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学生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瑶[1](2021)在《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中的简单性问题研究 ——以Q市M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对于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英语的学习并不是简单地记忆单词,背背英语短句,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感受及对英语的思维能力。学生能够以教材内容为载体,运用对比学习的方式,体验到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也能够了解到人或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双重属性或多重属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分析,以实然状态的生活为基础,以理性与人性为判断标准,分析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过程中存在的简单性问题,探索如何运用对应性思维解决这些简单性问题,从而培养教师和学生运用对应性思维学习英语的能力。本文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课堂观察法。从英语学科德育渗透的背景、内容、过程、原则、途径、方法、评价七个维度对Q市M小学的教师及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英语学科德育渗透中存在的简单性问题,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从这七个维度出发,分别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对应思维能力。文章共分为如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设计以及理论基础和核心概念界定。第二部分是调查设计与实施部分,阐述了调查设计的目的与调查对象的选择、调查方法的设计与实施以及调查数据的处理与总结。最终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在英语学科德育渗透的七个维度下都存在简单性问题这一普遍现状。第三部分具体指出了英语学科德育渗透中存在的简单性问题。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背景的简单性偏重于中国(汉语)文化背景下渗透德育,基于中英文化背景对比进行德育渗透的意识欠缺;英语学科德育内容渗透的片面性体现在渗透单一完善的理论知识,教材中中英文化对比的知识呈现薄弱;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过程的外在性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单向灌输式教育,学生缺乏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低下;英语学科德育渗透原则的抽象性体现在教师对学生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和知行统一的原则;英语学科德育渗透途径的单一性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偏重课堂教学的间接途径和重在通过文本符号形式渗透;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方法的浅显性体现在教师对学生采用说服教育法、陶冶教育法和榜样示范法;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评价的不足性偏重于采用他评和表扬的评价方式。第四部分对七个维度进行具体的原因分析。背景方面:中英文化对比进行德育渗透缺乏理论支持,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能力薄弱;内容方面:教材本身内容的单一,缺乏丰富的内容作参照,对中西方思维和价值观之间存在的差异认知浅显;过程方面: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应试教育普遍存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力度不够;原则方面:偏离实然存在的师生活动与交往,偏重间接经验,忽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对应参照;途径方面:遵循简单的课程安排,缺乏师生共同参与的安排,在考试中难以把握对实际行为效果的考查;方法方面:存在简单的道德认识观,而缺乏认识与实践的对应,存在简单的教学进度观,而缺乏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的对应;评价方面:师生间存在简单权威观,缺乏师生对应共建教育教学关系,教师对自身行使批评教育权的认识不清楚。第五部分针对问题和原因分别对这七个维度提出了英语学科德育渗透中简单性问题的建议即对应渗透。背景方面:走向中英文化对比渗透,加强培训中英文化异同点对比的相关内容;内容方面:由渗透简单求善的教育到去恶求善模式对应的转换,由零散的中英文化内容走向中英文化知识之间的对比;过程方面:改变教师单向灌输,推动师生走向对话与交流,由师生授受关系到对等型师生关系的转换;原则方面:由因材施教的原则走向因问教学原则的对应,由知行统一的原则走向知行互参定位的对应;途径方面:由偏重课堂教学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对应,由偏重文本符号到文本符号与行为事实的对应;方法方面:从认知、情感、行为层面对方法进行改造,由简单的教学进度观到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的对应;评价方面:由偏重采用他评的方式到他评与自评的对应,由采用表扬的评价方式到表扬与批评的对应。
崔正阳[2](2020)在《“立德树人”视角下中学历史课的德育研究》文中指出德育是一个古老且永恒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标志着德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何在中学历史课中搞好德育工作,引发了教育者更深的思考。从“立德树人”概念的提出到贯彻落实我国已经有了好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本文在这个大目标下首先探讨“立德”和“树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但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等原因导致历史课在完成德育这一任务上显得力不从心,进而提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策略以及努力的目标。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对“立德树人”的概念以及“立德”与“树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首先“立德树人”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它经历了重建、改革、整合和发展四个阶段,其次探讨了“立德树人”的内涵,最后分析了“立德树人”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关系。第二部分对目前中学历史课的教学中德育存在的困境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在传统教育开始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当前中学历史课的德育还存在诸多困境制约了历史在德育功能方面的作用。比如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历史学科地位的不突出导致历史课不被重视,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陈旧削弱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和他们对历史认识的有限也成为当下历史课无法完全承载起历史课德育功能的原因之一。第三部分针对上述困境主要探讨了如何在中学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落实德育的策略。从政策层面来说,应该进一步完善高考制度,提高历史学科地位,改变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从教师层面来说,不仅要加强教师自身知识体系和人文素养的改善,同时也应与时俱进吸取新思想新方法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水平;从学生层面来说,应该多阅读相关书籍提升对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这一地位的认知,进而能积极充分的参与到课堂以及课后的相关学习中。同时在应用以上策略时也要遵循适度性等原则。第四部分提出了中学历史课德育的三个努力目标。
