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玉米纹枯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玉米,菌根,喀斯特,酰胺,品种,发生,基线。
玉米纹枯病论文文献综述
李德全[1](2019)在《铁岭地区玉米纹枯病流行动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作者通过对玉米纹枯病病原菌进行人工接种、田间病害调查,应用植物病害流行学理论,对2017-2018年铁岭地区两年间玉米纹枯病发生及流行动态进行细致研究。研究发现,该病害始发期(0~0.05)为7月4~7日相继持续3 d;盛发期(0.05~0.95)为7月7日至8月23日,持续天数为47 d;衰退期(0.95~)为8月23日至玉米生育后期。该病的指数生长期(始发期)也是最佳药剂防控时期。2017年和2018年生长季流行的各个阶段的天数以及该生长季最大病情指数虽然有所差异,但与建立的Logistic模型推导相对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11期)
李宁,储昭辉[2](2019)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克隆玉米纹枯病数量抗病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土传性立枯丝核菌属真菌引起的水稻、玉米纹枯病发病面积和危害程度逐年加重,生产上缺乏高抗的作物种质资源,急需鉴定更多的数量性状基因进行聚合育种;【材料与方法】利用380份重测序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以接种5天的单叶鞘病斑扩展长度为表型,在总数约55万SNP的分析平台进行关联分析并对相关基因开展功能解析;【结果与分析】获得318份自交系的有效表型数据,通过GWAS定位到5个控制病斑扩展长度的QTLs位点,对其中的两个基因开展了功能分析研究。其中,ZmFBL41编码一个F-box类型蛋白,其编码区的突变与抗病功能相关。水稻中超量表达感病等位基因会增强纹枯病的感病性,而玉米该基因的Mu突变体增强抗病。功能研究表明,感病基因编码蛋白的F-box结构域可以与E3泛素连接酶成员ZmSKP1-1蛋白相互作用,其LRR结构域与木质素合成酶ZmCAD互作并介导靶标的降解;抗病基因编码蛋白LRR区两个氨基酸的替换突变丧失与Zm CAD互作的能力。与靶标蛋白功能相呼应,ZmCAD的Mu突变体和水稻同源基因的基因编辑敲除突变体均比野生型更感纹枯病;在接种纹枯病菌24-48小时,玉米抗病自交系的木质素的含量显着高于感病自交系。从而提出了ZmFBL41通过LRR结构域的突变逃逸降解CAD,促进木质素合成的抗病机制。另一个基因编码b ZIP类转录因子,其编码区突变介导的抗性可能与介导下游基因的转录调控相关,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结论】利用GWAS策略,首次从玉米中克隆到纹枯病数量性状抗病基因,并揭示木质素合成权的竞争是纹枯病菌与植物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王先锋,徐永进[3](2019)在《新塘二高山区玉米纹枯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是区域内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大斑常年发生重,属区内玉米高产的突出问题,为深入了解玉米大斑病发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分析其发生原因,深入辖区进行田间实地调查和普查,并向农民询问玉米品种、施肥情况,提出本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因大斑病造成玉米损失,保证玉米生产安全。恩施市新塘乡,境内山峦起伏,气候垂直差异大,素有山高一丈大不一样的多元气候特点。年降雨量1500.3mm。玉米是区(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9年10期)
赵蕾[4](2019)在《典型喀斯特区域土壤AMF与玉米纹枯病抗性关系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纹枯病(Corn Sheath Blight)是玉米一种广发且难防治的毁灭性土传真菌病害,致病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使用化学农药的传统防治严重影响土壤环境的可持续性,亟待研发生态环保的生物防治方法。不少研究表明将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应用于生物防治具有巨大的潜力,但玉米农田AMF与纹枯病是否存在抗性生理关系未有报道。本研究以广西喀斯特地区农田玉米纹枯病及AMF为研究对象,分别于玉米叁个生长阶段(苗期、抽雄期、灌浆期)采用田间调查(玉米发病率及病情指数)与室内分析(AMF群落组成结构、菌根侵染指标、叶片防御酶活性)的方法,探究典型喀斯特农田玉米的根际AMF区系分布格局及作物代谢响应;分析玉米纹枯病发病情况、AMF菌根侵染及宿主防御酶活性叁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该区AMF防控玉米纹枯病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喀斯特玉米农田纹枯病发病率较高,不同样地发病率在50%-85%之间,病情指数范围为14-36,发病率与病情指数之间无显着相关性。喀斯特农田土壤AMF群落组成及丰富度在玉米各生长阶段存在显着差异。球囊霉是土壤AMF的优势种属,其次为近明球囊霉属,均在苗期、抽雄期时与在灌浆期表现出极显着差异。