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交系大鼠论文_彭方美,刘洋,林晓文,翟玉莹,柯诗韵

导读:本文包含了近交系大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近交系,大鼠,激素,基因,计量学,多态性,需要量。

近交系大鼠论文文献综述

彭方美,刘洋,林晓文,翟玉莹,柯诗韵[1](2018)在《近交系和封闭群Wistar大鼠糖皮质激素致骨质疏松造模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近交系和封闭群wistar大鼠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不同给药频率作用下骨量、骨结构和骨力学性能变化,为不同遗传背景大鼠的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P)模型制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3月龄SPF级两种品系雌性Wistar大鼠各32只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4组:近交系的对照组(J-C)和Dex低、中、高频给药组(J-L、J-M和J-H);封闭群的对照组(F-C)和Dex低、中、高频给药组(F-L、F-M和F-H),C组肌注0.9%氯化钠注射液(1 m L/kg,3次/周);L、M和H组分别肌注Dex(1 mg/kg,分别1、3、5次/周),共给药3个月,处死前进行2次荧光标记。取大鼠胫骨上段(proximal tibia,PTM)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取股骨和第五腰椎行分别行叁点弯曲和压缩试验测定。结果(1)与J-C组比较,J-M和J-H组生长板下骨小梁结构紊乱,各给药组静态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J-H组骨矿化沉积率(mineral apposition rate,MAR)、荧光周长百分率(percent fluorescence perimeter,%L.Pm)、骨形成率-组织(bone formation rate/tissue,BFR/TV)、骨形成率-体积(bone formation rate/volume,BFR/BV)和骨形成率-周长(bone formation rate/bone surface,BFR/BS)分别下降39.27%、61.92%、79.21%、75.08%和77.14%;单位骨小梁周长成骨细胞数(osteoblast number/unit trabecular perimeter,Ob.N/BS)、成骨细胞周长百分率(percent osteoblast perimeter,%Ob.S/BS)分别下降57.35%和61.16%;单位骨小梁周长破骨细胞数(osteoclast number/unit trabecular perimeter,Oc.N/BS)、破骨细胞周长百分率(percent osteoclast perimeter,%Oc.S/BS)分别下降50.29%、42.92%;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弹性载荷、股骨长度、最大断裂吸收能、骨材料韧性均显着下降(P<0.05)。(2)与F-C组比较,F-M组和F-H组均呈骨量减少、骨结构破坏表现,F-H组MAR、%L.Pm、BFR/TV、BFR/BV、BFR/B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b.N/BS和%Ob.S/BS分别下降87.36%、87.9%,Oc.N/BS、%Oc.S/BS分别增加186%、123%;叁点弯曲及压缩参数均显着下降。结论以3、5次/周肌注Dex 1 mg/kg给药3个月,可以成功诱导封闭群Wistar大鼠GIOP成模,但未能使近交系wistar大鼠呈现低骨量效应,显示不同遗传背景个体及不同部位骨组织对糖皮质激素骨损伤效应有易感性差异。相对于骨量指标,反映骨结构、骨强度和骨形成功能的指标对糖皮质激素骨损伤效应较为敏感。(本文来源于《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蔡月花,冯旭,王俊霞,王莉,刘树锋[2](2018)在《MIJ、HFJ近交系大鼠血液生化指标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不同周龄MIJ、HFJ近交系大鼠血液生化指标,观察其特征表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参考数据。方法取4、8、12周龄不同性别(含MIJ雄性不育大鼠)MIJ、HFJ大鼠,每组20只,测定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球蛋白(GLO)、谷酰转肽酶(GGT)、肌酐(CRE)、血清尿素氮(BUN)、血糖(GLU)、尿酸(UA)、甘油叁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计算得出AST/ALT,A/G。