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歌论文_张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现代诗歌,现代主义,新诗。

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歌论文文献综述

张鑫[1](2018)在《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857年,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出现在法国诗坛,随后马拉美、魏尔伦等人纷纷步入波德莱尔的后尘,逐步形成了象征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20世纪初,当中国文学正处于打破传统约束与世界文学产生联系的时候,象征主义也就与中国现代诗歌发生了普遍而又复杂的联系~([1])。中国现代主义诗人对西方象征主义诗歌艺术特征的借鉴与关注,相较于对其思想观念的接(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8年08期)

张红[2](2008)在《象征主义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1917年前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带来了动力与契机。而以新文化运动为背景的五四文学革命则是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开始的标志。"文学革命既是文学发展自身孕育的结果,是社会变革与(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08年06期)

齐磊[3](2007)在《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一文中研究指出象征主义作为一个曾经风靡欧美的文学流派,对中国现代诗歌有着巨大的作用与影响。西方象征主义与中国诗歌意境的亲合性,开拓并丰富了中国现代诗歌的艺术视野与艺术表现形式。象征主义在中国的被引入、影响及嬗变,绝不是偶然的,是纷繁多样而又错综复杂的中西文学思潮相互碰撞与整合的结果。本文由绪论、象征主义及其诗学主张、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接受、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创作、在象征主义影响下的中国现代诗人个案研究、结语六部分构成。绪论评述了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论题的由来,界定了研究对象;介绍了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的研究现状与意义,清理了国内外关涉本论题的研究情况,评述了相关论着,明确了本文研究意义,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对象、内容、方法及创新点。象征主义及其诗学主张一章研究了象征主义的定义,象征主义文学运动,象征主义的诗学体系及对原有诗歌观念的影响,象征主义诗歌发展的线索和文学批评界关于象征主义研究所作的综述和评论。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接受一章研究了在中国现代诗歌几十年的历史进程中,象征主义的传播线索。这一条线索,把握了两点基本特征。其一,象征主义的引入是一种综合性的渗透,从社会文化思潮着眼,象征主义是与世纪末的颓废主义和神秘主义一起传入的,从诗学角度上看,是象征诗艺在思维方式和审美感受层面对中国作家的具体的影响。其二,在传播方式上,对象征主义的介绍是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结合。在第一阶段(1920—1927)以共时性倾向为主,各种象征主义倾向和象征派作家几乎同时涌入中国文坛,在第二(1928—1937)和第叁个阶段(1938—1949),则在共时基础上又体现为历时特征,表现为与西方后期象征主义进行中的历史过程的一种同步关系。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创作一章研究了象征主义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以及象征主义的深层意蕴在中国现代诗歌中的体现。象征主义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我认为首先是文学主题的交鸣与内在情绪的共振。相比起来,那种唯美的纯诗倾向的影响是第二位的。而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从20年代大量引入至40年代持续发生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现代主义思潮所共同表现的那种现代人的孤独苦闷心理情绪,与对社会、人生的失望而归向内心的倾向所致。在这种深沉的思考与心理体验中体现出的是对现实的深刻的理性批判,对人类自我的冷峻反省。象征主义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还突出地反映在形式本体方面,它给中国新诗带来了更加具有现代特征的审美观念的本质变化。总体而言,这种影响以纯诗追求为价值目标,分别从诗歌的象征性、音乐美、神秘美、全官感效果、语言纯化、客观化、智性化等各个层面表现出来。中国现代诗人对西方象征主义诗歌艺术本体特征的关注与借鉴,比起接受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思想观念来,要自觉得多,成绩也大得多。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注重意象、讲究含蓄的某些特征与形式观念存在着与中国古代诗歌的较多暗合之处,具有中西诗艺的沟通与融汇的可能性。其二,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纯诗化倾向,给新旧交替时期处于失范状态,函待寻求发展的中国新诗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现代模式。其叁,它对古典主义的摹仿写实倾向与浪漫主义抒情的直露倾向的反拨,正适应了二叁十年代中国新诗竞争发展的潮流,给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之外的新诗,提供了新开一路的重要启示。其四,它是一种更接近于表现现代生活、现代人情绪的艺术,也是西方现代主义诗潮中最有影响力与生命力的艺术。中国现代诗人接受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思想观念,是作了某些具有本质属性的剥离或过滤处理的,这种影响常常显现出思想观念的类属性特征,而无本质上的同一性。而它对中国现代诗歌形式本体方面的影响也不完全具有质的相同性,但比较起来,形式的影响方面,中国现代诗歌更接近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某些本体特征。而在这种接近中自然有中国诗人自己的创化,而探究接受中的创化,正是本文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象征主义对表象背后深层意蕴的探索,对超验本体域的追求以及对幻象世界的营造,使其在总体诗学特征上呈现为一种艺术表现的深度模式。这种深层次的艺术表现方式同样构成了中国现代作家的自觉追求。对意象性的关注,对文本梦境与幻象的执迷,反映了中国现代诗歌在艺术上趋于含蓄化和深蕴化的两个侧面。在象征主义影响下的中国现代诗人个案研究一章择取了几个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诗人,即李金发、戴望舒、卞之琳、冯至、穆旦,探讨了他们在探索象征主义诗艺过程中所代表的几个重要的方面。李金发是使象征主义诗歌真正在中国扎根的第一人,但他的尝试在艺术上有两方面的偏枯,一是过于晦涩,二是过于欧化,失却了民族性特征,不易被接受。戴望舒诗歌的内容上更多传统的因袭,少现代性开拓,形式上中西的沟通要做得有成绩一些,但旧的情感价值观念与某些传统审美情趣也严重地妨碍了他形式上的现代性开拓。卞之琳则是智性诗人的典范,他对“戏剧性处境”的追求使他的诗艺呈现出“思想知觉化”的特征。同样追求哲理的感悟与升华,冯至,在40年代则专注于物象的沉思,从而使他的《十四行集》代表了一个沉思的时代。《十四行集》出色地体现出意象为象征并在凝定的意象世界中冥思生命本体的特征。相对说来,穆旦或许是拥有着最为复杂的诗艺的诗人。他的诗中表现出超凡的营造自创性象征的能力,并在象征意象中灌注了同样强大的感性体验和形而上思索。同时,他创作中诗的意向则反映了中国现代诗歌在40年代力图宏观把握历史与人生的超越渴望。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试图引出一些更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例如颓废主义的世纪末情绪,以及波德莱尔为代表的“恶魔主义”和审丑的美学观,从“恶魔主义”衍生的对神魔统一的人性的探索,象征主义大师笔下所体现的对现代文明严峻的审视和批判意识,从波德莱尔、瓦雷里、叶芝到里尔克、艾略特直至奥登等作家对宗教和神话的关注以及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体现,还有象征主义超验本体论为中国现代作家所带来的超越意识以及对生命和存在本体的探索……都是令人执迷的课题。这些课题大都关系涉及着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这一课题,只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一个领域的开始。(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7-05-08)

