4.4.4 外部环境风险
    4.5 东风日产文体中心现有风险管理方式
        4.5.1 成立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4.5.2 建立风险信息沟通汇报机制
        4.5.3 制定风险管理工作流程
    4.6 东风日产文体中心运营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4.6.1 风险管理流程不完善
        4.6.2 风险管理保障体系不健全
        4.6.3 风险管理意识不高,未形成初步的风险管理文化
    4.7 东风日产文体中心运营风险管理改进策略
        4.7.1 完善风险管理工作流程
        4.7.2 完善风险管理保障体系
        4.7.3 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后续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抗战以前粤省铁路从分治到整合的进程
    第一节 粤省铁路分治的形成
        一、美国方面关于省三支线的兴筑及其困境
        二、商办铁路公司对粤汉铁路广东段的修筑与经营
        三、英国势力笼罩下广九铁路的兴筑与经营
    第二节 抗战爆发前粤省铁路的整合
        一、省内整合:政治介入粤省铁路内部事务
        二、融入全国铁路系统:四大铁路管理局(工程局)合并
    第三节 抗战爆发前后粤汉广九两路接轨
        一、接轨问题的起源
        二、中央、地方与英国关于接轨问题的立场与纠缠
        三、两路接轨促成“香港通道”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粤省铁路经营的恢复与统一管理的重建
    第一节 粤省境内粤汉、广九等路段的接收与营运初步恢复
        一、陆军第二方面军铁路接收事宜
        二、交通部驻粤人员的铁路接管
        三、粤省境内粤汉、广九等路段交通营运的恢复
    第二节 海南岛铁路之接收与初期经营
        一、日军对海南岛铁路的营建概况
        二、海南岛铁路接收乱局
        三、海南岛铁路接收初期之经营及困难
    第三节 粤省铁路统一管理的重建
        一、粤汉区铁路管理局之建立
        二、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在粤组织机构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抗战胜利后粤省铁路的日常经营
    第一节 粤省铁路营运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援助
    第二节 粤省铁路经营中的主要事务
        一、机务
        二、工务
        三、财务
        四、行车
        五、警务
    第三节 客货运输状况及其进步与不足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抗战胜利后粤省铁路新工程与广东地方建设
    第一节 美援、“复兴华南”计划与粤汉区铁路
        一、打造华南“美式铁路典范”
        二、以铁路带动“复兴华南”计划
        三、“美援”的落差
    第二节 开发海南岛:海南环岛铁路之建设及窘境
        一、海南环岛铁路建设基础与建筑计划
        二、开展海南环岛铁路计划中的困难
        三、环岛铁路计划的搁置与地方民众的反应
    第三节 连通粤汉干线与广三段:建设广州西南大桥
        一、工程缘起
        二、战后路局、省府与市府合作筹筑西南大桥
        三、工程计划与中辍
    第四节 运输煤炭以济广东:狗牙洞支线建设
        一、缺煤的广东
        二、粤湘边境、粤北煤矿的早期开发与狗牙洞支线雏形
        三、支线工程开展与相关概算
        四、推进支线工程的现实困难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民国路政在广东的转换
    第一节 粤省铁路深陷经营困境
        一、财政极度困难
        二、粤省铁路工潮迭起
        三、路局高层离心离德
        四、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南迁广州
    第二节 广州机厂等设备人员迁台
    第三节 人民政府对粤省铁路的接管与改造
        一、接管前夕之情形
        二、粤省铁路的接管与改造过程
        三、粤省铁路交通恢复与营运展望
    第四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阳泉市区大气污染物扩散及空气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2.1 大气污染扩散方面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2.1.1 研究现状
        1.2.1.2 存在问题
        1.2.1.3 发展趋势
        1.2.2 城市空气质量控制方面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2.2.1 研究现状
        1.2.2.2 存在问题
        1.2.2.3 发展趋势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主要方法
2 大气环境特征分析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2 地形地质环境
        2.1.3 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
        2.1.4 矿产资源及其产业
        2.1.5 气象环境及其它
    2.2 特殊地貌特征分析
        2.2.1 流水地貌
        2.2.2 山地地貌和丘陵地貌
        2.2.3 丘陵被山地所夹而成的盆地地貌
        2.2.4 人工高地地貌
    2.3 特殊气候特征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污染源调查与特征分析
    3.1 概述
    3.2 高架污染源调查结果
    3.3 2006 年以前中低架污染源调查结果及污染物削减量