结果 HFJ、MIJ两个近交系雌性大鼠比较:碱性磷酸酶(AL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在4、8、12周龄叁个组均差异极显着(P<0.01);HFJ雄大鼠与MIJ雄性正常大鼠比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在4、8、12周龄叁个组均差异极显着(P<0.01);HFJ雄大鼠与MIJ雄不育大鼠比较:血糖(GLU)指标在4、8、12周龄叁个组均差异极显着(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仅在12周龄差异极显着(P<0.01);HFJ近交系雌雄大鼠比较:HFJ雄性大鼠的ALP指标测定值在叁个时间点始终高于HFJ雌性大鼠且差异有显着性(P<0.01)。结论 MIJ、HFJ大鼠血液生化指标因动物品种品系、年龄、性别等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MIJ雄性不育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未表现明显缺陷。这些血液生化指标数据对其进一步研究及应用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实验动物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翟玉莹,李青南,刘洋,林晓文,叶小天[3](2017)在《地塞米松诱导近交系和封闭群Wistar大鼠骨骼肌萎缩效应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近交系和封闭群Wistar大鼠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骨骼肌萎缩的药物效应,探讨建立大鼠糖皮质激素性骨骼肌萎缩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muscular atrophy,GIMA)模型的优选方案。方法两品系大鼠各32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肌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 L/kg,每周3次;低频组(L组)、中频组(M组)和高频组(H组)分别每周1、3、5次肌肉注射Dex 1.0 mg/kg,给药90 d,取腓肠肌进行形态学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s,GR)和肌肉萎缩盒F蛋白(muscle atrophy F-box,MAFbx)基因mRNA表达水平检测。结果 (1)两品系大鼠H组的体质量[近交系:(158.4±7.3)g,封闭群:(196.5±14.4)g]较对照组[近交系:(223.7±10.5)g,封闭群:(279.5±14.5)g]显着减小;两品系大鼠H组的腓肠肌系数变化率[近交系:(-10.90±0.07)%,封闭群:(-13.60±0.12)%]较对照组[近交系:(±0.05)%,封闭群:(±0.01)%]显着减小;M、H组肌纤维横截面积变化率[近交系M和H组:(-13.00±2.00)%、(-29.00±2.00)%,封闭群M和H组:(-31.00±2.00)%、(-35.00±2.00)%较对照组近交系:(±3.40)%,封闭群:(±2.30%)]显着减小;用药组Ⅱ型纤维横截面积变化率[近交系L、M和H组:(-18.00±2.00)%、(-25.00±3.00)%、(-38.00±2.00)%,封闭群L、M和H组:(-45.00±1.00)%、(-53.00±1.00)%、(-44.00±2.00)%较对照组近交系:(±3.00)%,封闭群:(±3.00)%]显着减少。随给药频次增加,近交系大鼠Ⅱ型纤维横截面积变化率减少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品系大鼠各给药组MAFbx mRNA表达变化率[近交系L、M、H组:(175.00±10.00)%、(675.00±25.00)%、(2 125.00±25.00)%,封闭群L、M、H组:(15.00±2.00)%、(21.00±6.00)%、(33.00±3.00)%]均随给药频次增加而显着增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交系大鼠M组GR mRNA表达变化率(400.00±25.00)%和H组GR mRNA表达变化率(750.00±37.00)%较对照组(±37.00)%显着增高,但封闭群大鼠M组GR mRNA表达变化率(-26.00±5.00)%和H组GR mRNA表达变化率(-55.00±6.00)%较对照组(±2.00)%显着下降。结论以Dex 1.0 mg/kg每周1、3、5次肌肉注射均能诱导两品系大鼠不同程度的骨骼肌萎缩病变,但近交系大鼠较封闭群大鼠骨骼肌萎缩病变更为典型。(本文来源于《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期刊2017年01期)

