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循环论文_宋培玲,吴晶,史志丹,郝丽芬,皇甫海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病害循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病害,病原,疫病,南丰,生物学,黑斑病,鉴定。

病害循环论文文献综述

宋培玲,吴晶,史志丹,郝丽芬,皇甫海燕[1](2018)在《油菜黑胫病的病原、病害循环及其传播危害》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菜黑胫病(Phoma stem canker),其病原由强弱两种致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biglobosa)组成。目前,除中国和印度外,Leptosphaeria maculans已是严重制约世界各国油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各大主产区均已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中国,油菜黑胫病的发生危害亦呈扩展蔓延趋势,自1999年首次分离鉴定出黑胫病弱致病性病原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后,随后短短的十几年,Leptosphaeria biglobosa的发生危害由部分省市扩展到了14个省的42个市(县)。目前,由于Leptosphaeria biglobosa未对我国的油菜造成明显的损失,故而人们没有足够的重视。而其在世界各国的发生危害、扩散蔓延及演化规律显示,Leptosphaeria biglobosa可逐渐被Leptosphaeria maculanske所取代,即Leptosphaeria maculans对我国的油菜及十字花科作物生产构成了威胁。(本文来源于《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王律[2](2016)在《无锡水蜜桃枝枯病病原鉴定、检测及病害循环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桃枝枯病(PeachShootBlight)是桃树的重要病害之一。常表现为桃树新梢嫩枝的基部形成环状褐色病斑,致使枝条病部以上叶片快速枯萎脱落。近年来,该病害在国内的发病地区和发病面积有逐年扩展之势,严重削弱树势,极大地降低果实的产量和质量。为了更好地控制病害,本研究从发病地区采集病样,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方法,明确了病原物种类;建立了扁桃拟茎点霉的检测方法,以实现对病害的及时监测、检疫和制定防治措施;最后将检测方法应用到桃枝枯病病原菌越冬场所及病情动态的研究中,确定了病菌的越冬场所及病害初步动态。以期更好地指导防治。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首先,本研究从江苏省无锡市不同桃园采集病样,经分离培养后获得纯培养物,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出两种致病菌,借助形态学特征以及多位点序列分析(MLSA)对这两种致病菌进行鉴定,最终确定致病菌为扁桃拟茎点霉(Phomopsis amygmoli)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其次,本研究对病原物扁桃拟茎点霉(P.amygdali)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组蛋白H3(histone H3)基因与其近缘种比对后选取特异性更强的H3基因作为分子检测的靶标,并依据此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扁桃拟茎点霉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进一步实验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体现了良好的特异性;较常规的检测方法,荧光定量PCR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并且具有更加快速的检测特性。在实际田间病样的检测中,检出率更高。最后,本研究对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越冬场所是下一季节的初侵染源,研究越冬场所可以更好地指导病害防治。本试验采用已建立的检测技术和组织分离法对扁桃拟茎点霉和葡萄座腔菌的越冬场所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不同温度下扁桃拟茎点霉和葡萄座腔菌的生长速率。结果表明,芽和溃疡斑上都能分离检测到扁桃拟茎点霉和葡萄座腔菌,同时变色木质部中葡萄座腔菌的检出率更高,所以芽、溃疡斑和变色木质部都是桃枝枯病菌的越冬场所。病原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速率表明,B.dothidea和P.amygdali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30℃和25℃。在5-20℃时,P.amygdali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B.dothidea,而30℃时,P.amygdali的生长受到抑制,小于B.dothidea的生长速率。以上结果说明,P.amygdali的侵染时间早于B.dothidea 该结果与病害发生动态相吻合,早春低温时,P.amygdali引起的枝枯发生率高,而高温夏季B.dothidea引起的枝枯发生率显着上升。(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杨振坤[3](2016)在《四川小麦白粉菌闭囊壳在病害循环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白粉病是由禾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sp. tritici)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小麦病害。为了进一步弄清四川省小麦白粉病的病害循环规律,本研究通过在实验室内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与相对湿度梯度,探讨了不同梯度下保存的闭囊壳的存活情况;在低海拔地区利用不同的自然条件种植麦苗,并设置对应的闭囊壳存放点,探讨在自然环境下的闭囊壳和白生麦苗的生活情况;并初步探讨了闭囊壳发育成熟时期和小麦白粉病可能的田间野生寄主。通过在实验室内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与相对湿度梯度,测定不同梯度下保存的闭囊壳存活率与产孢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温度梯度下保存6个月后,在低于20℃下保存的闭囊壳存活率高于50%,且有50%左右的产孢率;在20℃~25℃下保存的闭囊壳存活率仅有40%左右,产孢率也只有30%左右;在30℃及以上的温度下保存的闭囊壳存活率只有30%左右,产孢率为20%左右,但产生的子囊孢子没有侵染活性。在不同相对湿度梯度下保存6个月后,低于40%相对湿度下保存的闭囊壳存活率高达90%左右,产孢率也大于80%;40%-70%相对湿度下存活率与产孢率随湿度增高而降低,70%下达到最低,存活率与产孢率分别为22%与14%;80%相对湿度以上保存的闭囊壳最慢也会在一个半月后存活率降为O%,且在保存一个月后产孢率就降至0。初步表明闭囊壳对湿度的敏感度要高于温度。在不同自然环境下放置闭囊壳,并种植麦苗以模拟田间自生麦苗。结果表明,在低海拔地区,田间放置的闭囊壳最多叁个月后存活率就降为0%,而种植的小麦麦苗则最多能够存活两个月,无法参与病害循环;而在屋檐下、仓库等有着通风、遮阴、避雨等条件良好的地方放置的闭囊壳可存活较长的时间,能够在秋小麦播种的时候释放子囊孢子对秋苗进行侵染。这意味着在四川省的低海拔地区,在屋檐下等地方存放的闭囊壳可能是小麦白粉病秋季侵染的侵染源之一。在田间对不同抗性的小麦进行分生孢子接种,调查分生孢子堆的产生时间及所占比例,以及闭囊壳的产生情况,并将闭囊壳取回测定活性。结果表明高感小麦品种很快就感染病害,且后期较易产生闭囊壳,通过闭囊壳的活性测定初步推测闭囊壳的发育及成熟时间约为两到叁周,在小麦收获时基本所有闭囊壳都完全成熟并且拥有释放子囊孢子进行再侵染的能力。从田间调查并取回带有白粉菌的野草叶片,并采集野草种子后消毒与小麦一起繁育,在繁育的植株上分别接种野草白粉病与小麦白粉病并进行对比。发现小麦白粉菌可侵染野燕麦叶片,不能侵染鹅观草叶片;而野燕麦与鹅观草白粉菌都不能侵染小麦叶片。因此初步推测野燕麦可能为小麦白粉菌的田间野生寄主之一。(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君广斌[4](2015)在《果树病害循环发生的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果树病害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次发病的过程。病害循环发生是果树病害防治的一个核心问题,只有准确掌握病害循环发生的规律,才能为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病害循环中通常有活动期和休眠期交替,活动和越冬,初侵染和再次侵染,以及病原物的传播等环节。1病原物的活动与越冬果树进入休眠期后,病原物如何度过休眠期,并引起下一生长季节的侵染危害,就是病原物的越冬。病原物的越冬、活动场所,也就是果(本文来源于《烟台果树》期刊2015年04期)

