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海气旋论文_王慧,张博,吕心艳,曹越男,郑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入海气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旋,平流,入海,江淮,天气,爆发性,特征。

入海气旋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张博,吕心艳,曹越男,郑飞[1](2019)在《2018年一次温带气旋入海爆发性增强时期的集合预报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实况观测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Forecast, ECMWF)0.5°(纬度)×0.5°(经度)水平分辨率的再分析数据和集合预报数据,对2018年2月一次入海爆发性气旋在黄海南部的爆发性增强时期的动力和热力因子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气旋路径、强度和海面风的检验结果挑选出两组集合成员——好成员组和坏成员组。通过组间对比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在气旋入海之后爆发性增强时,500 hPa高空槽和850 hPa中低层低涡迅速加强,同时低层和高层的西南急流均明显加大,中高层系统快速增强,上述因子均为气旋出现爆发性发展提供有利条件。2)气旋入海之后上升运动快速增强,这加剧了低层辐合与高层辐散,有利于地面降压,促使地面气旋的爆发性发展。水汽在中低层辐合后随气流上升发生凝结并释放潜热,这加强了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以及上升运动,促使气旋进一步爆发性发展。与此同时,对流层顶的高值位涡下传增强,低层大气斜压性受气旋上空冷暖平流的增强而增大,导致垂直稳定度减小,地面气旋性涡度增强,也有利于气旋爆发性发展。最终此次气旋快速增强并达到中等爆发性气旋的强度。3)虽然集合预报两组成员的平均场均比分析场弱,但是好成员组抓住了气旋上空中高层天气系统的快速增强过程,以及垂直运动、温度平流、水汽条件、位涡等预报因子和物理量的快速增强过程,其预报效果在气旋强度和路径等方面均显着优于坏成员组。(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牛丹,徐方姝,魏博洋,李铭鉴[2](2018)在《海温对江淮气旋入海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FNL再分析资料对4类江淮气旋个例进行数值模拟和海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海温的增减对江淮气旋入海发展的移动路径影响并不显着,但对气旋降水及其入海后中心强度的影响非常明显,海温降低气旋降水减弱、强度减小,海温升高气旋降水增多、强度增大,且冬季气旋强度对海温降低的响应比暖季气旋更显着。海温增减的绝对值越大,气旋强度对其响应越显着。潜热是影响暖季气旋发展的重要物理机制,而感热是影响冬季浅薄型气旋发展的重要机制。(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32期)

王坚红,牛丹,任淑媛,苗春生,宋萍[3](2017)在《不同深厚气旋入海发展中环境因子作用对比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FNL再分析资料,统计2008—2012年入海发展江淮气旋并根据气旋不同深厚程度及季节特征分为:暖季深厚型、暖季浅薄型、冬季浅薄型和春初底层型。各类气旋的统计及合成分析表明四类气旋入海基本特征为:入海路径可分为东路和东北路;冬季与初春气旋入海发展增强幅度大于暖季;不同深厚气旋入海后均有下垫面摩擦力减小近海面风力增强,大风区扩大且由气旋偏东位置向东南偏移;暖季气旋入海降水强度增幅明显,并与气旋深厚程度成正比,冬季及春初气旋入海后降水增幅小,春初气旋后部有零散强降水。对入海发展机制的合成诊断显示,气旋中凝结潜热释放对暖季气旋起重要作用,并与气旋深厚程度成正比,对冬季气旋也有正贡献,但对春初底层型气旋无明显作用。春初底层型对海面动力热力影响更敏感,入海后正涡度区的垂直伸展较其它型更显着。而有利于气旋加深的上空辐散中心位置高度与气旋的深厚程度成正比。气旋入海发展中环境因子分析显示,下垫面非绝热加热对冬季和初春气旋作用显着,对暖季气旋影响不明显。高空急流动量下传与下垫面摩擦减弱促使各类气旋增强。湿位涡对暖季气旋有重要正贡献,对深厚气旋作用更强。冬季和初春风场的惯性稳定度和切变稳定度的共同作用有利于气旋增强。1 000 h Pa上湿斜压项MPV2显示的气旋区域温湿锋区位置及强度与入海气旋雨区及雨强对应较好,具有显着指示性。(本文来源于《Marine Science Bulletin》期刊2017年01期)