卢鹤真[4](2013)在《MIJ近交系大鼠雄性不育突变基因初步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全世界大约有10%~20%的夫妇被不育所困扰,其中因男性原因引起的不育占到一半,称为男性不育症。男性生殖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受到许多功能基因的调控,其中任一基因的功能障碍都可能会导致男性生殖系统的发育异常或不育,而这些调控基因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研究清楚。目前,研究疾病机制的主要手段仍是借助实验动物模型,自发突变动物模型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病,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类相应疾病相似,对研究人类疾病具有重要的价值。MIJ大鼠为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成功培育的近交系大鼠新品系,其雄性后代中稳定出现不育个体,经遗传测交试验证实为常染色体上的单一隐性基因突变所致。MIJ大鼠中可育雄性大鼠与雌性大鼠表型均正常,雄性不育大鼠表现为睾丸下降延迟、早期隐睾、生殖器官(睾丸、附睾、阴茎、输精管、前列腺、贮精囊等)发育迟缓、少精、生精障碍等,这与导致人类男性不育的隐睾症、小睾丸症、少精弱精症表型相似,雄性不育大鼠其他器官未见明显病变,因而推测可能存在突变的基因对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具有重要而特异的作用。MIJ大鼠具有一致的基因型和遗传特性,实验中易取得一致的结果,是进行人类男性不育研究的良好动物模型。本研究通过分析MIJ雄性大鼠中不育及发育正常个体的睾丸组织基因表达谱芯片的差异,筛选出表达差异显着基因,为最终确定不育基因打下基础,为人类男性不育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1标本组织的取材与处理取4周龄雄性MIJ大鼠中不育及正常大鼠各5只,分别取左右两侧睾丸组织,液氮冻存。10只大鼠的左侧睾丸组织用于基因芯片杂交,右侧睾丸组织用于后续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验证芯片结果。2mRNA提取Trizol法分别提取雄性MIJ不育大鼠及系内正常大鼠睾丸组织总RNA,采用Qiagen-RNeasy Kit法纯化总RNA,并对总RNA进行质检和定量,分离mRNA。3mRNA标记与杂交使用直接逆转录标记的方法,将mRNA逆转录为cDNA探针,并分别用Cy5-dUTP和Cy3-dUTP标记雄性MIJ不育大鼠、系内正常大鼠睾丸组织的cDNA探针。将含cDNA探针的杂交液、芯片变性后,将杂交液滴于芯片点样区,用盖玻片覆盖,置于杂交舱中,用Parafilm封口膜密封,放入42℃杂交箱内杂交16小时。4基因表达谱芯片结果分析采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扫描仪扫描芯片获得芯片原始数据。将预处理后的基因芯片表达数据按t-检验的P-values<0.05,并且表达值的变化倍数>2或<1/2的筛选要求,筛选出显着上调及下调表达的基因。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分类注释(Gene Ontology, GO)和代谢通路分析(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 Pathway),寻找与生殖发育相关的基因,再结合以往文献报道选定出不育突变候选基因。5Real-time PCR验证表达差异显着的不育突变候选基因取MIJ不育大鼠和系内正常大鼠睾丸组织RNA进行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筛选出的差异基因表达,对基因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结果:1提取的总R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28S和18S核糖体RNA条带清晰,有模糊的5S条带,说明RNA纯度较高、完整性较好。2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328个,其中在MIJ不育大鼠睾丸组织中表达下调基因248个,上调基因80个。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与生殖系统发育相关的基因所涉及的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及信号通路主要包括:雄性生殖器发育、性腺发育、精细胞发育、精细胞凋亡、受精、精子顶体囊及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信号转导通路等。结合以往文献报道,我们选定九个下调基因Asb1、Klhl10、Pitx2、Insl3、Zpbp、Zmynd15、Pvrl3、Acr、Plcd4及一个上调基因Igfbp3进行Real-time PCR验证基因表达差异。3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Asb1、Klhl10、Pitx2、Insl3、Zpbp、Zmynd15、Pvrl3、Acr及Plcd4基因在MIJ不育大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量显着低于系内正常大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量(P<0.05),而Igfbp3基因表达量则显着高于系内正常大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量(P<0.05),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1通过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分析,雄性MIJ不育大鼠与系内正常大鼠睾丸组织相比基因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提示雄性生殖系统发育的病理生理过程复杂,涉及到多种功能蛋白和代谢通路的调控。2Real-time PCR验证雄性MIJ大鼠不育突变候选基因Asb1、Klhl10、Pitx2、Insl3、Zpbp、Zmynd15、Pvrl3、Acr、Plcd4及Igfbp3变化趋势与基因表达谱芯片一致,验证了芯片结果的可信性。3本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与雄性MIJ不育大鼠生殖系统缺陷相关的可能基因,这些都是参与调控雄性生殖系统发育的重要基因,为揭示男性不育的致病机制研究以及临床治疗提供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3-03-01)

