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工学结合的PLC课程改革

浅谈基于工学结合的PLC课程改革

魏娜(黑龙江工商学院150025)

摘要:工学结合的理念当前在我国教学领域有着深入渗透,PLC课程作为实践性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要考虑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融合工学结合的思想去开展教学,才能够保证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专业知识基础得到夯实。因此文章将主要针对基于工学结合理念的PLC教学展开讨论,可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工学结合;PLC课程教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09-074-02

PLC技术全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这项技术在当前社会的应用十分广泛,因此PLC教学的重要性也逐渐得到了重视。为了实现高效教学,达成教学目标,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应用至关重要。为此文中将对基于工学结合理念的PLC课程改革展开分析,可供实际开展教学时参考。

一、利用课程活动观引导教学设计

当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达成教学改革的目标,首先要转变思想,要将课程视作以受教育者自主性活动为主的知识与技术探索过程。针对学生开展教学需要结合当前的职业教育需求以及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去规划。一方面强调学生学习动力、生活经验、实际需要与知识接受能力等多方面基础的结合,并且以职业技能的掌握为主要方向。另一方面,通过实践研究可证明,形象化与抽象化要素在教育过程中的融合,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技术掌握。理论知识具备抽象、晦涩的特征,而实际的技术操作则是直观可见的,即工学结合是有利的教学模式。学生要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实践巩固理论认知,并且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两者不脱节,学生的学习自然事半功倍。在开展课程设计时,教师也应当融合工学结合的思想,制订出符合综合性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方案。为此必须要首先明确高职教育的类型、教学层次的划分以及人才培养的方向,明确最基本的课程定位,才能做好教学。职业化的教育,所要培养的是能够尽快投入生产、服务与管理等多个岗位的专业人才,需要技能性的人才。这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大方向,不可忽视[1]。

二、以岗位为单元重组课程内容

(一)调查研究

为了重组课程内容,调查研究是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其重点在于以下几点。其一是要对行业市场概况做好调查与分析,要依照不同企业的不同概况去分析当前企业需要的PLC技术人才需要具备怎样的知识与能力基础。其二是要明确校方应当培养怎样的专业人才,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其三是要反向思考,企业能够给技术人才提供什么,进而以此激励学生。

(二)课程内容设置

PLC课程内容的设置,目标是为了满足针对性的教学需求,为保证课程内容设置的合理性,在设置课程时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其一是通过职业化教学培养的技能性人才需要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技术能力的人才,所以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融合起来,才能够真正确保学生的多方面素养同时得到强化。其二是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要进一步强调教师的授课主线,教师应当以实际应用为主要方向,以进一步提升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开展教学,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三)实训实践

实训实践是达成PLC教学目标的必要途径,是强化校内外实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也是工学结合教学理念的核心。通过实训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同时能够帮助学生验证理论认知,分析自身是否存在理论认知上的缺失,这会让学生更快找到学习方向。另外是要强化实训,要引导学生思考自身未来毕业后的就业去向,要依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做好校企合作,联合校内教师以及具备实践经验的企业资深技术人员,形成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这样才能形成更具工学结合特色的教学队伍,进而对学生的多方面素养进行强化。在经历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之后,学生即将面临未来的社会发展,教学的最终成果也体现在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所以只有以学生的就业倾向为教学的方向,不断强化实践效果,与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得企业的支持,才能真正落实工学一体化的教学。

三、优化教学组织

教学组织是教学的基础,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组织,即对于教学时间、内容等各个方面的安排,都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是教学质量的保障。为了达成教学目的,教师需要首先明确课程教学的要求,教学组织的过程,是为教师后续实际开展教学奠定基础的过程,在这一阶段,要规划课时、规划教学方案,做好教学设计,布置好教学情境。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意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中不变的主体,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认知与能力强化需求,要依照实际的社会岗位就业需求去规划教学,确保学生更快适应行业环境,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同时充当教师与教练的角色,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师多数时间应当站在旁观的角度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应当过多参与,只有在学生的学习遭遇难关时,教师才需要予以指导。在组织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体现出思维与行动的关联性,确保教学体系的完整性,PLC技术作为实践性课程,一系列的教学文件和相关标准也体现出复杂性的特征,包括工作任务单、工作任务检评单等标准,目的是为了提升课程实效性。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去完成多个环节的学习过程,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转换角色,要充分考虑到当前知识与技术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做好本职工作,以此为目标去学习,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当前的学习体现出实际意义。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多方面专业素养,该课程必须要以实践教学为基础,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应当结合学与做,形成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依照行业的就业要求,结合职业教学的要求以及学生个人的认知建设需求去建立教学体系,从教室,到实训室,再到岗位现场,形成一条龙流程,教师要做到生动讲解,要同时进行理论讲解与实践引导,做好演示,让学生联系以往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当前的实践过程,边学边做边提问,进而保证学生更快理解PLC技术的应用原理,掌握实际的技术使用要点,包括布线的方式以及硬件的安装方法等[2]。