史得道,吴振玲[4](2016)在《一次黄海入海气旋爆发性发展的诊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2013年11月一次黄海入海气旋的爆发性发展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显示:此次气旋入海发展过程中始终位于500 h Pa高空槽前,槽前正涡度平流和强烈暖平流是气旋爆发性发展的主要原因。对流层高层有明显正位涡下传至低层,引起地面气旋性涡度发展,对气旋爆发性发展有重要作用;气旋发展过程中始终位于高空急流出口区左侧,高空辐散、低空辐合以及强上升运动提供了气旋发展的动力条件;除了低空急流输送,海洋和大气之间耦合作用为气旋爆发性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热量输送。(本文来源于《海洋预报》期刊2016年06期)

王坚红,牛丹,任淑媛,苗春生,宋萍[5](2016)在《不同深厚气旋入海发展中环境因子作用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江淮气旋是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江淮流域的重要天气系统,多伴有暴雨、大风等剧烈天气。研究发现江淮气旋四季均有出现,以春季和初夏(3~6月)为最多[1]。魏建苏等[2]对江淮气旋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江淮气旋源地主要集中在大别山及其东北侧、淮河上游及苏皖浙交界处、鄱阳湖3个区域。杨良华[1]研究发现江淮气旋有南大风、北大风、南转北大风3种类型大风。项素清[3]诊断分析了入海气旋,认为江淮气旋后部大风是由气旋后部南下冷空气形成较强气压梯度和变压梯度造成。李斌等[4]研究发现江淮气旋中心附近有主降雨中心,在垂直于气旋移动路径的左侧有次降雨中心。孙贞等[5]分析了风暴螺旋度对气旋暴雨的作用。关于江淮气旋的发展机制,许多研究者[6-7]利用湿位涡和位涡反演技术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了动力正、斜压性对暴雨的影响,其中赵兵科等[8-9]利用位涡反演方法诊断分析发现对流层中高层扰动是弱气旋发展的重要因子,中低层的非绝热加热是强气旋发展的主要贡献者。马雷鸣等[10-11]利用倾斜涡度发展理论研究了大气斜压性对江淮气旋发展的重要作用。徐娟等[12]研究发现扰动小槽和高低空急流为梅雨锋江淮气旋的加强提供动力机制。苗春生等[13-14]模拟并诊断了浅薄低涡绕大别山移动和东移发展气旋,指出地形扰流效应及其与高低空急流耦合中心和水汽凝结潜热释放区的迭加,是低涡增强发展的重要机制。已有的研究丰富了对江淮气旋在内陆活动的认识,而关于入海江淮气旋的研究,随着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对海洋气象信息需求的旺盛,也成为探讨热点。因此深入分析入海江淮气旋,是海上江淮气旋预报预警工作的现实要求。分析已有的研究发现,江淮气旋具有不同的垂直伸展高度,可分为浅薄与深厚等不同类型[13,15]。本文针对2008—2012年不同深厚类型的江淮气旋入海发展过程,对各类气旋进行合成分析,重点研究不同深厚气旋入海前后的天气特征和热动力结构特征的异同,进一步地对比不同深厚江淮气旋入海发展过程中,季节和环境因子的作用及其相对重要性。本文利用FNL再分析资料,统计2008—2012年入海发展江淮气旋发现,在2008—2012年间,江淮气旋的发生频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能够入海发展加强的江淮气旋平均每年5.6次。气旋垂直伸展高度冷季低于暖季,春初最为浅薄,仅达1000h Pa。由此将入海发展的江淮气旋分为暖季深厚型、暖季浅薄型、冬季浅薄型和春初底层型四类。(1)各类气旋的统计及合成分析表明四类气旋入海基本特征为:入海路径可分为东路和东北路,春初底层型以东北路为主,其他各类两条路径均有发生;冬季与初春气旋入海发展增强幅度大于暖季;不同深厚气旋入海后均有下垫面摩擦力减小近海面风力增强,大风区扩大且由气旋偏东位置向东南偏移,春初底层型入海后在气旋中心后部出现大风区,这与下垫面近海温度冷舌与冷空气入侵配合形成更强温度梯度有关;暖季气旋入海降水强度增幅明显,并与气旋深厚程度成正比,冬季及春初气旋入海后降水增幅小,春初气旋后部有零散强降水。(2)对入海发展机制的合成诊断显示,凝结潜热释放为暖季气旋入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并与气旋深厚程度成正比,对冬季气旋入海发展也有影响,但并不是影响春初底层型的主要物理因子。气旋入海后其中心涡度区在水平方向上明显增强,在垂直方向明显抬升,指示气旋入海后的整体发展。春季底层型对海面动力热力影响更敏感,入海后其正涡度区的垂直伸展较其它型更显着。入海后气旋的发展伴随底层辐合中心的增强,而有利于气旋加深的上空辐散中心位置高度与气旋的深厚程度成正比。(3)气旋入海发展中环境因子分析显示,下垫面非绝热加热、高空急流动量下传和入海下垫面摩擦减小、湿位涡与位涡的正斜压性是江淮气旋入海发展的重要环境因子。下垫面非绝热加热对冬季和初春气旋入海增强作用显着。高空急流动量下传与下垫面摩擦减弱促使各类气旋入海增强,动量下传速度和气旋深厚程度成正比。湿位涡对暖季气旋入海发展有重要正贡献,深厚气旋湿位涡作用更强。冬季和初春风场的惯性稳定度和切变稳定度的合成有利于气旋位涡入海增长,支持气旋入海增强。1000h Pa上湿斜压项MPV2显示的气旋区域温湿锋区位置及强度与入海气旋雨区及雨强对应较好,具有较好指示性。(本文来源于《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期刊2016-11-01)