姜蕾[5](2013)在《苹果叶片在苹果炭疽病病害循环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苹果炭疽病是苹果果实主要病害之一,可造成生长期和贮藏期果实腐烂。本研究室前期研究显示炭疽菌在离体接种条件下可以侵染苹果叶片。本研究通过室内和田间接种后的组织学观察,田间自然条件下叶片带菌检测等分析了苹果叶片在病害循环作为初侵染源的作用,主要取得以下结果。室内离体苹果叶片接种发现胶胞炭疽菌和尖胞炭疽菌均能侵染叶片,7-10天表现症状,并产生橘红色粘孢子团。显微观察发现:两种菌分生孢子均能在叶面萌发,产生芽管,芽管上形成附着胞,在分生孢子及芽管能够产生次生分生孢子。随着侵染的完成,分生孢子、芽管、附着胞逐渐消解,最后仅残留穿透孔于叶面。两种菌在附着胞产生数量及芽管生长速率方面存在一些差异。田间叶片接种发现,从8月接种到生长后期(11月)落叶时一直未表现症状。显微观察表明两种炭疽菌分生孢子均能在叶片表面萌发形成附着胞、侵染钉,附着胞脱落后形成残留的穿透孔。分生孢子及芽管上也可以形成次生分生孢子。对未发病接种叶片采用百草枯处理发现叶片均已感染,表明它们以潜伏侵染方式存在于寄主组织中。通过组培苹果叶片的接种试验,发现胶胞炭疽菌可侵染幼叶,接种后4d即可表现症状。组织学观察显示,侵入后在寄主表皮细胞中侵染孔处形成膨大、不规则的侵染泡囊;从侵染泡囊上分化出较宽的初生菌丝,初生菌丝扩展至周围细胞,在通过细胞间的细胞壁处菌丝明显缢缩;在健康和褐变叶片的表皮细胞中观察到侵染泡囊和初生菌丝,此过程即是活体营养阶段。在褐变组织的叶肉细胞观察到较细的次生菌丝,健康组织的叶肉细胞内未观察到次生菌丝存在,表明病原菌从活体营养转变为死体营养。这些结果显示胶孢炭疽菌在苹果叶片中属于典型的细胞内半活体营养型。为了了解田间自然条件下叶片带菌情况,从常规管理果园采集健康叶片,采用百草枯处理后保湿诱导孢子产生、分离培养,结果显示健康叶片带菌率达14%,表明在自然条件下苹果叶片带菌率很高。通过形态学及ITS核苷酸序列系统发育鉴定,分离得到的14菌种中,13株归为为胶胞炭疽菌复合群C. gloeosporioides complex,1株归属尖胞炭疽菌复合群C. acutatum complex。以上研究发现引起苹果果实炭疽病的病原胶孢炭疽菌和尖孢炭疽菌,在自然条件下能够侵染苹果叶片,在侵入前能够产生产生分生孢子,可以作为直接的田间再侵染源。侵入寄主后以潜伏侵染方式存在于健康叶片中,在来年可以作为田间的初侵染来源。(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3-05-01)