郑黄鑫[3](2020)在《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文中指出生态德育理论为培养人类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解决当今生态问题而生。在我国,在巨大的生态危机压力之下,在环境教育尚未取得应有成效的背景下,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德育思想、西方生态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生态德育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正式诞生,四十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当今生态环境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进行回顾与反思,无论是对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对生态德育实践的开展和现实生态问题的解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态德育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依据研究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大致可划分为孕育、萌生、探索和蓬勃发展四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学者们主要从理论、学科和关系三种不同视角,围绕生态德育的概念、意义、理论基础、目标、原则、内容、特点、途径及方法八大主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呈现出丰富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然而,分析发现相关研究尚存在研究取向的功利性、研究的系统性不足、研究成果的实践导向和效用不够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彰显生态德育理论的意义,建议在后续研究中,能借鉴相关经验,完善研究体系;继承优良传统,发扬研究优势;克服现有不足,突破研究困境;加强实效研究,提升研究的可操作性。
张议文[4](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问题研究 ——以豫南A中学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改革发展,传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教学方式单一,注重理论轻视实践,“满堂问”以及“满堂灌”等问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中,实践教学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把课堂中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现如今,实践教学环节是学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能够有效使《道德与法治》教学走出困境,真正实现其教育功能。在选取了历年关于实践教学环节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综述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同时,选取了豫南A中学的学生和教师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对豫南A中学的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发放问卷,收集关于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的信息。并通过个别访谈法对豫南A中学八年级和九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进行访谈调查,收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环节在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包括:第一,教师对教材的钻研不够深入;第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不够全面;第三,教师缺乏主动将实践教学环节融入到教学的意识,缺乏责任意识;第四,实践教学环节缺少必要的实践基地;第五,实践教学环节方案设计的不合理。同时,也总结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环节在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原则,包括实践性原则、主体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联动性原则以及可行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从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和分析哪些教材内容是需要开展实践教学环节的,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时效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开发利用实践教学资源以及设计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几个方面提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对策。最后,通过案例教学法选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九年级上册《凝聚价值追求》一课作为课例,运用具体的实施案例以及案例反思等两个部分来检验以上论文所提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对策理论在实际教学中是否有效,为今后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陈晓雨[5](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H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引导和督促受教育者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从而深化对政治理论知识认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促进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最终实现综合素质提升的体验式教学方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部分高校在探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重形式,轻效果”等倾向,致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不够紧密,存在“两张皮”现象,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未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应有作用。面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知信分离的现状,深化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倡导在完善理论教学的同时进一步突出实践教学导向,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根本途径。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归纳分析、实地考察、访谈等研究方法,在阐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查阅资料,掌握国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整体情况,以H校为典型案例,依据实地考察,分析和研判H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总结出H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成效与存在的不足,从而尝试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提升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成效包括:增加了实践教学参与比例,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性,促进了实践教学运行规范化,推动了实践教学内容求实化;不足包括: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课程内容特殊性把握不准,实践教学场所资源匮乏,实践教学主体参与深度不够,实践教学途径单一且流于形式。本文的落脚点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存问题提出改进对策。