王坚红,牛丹,任淑媛,苗春生,宋萍[6](2015)在《不同深厚气旋入海发展中环境因子作用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FNL再分析资料,统计2008—2012年入海发展江淮气旋并根据气旋不同深厚程度及季节特征分为:暖季深厚型、暖季浅薄型、冬季浅薄型和春初底层型。各类气旋的统计及合成分析表明四类气旋入海基本特征为:入海路径可分为东路和东北路;冬季与初春气旋入海发展增强幅度大于暖季;不同深厚气旋入海后均有下垫面摩擦力减小近海面风力增强,大风区扩大且由气旋偏东位置向东南偏移;暖季气旋入海降水强度增幅明显,并与气旋深厚程度成正比,冬季及春初气旋入海后降水增幅小,春初气旋后部有零散强降水。对入海发展机制的合成诊断显示,气旋中凝结潜热释放对暖季气旋起重要作用,并与气旋深厚程度成正比,对冬季气旋也有正贡献,但对春初底层型气旋无明显作用。春初底层型对海面动力热力影响更敏感,入海后正涡度区的垂直伸展较其它型更显着。而有利于气旋加深的上空辐散中心位置高度与气旋的深厚程度成正比。气旋入海发展中环境因子分析显示,下垫面非绝热加热对冬季和初春气旋作用显着,对暖季气旋影响不明显。高空急流动量下传与下垫面摩擦减弱促使各类气旋增强。湿位涡对暖季气旋有重要正贡献,对深厚气旋作用更强。冬季和初春风场的惯性稳定度和切变稳定度的共同作用有利于气旋增强。1 000 h Pa上湿斜压项MPV2显示的气旋区域温湿锋区位置及强度与入海气旋雨区及雨强对应较好,具有显着指示性。(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杨成芳,周淑玲,刘畅,郭俊建,杨璐瑛[7](2015)在《一次入海气旋局地暴雪的结构演变及成因观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加密自动站、常规探空和地面等多种观测资料,对山东半岛东部地区一次局地暴雪过程的成因及动力结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局地暴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为典型的黄河气旋槽前降雪,降雪强度弱,雷达回波自西南向东北传播;第2阶段降雪为气旋后部的海效应降雪,降雪强度大,1 h降雪量可达到大雪量级,雷达回波自东北向西南移动,较为少见。(2)第1阶段降雪发生在对流层中层有明显低槽、低层有气旋性环流和西南低空急流及地面有气旋的天气系统配置下,水汽来源于中国南海,降雪落区位于高空槽前西南低空气流的右前方和地面气旋的东侧。(3)第2阶段降雪发生在高空槽过后,冷空气自渤海海峡和黄海北部入侵,降雪区域低层的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东北风强于西北风,降雪的水汽和热量来源于渤海海峡和黄海,雷达回波自东北向西南移动,降雪落区位于低层的东北风中。(4)海效应降雪各时段对流层低层风场结构不同。降雪初期,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地面存在γ中尺度低压环流,雷达径向速度上表现为低层有β中尺度涡旋,东部沿海有东南风与西北风辐合;强降雪时段,边界层内存在东北风和西北风的切变线,低压环流和切变线是造成强降雪的有利动力条件。