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理论论文_赵晖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品文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品文,散文,理论,闲适,文学,公安,周作人。

小品文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赵晖[1](2018)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科普小品文英译汉翻译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告基于作者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为前十网所做的英译中翻译项目。前十网是一个自媒体主体,主要发布科普小品文译文。网站宗旨是从技术、医学、社会、历史等角度,探索日常生活中的乐趣,消除谣言。科普小品文具有科学性、大众性、简洁性和趣味性的特征。通过总结所译文章的文体特征,作者发现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对翻译此类篇章有很大的帮助。也正是受该理论指导,使得译者能够完成这项翻译任务。然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只提供了指导方针而不是明确的翻译方法。因此,作者在本报告中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讨论了一些翻译方法。作者就标题翻译,内容翻译(包括词语翻译和句子翻译),以及格式的调整提供了许多例子。这些例子说明了译者是怎样通过对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应用来保持译文同样具有科普小品文的文体特征。作者翻译的文章经由前十网发布后,许多读者会就文章留下评论意见。通过查看读者评论意见,译者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和错误之处。此外,译者还能通过评论来把握翻译重点。区别于其他项目,本项目的译文都由自媒体平台发布。此外,原文本比其他科技文本更加通俗非正式。为了在译文中保持这些特性,本文作者在报告中提出了一些原则和技巧,以期能够为科普小品文的英译汉翻译提供一些经验方法。本报告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详述了翻译项目和该项目的意义。此外,本章节阐述了本报告的意义。第二章重点展示了翻译过程,该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翻译,审校和编译。第叁章介绍了翻译材料的文体特征。同时,作者还提出了本报告的理论框架。通过该理论,译者希望译文能够尽可能的保持原文的问题特征。第四章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案例分析。第五章是读者就译文的评论,这些评论可以从读者的视角启发译者。第六章是结论章,该章节阐述了该翻译项目的主要发现。此外,作者还在该章节中指出了一些不足,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29)

钟怡雯[2](2018)在《大时代的小品文——论梁实秋的散文理论与时代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梁实秋(1903-1987)在台湾散文史发展脉络上是一座无可忽视的地景,1949年出版的《雅舍小品》及其叁部续集(分别出版于1973年、1982年、1986年),不但成为长销书,更奠定他在台湾散文史上的地位。评论者常以"幽默"、"冲淡"、"机智",或"书写人性的哲理散文"、"中国式的essay"等概括其风格,因此《雅舍小品》在典律化过程中,往往归入周作人散文一脉。这个归类并不精确,事实上梁实秋主张"文章要(本文来源于《百家评论》期刊2018年02期)

赵朝芳[3](2013)在《浅析晚明小品文对“性灵说”的理论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性灵说"是明末着名学派公安派的文学理论主张,其核心是强调文学作品创作要直接抒发作者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是作者个性化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其学说给晚明那僵如死水的文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其理论影响晚明小品文的创作。同样,晚明小品文也体现"性灵说"的理论主张。(本文来源于《韶关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11期)

向诤[4](2009)在《试论周作人散文理论与晚明小品文的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周作人以名士式的小品文为创作主要体裁的文本,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散文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学革命运动。其散文中所表现出的与明代小品文相近情趣,是建立在二者背景近似的基础之上的。周作人对晚明散文理论有意识的继承主要表现在叁个方面:一是在散文的语言上,要自然大方;二是对晚明小品文平淡境界的继承;叁是提倡不为情牵,不为物累的情感表达方式,以期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平淡的境界。(本文来源于《安康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李娜[5](2007)在《关于小品文的理论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品文在中国古代早已存在,而且可看作是我国文学中的奇葩,但就其发展历程来看,理论基础研究明显落后于创作。本文主要从小品文的定义、特征、外延区别等几个方面对小品文进行一个全面的探讨。(本文来源于《沧桑》期刊2007年02期)

蔡江珍[6](2007)在《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散文现代性理论与公安派小品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五四文学的现代性诉求同步,散文理论的现代性建构,起于反传统,终至强调“传统”才是实现自我转化的内在资源。“五四”确立公安派为现代散文的源流之一,并选取“小品文”为现代散文名称,表明对其内含的文学精神和艺术本质的认定;但在为现代散文文体内质作界定之时,又体现其意欲超越传统的价值取向。(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期刊2007年01期)