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笔者对H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存不足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众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经验,提出了如下建议:深化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准确把握实践教学内容,充分整合实践教学资源,积极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全面构建“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程雅楠[6](2019)在《小学英语教材德育渗透的内容和途径研究 ——以精通版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要重视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而指导各学科能将德育内容融入到教育与教学之中。这也就意味着小学英语的教育不再是单纯的教授英语的单词、词汇或是语法知识,而是要充分地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其中,从而提升其道德的水平。本研究的关注点是英语教材中的道德教育渗透,不是牵强附会将教材内容归结为相同的德育内容,不是千篇一律的设定德育目标,不是把德育流于形式。笔者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以精通版小学英语教材为分析对象,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有关德育渗透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为了道德教育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巧妙地将其渗透到英语课堂之中,笔者通过总结与归纳精通版教材中的主题,提出教材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并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合理的德育渗透。笔者整理并分析了小学英语教材中德育渗透的部分研究,发现当下对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德育渗透研究的些许局限性,即:德育渗透的方向比较浅显和单一,思维有些固化。因此,教师应依据道德教育的理论,根据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目标,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要把握合适的契机来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无论是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无论是教师的自身素养,还是设计的教学环节都应该时刻牢记德育应该渗透于英语教育教学之中。通过笔者对小学英语教材中德育渗透的内容和途径的分析和总结,促使德育渗透的方向多元化并摆脱思维固化,深入挖掘文本中较深层次的内容,拓展延伸其德育的内容,而不是单纯停留在文本表面的教育内容,以便达到更深层次的情感态度目标和教育作用,并对教师日后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时提供了参考的内容。
潘安娜[7](2019)在《中美大学生感恩教育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感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保证。大学生感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争创双一流大学的同时,营造校园文化,加强感恩教育尤为重要。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较低,社会生活中也还有许多道德滑坡现象。由此,大学生感恩教育已成为各高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美国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其目前的经济地位和综合实力都稳居第一,这与其成功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美国十分重视大学生感恩教育,在感恩教育内容、方法等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切实加强我国大学生感恩教育,不仅能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有利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文首先结合中外学者的研究结果,阐述感恩和感恩教育的概念,从感恩教育的孝道理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心理学理论、情感教育理论等方面总结目前理论研究结果。200多年历史的美国,已经形成一套具有美国特色并符合其教育目标的感恩教育体系。尽管中美两国在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上有较大差别,但在感恩教育方面有较多相同点。在此基础上,将中美感恩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进行比较,找出共性和差异性。通过中美大学生感恩教育异同点分析,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辩证地借鉴美国感恩教育成功经验,得出对我国感恩教育的启示。在目标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变,坚持大学生感恩教育目标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在内容上我们需要根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借鉴美国感恩教育经验,丰富我国感恩教育内容;在方法上,我们需要创新感恩教育方法,拓宽大学生感恩教育渠道,形成感恩教育合力。提高我国大学生感恩教育水平,有利于提升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基础。
詹伟峰[8](2018)在《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师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高校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所,高校安全问题影响广泛,受到社会和人们的高度关注。尽管政府与高校都积极采取了各种提升高校安全管理的措施,但涉及师生的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社会环境、校园管理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之外,也暴露了高校师生安全素质缺失这一根本问题。安全素质缺失的根源还在于高校安全教育不够系统、深入、有效。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安全教育体系迫在眉睫。本研究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从系统的要素、特征与动力三个角度对高校安全教育进行分解,通过对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和缺陷的分析,对境外高校安全教育先进经验进行阐释和借鉴,以构建新时期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体系。从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来看,局面可谓复杂。尽管各高校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付出较多,也在不断改进,但从整体性、开放性、协同性、层次性各方面来审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改进空间。本研究基于丰富细致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境外四所高校的实地考察、调研访谈,对国内六所高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调研访谈,在此基础上获取大量数据和有效信息,对国内外高校安全教育有一个总体把握与评估,进一步提炼出有益经验做法及不足之处。从系统角度来看,境外高校则在安全教育方面先于我们作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如在整体性上,教育内容完善,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在协同性上,内部协调顺畅,构建了完善的组织架构;在开放性上,教育形式多样,形成了有力的校内外联动机制;在层次性上,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丰富的探索。这些探索及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供国内高校参考与借鉴,可根据我国及各高校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借鉴,去粗取精、博采众长。