张文梅[6](2011)在《南丰蜜桔黑斑病病原鉴定、病害循环及防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丰蜜桔(Nanfeng tangerine)属芸香科(Rutaceae)柑桔属(Citrus),是一种具有很高食用和药用价值的栽培植物。近几年,江西省南丰蜜桔上的黑斑病发生严重,直接影响了当地的经济效益。本实验对南丰蜜桔黑斑病的症状、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室内药剂筛选、病害循环、田间药剂及农业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病害症状该病主要为害果实,成熟果实受害最重。树枝和叶片也能被为害,但很少发生,症状与果实上病斑相似。-该病发生后,病果果皮表面产生圆形病斑,初呈红褐色小斑,直径多为1-3 mm,中间凹陷,周围有暗红色晕圈,后期病斑逐渐转为褐色至黑褐色,病斑中部明显可见细小的黑色粒点状分生孢子器。2.病原鉴定病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菌丝初期灰白色,后转为黑褐色,生长缓慢,短而密集,像山丘。15d左右即长满了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呈球形,黑褐色,炭质,大小为120~350μm×85-190μm,孔口直径14-20μm,并有白色粘液(内含分生孢子)涌出。分生孢子为卵圆形和短杆形,单胞,无色。卵圆形孢子大小为8.4~11.7μm×5.4-6.8μm;短杆形孢子大小为6~7.5μm×1.9~2.5μm。提取基因组DNA,并获得rDNA-ITS序列,通过NCBI网上核苷酸比对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与Poma citricarpa McAlpine的同源性高达99%。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分子鉴定结果,将该病原菌鉴定为Phoma citricarpa McAlpine。3.病菌生物学特性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病菌在5-35℃的范围内均能生长,25℃为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适宜pH值范围为5-7,最适pH值为6;在不同培养基中,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在OA培养基上菌落周围产生一定量的黄色素;光照时间长短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4.室内药剂筛选10种药剂筛选结果表明:50%醚菌酯抑菌效果最好,EC5o为0.0199pg/m1;40%氟硅唑次之,EC5o为0.0209pg/ml;25%咪鲜胺、10%苯醚甲环唑、25%吡唑醚菌酯、30%金核霉素、70%农用链霉素、70%甲基托布津和80%代森锰锌的药效依次下降;50%多菌灵抑菌效果最差,EC5o为4.3306μg/ml。5.病害循环南丰蜜桔黑斑病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在落叶和果园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经气流、雨水传播,主要从新叶、花期、幼果期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果实在5月下旬开始出现病斑,高峰期一般出现在10月中旬至10月下旬,11月病情增长缓慢。该病的发生发展与病原基数和当地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气温、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病程度。5.防控技术实验结果表明:清园与树冠管理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48.25%;其次是深翻土层,防效达到27.28%;而肥料和水分防治效果较差。大田药剂防治以50%醚菌酯4000倍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为99.35%;依次是10%苯醚甲环唑1000、80%代森锰锌与70%甲基托布津复配500倍、80%代森锰锌400倍、50%醚菌酯5000倍、40%氟硅唑7000、50%醚菌酯6000倍、10%苯醚甲环唑1500倍、防治效果达83.56%以上;对照药剂50%多菌灵500倍防治效果最差仅为30.70%。(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期刊2011-05-01)

