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强度试验论文-李晓晓,王忠,殷文元

静态强度试验论文-李晓晓,王忠,殷文元

导读:本文包含了静态强度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曲轴,有限元模型,应力,疲劳试验

静态强度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晓,王忠,殷文元[1](2019)在《高强度曲轴静态特性仿真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480柴油机整体和单拐曲轴的静态特性分析模型,针对不同的约束条件,对两种模型的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计算,指出了两种模型下的应力集中区域以及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两种模型应力值均未超出曲轴的许用应力。通过曲轴弯曲疲劳强度试验,对480柴油机单拐曲轴进行了弯曲疲劳试验,测量了弯矩随循环基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整体和单拐曲轴的静态特性分析模型,应力集中比较危险的区域出现在主轴颈、连杆轴颈与曲柄臂的过渡圆角区域;整体较于单拐模型可以更全面、真实反映曲轴各拐的静态特性。(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9年01期)

刘万里,周亚男[2](2018)在《基于准静态试验方法的乘用车侧门强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车身结构准静态试验的意义,为解决车身结构准静态加载的技术难点,研制了全新的车身结构强度试验系统,对国内某乘用车参照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MVSS 214进行了侧门准静态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试验系统完全满足试验要求。为乘用车出口认证测试提供试验及设计支持。(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8年14期)

马宗正,刘豫喜,马建辉,杨安杰,王新莉[3](2016)在《拖拉机防翻架静态强度试验台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拖拉机防翻架有助于降低对驾驶员的伤害,对其强度进行检查非常有必要,但是目前针对拖拉机翻车防护装置没有成熟的检测设备,为此开发一款用于测量其静态强度的试验台。首先介绍其总体方案,然后分别对机械支撑系统、液压系统和测量系统等内容进行设计与选型,进而完成整体试验台的设计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对某一拖拉机防翻架进行实际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防翻架上施加的压力值大约为13kN时变形量大约为235mm,此时两者的乘积大于1.4倍参考质量,表明该防翻架静强度满足要求。该试验结果也表明该试验台能够完成防翻架静态强度试验,所设计的试验台达到预期设计目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机化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李岩[4](2014)在《不同强度混凝土静态破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静态破碎剂在相同用量及相同拌合水温条件下,倒入强度等级分别为C20、C30、C40的混凝土预留孔中进行静态破碎试验,观察混凝土表面裂缝的扩展情况并记录反应过程中混凝土外表面应变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混凝土外表面开始出现裂缝的时间逐渐推迟,裂缝扩展的宽度以及混凝土外表面出现裂缝的条数都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逐渐缩小和减少。在反应过程中,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混凝土外表面的应变出现明显波动的时间逐渐滞后,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的四个侧面中,始终有一个侧面产生拉应变,其余叁个侧面产生压应变。(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戴晓莉,王艳丽[5](2013)在《瓦楞纸箱强度的静态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某B型单瓦楞纸箱,将其切割成3段,对各段分别进行抗压试验,以探讨各段对整个纸箱强度的贡献度。考虑瓦楞纸箱的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纸箱上段和中段以及整个纸箱进行抗压试验仿真分析,以得到纸箱各段和整个纸箱的压缩变形结果、压溃力和压溃位移。结果表明:仿真分析结果与抗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且纸箱的强度基本上取决于横向皱褶。(本文来源于《包装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常海雷[6](2013)在《客车车身骨架静态强度分析及整车侧翻试验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公路建设和客运行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客车发生交通事故而造成“群死群伤”的问题屡有发生,从而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客车的被动安全性及安全车身结构成为现代客车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热点。本论文正是针对这一研究热点,开展对客车车身骨架静态强度分析以及整车侧翻特性研究。论文在阅读国内外文献和广泛调研基础上,以某大型客车为研究对象,利用前处理软件HyperMesh分别建立了车身骨架有限元模型和整车侧翻仿真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客车车身骨架在弯曲和扭转这两种典型工况下的静态强度分析,得到了车身的应力分布云图;通过客车车身骨架的模态分析,得到前10阶的模态频率及振型图,车身骨架前10阶模态的固有频率在8.309Hz~24.647Hz的范围内,满足了频率范围5Hz~31Hz的设计要求,并且各阶的模态振型变化平滑,没有出现刚度的突变现象。论文还通过实车侧翻试验验证了整车侧翻仿真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利用整车侧翻仿真有限元模型分别对整车及主要部件的变形、质心加速度、能量吸收以及乘员生存空间侵入情况进行了仿真试验分析,在侧翻过程中乘员生存空间并没有被侵入且上部结构能量吸收达86.596%,能够满足我国关于客车侧翻标准的法规要求。最后结合静态强度分析和侧翻模拟仿真研究结果对该客车车身结构提出一种可行的改进方案,希望为客车安全车身结构的开发提供有意义的实用参考。(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3-05-13)