林彦,王顺章[5](2012)在《饲料中不同含量蛋白质对近交系DA大鼠生长繁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DA大鼠作为近交系实验动物在国内刚刚起步,国标中尚无此动物的营养标准,我们对其进行饲喂不同比例蛋白质的饲料,据此可筛选出适合DA生长繁殖最佳的蛋白质含量。方法将出生21d的DA大鼠分成四组,分别饲喂四种蛋白质含量不同的饲料,自由采食,详细记录各组饲料消耗情况。每周定时称重,详细记录。各组鼠在12周龄时,同组内雌雄交配,观察怀孕率、离乳仔数、离乳仔重量。将各组13周龄雄性大鼠用颈椎脱臼法处死解剖,将其肝、心、脾、肾取出称重。结果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4~5周龄DA大鼠,饲料中蛋白质为23.62%组体重及日增重显着高于其它组(P<0.01),繁殖期12周龄后饲料中蛋白质为21.74%组的雌性DA大鼠产仔量高于其它组。哺乳期饲料中蛋白质为23.62%组的离乳仔重量高于其它组。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各组大鼠脏器重量及内脏综合系数均无显着性影响。结论 DA大鼠对饲料中蛋白质需要量相对较高。(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期刊2012年12期)

张焕铃,张建刚,刘军须,郑龙,连伟光[6](2012)在《近交系HFJ大鼠的抗肿瘤细胞Walker-256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近交系HFJ大鼠的肿瘤学特性。方法采用大鼠肿瘤细胞Walker-256分别接种HFJ大鼠和Wistar大鼠制作腹水瘤、实体瘤模型,观察两种动物对同一种肿瘤细胞的敏感性及免疫反应差异。结果对于腹水瘤Walker-256接种7d,Wistar大鼠有6只腹水产生为阴性,HFJ大鼠腹水产生均为阳性。继续观察至20d,可见到Wistar大鼠有3只腹水阴性(阳性率9/12,死亡2只,染色体用1只),而HFJ大鼠腹水全部为阴性(阳性率0/12,死亡2只,染色体用1只)。腹水中Walker-256细胞染色体分析,Wistar大鼠和HFJ大鼠众数变化范围均为50~62条,无显着差异。实体瘤接种7d,Wistar大鼠和HFJ大鼠均可触摸到右侧腋下有肿块产生。20d后Wistar大鼠除2只肿块消失外其他均有肿块存在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大(阳性率13/15);所有HFJ大鼠腋下肿块均变软并逐渐消失(阳性率0/15)。检测各组大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发现正常HFJ大鼠IgM、IgA显着低于Wistar大鼠(P<0.01),IgG差异不显着。荷瘤组HFJ大鼠和Wistar大鼠IgG均高于各自正常对照组,差异极显着(P<0.01)。Wist-ar大鼠腹水瘤阳性组IgG显着低于阴性组和HFJ腹水阳性组(P<0.05),Wistar大鼠实体瘤阳性组也显着低于HFJ实体阳性组(P<0.01)。Wistar大鼠腹水瘤阳性组IgM显着低于阴性组(P<0.05),Wistar大鼠腹水瘤阴性组和HFJ大鼠腹水瘤、实体瘤阳性组IgM均高于各自对照组,且差异显着(P<0.05)。细胞免疫结果显示各组CD4+数量差异不显着;正常HFJ大鼠CD8+显着少于Wistar大鼠(P<0.05),Wistar大鼠腹水瘤和实体瘤阳性组CD8+数量较阴性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显着减少(P<0.05)。各荷瘤阴性组大鼠CD8+数量均较正常值增加,除Wistar大鼠腹水瘤和HFJ实体瘤阴性组大鼠差异显着(P<0.05)外,其他均不显着;CD4+/CD8+结果与CD8+相反。结论 HFJ大鼠具有抗大鼠肿瘤细胞Walker-256的特性,腹水瘤及实体瘤均不易生长。(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2年04期)