农田AMF丰度高且个别优势种相对丰度在各生长阶段差异显着:苗期与抽雄期间有1种(OTU36:Glomus Glo5 VTX00069);苗期与灌浆期间有2种(OTU36;OTU32:Glomus Alguacil12a Glo G15 VTX00063);抽雄期与灌浆期间有1种(OTU51:Glomus sp.VTX00092)。AMF多样性在玉米苗期最丰富(R=58.8±2.17),苗期(P=0.001)及抽雄期(P=0.002)丰富度与灌浆期存在极显着差异。玉米各个生长阶段间,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几丁质酶(Chitinase)及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活性均呈现递增变化趋势,表现为灌浆期显着高于抽雄期、或抽雄期显着高于苗期、或抽雄期及灌浆期显着高于苗期。受竞争位影响,菌根侵染强度及相对菌根强度均随玉米生长周期表现出递减趋势,但在灌浆期的各样地间菌根侵染水平与玉米纹枯病病情指数之间存在负相关趋势,即菌根侵染水平越高,大田纹枯病病情指数表现越低。此外,RDA分析表明球囊霉属与4种防御酶呈正相关关系,优势种中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ORVIN GLO4 VTX00278显着负影响4种防御酶活性表达(P=0.03)。喀斯特健康与感病玉米样地间AMF多样性无显着差异,但AMF群落组成结构差异显着。在属水平,球囊霉属及原囊霉属与健康样地排列更为紧密。在优势种水平,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ORVIN GLO4 VTX00278及球囊霉Glomus sp.VTX00222、Glomus sp.VTX00125、Glomus MO-G44 VTX00410与感病样地相关,而球囊霉Glomus sp.VTX00067、Glomus sp.VTX00092、Glomus Kluber12 OTU18 VTX00310与健康样地更相关。此外,健康植株各菌根侵染指标均高于感病植株,表明AM菌根体系的越完善建立越利于控制玉米纹枯病感病。总之,营造丰富的玉米根际土壤AMF群落防控喀斯特区玉米纹枯病具有一定可行性,但揭示AMF与土壤病原菌及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应该是未来研究关注的重点。(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郝伟[5](2019)在《玉米纹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作物种植规模大、品种多,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其具有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因此在我国农业种植中优势显着。但是,玉米种植过程中,纹枯病会严重影响玉米质量和产量,本文就针对玉米纹枯病发病特点以及相关防治对策进行几方面研究。1危害症状1.1前期(本文来源于《新农业》期刊2019年05期)
尚佃龙[6](2019)在《噻呋酰胺种子处理防治玉米纹枯病及抗性风险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纹枯病是我国各玉米产区重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玉米的品质和产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秸秆还田的推广使得玉米纹枯病病原菌拥有更加广阔的栖息地,导致玉米纹枯病的危害进一步加重。目前化学防治仍是防治玉米纹枯病的主要方式,但由于传统药剂以喷雾为主,防治难度大,持效期短,急需开发安全和高效的药剂防治玉米纹枯病。但化学药剂的广泛使用必然伴随着病原菌抗药性的问题。噻呋酰胺防治禾谷类作物的纹枯病在国内已有报道,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其在玉米上的应用尚需评估。为此,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山东6个地区的102株玉米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研究了紫外诱导与药剂驯化获得的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探究了室内和田间条件下噻呋酰胺拌种对玉米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田间条件下噻呋酰胺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效和产量的影响,推测噻呋酰胺可作为防治玉米纹枯病的理想候选药剂,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2株玉米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比较发现泰安、临沂、潍坊、莱芜、日照和青岛6个地区的菌株群体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差异不显着,各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26、5.15、11.31、6.29、5.68和6.51,6个地区的菌株为低到中等抗性菌株,其EC_(50)值分布范围为0.0103-0.1942μg/mL,平均EC_(50)值为(0.0862±0.0041)μg/mL,偏度(skew)=0.298,峰度(kurt)=?0.298,P=0.0884>0.05,符合连续偏正态分布,且其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因此可作为山东地区玉米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基线。