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优化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完善安全教育系统的特征,强化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扩大安全文化的影响等四个方面的措施,以期对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杜昌建[9](2014)在《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是有效提高人口素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在提高人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相关行为能力的基础上,可以使广大社会成员自觉遵守自然生态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的进程,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质,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关键环节。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生态理念和借鉴西方先进的生态主张的基础上,以国内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严峻现实与当前我国公民整体生态文明素质不高的现状为出发点,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途径,以多种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公民生态文明素质为落脚点,借助理论论证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手段,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以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生态观、培养生态公民为最终目标,对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观点和主张。论文导言部分对相关研究现状作出了评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等。第一章着重分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点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第二章在梳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深入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种种问题的原因。第三章则梳理了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渊源,主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我国古代与西方现代的生态文明思想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同时明确了生态文明教育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培养生态公民,并把这一目标细化,进而围绕教育目标确立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第五章首先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方面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体制建构,其次从保障机制、动力机制与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施教队伍、教育方式和区域差异等方面确立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原则。第六章在前一章宏观体制机制建构的前提下,具体论述了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的三大途径——家庭生态文明教育、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生态文明教育,进而给出了生态文明教育落实的一些具体方法。论文的结束语在简要总结全文的基础上,预测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趋势。针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研究中对教育目标界定不一的现状,本文从教育的本质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性质方面把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确立为培养具备科学生态观及相关行为能力的生态公民,并对科学生态观与生态公民的内涵进行界定。同时,本文从人的心理结构与知行关系角度把这一目标进行细化,以利于在实践中操作。文中还强调要把生态文明教育列入我国正规国民教育体系,以使其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此外,本文侧重于从宏观层面对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体制机制建构,从理论上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提供有效的制度设计。
沈丽娟[10](2008)在《关于加强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文中指出在全国广泛掀起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热潮的同时,如何加强作为公民重要组成部分的青年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加强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必要性入手,针对当前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加强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二、加强学生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学生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中的简单性问题研究 ——以Q市M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当前英语学科德育渗透存在突出的简单性偏差 |
2.在英语学科德育渗透中运用对应性思维的重要性 |
(二)研究的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背景的研究 |
2.英语学科德育渗透内容的研究 |
3.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过程的研究 |
4.英语学科德育渗透原则的研究 |
5.英语学科德育渗透途径的研究 |
6.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方法的研究 |
7.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评价的研究 |
8.对已有研究的简评 |
(四)研究设计 |
1.研究方法 |
2.论文研究思路 |
(五)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界定 |
1.理论基础 |
2.核心概念界定 |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设计目的与对象的选择 |
1.调查设计目的 |
2.调查对象的选择 |
(二)调查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
1.课堂观察法的设计与实施 |
2.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3.访谈提纲的设计与实施 |
(三)调查数据的处理 |
1.学生对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内容的认知 |
2.学生对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原则的认知 |
3.学生对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途径的认知 |
4.学生对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的认知 |
5.学生对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评价的认知 |
6.对调查数据的总结 |
二、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中存在的问题:简单渗透 |
(一)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背景的简单性 |
1.偏重在中国(汉语)文化背景下渗透德育 |
2.基于中英文化背景对比进行德育渗透的意识欠缺 |
(二)小学英语学科德育内容渗透的片面性 |
1.渗透单一完善的德育理论知识 |
2.教材中中英文化对比的知识呈现薄弱 |
(三)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过程的外在性 |
1.教师对学生单向灌输式教育 |
2.学生缺乏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低下 |
(四)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原则的抽象性 |
1.教师对学生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渗透德育 |