郑龙,李建辉,王俊霞,刘军须,蔡月花[7](2012)在《微卫星DNA标记在近交系大鼠HFJ和MIJ遗传监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24对引物对近交系HFJ和MIJ大鼠的微卫星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并选用近交系Lewis和F344大鼠作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用传统的酚-氯仿法分别提取4个近交系大鼠MIJ、HFJ、Lewis和F344的基因组DNA,选取大鼠24个微卫星位点,通过PCR扩增,扩增产物经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根据电泳结果,比较分析4种品系近交系大鼠之间微卫星多态性。结果 4种品系及品系内不同个体的近交系大鼠在24个微卫星位点上的扩增产物均出现一个条带,MIJ和HFJ大鼠在品系间和品系内均表现为单态性,同Lewis和F344的扩增结果比较,14个位点显示多态性,有10个位点显示单态性。结论两个近交系大鼠品系MIJ和HFJ符合近交系要求,筛选出的14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可用于有关近交系大鼠的遗传背景监测。(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动物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陈贵良,刘军须,陈则永,蔡月花,曹福源[8](2012)在《MIJ和HFJ近交系大鼠心电图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近交系MIJ、HFJ大鼠心电图,并与Wistar大鼠比较分析,观察MIJ和HFJ大鼠心电图表现。方法大鼠麻醉后,仰卧位固定于大鼠固定板上,用短针电极刺入皮下2~3 mm位置,麻醉5 min后,用福田青岛FX-102B心电图机做心电图,并对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叁种大鼠均为窦性心律,心律齐整,雄性HFJ、MIJ心率均高于同性别Wistar。HFJ和MIJ品系、性别间心率差异均无显着性。HFJ和MIJ心电轴与Wistar相同,主要在0°~90°间。叁种大鼠的P波方向及QRS波群基本相同,但各波振幅和各波时限,在不同品系和性别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结论近交系MIJ和HFJ大鼠各有其独特的心电图表现。(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动物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王淑菁,岳秉飞,马丽颖,王洪,魏杰[9](2011)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在近交系大鼠遗传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SNP在近交系大鼠遗传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大鼠20号染色体MHC所在P12区上的9个SNP位点,应用新建立的高保真酶特异性检测SNP基因分型技术对五种常用近交系大鼠(BN、F344、WKY、LEW、SHR)和两种新培育近交系大鼠(MIJ和HFJ)进行SNP多态性分析。结果五种常用近交系的SNP检测结果与Rat Genome Database网站提供的基因型数据一致,并检测确立了新品系的SNP基因型。同时绘制出七种近交系大鼠在该9个SNP位点的遗传扩增图谱。结论运用所筛选的9个SNP位点进行大鼠多态性分析,能够快速、可靠地对BN、F344、WKY、LEW、SHR及MIJ、HFJ进行遗传监测。(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动物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陈贵良,刘军须,刘惠茹,蔡月花,曹福源[10](2011)在《近交系MIJ和HFJ大鼠部分生理数据测定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近交系大鼠MIJ、HFJ和封闭群Wistar大鼠的脏器系数、体温、呼吸频率、肠管长度,观察两个近交系大鼠的生理表型。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对大鼠脏器系数、体温、呼吸频率及肠管长度进行测定,并对HFJ、MIJ、Wistar大鼠叁者间进行比较。结果①体重:HFJ、MIJ、Wistar大鼠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②脏器系数:HFJ与Wistar大鼠雄性间心脏、肺,雌性间子宫、肝;MIJ与Wistar大鼠雄性间肺、脾,雌性间脑、脾,差异均有显着性。HFJ与MIJ大鼠雄性间脑,雌性间脑和脾差异有显着性。HFJ大鼠不同性别间肝、脑、眼球差异有显着性。MIJ大鼠不同性别间,脑、心脏、肾、肺、脾和眼球差异均有显着性。③体温:HFJ雌性大鼠明显高于Wistar雌性,雄性间差异无显着性。HFJ大鼠雌性高于雄性,差异有显着性。④呼吸频率:HFJ雌性大鼠低于同性Wistar大鼠,MIJ大鼠雌性和雄性均高于同性别Wistar大鼠,差异有显着性。⑤肠管长度:HFJ与Wistar同性别间比较,肠管总长和小肠差异有显着性。MIJ与Wistar大鼠雄性间肠管总长、大肠、小肠、盲肠差异均有显着性,雌性间肠管总长、小肠、盲肠差异有显着性。HFJ与MIJ大鼠同性别间差异均无显着性,不同性别的HFJ和MIJ的肠管总长、大肠和小肠差异有显着性。结论 MIJ和HFJ近交系大鼠的脏器系数、体温、呼吸频率、肠管长度都各有其独特的生理概貌。(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动物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近交系大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测定不同周龄MIJ、HFJ近交系大鼠血液生化指标,观察其特征表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参考数据。方法取4、8、12周龄不同性别(含MIJ雄性不育大鼠)MIJ、HFJ大鼠,每组20只,测定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球蛋白(GLO)、谷酰转肽酶(GGT)、肌酐(CRE)、血清尿素氮(BUN)、血糖(GLU)、尿酸(UA)、甘油叁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计算得出AST/ALT,A/G。结果 HFJ、MIJ两个近交系雌性大鼠比较:碱性磷酸酶(AL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在4、8、12周龄叁个组均差异极显着(P<0.01);HFJ雄大鼠与MIJ雄性正常大鼠比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在4、8、12周龄叁个组均差异极显着(P<0.01);HFJ雄大鼠与MIJ雄不育大鼠比较:血糖(GLU)指标在4、8、12周龄叁个组均差异极显着(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仅在12周龄差异极显着(P<0.01);HFJ近交系雌雄大鼠比较:HFJ雄性大鼠的ALP指标测定值在叁个时间点始终高于HFJ雌性大鼠且差异有显着性(P<0.01)。结论 MIJ、HFJ大鼠血液生化指标因动物品种品系、年龄、性别等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MIJ雄性不育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未表现明显缺陷。这些血液生化指标数据对其进一步研究及应用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近交系大鼠论文参考文献