王泽龙[4](2005)在《论中国现代诗歌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意象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不同形态的现代诗歌在接受西方诗潮影响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西方象征主义意象艺术的影响。无论是20世纪20年代浪漫主义诗人,还是30年代现实主义诗人,对象征主义意象艺术皆作了有选择性的吸收。象征意象的最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形态方面。李金发第一个自觉地从形式本体层面上接近象征主义意象艺术的本质。30年代现代派诗人体现为意象的意境化以及对后期象征主义意象的生活化、智性化的成功借鉴。40年代的冯至与九叶派诗人建立起了一种意象象征的深层模式。中国现代诗歌形成的意象的象征化潮流,体现了中国诗歌现代性建构的必然要求,为中国诗歌的艺术传统与西方现代诗歌艺术形式的融合提供了最有效的契合点。(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研究》期刊2005年03期)

马晓华[5](2003)在《象征主义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发端于 1 9世纪 2 0、30年代的西方象征主义掀起了对诗歌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变革 ,这种巨大的变化在内容上强调主观感受 ,在形式上追求神秘美、朦胧美和晦涩感。 2 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诗歌在全面吸收西洋文化的浪潮中 ,象征主义诗歌也得到了借鉴与发展。象征(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03年06期)

王泽龙[6](2003)在《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下)》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首先是文学主题的交鸣与内在情绪的共振,具体表现为对社会、人生的失望而归向内心的体验与思考,在这种心理体验与思考中呈现的是对现实的深刻理性批判,对人类自我的冷峻反省;其次是以纯诗追求为价值目标,分别从诗歌的音乐美、象征美、语言等形式的陌生化方面,表现出对诗歌形式本体意义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王泽龙[7](2003)在《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上)》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首先是文学主题的交鸣与内在情绪的共振,具体表现为对社会、人生的失望而归向内心的体验与思考,在这种心理体验与思考中呈现的是对现实的深刻理性批判,对人类自我的冷峻反省;其次是以纯诗追求为价值目标,分别从诗歌的音乐美、象征美、语言等形式的陌生化方面,表现出对诗歌形式本体意义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王源[8](2002)在《中国情境中的西方诗潮——浅析象征主义在中国现代诗歌中的发展、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学运动,大力倡导西风东渐,将西方的各种近现代文学思潮及其理论引入中国,此举对本土的各种文学文体的创作及理论建构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诗歌方面出现了白话新诗运动,从而开启了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转型进程。发展到20年代初期,中国诗坛面临的是旧诗的固有体系已经倾颓,而新诗又尚未建立完备系统的一(本文来源于《山东文学》期刊2002年10期)

