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福建厦门361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透室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及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血透室工作的护士1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工作编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例,研究组8例。对照组护士按照常规护理进行操作,观察组护士实施对应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针对两组护士的自我防护认知、职业防护基础知识掌握度、风险事件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士自我防护认知、职业防护基础知识掌握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透室护士采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防护基础建设,规范护理流程,强化监督措施,能够确保护士整体防护能力的提升,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透析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案,在这个治疗的过程中,血透室护士常常频繁的接触患者的血液以及各种化学消毒剂等物品,从而使得其暴露在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之中,风险较大[1]。同时,当前血液透析相关医疗资源有限,而患者数量巨大,这使得医院的血透室工作量相对偏大。工作环境复杂,工作量较大,使得护士的身心压力增加。血透室护士在工作中获得感染的机会逐渐增加,严重威胁着其生命健康。针对该种现象,临床认为必须要就血透室护士的职业防护能力进行提升,并且完善对应的防护制度。但是,在目前的血透室工作中,多数护士自身对于血透室的认知不全,职业防护意识较差,在工作中,很容易使得自身受到损害。可以说,如何避免血透室护士的职业风险,做好职业防护,降低直接损伤,是血透室当前管理的重点之一。我科血透室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就职业血透室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加以明确,并且就其效果进行评估。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血透室工作的护士1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工作编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例,研究组8例。本次选取的所有护士均为女性,其中,对照组年龄24~44岁,平均年龄(32.3±2.9)年,工龄2~8年,平均工龄(5.4±1.3)年,职称:初级2例、中级5例;观察组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2.76±2.8)岁,工龄2~9年,平均工龄(5.6±1.4)年,职称:初级3例、中级5例。两组研究对象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护士按照常规护理进行操作,不采取任何措施。观察组护士实施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其主要内容有:
1.2.1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对于血透室护士,每周必须要进行一次职业安全培训,学习相关的感染知识,同时就当周的职业安全防护事件进行分析,并就其中的重点难点提出对策。同时每个季度必须要参加一次的职业安全防护培训,以提升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保证其形成对应的职业防护习惯。
1.2.2注重接触防护在护士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使用对应的防护具,例如戴手套、口罩、帽子、护目镜等方式来降低意外接触血液的可能性;同时在操作的前后,必须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进行洗手,从而确保皮肤上的传染源被消除,切断传播感染的途径。
1.2.3规范安全操作的相关流程为了提高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督促其在整个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措施,必须要将职业防护规范化。针对该种规范的细则以及惩处措施必须要加以明确,以便于护士在工作开展中,将其作为引导。
1.2.4应急处理措施的制定做血透室护士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风险,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以便于血透室护士一旦发生风险事故,能够及时的进行自我救治,降低感染的可能。例如:护士不慎被锐器刺伤,必须要及时挤出刺伤部位的血液,并且以肥皂水清洗伤口,清洗时的水必须为流动水,然后再进行包扎消毒,在损伤发生后的48小时内,必须要填写对应的报表,根据其实际状况来采取下一步策略。必须要避免部分护士为了逃避责任而不报的情况,这将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威胁。
1.2.5促进护士的体质提升。血透室工作量较大,危险较高,很容易对护士的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保证护士的工作态度良好,鼓励护士班外时间劳逸结合,组织户外活动来调节其心理,提升其体质从而达到护士自我身体素质提升的根本目的,降低感染的可能。
1.3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护士自我防护认知、职业防护基础知识掌握度。其中,自我防护认识态度分为三个等级,严格,一般,差[2]。严格:护士极为重视自我防护,在整个工作中及时佩戴护具,勤洗手,且操作正确;一般:护士在整个操作中偶尔佩戴护具,一般洗手只会一次,且相对随意;差:不注意佩戴任何防治,且不注意洗手。职业防护基础知识掌握度以我院相关调查表为主,其中共有20个小题,答案主要分为掌握、未掌握,掌握数量达到16个以上,可以认定为掌握,反之则未掌握。观察两组护士发生风险事件的状况。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护士自我防护认知、职业防护基础知识掌握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
表1两组护士自我防护认知、职业防护基础知识掌握度比较(n,%)
2.2观察组有1名护士发生了1次风险事件,而对照组中有3名护士分别发生了2次、3次、1次,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血透室护士的工作环境相对特殊,其面临的工作量大,且风险较高,从而使得其生理与心理均相对紧张,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血源性传染,从而危及工作人员自身安全。尤其是在近几年来,人们对于血透室的认知加深,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室所接待的病人相对较多,护士工作环境更加复杂,被感染的几率增加。虽然当前很多医院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且制定了对应的血透室管理细则,但是在实际落实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3]。
结合我院的血透室工作状况,就护士的工作环境进行分析,并就其风险因素加以明确,从而为血透室护士职业防护措施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在当前的血透室工作中,护士所面临的风险因素有:(1)护士自己的专业性缺失,从而使得操作失误,造成自身损伤;(2)患者对血液透析存在误解,在护理时存在不配合现象;(3)血透室的防护用具质量缺失或者数量缺失;(4)血透室的管理细节不足,且缺乏对应的监督机制。其中,以护士自身的因素影响最为广泛。因此,要想提升血透室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能力,必须要就其防护意识的提高、措施的制定、措施的落实监督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在本次研究中,实施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的组别,其职业自我防护认知与职业安全知识掌握度均相对较高,且在风险事件的发生上,相对较低(P<0.05)。
综上所诉,对血透室护士采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防护基础建设,规范护理流程,强化监督措施,能够确保护士整体防护能力的提升,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梅利平.血透室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9):4544-4545.
[2]沈益.血透室医院感染安全隐患与护理干预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3):74-75.
[3]陈远文,李宝雁,杨芳珍.血透室医院感染安全隐患与护理干预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2):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