翁捷,喻琴[7](2005)在《从文学价值观念看林语堂30年代的小品文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文学价值观念来看林语堂30年代的小品文理论,可以说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智慧关照和价值取向。从文学价值观念内容性质上来说,他更注重从个体主体的视角切入来关注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从文学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来看,他集中西文化于一身,目的是突破和超越传统的价值观念;从文学价值观念的心理特征上看,他倡导“文学是自我表现”、“文学是为人生的”的理性原则。他的理论为小品文的发展拓展了空间。(本文来源于《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李琳[8](2002)在《论林语堂的“闲适”话语》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林语堂小品文理论的研究中,“幽默”、“性灵”和“闲适”是叁个重要的话语范畴。在这叁个话语范畴之中,“闲适”是可以涵容“幽默”和“性灵”的更高一级话语。基于此,本文以对“闲适”话语内涵的阐释为切入点来透视林语堂的小品文理论。 林语堂“闲适”话语的涵义在精神上主要指向一种人生境界,此种境界是对人的自由精神的诉求。在这一点上“闲适”融合了“性灵”文学张扬个性自由、表现自我的特色。而这种闲适的精神境界在现实人生中的具体表现则是生活艺术化。 林语堂“闲适”话语的涵义在形式上指向一种与其所表现的“闲适境界”相适应的语言风格和叙述特征,林语堂称之为“闲适笔调”,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个人笔调。“娓语体”和“幽默”都因其追求自由精神的人文意蕴和轻松随意的形式特点而成为林语堂“个人笔调”的一部分。 林语堂的“闲适”话语在思想上主要受到东西方文化及文学的影响。道家文化与“闲适”话语在艺术精神上有许多相通之处,而西方基督教文化所播扬的自由、平等的人文精神则成为“闲适”话语的精神内核。在文学方面,林语堂在建构自己的“闲适”话语体系时,既借鉴了西方自由主义文学的创作原则和文学观念,又援引了中国传统文学中晚明文学的理论。 林语堂以“闲适”话语抵制急功近利的文学观,维护了文学的自由和独立,在30年代的特殊历史语境下,虽然不和时宜,但却有着积极的文学意义。(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2-04-01)

黄科安[9](2001)在《林语堂对现代小品文理论的建设与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林语堂 ,这位自诩“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的现代作者 ,在 2 0世纪 30年代连续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 ,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林语堂是一位乡村牧师的后代 ,从小就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 ,并接受了良好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01年02期)

D·E·波拉德,赵京华[10](1988)在《周作人散文理论与东西方小品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本书序言中他认为:周作人的“散文创作是一座中国文化知识的丰富宝库,他的思想观念是近代理性主义和传统中国人思想倾向的一个混合体。”他的文学观则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现代气质、广泛的西方文化教养综合作用下所产生的”。因此,波拉德注意考察周作人的散文理论与传统中国文学的关系,并时时与西方文学理论相比较,观点较客观。译文题目为译者所加,略有删节。(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1988年02期)

小品文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梁实秋(1903-1987)在台湾散文史发展脉络上是一座无可忽视的地景,1949年出版的《雅舍小品》及其叁部续集(分别出版于1973年、1982年、1986年),不但成为长销书,更奠定他在台湾散文史上的地位。评论者常以"幽默"、"冲淡"、"机智",或"书写人性的哲理散文"、"中国式的essay"等概括其风格,因此《雅舍小品》在典律化过程中,往往归入周作人散文一脉。这个归类并不精确,事实上梁实秋主张"文章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品文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赵晖.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科普小品文英译汉翻译报告[D].山东大学.2018

[2].钟怡雯.大时代的小品文——论梁实秋的散文理论与时代意义[J].百家评论.2018

[3].赵朝芳.浅析晚明小品文对“性灵说”的理论诠释[J].韶关学院学报.2013

[4].向诤.试论周作人散文理论与晚明小品文的渊源[J].安康学院学报.2009

[5].李娜.关于小品文的理论探讨[J].沧桑.2007

[6].蔡江珍.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散文现代性理论与公安派小品文[J].文学评论.2007

[7].翁捷,喻琴.从文学价值观念看林语堂30年代的小品文理论[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8].李琳.论林语堂的“闲适”话语[D].河北师范大学.2002

[9].黄科安.林语堂对现代小品文理论的建设与探索[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

[10].D·E·波拉德,赵京华.周作人散文理论与东西方小品文[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

论文知识图

群众文化第七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年1月20日《时代漫画》创刊号封面,...萧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届文艺成果奖获...年1月20日《时代漫画》创刊号封面,...

标签:;  ;  ;  ;  ;  ;  ;  

小品文理论论文_赵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