通过噻呋酰胺与其它8种杀菌剂的EC_(50)值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发现噻呋酰胺与戊唑醇、丙环唑、咯菌腈、井冈霉素、苯醚甲环唑、多菌灵、氟唑菌苯胺和啶酰菌胺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敏感性。2、通过紫外诱导与药剂驯化的方法各获得5株耐药性菌株(TA3-X2、TA17-X6、LY8-3、QD14-Y7和WF6-A2)和1株抗性突变体(QD2-Y4),其抗性水平在6.46~20.08倍之间,突变频率分别为0.87%和0.52%。对抗性突变体生物学性状的研究表明,紫外诱导获得的5株耐药性菌株其耐药性不能稳定遗传,而经药剂驯化获得的1株抗性突变体QD2-Y4的抗药性可稳定遗传;耐药性菌株TA3-X2的菌丝生长速率高于亲本菌株,其余菌株与亲本菌株差异不明显;5株耐药性菌株和1株抗性突变体的菌丝干重和菌核干重均低于亲本菌株;TA3-X2、WF6-A2及QD2-Y4的致病力低于亲本菌株,TA17-X6、LY8-3及QD14-Y7的致病力与亲本菌株无明显差异。交互抗性测定表明,噻呋酰胺抗性突变体与戊唑醇、丙环唑、咯菌腈、井冈霉素、苯醚甲环唑和多菌灵之间均无交互抗性,与啶酰菌胺和氟唑菌苯胺之间则有交互抗性。3、通过沙培试验研究发现,24%噻呋酰胺FS在用量在6 g a.i.100 kg~(-1) seed-96 g a.i.100 kg~(-1) seed对玉米安全,且对玉米幼苗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用量过高为192 g a.i.100 kg~(-1) seed时对幼苗株高、根长、株鲜质量等指标产生不良影响,各项指标均低于空白对照。温室盆栽试验表明24%噻呋酰胺FS用量在6 g a.i.100 kg~(-1) seed-48 g a.i.100 kg~(-1) seed可以提高盆栽玉米的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其中用量为24 g a.i.100 kg~(-1) seed促进效果最佳根系活力较空白对照增加了78.0%,叶绿素含量较空白对照增加32.3%;温室接菌盆栽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剂量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均高于60%,24%噻呋酰胺FS用量为48 g a.i.100 kg~(-1)seed防治效果最佳,达87.43%。24%噻呋酰胺FS用量在6 g a.i.100 kg~(-1) seed在所有剂量中防治效果最差,因此该剂量不再进行田间试验。4、大田玉米试验结果表明,24%噻呋酰胺FS用量在12 g a.i.100 kg~(-1) seed-48 g a.i.100 kg~(-1) seed均不同程度的促进玉米出苗及幼苗生长,提高出苗率、株高、茎粗、主根长、须根数、株鲜重和根冠比等指标;实验室考种发现,24%噻呋酰胺FS和60 g/L戊唑醇FS均可不同程度提高玉米的穗长、穗粗、行数、穗粒数、百粒重和小区产量,从而提高玉米产量;2017和2018年24%噻呋酰胺FS用量均为48 g a.i.100 kg~(-1) seed增产效果最明显分别为15.72%和14.11%;2017-2018年对玉米纹枯病田间防治效果表明24%噻呋酰胺FS在用量为48 g a.i.100 kg~(-1) seed在玉米小喇叭口期至蜡熟期有较好的防效,均在40%以上。(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3-01)
刘刚[7](2019)在《噻呋酰胺或可作为防治玉米纹枯病的理想药剂》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山东省玉米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及其抗药性风险,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采自山东泰安、临沂、潍坊、莱芜、日照及青岛6个地区的102株玉米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其EC_(50)值分布范围为0.010~0.194μg/mL,平均EC_(50)值为(0.086±0.004)μg/mL,且敏感性呈连续单峰曲线分布。通过紫外诱导与药剂驯(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03期)
王汉朋,景殿玺,周如军,傅俊范[8](2018)在《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土壤性质、秸秆腐解及玉米纹枯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秸秆还田对土壤pH值、EC值、土壤腐解的影响及秸秆还田土壤腐解液对玉米纹枯病菌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玉米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土壤pH值降低,EC值升高。随着玉米秸秆3个处理(9 000、4 500、2 250 kg/hm2)还田量下降,秸秆纤维素腐解率升高,分别为54.4%、67.4%、83.9%。秸秆倍量还田(18 000 kg/hm2)土壤腐解液浓度(0.041 g/mL)对玉米纹枯病菌有抑制作用,全量(9 000 kg/hm2)、1/2量(4 500 kg/hm2)、1/4量(2 250 kg/hm2)秸秆还田的土壤腐解液对病菌有促进作用。秸秆还田玉米纹枯病病害流行田间调查表明,病情指数为秸秆还田量9 000 kg/hm2>4 500 kg/hm2>2 250 kg/hm2>不还田处理。(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肖如坚[9](2018)在《云南澜沧县东回镇玉米纹枯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纹枯病是玉米种植过程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属于土传病害,雨水较多、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加重发生。玉米纹枯病不仅会严重影响到玉米产量和品质,危害严重时还会导致玉米绝收,给农业生产、农户经济效益造成严重损害。为了有效防控纹枯病发生,该文结合实际情况,就玉米纹枯病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开展研究,以期对广大农民群众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技术》期刊2018年32期)