2.教师对学生采用知行统一的原则渗透德育 |
(五)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途径的单一性 |
1.教师对学生偏重课堂教学的间接途径渗透德育 |
2.教师对学生重在通过文本符号形式渗透德育 |
(六)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方法的浅显性 |
1.教师对学生采用说服教育法渗透德育内容 |
2.教师对学生采用陶冶教育法渗透德育内容 |
3.教师对学生采用榜样示范法渗透德育内容 |
(七)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评价的不足性 |
1.德育渗透评价偏重采用他评的方式 |
2.德育渗透评价多采用表扬的评价方式 |
三、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简单教育 |
(一)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背景的简单性 |
1.中英文化对比教学缺乏理论支持 |
2.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能力薄弱 |
(二)小学英语学科德育内容渗透的片面性 |
1.教材本身内容的单一,缺乏丰富的内容作参照 |
2.对中西方思维和价值观之间存在的差异认知浅显 |
(三)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过程的外在性 |
1.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 |
2.应试教育普遍存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力度不够 |
(四)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原则的抽象性 |
1.偏离实然存在的师生活动与交往 |
2.偏重间接经验,忽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对应参照 |
(五)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途径的单一性 |
1.遵循简单的课程安排,缺乏师生共同参与的安排 |
2.考试中难以把握对实际行为效果的考查 |
(六)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方法的浅显性 |
1.存在简单的道德认识观而缺乏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对应 |
2.存在简单的教学进度观而缺乏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的对应 |
(七)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评价的不足性 |
1.师生之间存在简单权威观而缺乏师生对应共建教育教学关系 |
2.教师对自身行使批评教育权的认识不清楚 |
四、对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中存在问题的改造:对应渗透 |
(一)针对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背景的简单性的建议 |
1.由偏重汉语文化背景下渗透德育走向中英文化对比渗透 |
2.加强培训中英文化异同点对比的相关内容 |
(二)针对小学英语学科德育内容渗透片面的建议 |
1.由渗透简单求善的教育到去恶求善模式对应的转换 |
2.由零散的中英文化内容走向中英文化内容之间的对比 |
(三)针对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过程外在性的建议 |
1.改变教师单向灌输,推动师生走向对话与交流 |
2.由师生授受关系到对等型师生关系的转换 |
(四)针对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原则抽象性的建议 |
1.由因材施教原则走向因问教学原则的对应 |
2.由知行统一原则走向知行互参定位原则的对应 |
(五)针对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途径单一性的建议 |
1.由偏重课堂教学转换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对应 |
2.由偏重文本符号转换到文本符号与行为事实的对应 |
(六)针对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方法浅显性的建议 |
1.从认知、情感、行为层面对方法进行合理改造 |
2.由简单的教学进度观转换到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的对应观 |
(七)针对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评价不足性的建议 |
1.由偏重采用他评的方式转换到他评与自评的对应 |
2.由偏重表扬的评价方式转换到表扬与批评的对应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小学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小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小学英语课堂观察案例分析 |
致谢 |
(2)“立德树人”视角下中学历史课的德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立德树人”概念提出 |
(一)提出背景 |
(二)“立德”、“树人”的内涵和关系 |
(三)“立德树人”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关系 |
二、目前中学历史课教学中德育存在的困境 |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历史学科地位的不突出 |
(二)教师知识结构滞后 |
(三)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与对历史的认识有限 |
三、中学历史课教学中落实德育的策略与原则 |
(一)完善高考制度,提高历史学科地位 |
(二)加强教师自身建设,围绕课堂教学落实德育 |
(三)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调动学习积极性 |
(四)应用策略时遵循的原则 |
四、“立德树人”前提下中学历史课德育的努力目标 |
(一)明大德 |
(二)守公德 |
(三)严私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现实动因:生态问题依旧严峻 |
(二)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
(三)完善需求:现有生态德育理论存在不足 |
(四)时代氤氲:特殊时间节点进行理论回顾成为潮流之势 |
二、概念界定 |
(一)生态 |
(二)德育 |
(三)生态德育 |
(四)生态德育理论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如何进行文献综述的研究 |
(二)关于德育理论发展的研究 |
(三)关于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日新月盛: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1990年:生态德育理论的孕育阶段 |
一、作为生态德育理论产生基础的环境教育的政策背景 |
二、作为生态德育理论产生基础的环境教育的理论背景 |
第二节 1990-2002年:生态德育理论的萌生阶段 |
一、环境教育的成长——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催生了生态德育理论 |
二、理论界关于环境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的思考促使生态德育理论初步形成 |
第三节 2003-2005年:生态德育理论的探索阶段 |
一、国家政策支持促进了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 |
二、理论界的热烈讨论激发了生态德育理论的进步 |
第四节 2006年至今:生态德育理论的蓬勃阶段 |
一、可持续教育再发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发了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热潮 |
二、生态德育大范围进入校园实践促使生态德育理论的实践性转向 |
第二章 八大主题:共构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内容 |
第一节 生态德育概念与意义的探究 |
一、生态德育概念的厘清 |
二、生态德育意义的揭示 |
第二节 生态德育特点的探析 |
一、生态德育理论的特点 |
二、生态德育实施过程的特点 |
第三节 生态德育理论基础的探讨 |
一、以儒道佛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生态德育思想 |
二、西方生态伦理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第四节 生态德育目标及原则的探明 |
一、生态德育目标的分析 |
二、生态德育原则的探寻 |
第五节 生态德育内容的探索 |
第六节 生态德育途径及方法的探求 |
一、按照不同教育实施主体进行划分 |
二、按照不同教育方式进行划分 |
第三章 三种视角:共建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维度 |
第一节 理论维度:生态德育研究的逻辑基础 |
一、东方哲学思想孕育了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雏形 |