    3.4 2006 年以来中架源的调查结果
    3.5 2006 年以来低架源调查结果
    3.6 煤矸石面源调查与分析
        3.6.1 煤矸石山治理情况
        3.6.2 矸石山污染形成的面源
        3.6.3 矸石山污染物浓度监测及测算
        3.6.4 矸石山污染物排放量测算
    3.7 交通线源及线源形成的面源调查与分析
        3.7.1 交通线源及面源情况
        3.7.2 交通流量的调查
        3.7.3 研究区交通污染源排放特点
        3.7.4 交通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
    3.8 本章小结
4 空气质量与酸雨监测及所反映的大气污染物扩散场特征
    4.1 环境空气质量及酸雨监测
        4.1.1 监测点布设情况
        4.1.2 监测结果所反映的污染物时空分布及污染态势
    4.2 环境监测所反映出的大气污染物扩散场特征
        4.2.1 酸雨与空气监测点位所反映大气污染特征变化的对比
        4.2.2 历年酸雨成因机制反映的污染物扩散特征
        4.2.3 环境监测及酸雨机制所反映的大气污染物扩散场特征
    4.3 本章小结
5 大气污染扩散模拟及所反映的大气污染物扩散特征
    5.1 大气污染扩散特征模式及扩散模拟软件选用
        5.1.1 大气污染扩散模式一般概述
        5.1.2 研究区固定源和移动源大气污染扩散模式
        5.1.3 扩散模拟软件
    5.2 研究区大气扩散状况模拟与结果分析
        5.2.1 研究区大气扩散状况模拟
        5.2.2 模拟计算与监测结果统计分析——模拟结果符合性分析
    5.3 模拟结果所反映的大气污染扩散特征
    5.4 本章小结
6 空气质量控制研究
    6.1 概述
    6.2 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和削减方法研究
        6.2.1 常用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
        6.2.2 研究区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削减模式
        6.2.3 研究区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削减模式的模拟验证
        6.2.3.1 运用模式的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成果
        6.2.3.2 运用模式的总量控制及大气污染物削减计算成果
        6.2.4 运用模式的削减量预测
        6.2.4.1 运用模式的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成果
        6.2.4.2 运用模式的总量控制及大气污染物削减计算成果
    6.3 酸雨监测污染物控制削减方法研究
    6.4 PM_(2.5)实时监测污染物控制削减方法
    6.5 空气质量优化控制系统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南朝佛教与文人 ——以谢灵运、萧子良、沈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前人研究的成果
    三、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南朝佛教发展与社会背景
    第一节 佛教传入东土与发展的情况
        一、佛教传入东土
        二、魏晋时期佛教发展和主要思想
    第二节 南朝佛教与社会背景
        一、帝王与佛教
        二、南朝文人与佛教的发展
        三、南朝高僧及其佛教活动
    本章总结
第二章 谢灵运与佛教
    第一节 谢灵运与佛教因缘
        一、谢灵运生平
        二、谢灵运与僧人
        三、谢灵运与居士
    第二节 谢灵运与诸僧辩论及其观点
        一、《辨宗论》中的主要观点
        二、谢灵运与华夷思维方式
        三、权说的观点
    第三节 谢灵运的山水诗与佛教思想
        一、涅盘顿悟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中的表现
        二、般若空观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中的表现
        三、山水诗中的时光与生命
        四、维摩诘形象对谢灵运山水诗的影响
    第四节 谢灵运与佛教其他着作
        一、赞
        二、铭、碑
        三、诔
        四、《十四音训叙》
        五、《金刚般若经注》
    第五节 谢灵运诗文中的佛教思想
        一、慈悲精神在谢灵运诗歌中的体现
        二、涅盘思想
        三、弥陀净土思想
        四、从佛教典故论谢灵运的佛教思想
    第六节 谢灵运一生与佛教回顾
        一、谢灵运的负才傲俗之心
        二、隐居与出仕共存
        三、个人杀戒的矛盾
        四、总结谢灵运一生与佛教
第三章 萧子良与居士布萨仪式
    第一节 萧子良与佛教徒交往
        一、萧子良生平与佛教
        二、萧子良与文人
        三、竟陵王与僧人交往
    第二节 论《净住子净行法们》中的思想
        一、着作之由与版本
        二、《净住子》的内容
        三、《净住子》的主要思想与价值
    第三节 萧子良与佛教活动
        一、组织佛教活动
        二、佛教编着
        三、总结萧子良的佛教思想
第四章 沈约与外道辩及其佛教创作
    第一节 沈约与佛教徒交往
        一、沈约平生与佛教的关系
        二、沈约参与佛教活动
        三、沈约与僧人交往
        四、沈约与居士交往
    第二节 沈约进入“竟陵八友”年间的佛教思想
        一、与文惠太子有关的佛教着作
        二、与竟陵王有关的佛教着作
        三、其它着作
    第三节 沈约于天监年间与外道辩论及其佛教创作
        一、关于形神辩论的观点
        二、关于圣论的观点
        三、天监年间的其它着作
    第四节 沈约与佛教其它着作
        一、论
        二、文
        三、义