曾富春[7](2006)在《草莓枯萎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及防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e)属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宿根性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是一种美食、保健及药用兼用的栽培植物。由于其色、香、味俱佳,故有“水果皇后”之称。 草莓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fragariae)是四川省峨眉山市桂花桥镇草莓基地的一种重要病害,2004年,该病一般田块的病株率达到50%以上,重病地枯死绝收,造成严重危害,已成为该片区草莓上的主要病害。本试验是对草莓枯萎病的症状、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室内药剂筛选和田间药剂防治及拮抗菌的分离筛选和初步鉴定进行的研究。结果如下: 1 草莓枯萎病的症状特征 草莓枯萎病主要侵害根部,开花至收获期均可发生。地上部心叶初为黄绿或黄色,卷曲,3片小叶中有1~2片变狭小或呈船形,质地变硬,叶色变黄,表面粗糙无光泽,叶缘变褐,萎蔫,枯死。叶柄和果梗的维管束变褐或黑褐色。病株矮小,叶无光泽,老叶紫红色萎蔫,最终全株枯死。地下根系变黑褐色,不长新根,维管束变褐坏死。 2 草莓枯萎病菌的分离和培养性状 经组织分离得到草莓枯萎病菌纯培养。在PDA平板上,2d后出现白色菌丝,菌落突起、絮状,高3~5mm,白色质密,菌落正面有同心轮纹,背面呈紫色。3d后开始产生分生孢子,孢子堆微白色。 3 分离菌的回接与病原鉴定 在室温条件下,用分生孢子悬浮液涂抹接种草莓的根部,回接植株出现了与田间相同的症状,并从发病部位再次分离到相同的病菌。证明该分离菌是草莓枯萎病的病原菌。 该菌菌丝有隔和分枝,小型分生孢子居多,着生于单生瓶梗上,常在瓶梗顶端聚成假头状,单胞,卵形或肾形,0~1隔,大小为3.9~13.0μm×2.6~5.2μm;大型分生孢子较少,镰刀形或纺锤形,有脚胞,1~4隔,多为3隔,大小为13.0~36.4μm×2.6~5.2μm。厚垣孢子间生或顶生,球形,大小为5.2~13.00μm×5.2~13.00μm。根据上述形态特征鉴定该菌为尖孢镰刀菌草莓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fragariae)。 4 草莓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本研究明确了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值以及光照等对草莓枯萎病菌菌丝生长、产孢以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在不同的培养基中,菌丝干重和产孢以PSA最好,产孢量1.475×10~8个/皿,菌丝干重0.8238g/100mL。在被测试的7种碳源中,菌丝(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6-06-01)