二、西方哲学思想奠定了生态德育理论的生存逻辑 |
第二节 学科维度:生态德育研究的实践契入点 |
一、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二、在思想品德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三、在地理和生物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四、在其他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第三节 关系维度:深化生态德育研究的立足点 |
一、生态德育与环境教育关系的辨明 |
二、生态德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关系的辨明 |
三、生态德育与生态文明教育关系的辨明 |
四、生态德育与德育生态关系的辨明 |
五、生态德育与其他教育关系的辨明 |
第四章 继往开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困境与超越 |
第一节 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特点 |
一、丰富性 |
二、多元性 |
三、开放性 |
第二节 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困境 |
一、价值取向的功利性 |
二、研究的系统性不足 |
三、研究的实践导向和效用不够 |
第三节 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困境的超越 |
一、借鉴相关经验,完善生态德育理论研究体系 |
二、继承优良传统,发扬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优势 |
三、克服现有不足,突破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困境 |
四、加强实效性研究,提升生态德育理论的可操作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致谢 |
(4)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问题研究 ——以豫南A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应用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和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相关理论 |
一、相关重要概念界定 |
(一)实践教学环节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理论依据 |
(一)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论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观点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方式 |
(一)校内实践 |
(二)校外实践(社会实践) |
(三)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 |
第三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现状 |
一、本文调查的基本思路 |
(一)调查研究对象 |
(二)调查研究内容 |
二、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情况的统计分析 |
(一)教师访谈的结果分析 |
(二)学生问卷调查的情况统计及分析 |
第四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方面 |
(二)实施方面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的责任意识不强 |
(二)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有所欠缺 |
(三)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 |
第五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对策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原则 |
(一)实践性原则-注重生活实际 |
(二)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 |
(三)过程性原则-充分钻研教材 |
(四)开放性原则-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
(五)联动性原则-内部与外部相结合 |
(六)可行性原则-确保可行性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对策 |
(一)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 |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
(三)充分开发利用实践教学资源 |
(四)设计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 |
第六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案例及反思 |
一、教材分析 |
二、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
(二)能力目标 |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三、教学方式 |
四、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二)实践教学方案 |
(三)评价与总结 |
(四)设计思路分析 |
五、教学反思 |
(一)可取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B: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H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三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四 教育学主体性教育论 |
五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相关概念 |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 |
(一)实践教学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
(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
(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根本途径 |
(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特征与原则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特征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原则 |
四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以H校为例 |
一 个案基本情况简介 |
(一)个案概况 |
(二)个案简介 |
二 H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的成效 |
(一)增加了实践教学参与比例 |
(二)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性 |
(三)促进了实践教学运行规范化 |
(四)推动了实践教学内容求实化 |
三 H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分析 |
(一)实践教学课程虚化严重 |
(二)对课程内容特殊性把握不准 |
(三)实践教学场所资源匮乏 |
(四)实践教学主体参与深度不够 |
(五)实践教学途径单一且流于形式 |
四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对策 |
一 深化对实践教学的认识 |
二 准确把握实践教学内容 |
三 充分整合实践教学资源 |
四 积极引导学生深度参与 |
五 全面构建实践教学模式 |
六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小学英语教材德育渗透的内容和途径研究 ——以精通版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问题的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核心概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德育渗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 英语学科德育渗透的研究 |
2.3 德育渗透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
第三章 小学英语教材中德育渗透的归纳与总结 |
3.1 小学英语教材中主题的归纳 |
3.2 小学英语教材中主题体现的德育因素 |
3.3 小学英语教材中渗透德育思想的途径 |
第四章 小学英语教材中道德教育的内容分析 |
4.1 小学英语教材中直接体现的德育内容 |
4.2 小学英语教材中间接体现的德育内容 |