        四、沈约的其它佛教着作
        五、总结沈约的佛教思想
第五章 谢、萧、沈的佛教思想异同点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谢、萧、沈与佛教的共同点
        一、社会环境
        二、佛教盛行
    第二节 谢、萧、沈与佛教之别
        一、离得失仕途之路找寄托精神之处的谢灵运
        二、尽力弘法寻找寄心灵余地的萧子良
        三、进入仕途之路的沈约
    第三节 从三者看佛教对文学发展的作用
        一、三者与佛教的外表运用
        二、三者与佛教的内涵运用
        三、佛教活动与文人创作的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沈约佛教词汇注释
后记

(9)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去世后的哀荣
        一、病逝成都
        二、超乎常规的葬礼
        三、死因重提
    第二节 出身和早期经历
        一、出身
        二、新潮学生
    第三节 家庭和工作作风
        一、简朴的家庭生活
        二、勤恳的工作作风
第二章 早期生涯
    第一节 峥嵘岁月
        一、见到列宁
        二、年轻的共产党员
        三、在“王明路线”时期
    第二节 延安整风之中
        一、与刘少奇“结怨”
        二、延安整风的开展
        三、被“抢救”
    第三节 石家庄的“试验田”
第三章 在南京的日子
    第一节 主政南京
        一、刘少奇的一封电报
        二、接管南京
        三、基层政权的建立
        四、恢复生产
        五、推动城市转型
    第二节 江苏省委书记任上
        一、中共高层“过渡”时间上的分歧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
    第三节 推行农业合作化
        一、“农业社会主义思想”
        二、为江苏互助合作运动打下基础
        三、推行统购统销工作
第四章 在上海初显身手
    第一节 初露锋芒
        一、入主上海
        二、跑步进入社会主义
        三、上海的“对资改造”
        四、“论十大关系”对上海的影响
    第二节 关于反右运动
        一、整风运动
        二、鼓励鸣放
        三、反右主将
        四、上海反右派风暴
第五章 从反冒进到大跃进
    第一节 柯庆施与大跃进运动兴起
        一、“主要矛盾”问题
        二、乘风破浪
        三、批评反冒进
        四、无限崇拜
        五、“急先锋”
    第二节 城市大跃进的楷模
        一、上海进入“大跃进”
        二、“一0七0”指标的提出
        三、大炼钢铁
        四、“技术革命”
        五、“全国一盘棋”
    第三节 上海农村人民公社化
        一、推波助澜
        二、大办人民公社
        三、短暂的纠“左”
        四、不服输
第六章 庐山会议后的继续跃进
    第一节 庐山会议
        一、再度转向
        二、上海反右倾斗争
        三、打击刘顺元
    第二节 继续跃进
        一、工业再跃进
        二、“救命稻草”
        三、“穷过渡”
    第三节 跃进的代价
        一、更上层楼
        二、保钢
        三、农村危局
        四、不糊涂的糊涂账
第七章 七千人大会前后
    第一节 坚守最后的阵地
        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二、不同的反思
        三、最后的“社会主义阵地”
    第二节 分裂的开始
        一、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二、中央高层重心的偏移
        三、为毛泽东辩护
    第三节 重提“阶级斗争”
        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二、上海的阶级斗争之弦
        三、“四清”运动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的试验基地
    第一节 倡导现代戏
        一、“大写十三年”
        二、华东各地贯彻
        三、毛泽东的支持
    第二节 “文革”前华东现代戏高潮
        一、华东成为现代戏的海洋
        二、全国现代戏高潮的出现
        三、高潮的背后
        四、柯庆施的文艺“四清”运动
    第三节 柯庆施与“文革”的发动
        一、与江青合作
        二、提携张春桥、姚文元
        三、关于“评海瑞罢官”的争议
结语
附1 1954 年—1965年上海市委主要领导
附2 1949 年以后柯庆施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10)广东省应急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应急管理的概念内涵
        1.2.2 应急管理的阶段划分
        1.2.3 应急管理的模式体系
        1.2.4 应急管理的发展趋势
        1.2.5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
        1.3.1 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
        1.3.2 实证研究
    1.4 创新之处
        1.4.1 全方位的广东省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1.4.2 构建广东省应急管理系统模型并进行验证
        1.4.3 提出改进广东省应急管理系统的对策建议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广东省应急管理工作的现状
    2.1 基本情况
        2.1.1 公共安全形势
        2.1.2 广东省应急管理工作基本状况
    2.2 广东省应急管理体系概况
        2.2.1 预防预测预警预报体系