王洪波[8](2003)在《山药炭疽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及药剂筛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药炭疽病是近年来我国山药生产上发生的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病害。1999年,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几乎造成绝产,严重制约了芦山县的山药生产。本文对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山药炭疽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详细记载描述了山药炭疽病各个部位的症状特点,研究了山药炭疽病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及对防治该病的药剂进行了室内筛选。其结果如下: 1、山药炭疽病症状 山药炭疽病主要为害山药的茎、叶,也可以为害叶柄和零余子。 叶片病斑近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边缘褐色至黑褐色,中部颜色较浅,病斑稍凹陷,潮湿时叶正面轮生橘黄色粘质小点,干燥时转变为黑色。病斑大小范围:圆形病斑0.6cm~2.1cm、椭圆形病斑0.6~1.5cm×0.6~2.1cm、不规则病斑0.4~1.6cm×0.6~2.0cm。 茎部病斑,初为黑色小点,逐渐扩大至长条形不规则形,边缘褐色至黑褐色,中部颜色较浅,病斑明显凹陷,潮湿时轮生橘黄色粘质小点,后变黑色,病斑环绕茎时导致病部以上植株枯死。病斑大小范围;圆形病斑0.3cm~0.8cm、椭圆形病斑0.3~0.5cm×0.4~0.8cm、不规则病斑0.3~0.6cm×0.4~0.8cm。叶柄症状,与茎部症状相似,造成落青叶。 零余子症状,其与叶、茎症状相似。病斑圆形、椭圆形,黑褐色,凹陷较茎部更深,病部散生或微呈轮纹状橘黄色粘质小点(潮湿时)和黑色小点(干燥时),病斑大小范围:圆形病斑0.6cm~0.8cm、椭圆形病斑0.6~1.2cm×0.8~1.0cm。 2、山药炭疽病病原鉴定山药炭疽病菌的分生孢子盘为圆盘形、褐色、无刚毛,直径70~250μm。分生孢子梗单胞、无色、棍棒形,两端钝圆或稍尖,大小为7.5~17.5μm×2.5~5.0μm。分生孢子单胞,内有颗粒物和1~2个油球,无色、圆桶形或棍棒形,大小10~20μm×2.5~5.0μm。根据以上的形态特征,将山药炭疽病的病原鉴定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3、山药炭疽病菌(C. gloeosporioides Penz.)的生物学特性:山药炭疽病菌在PYA平板上生长和产孢最好;菌丝生长和产孢的适宜温度为25~30℃,菌丝生长适宜pH为6~9,产孢适宜pH为4~8,其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pH7,荧光可促进产抱而黑暗有抑制作用;对碳源的利用,以麦芽糖最好,乳糖最差;对氮源的利用,以酵母膏最好,KN03最差,有机氮优于无机氮;抱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30℃,RH在70~100%均能萌发,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RH低于60%不萌发,最适pH为4一6,高于pHS不萌发,荧光有利于抱子萌发。 4、山药炭疽病的病害循环:病原菌可以在病叶、茎和腋芽中越冬,其中以腋芽中越冬成活率最高,经SOd后,越冬后的抱子萌发率为”.5%:分生抱子萌发形成附着胞直接侵入或经由气孔侵入;在25℃温度下,该病菌的完成侵入的时间为18h:在25℃温度下,幼嫩叶片的潜育期是3~4d,老叶片则需要5~6d.在30℃温度下,幼嫩叶片的潜育期是4~sd,老叶片则需要6~7d,在自然条件(平均温度为24.45℃)下,幼嫩叶片的潜育期是6~7d,老叶片则需要7一8d;病原菌主要是通过分生抱子,借风雨进行传播,具有再侵染。 5、室内药荆筛选:通过室内的化学药剂抑菌试验表明对菌丝生长抑制最好的是甲基托布津,其次是多菌灵,对抱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甲基托布津、杜邦易保、铜大师和多菌灵等四种化学药剂的效果无显着性差异;室内生物源制剂抑菌试验表明,3号植物源生防药剂对菌丝的抑制效果和多菌灵相当,对抱子萌发的抑制与4种化学药剂无显着性差异。(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3-05-01)

武华国[9](2000)在《辣椒疫病病原的特征特性、病害循环及其防治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辣椒疫病的发生特点、疫霉菌的分类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其所致病害的控制技术。(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2000年05期)

何红,郑小波,曹以勤,陆家云[10](1993)在《棉疫病病原卵孢子在病害循环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表明;棉疫病菌在寄主病组织内、土壤中和培养基上均可产生大量卵孢子,厚垣孢子产生较少;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形态在土壤中越冬;棉花蕾期病菌可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病菌从伤口或寄主表面直接侵入寄主,游动孢子是造成侵染的主要形态。初步认为棉疫病的病害循环为病菌以卵孢子或随病组织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侵染棉苗引起病害;棉花进入蕾期,病菌随病组织或单独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秋季棉花结铃后侵染棉铃引起病害。(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1993年02期)