张海珍[10](2018)在《玉米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纹枯病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也是河南省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日趋严重的一种病害。玉米纹枯病除了为害玉米外,还可以侵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等多种禾本科作物以及棉花、大豆等双子叶植物,近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随着高产、密植品种的推广及土肥条件的改善,玉米纹枯病将上升为主要病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水稻纹枯病、小麦纹枯病,一般造成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减产(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期刊2018年19期)
玉米纹枯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背景】土传性立枯丝核菌属真菌引起的水稻、玉米纹枯病发病面积和危害程度逐年加重,生产上缺乏高抗的作物种质资源,急需鉴定更多的数量性状基因进行聚合育种;【材料与方法】利用380份重测序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以接种5天的单叶鞘病斑扩展长度为表型,在总数约55万SNP的分析平台进行关联分析并对相关基因开展功能解析;【结果与分析】获得318份自交系的有效表型数据,通过GWAS定位到5个控制病斑扩展长度的QTLs位点,对其中的两个基因开展了功能分析研究。其中,ZmFBL41编码一个F-box类型蛋白,其编码区的突变与抗病功能相关。水稻中超量表达感病等位基因会增强纹枯病的感病性,而玉米该基因的Mu突变体增强抗病。功能研究表明,感病基因编码蛋白的F-box结构域可以与E3泛素连接酶成员ZmSKP1-1蛋白相互作用,其LRR结构域与木质素合成酶ZmCAD互作并介导靶标的降解;抗病基因编码蛋白LRR区两个氨基酸的替换突变丧失与Zm CAD互作的能力。与靶标蛋白功能相呼应,ZmCAD的Mu突变体和水稻同源基因的基因编辑敲除突变体均比野生型更感纹枯病;在接种纹枯病菌24-48小时,玉米抗病自交系的木质素的含量显着高于感病自交系。从而提出了ZmFBL41通过LRR结构域的突变逃逸降解CAD,促进木质素合成的抗病机制。另一个基因编码b ZIP类转录因子,其编码区突变介导的抗性可能与介导下游基因的转录调控相关,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结论】利用GWAS策略,首次从玉米中克隆到纹枯病数量性状抗病基因,并揭示木质素合成权的竞争是纹枯病菌与植物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玉米纹枯病论文参考文献
[1].李德全.铁岭地区玉米纹枯病流行动态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19
[2].李宁,储昭辉.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克隆玉米纹枯病数量抗病基因[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3].王先锋,徐永进.新塘二高山区玉米纹枯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9
[4].赵蕾.典型喀斯特区域土壤AMF与玉米纹枯病抗性关系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9
[5].郝伟.玉米纹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新农业.2019
[6].尚佃龙.噻呋酰胺种子处理防治玉米纹枯病及抗性风险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19
[7].刘刚.噻呋酰胺或可作为防治玉米纹枯病的理想药剂[J].农药市场信息.2019
[8].王汉朋,景殿玺,周如军,傅俊范.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土壤性质、秸秆腐解及玉米纹枯病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8
[9].肖如坚.云南澜沧县东回镇玉米纹枯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J].农业工程技术.2018
[10].张海珍.玉米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J].河南农业.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