        2.2.2 宣教培训体系
        2.2.3 信息报送体系
        2.2.4 科技支撑体系
        2.2.5 应急平台体系
        2.2.6 应急保障体系
        2.2.7 应急管理区域合作体系
        2.2.8 基层应急管理体系
        2.2.9 应急管理社会组织体系
    2.3 存在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广东省应急管理模型构建
    3.1 产生相关系统的根定义
    3.2 建构概念模型
        3.2.1 抽象系统
        3.2.2 活动系统
        3.2.3 物理系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广东省应急管理模型分析
    4.1 2008 年广州火车站春运人潮危机处理
        4.1.1 采取的处置行动
        4.1.2 存在的问题
    4.2 2008 深圳 9.20 舞王特大火灾事故
        4.2.1 事故处理过程
        4.2.2 事故原因分析
    4.3 2011 年 6 月潮州与增城的群体性事件
        4.3.1 两起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4.3.2 两起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分析
    4.4 广东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综述
        4.4.1 立法保障工作有待推进
        A. 立法没有涵盖所有内容
        B. 立法对相关责任规定不够明确
        4.4.2 预案管理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A. 预案编制工作缺乏科学性
        B. 预案缺乏动态管理和有效衔接
        4.4.3 政府管理职能有待优化
        A. 部门联动和资源整合不足
        B. 综合性突发事件处置存在体制障碍
        4.4.4 宣教培训工作有待细化
        A. 有些地方政府的价值观出现问题
        B. 公众防灾能力和参与度不足
        C. 培训教育体系有待系统化
        4.4.5 社会资源整合有待加强
        A. 应急资源整合利用不足
        B. 应急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
        4.4.6 调查评估工作有待健全
        A. 灾后统计评估有待健全
        B. 应急管理监督考核机制有待健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善广东省应急管理工作的对策
    5.1 完善应急法规体系
        5.1.1 构建科学的应急法规体系
        5.1.2 规定专职协调机构的职权
        5.1.3 明确各应急主体的职责
    5.2 健全应急预警机制
        5.2.1 完善各级政府的预案机制
        5.2.2 建立完善的社会预警与应急启动机制
    5.3 强化组织体系建设
        5.3.1 明确各级政府的应急责权
        5.3.2 加强政府紧急救援专业化队伍建设
    5.4 优化分类管理职能
        5.4.1 进一步明确细化四大类突发事件的分类管理
        5.4.2 加强综合性复杂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5.5 着力应急平台构建
        5.5.1 推动先进技术设施配备和物资资源保障机制建设
        5.5.2 构建政府应急管理信息化运作机制
        5.5.3 加强紧急状态下社会参与机制建设
    5.6 推进绩效评估制度
        5.6.1 完善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指标
        5.6.2 明确应急问责机制
    5.7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东莞保安开展“五比”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工伤预防管制改革研究[D]. 汤梅梅.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0)
  • [2]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D]. 区少铨(Au Siu chua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地缘商会的双向嵌入性运作机制研究 ——基于组织生命力分析框架[D]. 王崇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19(12)
  • [4]江南都城城市形态变迁研究 ——一种城市历史图学的研究视角[D]. 郑辰暐. 东南大学, 2019(01)
  • [5]东风日产文体中心运营风险管理研究[D]. 陈琳.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2)
  • [6]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D]. 钟远明. 武汉大学, 2017(06)
  • [7]阳泉市区大气污染物扩散及空气质量控制研究[D]. 韩东银.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11)
  • [8]南朝佛教与文人 ——以谢灵运、萧子良、沈约为例[D]. 释源清.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4)
  • [9]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D]. 邢恩源. 南京大学, 2013(01)
  • [10]广东省应急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 余波.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东莞保安开展“五比一”活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