病害循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桃枝枯病(PeachShootBlight)是桃树的重要病害之一。常表现为桃树新梢嫩枝的基部形成环状褐色病斑,致使枝条病部以上叶片快速枯萎脱落。近年来,该病害在国内的发病地区和发病面积有逐年扩展之势,严重削弱树势,极大地降低果实的产量和质量。为了更好地控制病害,本研究从发病地区采集病样,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方法,明确了病原物种类;建立了扁桃拟茎点霉的检测方法,以实现对病害的及时监测、检疫和制定防治措施;最后将检测方法应用到桃枝枯病病原菌越冬场所及病情动态的研究中,确定了病菌的越冬场所及病害初步动态。以期更好地指导防治。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首先,本研究从江苏省无锡市不同桃园采集病样,经分离培养后获得纯培养物,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出两种致病菌,借助形态学特征以及多位点序列分析(MLSA)对这两种致病菌进行鉴定,最终确定致病菌为扁桃拟茎点霉(Phomopsis amygmoli)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其次,本研究对病原物扁桃拟茎点霉(P.amygdali)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组蛋白H3(histone H3)基因与其近缘种比对后选取特异性更强的H3基因作为分子检测的靶标,并依据此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扁桃拟茎点霉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进一步实验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体现了良好的特异性;较常规的检测方法,荧光定量PCR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并且具有更加快速的检测特性。在实际田间病样的检测中,检出率更高。最后,本研究对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越冬场所是下一季节的初侵染源,研究越冬场所可以更好地指导病害防治。本试验采用已建立的检测技术和组织分离法对扁桃拟茎点霉和葡萄座腔菌的越冬场所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不同温度下扁桃拟茎点霉和葡萄座腔菌的生长速率。结果表明,芽和溃疡斑上都能分离检测到扁桃拟茎点霉和葡萄座腔菌,同时变色木质部中葡萄座腔菌的检出率更高,所以芽、溃疡斑和变色木质部都是桃枝枯病菌的越冬场所。病原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速率表明,B.dothidea和P.amygdali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30℃和25℃。在5-20℃时,P.amygdali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B.dothidea,而30℃时,P.amygdali的生长受到抑制,小于B.dothidea的生长速率。以上结果说明,P.amygdali的侵染时间早于B.dothidea 该结果与病害发生动态相吻合,早春低温时,P.amygdali引起的枝枯发生率高,而高温夏季B.dothidea引起的枝枯发生率显着上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病害循环论文参考文献

[1].宋培玲,吴晶,史志丹,郝丽芬,皇甫海燕.油菜黑胫病的病原、病害循环及其传播危害[J].北方农业学报.2018

[2].王律.无锡水蜜桃枝枯病病原鉴定、检测及病害循环初探[D].南京农业大学.2016

[3].杨振坤.四川小麦白粉菌闭囊壳在病害循环中的作用[D].四川农业大学.2016

[4].君广斌.果树病害循环发生的规律[J].烟台果树.2015

[5].姜蕾.苹果叶片在苹果炭疽病病害循环中的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6].张文梅.南丰蜜桔黑斑病病原鉴定、病害循环及防治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

[7].曾富春.草莓枯萎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及防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

[8].王洪波.山药炭疽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病害循环及药剂筛选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

[9].武华国.辣椒疫病病原的特征特性、病害循环及其防治措施[J].湖南农业科学.2000

[10].何红,郑小波,曹以勤,陆家云.棉疫病病原卵孢子在病害循环中的作用[J].江苏农业学报.1993

论文知识图

油菜菌核病的病害循环Figure1Dis...黄萎病的病害循环Figure1.1Dis...菌核病的病害循环和发病症状(...小麦叶锈病病害循环Fig.1Disease...核盘菌的病害循环Fig1.1Diseas...1.2小麦条锈菌生活史与病害循环

标签:;  ;  ;  ;  ;  ;  ;  

病害循环论文_宋培玲,吴晶,史志丹,郝丽芬,皇甫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