刘永红[9](2002)在《诗筑的远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运用符号美学的语用原理,在现实—语言—人的叁维结构和文化大语境、语言发展状况和个人语言能力的互动机制场景中,解析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歌的语言形态、“意—象—言”矛盾和审美构成,以突破对文学语言的静态分析或过多依赖社会背景来解读诗歌,尤其是象征诗歌的弊端。在论述中,既有史的梳描,更重代表性个案的分析。 全文共五章。 导论部分简述象征诗语的构成方式、结构模式、在“意—象—言”矛盾中的功能和位置,简述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语的研究现状和偏向,提出解析象征诗语的角度。 第一章分析象征诗派的源与流、共性与个性、传播与接受,我国象征派诗语的特点、得失和影响。 第二章以李金发为线索,分析中国早期象征诗派在象征诗语移植期的探索:诗语呈私人化形态,又由于手法上的“远取譬”和诗观上的纯诗倾向,生造诗语,导致象征诗的朦胧、晦涩、颓废,长期处于非主流位置。 第二章以戴望舒为线索,分析中国30年代现代涛派在使象征诗筑民族化道路上的实验和经验。他们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既反对“从心造象”,又不赞成过分的“格律化”,几改其诗语形态,为情造文,使象征诗语向生活适度下降、向传统适当靠近,使诗语在对文言精粹和西方精华的适度吸收中走向新的散文化,口语化,成为中国新诗成熟的标志。 第四章以九叶诗派为线索,重点分析他们对中西现代(象征)诗派的吸收与发展,形成现实、象征、玄学的全新诗观和智性化诗语形态并被誉为“深沉的河”的诗学成就及其实践意义。 第五章在符号美学的语用视野中,阐说象征、象征诗语的一般构成,解析象征诗语形态的筑造原理和“造象”过程,理出象征诗语的五条筑造方式:寄托、通感(契合、并感)、暗示、变形、戏剧化。 结语认为,作为语言的艺术,诗歌注定要受到语言的纠缠。中国新诗已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但诗语的建设仍在趋向成熟的道路上艰难地自塑着,热切需要诗论家、诗人语言意识的觉醒和诗语艺术的探索来催化,来加速她的孕育过程。(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2-04-01)

涂鸿[10](2000)在《诗歌艺术的探索与革命——析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歌的产生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文学有着自己完备而稳定的体系 ,但到了五四时期 ,这种稳定而封闭的体系 ,受到了来自西方各种主义和思潮的有力冲击和挑战 ,于是古老、封闭、保守的文学体系开始解体了 ,文学的特质、本体、观念以及艺术追求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作为反映时代变化最敏锐的诗歌 ,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 ,率先挣脱了传统的羁縻 ,以其崭新的姿态 ,呈现在国人面前。中国诗坛所发生的这种最根本性的变化最重要的表现便是象征主义诗歌运动。中国诗坛所发生的这场革命 ,动摇了中国传统的诗学观 ,使得中国的诗歌创作从以往那种封闭的、单一的模式中解脱出来 ,迈向了开放的、多元的选择。(本文来源于《怀化师专学报》期刊2000年03期)

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众所周知,1917年前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带来了动力与契机。而以新文化运动为背景的五四文学革命则是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开始的标志。"文学革命既是文学发展自身孕育的结果,是社会变革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1].张鑫.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歌研究[J].明日风尚.2018

[2].张红.象征主义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J].文学教育(上).2008

[3].齐磊.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D].山东大学.2007

[4].王泽龙.论中国现代诗歌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意象艺术[J].社会科学研究.2005

[5].马晓华.象征主义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J].语文学刊.2003

[6].王泽龙.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

[7].王泽龙.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上)[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

[8].王源.中国情境中的西方诗潮——浅析象征主义在中国现代诗歌中的发展、流变[J].山东文学.2002

[9].刘永红.诗筑的远离[D].华中师范大学.2002

[10].涂鸿.诗歌艺术的探索与革命——析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歌的产生与发展[J].怀化师专学报.2000

论文知识图

附录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着作出版基金资助着...附录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着作出版基金资助着...

标签:;  ;  ;  ;  ;  ;  ;  

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歌论文_张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