陈励[7](2010)在《安全带总成静态强度相关试验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主要探讨了GB 14166-2003《机动车成年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中安全带总成静态强度试验,重点介绍了卷收器及双带扣静态强度测试方法、织带宽度测量方法、织带湿润剂等,对其中一些试验方法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北京汽车》期刊2010年05期)

王永建,胡波,张建军,李蓁,张杰[8](2009)在《拖拉机防护装置强度静态试验台的研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拖拉机防护装置强度静态试验台是通过对拖拉机防护装置施加载荷,模拟考核拖拉机翻车时防护装置对驾驶员提供保护的能力的专用设备.通过对拖拉机防护装置强度静态试验台工作原理、结构及其特点进行阐述,使拖拉机防护装置的安全要求得以科学的评价。(本文来源于《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期刊2009年12期)

杜玉民,余钊,徐勇[9](2009)在《橡胶混凝土静态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橡胶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混凝土,将橡胶粉掺入到普通混凝土中,可以减轻混凝土的重量、增加其韧性、具有隔音、抗震等工程性能。本文对橡胶混凝土进行了抗压试验,研究表明橡胶的掺入导致了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同时也改善了混凝土的脆性破坏。通过降低水灰比、提高水泥标号均能提高橡胶混凝土的强度,可以弥补由于橡胶的掺入而导致的强度降低,从而满足工程强度要求。(本文来源于《广东建材》期刊2009年01期)

尹晓峰[10](2008)在《大功率电弧灯静态加热试验系统在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研发成功》一文中研究指出适用于隔热材料选材、防热方案筛选的大功率电弧灯静态加热试验系统,日前,该系统采用辐射加热方式,能够在窗口面积上提供比石英灯辐射加热试验系统更大的加热能力,并具备良好的控制特性,可以模拟加热热流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主要的技术指标(本文来源于《强度与环境》期刊2008年06期)

静态强度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了车身结构准静态试验的意义,为解决车身结构准静态加载的技术难点,研制了全新的车身结构强度试验系统,对国内某乘用车参照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MVSS 214进行了侧门准静态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试验系统完全满足试验要求。为乘用车出口认证测试提供试验及设计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静态强度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晓晓,王忠,殷文元.高强度曲轴静态特性仿真与试验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

[2].刘万里,周亚男.基于准静态试验方法的乘用车侧门强度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8

[3].马宗正,刘豫喜,马建辉,杨安杰,王新莉.拖拉机防翻架静态强度试验台开发[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

[4].李岩.不同强度混凝土静态破碎试验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5].戴晓莉,王艳丽.瓦楞纸箱强度的静态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J].包装学报.2013

[6].常海雷.客车车身骨架静态强度分析及整车侧翻试验仿真研究[D].长安大学.2013

[7].陈励.安全带总成静态强度相关试验的探讨[J].北京汽车.2010

[8].王永建,胡波,张建军,李蓁,张杰.拖拉机防护装置强度静态试验台的研究设计[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9

[9].杜玉民,余钊,徐勇.橡胶混凝土静态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广东建材.2009

[10].尹晓峰.大功率电弧灯静态加热试验系统在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研发成功[J].强度与环境.2008

标签:;  ;  ;  ;  

静态强度试验论文-李晓晓,王忠,殷文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