4.3 小学英语教材中可引申挖掘的德育内容 |
4.4 小学英语教材中德育渗透的内容举例 |
4.5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小学英语教材中德育渗透的方法与途径 |
5.1 小学英语教材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
5.2 研究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中美大学生感恩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2 研究综述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的创新点 |
1 感恩及感恩教育的概述 |
1.1 感恩和感恩教育的概念 |
1.2 感恩教育的理论依据 |
1.2.1 优秀传统文化孝道理论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 |
1.2.2 心理学理论和情感教育理论 |
1.3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 |
1.3.1 大学生感恩教育取得的成绩 |
1.3.2 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中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文化渊源 |
1.4.1 中国的儒家、道家、佛教文化渊源 |
1.4.2 美国的基督教文化 |
2 中美大学生感恩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的比较 |
2.1 中美大学生感恩教育目标的比较 |
2.1.1 美国大学生感恩教育目标 |
2.1.2 中国大学生感恩教育目标 |
2.2 中美大学生感恩教育内容的比较 |
2.2.1 美国大学生感恩教育内容 |
2.2.2 中国大学生感恩教育内容 |
2.3 中美大学生感恩教育方法的比较 |
2.3.1 美国大学生感恩教育方法 |
2.3.2 中国大学生感恩教育方法 |
3 中美大学生感恩教育比较分析 |
3.1 中美大学生感恩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的相同点 |
3.2 中美大学生感恩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的差异性 |
4 美国大学生感恩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4.1 明确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目标 |
4.1.1 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
4.2 丰富大学生感恩教育内容 |
4.2.1 深挖优秀传统感恩文化凸显时代精神 |
4.2.2 营造节日氛围传承感恩文化 |
4.3 创新大学生感恩教育方法 |
4.3.1 发挥大众传媒的优势作用 |
4.3.2 创新教育途径注重隐性教育 |
4.3.3 实现多维联动形成感恩教育合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校安全教育的溯源及其发展 |
第一节 安全 |
一、何谓安全? |
二、安全的内涵与外延 |
三、安全的特征 |
第二节 安全教育 |
一、安全教育的含义 |
二、安全教育的特征 |
三、安全教育的功能 |
第三节 高校安全教育 |
一、高校安全教育的发展历程 |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 |
三、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 |
四、高校安全教育的形式 |
五、高校安全教育的特征 第二章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
第一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理论视角——系统理论 |
一、系统理论的基础 |
二、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任务和方法 |
三、系统理论与教育 |
第二节 系统理论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
一、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 |
二、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 第三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证分析之一:多案例比较 |
第一节 实证分析的实施 |
一、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过程 |
二、问卷与访谈提纲的内容框架 |
三、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实施 |
第二节 高校安全系统要素的分析 |
一、高校安全教育内容的分析 |
二、高校安全教育形式的分析 |
三、高校安全教育组织机构的分析 |
四、高校安全教育人员的分析 |
第三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特征分析 |
一、整体性特征分析 |
二、开放性特征分析 |
三、层次性特征分析 |
四、协同性特征分析 |
第四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动力分析 |
一、高校安全教育动力系统的构建 |
二、高校安全教育动力系统要素的分析 第四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证分析二:单案例透析 |
第一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优化过程 |
一、安全教育内容的扩展 |
二、安全教育方式的创新 |
三、安全教育组织的变革 |
四、安全教育人员的培养 |
第二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特征的完善过程 |
一、整体性:树立全局观念 |
二、开放性:校内外联动机制 |
三、层次性:教育目标分层 |
四、协同性:部门间密切合作 |
第三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强化过程 |
一、体制机制的建立 |
二、科学技术的引进 |
三、资金和设施的投入 |
第四节 E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成效 |
一、各类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 |
二、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 |
三、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低 |
第五节 E高校未来安全教育体系的展望 |
一、强化全局意识,加强薄弱环节 |
二、拓宽宣传教育途径,构建立体式宣传教育模式 |
三、深化“警校联动”,提升安全教育开放性 |
四、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协同合作 |
五、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工作开展 第五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缺陷及其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整体性:忽视安全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
一、教育对象的群体特征 |
二、教育对象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
三、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 |
第二节 开放性:低估社会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 |
一、社会环境风险 |
二、网络环境复杂 |
三、周边环境混乱 |
四、教育理念不当 |
五、其他不良因素侵蚀 |
六、资源尚未有机整合 |
第三节 协同性: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其影响 |
一、问题家庭教育不健全 |
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
三、家长的不良示范 |
第四节 层次性:高校安全教育观念与保障偏差 |
一、高校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 |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理念缺失 |
三、安全教育法律法规缺位 |
四、安全教育制度不完善 |
五、安全教育机制不健全 第六章 境外高校安全教育的相关经验启示 |
第一节 整体性:内容、人员、制度机制完善 |
一、内容全面且有针对性 |
二、人员专业且充足 |
三、制度机制科学完备 |
第二节 开放性:教育形式多样 |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 |
二、课堂与实践相结合 |
第三节 协同性:组织完备与协调 |
一、纽卡斯尔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
二、香港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
三、台湾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