四、革新教学方法

作为实践性科目,在开展PLC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学方式的革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去思考。首先是要明确项目教学的导向,作为一门实践科目,PLC技术的教学导向是就业,而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体现工学结合的特征,以任务为基础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及研究能力。要将项目实践的目标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并且要将项目内容依照课程相关的知识点去进行分割,形成多个单元,每一单元,可以布置给学生一项工作任务。开始授课必须要首先向学生阐明任务,让学生明确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利用专业技巧去解决的问题,以及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为此需要事先提出要求,让学生对于当前任务的了解得到进一步深化,知道之后应该做什么,应该思考什么,要得到怎样的结果。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当将实际的岗位工作需求与理论结合起来,形成更具整体性特征的教学体系。要注重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养成,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利用专业理论及技术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除此之外还包括创新能力与技术应用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养成,能够保证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更快解决。其次是在开展现场实践教学时,应当采取从模型室、校内实训室到企业岗位一线的教学模式,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直观认识,确保学生的理解更深,让学生更快掌握抽象知识点。再次是要结合教、学、练与做,利用四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去完成PLC教学。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确保学生的理解,教师要做到让学生边学边操作,要促进相关学科的相互交叉,最终整合为一个整体。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养成更加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养成实践技能。最后是要做好案例教学,要合理利用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将自身的认知与实际工作环境关联起来。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具备典型性特征的工程案例、选择关系到学生实际工作的相关案例去进行知识讲解与技术引导,这样能够保证难以理解的概念得到进一步简化,以更加形象化的方式体现出来,让学生的印象更深。通过案例的引导,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教师也要结合案例提出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校方可以把一线技术人才引入校园,也可以与校外单位达成合作,由校内教师带队去开展校外实训,学术与技术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也是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实践案例的必要条件。

五、做好案例分析

案例教学是一种能够推动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进度并且加快技术掌握的教学方式。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对教学进行组织与实施的过程中,为了体现出从认知建设到落实于行动这一过程的完整性,必须要以班组式的组织形式去开展教学,要引导学生借助自身的实践去掌握工作技巧。要遵循资讯-计划-实施-检查-交流-评估的六个步骤去开展教学,让学生联系理论与实践去不断完善自身认知,强化自身能力。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必须要明确以下几个要点。一是信息资讯的掌握。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专业工作参观,通过参观去进一步强化认识。在实际的专业工作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于自身所学专业未来工作需求的了解。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人才招纳都更倾向于具备知识、能力与经验基础的成手人才,所以只有确保学生具备接近技术成手的基础,才能让学生后续的就业更顺利,而事先的参观是一个必要环节。二是要对全过程的教学管理方案进行规划,要利用以多媒体为基础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去直观展示技术与知识,例如可以借助动画课件让学生加深对于PLC技术应用要点的了解,并且要对技术控制要求,让学生不断探索最优技术方案。要把技术要点进行简化,这样才能让学生的理解更快,学的更快。三是要落实系统设备的建立。要完成PLC控制系统的设计,首先要确认输入及输出设备,此外必须要对I/O点数进行确认。其次是要合理选择PLC机型,例如机械手控制为纯开关量的控制,需要的I/O点数较少,所以只需选择小型机即可。再次要更好的完成程序设计,要对程序的结构进行优化。最后是要明确控制需求,做好程序设计,更快更好的完成接线及后续调试过程,编写总结报告。四是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检与互检,要组织每组学生对于自身的技术方案进行审查,分析PLC软件控制系统是否存在问题。同时要与其他小组的同学开展互评,针对技术开展讨论交流,汲取其他小组的经验,优化自身的设计方案。借助教师的引导,PLC技术的应用能够真正体现出优势,系统的设计方案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优化。五是要在评估过程中体现出能力本位,要以质量为首要评估基准,突出对于技术与产品质量监控的重视,将质量第一的思想渗透进每个环节当中,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能秉持质量为上的原则去完成工作。这样的态度也会融入到学生后续工作过程中,让学生成为一名认真严谨的技术人员[3]。

结语:

工学结合的教育方式有利于联系理论与实践,联系校内学习与校外工作,在职业教学体系中,这样的思想渗透更有不可忽视的意义。PLC技术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的教学科目,工学结合教学思想的渗透有利于帮助学生联系理实,强化知识与能力基础,因此文中针对基于工学结合理念的教学手段进行了分析,以供教学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忠生,白崇彪,刘培勇.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与教学改革研究——基于《PLC控制技术》[J].长江丛刊,2017,(21):262-263.

[2]张丽娟.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PLC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2,26(4):83-85.

[3]赵瑞林.基于工学结合的PLC课程改革及实践效果[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1,(6):64-65.

标签:;  ;  ;  

浅谈基于工学结合的PLC课程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