该个例揭示了发生在黄河气旋后部、由渤海海峡和黄海影响产生的山东半岛海效应降雪,其风场结构、雷达回波移向、降雪落区与风场的关系及降水相态等和常见的典型渤海海效应降雪有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牛丹[8](2015)在《冷暖季江淮气旋入海发展过程与机制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2008—2012年江淮气旋入海发展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根据其伸展高度结合季节性将入海发展江淮气旋分为四类:暖季深厚型,暖季浅薄型,冬季浅薄型和春初底层型。分别对不同类型江淮气旋的基本统计特征进行了对比,然后利用合成分析方法对各类气旋分别合成诊断并分析其合成特征及环境因子在气旋入海发展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最后利用WRF模式对这四类中的典型江淮气旋个例入海发展过程进行了海温敏感性试验,探讨了海温对四次典型江淮气旋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江淮气旋的发生频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入海发展江淮气旋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年际变化。总体看来,江淮气旋是一类较浅薄的低值系统。暖季(夏季及春末)江淮气旋发展的相对比较深厚,冬季和秋季及春初江淮气旋相对比较浅薄。江淮气旋入海后有东路和东北路两条移动路径,春初底层型气旋均为东北路,其他各类气旋两条路径均有发生。冬季和春初江淮气旋较暖季气旋入海位置偏北,且气旋增强幅度强于暖季。(2)江淮气旋天气为大风强降水。气旋入海后下垫面摩擦力减小大风区风力增强,并伴有风区扩大且向气旋东南偏移,春初底层型入海后在气旋中心后部出现大风区,与下垫面近海温度冷舌及强温度梯度对应。暖季气旋入海后降水强度显着增大,且深厚气旋的雨量增量更大,降水区在气旋北部。冬季和春初气旋入海后降水量略有增加,降水多发生在气旋东部或东南部。各类气旋入海前后气旋雨区的主体与1000hPa的水汽通量辐合中心相对应,与850hPa的上升运动中心相吻合。降水过程中凝结潜热释放为暖季气旋入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并且与气旋深厚程度成正比,但凝结潜热释放并不是影响春初底层型气旋强烈发展的主要物理因子。春初底层型气旋入海后其正涡度区的垂直伸展较其它型更显着,其对海面热动力影响更敏感。(3)海面非绝热加热有利于气旋入海发展增强,且对气旋降水分布有显着指示意义。高空急流动量下传与下垫面摩擦减弱促使各类气旋入海增强,动量下传速度和气旋深厚程度成正比。暖季及冬季气旋入海后前部暖平流增强促进了气旋的发展增强,冬季气旋前部暖平流更强是该类气旋发展的主要原因。1000hPa上湿位涡斜压项MPV2显示的气旋区域温湿锋区位置及强度与入海气旋雨区及雨强对应较好,具有显着指示性。低层风暴相对螺旋度SRH对气旋入海发展增强有显着作用,且春初底层型气旋非常浅薄,对低层SRH的动力作用响应更敏感。(4)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海温的增减对江淮气旋入海发展的移动路径影响并不显着,但对气旋中心强度的影响非常明显,海温降低气旋强度减弱,海温升高气旋强度增强,且海温变化程度相同时,暖季气旋强度变化快于冬季气旋。暖季及冬季气旋入海发展机制不同,下垫面潜热输送及强降水是影响暖季气旋发展的重要物理机制,而感热输送是冬季浅薄型气旋发展的重要机制。春初海温改变时气旋中心附近潜热、感热及气旋降水变化都不明显,造成气旋强度变化也不显着。海温增减对暖季及冬季气旋降水的影响显着,对春初底层型降水作用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5-04-01)