[1].彭方美,刘洋,林晓文,翟玉莹,柯诗韵.近交系和封闭群Wistar大鼠糖皮质激素致骨质疏松造模比较[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8

[2].蔡月花,冯旭,王俊霞,王莉,刘树锋.MIJ、HFJ近交系大鼠血液生化指标比较分析[J].实验动物科学.2018

[3].翟玉莹,李青南,刘洋,林晓文,叶小天.地塞米松诱导近交系和封闭群Wistar大鼠骨骼肌萎缩效应比较[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7

[4].卢鹤真.MIJ近交系大鼠雄性不育突变基因初步鉴定[D].河北医科大学.2013

[5].林彦,王顺章.饲料中不同含量蛋白质对近交系DA大鼠生长繁殖的影响[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2

[6].张焕铃,张建刚,刘军须,郑龙,连伟光.近交系HFJ大鼠的抗肿瘤细胞Walker-256特性[J].四川动物.2012

[7].郑龙,李建辉,王俊霞,刘军须,蔡月花.微卫星DNA标记在近交系大鼠HFJ和MIJ遗传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2

[8].陈贵良,刘军须,陈则永,蔡月花,曹福源.MIJ和HFJ近交系大鼠心电图表现[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2

[9].王淑菁,岳秉飞,马丽颖,王洪,魏杰.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在近交系大鼠遗传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1

[10].陈贵良,刘军须,刘惠茹,蔡月花,曹福源.近交系MIJ和HFJ大鼠部分生理数据测定和分析[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1

论文知识图

种近交系大鼠E区序列比对及3个...种近交系大鼠C区序列比对及3个...近交系大鼠Lewis为受体一34SHR创CriBR近交系大鼠生化位...各组术后各时间点组织学观察(HE×100)...术后Sd的肝脏病理学改变《x}l

标签:;  ;  ;  ;  ;  ;  ;  

近交系大鼠论文_彭方美,刘洋,林晓文,翟玉莹,柯诗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