四、东京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
第四节 层次性:多层面的安全文化建设 |
一、物质层面 |
二、制度层面 |
三、精神层面 第七章 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优化路径及措施 |
第一节 优化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 |
一、与时俱进、特色鲜明的安全教育内容 |
二、丰富多元、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方式 |
三、专业过硬、力量充足的安全教育队伍 |
第二节 完善安全教育系统的特征 |
一、整体性:把握安全教育的理念 |
二、层次性:健全安全教育的组织机构 |
三、协同性:提升安全教育各层面的协作 |
四、开放性:促进高校内外的合作与共享 |
第三节 强化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 |
一、制度建设 |
二、机制建设 |
三、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 |
四、经费投入与设施保障 |
第四节 扩大安全文化的影响 |
一、安全文化与高校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二、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功能和作用 |
三、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一: 高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二: 高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三: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学生评价问卷 |
附录四: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学生评价指标问卷 |
附录五: 高校安全教育访谈提纲 后记 |
(9)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点 |
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特点 |
一、生态与文明 |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
三、生态文明的特点 |
第二节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特点 |
三、生态文明教育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环境教育阶段( 1972-1992) |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阶段(1992-2003) |
三、生态文明教育阶段(2003-至今)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
一、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的成绩 |
二、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成因 |
第三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基础与理论借鉴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一、人类源于自然并且依赖自然 |
二、实践活动使自然人化 |
三、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和谐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毛泽东强调利用自然、节约资源的思想 |
二、邓小平重视控制人口、法制环保的思想 |
三、江泽民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的节能环保思想 |
四、胡锦涛建设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思想 |
第三节 我国古代与西方现代的主要生态文明思想 |
一、继承我国古代的合理生态文明思想 |
二、借鉴西方现代的相关生态文明思想 |
第四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内容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 |
一、生态文明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二、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 |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目标 |
第三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
一、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确立原则 |
二、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 |
第五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体制机制建构与实施原则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体制建构 |
一、宏观:以政府为主导,构建整体教育方案 |
二、中观:以企业为主体,形成教育主要阵地 |
三、微观:以个人为基点,实现教育全覆盖 |
四、横向:借助环保组织,提升教育影响力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运行机制 |
一、保障机制 |
二、动力机制 |
三、评价机制 |
第三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原则 |
一、施教主体的多元性 |
二、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
三、教育实践的参与性 |
四、教育区域的差异性 |
第六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 |
一、家庭生态文明教育 |
二、学校生态文明教育 |
三、社会生态文明教育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方法 |
一、生态文明教育方法的重要意义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实施方法 |
三、生态文明教育方法的运用要求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
(10)关于加强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强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
2 当代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3 加强当代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
3.1 深化认识, 强化公民道德教育意识 |
3.2 深入挖掘, 拓展公民道德教育内容 |
3.2.1 引入中国传统道德的优秀内容 |
3.2.2 公民道德的权利教育纳入教育范畴 |
3.3 勇于创新, 丰富公民道德教育形式 |
3.4 着力培养, 健全公民道德教育队伍 |
四、加强学生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中的简单性问题研究 ——以Q市M小学为例[D]. 李瑶.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立德树人”视角下中学历史课的德育研究[D]. 崔正阳. 延安大学, 2020(12)
- [3]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D]. 郑黄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问题研究 ——以豫南A中学为例[D]. 张议文.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H校为例[D]. 陈晓雨.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小学英语教材德育渗透的内容和途径研究 ——以精通版教材为例[D]. 程雅楠.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8)
- [7]中美大学生感恩教育比较研究[D]. 潘安娜.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 [8]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D]. 詹伟峰. 厦门大学, 2018(12)
- [9]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 杜昌建.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5)
- [10]关于加强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 沈丽娟. 科技资讯,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