史得道[9](2014)在《一次黄海入海气旋爆发性发展的诊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FY卫星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3年11月24-25日爆发性发展的入海气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显示:此次气旋入海发展过程中始终位于500百帕高空槽前,存在明显正涡度平流,有利于地面气旋发展;气旋发展过程中,前部暖平流强盛,后部冷平流明显,冷暖交汇对气旋发展有重要作用;地面气旋上空对流层低层700百帕以下存在明显的正涡度,且在不断加强,对流层上层500百帕以上存在明显的散度,辐散明显。这种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配置,有利于气旋内部上升运动的发展。另外黄渤海海气界面海洋向大气的热输送对地面气旋发展也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期刊2014-11-03)

史得道[10](2014)在《一次黄海入海气旋爆发性发展的诊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FY卫星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3年11月24-25日爆发性发展的入海气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显示:此次气旋入海发展过程中始终位于500百帕高空槽前,存在明显正涡度平流,有利于地面气旋发展;气旋发展过程中,前部暖平流强盛,后部冷平流明显,冷暖交汇对气旋发展有重要作用;地面气旋上空对流层低层700百帕以下存在明显的正涡度,且在不断加强,对流层上层500百帕以上存在明显的散度,辐散明显。这种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配置,有利于气旋内部上升运动的发展。另外黄渤海海气界面海洋向大气的热输送对地面气旋发展也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六届海峡论坛2014年两岸民生气象论坛文集》期刊2014-06-14)

入海气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FNL再分析资料对4类江淮气旋个例进行数值模拟和海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海温的增减对江淮气旋入海发展的移动路径影响并不显着,但对气旋降水及其入海后中心强度的影响非常明显,海温降低气旋降水减弱、强度减小,海温升高气旋降水增多、强度增大,且冬季气旋强度对海温降低的响应比暖季气旋更显着。海温增减的绝对值越大,气旋强度对其响应越显着。潜热是影响暖季气旋发展的重要物理机制,而感热是影响冬季浅薄型气旋发展的重要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入海气旋论文参考文献

[1].王慧,张博,吕心艳,曹越男,郑飞.2018年一次温带气旋入海爆发性增强时期的集合预报对比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9

[2].牛丹,徐方姝,魏博洋,李铭鉴.海温对江淮气旋入海特征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8

[3].王坚红,牛丹,任淑媛,苗春生,宋萍.不同深厚气旋入海发展中环境因子作用对比研究(英文)[J].MarineScienceBulletin.2017

[4].史得道,吴振玲.一次黄海入海气旋爆发性发展的诊断分析[J].海洋预报.2016

[5].王坚红,牛丹,任淑媛,苗春生,宋萍.不同深厚气旋入海发展中环境因子作用对比研究[C].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6

[6].王坚红,牛丹,任淑媛,苗春生,宋萍.不同深厚气旋入海发展中环境因子作用对比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15

[7].杨成芳,周淑玲,刘畅,郭俊建,杨璐瑛.一次入海气旋局地暴雪的结构演变及成因观测分析[J].气象学报.2015

[8].牛丹.冷暖季江淮气旋入海发展过程与机制对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

[9].史得道.一次黄海入海气旋爆发性发展的诊断分析[C].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4

[10].史得道.一次黄海入海气旋爆发性发展的诊断分析[C].第六届海峡论坛2014年两岸民生气象论坛文集.2014

论文知识图

1999年6月10日入海气旋发展前与...大尺度凝结加热随时间的演变积云对流和湍流引起的加热随时间的演变4.410(K)hPa春初底层型气旋...一3:祸合区域地面温度差a图(K),海平面...个例1发展时刻一500 hPa天气图

标签:;  ;  ;  ;  ;  ;  ;  

入海气旋论文_王慧,张博,吕心艳,曹越男,郑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