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巴东县中医医院税明慧444300
外科病人中,尤其是基层医院纠纷致伤与烧伤的病人占有一定比例。而这类患者不仅具有外科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还具有十分复杂的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对这类患者除给予合理的治疗、优质的基础护理外,做好心理护理不容忽视。心理护理对调节病人身心平衡,帮助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是疾病痊愈的关键。本文试图分析该类患者的心理反应,阐述对他们进行心理护理的几点体会。
一、患者的心理临床表现
1.1心理反应:
恐惧心理。由于机体的完整性受损,当病人看到破溃的创面、肿胀、畸形的肢体,经反复的清创、涂药等治疗后若发生创面愈合不佳,植皮不成功时便产生了焦虑,为以后的恢复担心,忧心忡忡。表现烦躁、多虑,经常询问病情,对治疗反应冷淡、消极。
消极心理。当病人看到患处留下痕迹特别是头面部留下疤痕、纠纷未解决时,感觉自尊心受损,不愿理人,沉默少言,对人冷淡,食欲明显减退,有的甚至产生轻生的心理。
心理状态反复。当病人在经过长时间治疗后,病情恢复较缓慢,容易造成病人情绪时高时低,心理状态反反复复。
1.2心理反应影响的因素
1.2.1年龄
中老年人:由于他们处于多种角色中,上有父母,下有儿女,自己还要处理纠纷和工作,所以常担心家庭的生活,怕影响子女的工作、学习。希望早日康复,重新担当起社会和家庭的重任。常表现为焦虑、烦躁、不安心病人角色。
青年人:由于他们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充满朝气活力,热爱生活,自信好强,但经受不住创伤的打击,易走绝路,特别是头面部有伤的病人。他们注重容貌的恢复,担心失恋、失去工作,情绪时好时坏波动太大,脾气暴躁易怒,猜疑心理大。常表现为灰心、不愿见人,有的埋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表现出厌世、玩世不恭、愤恨,产生报复、轻生的心理。
1.2.2来源区域
农村来的病人,相较于城镇地区病人对肢残疤痕的心理反应不明显,他们担心的是纠纷事故能否解决,特别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家庭困难者,往往担心的住院费用,家里有无人料理,纠纷的处理等问题。常表现为沉默寡言、愁眉苦脸,有的病人常偷偷地哭,心理压力大。
二、一般护理原则
2.1护理与治疗期相适应
2.1.1新入院时期
护理人员态度应热情、耐心,语气要真诚和蔼,富于同情心。各种操作要准、稳,干净利落,解释工作要得体,多使用安慰性语言。让病人感觉亲切、安全。并且要注意向同病房病友做好解释工作,以防各种不良的语言暗示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
2.1.2手术、治疗时期的护理
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接受能力对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让病人参与治疗过程。对病人提出的要求认真听取。在换药、治疗手术前做好健康宣教,发挥病人的积极、主动能动性,鼓舞病人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一切病痛。此期护理人员也应以满腔热情和坚定的自信心去感染病人,操作要轻柔、稳、准,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
2.1.3恢复期的心理护理
对烧伤后留下疤痕特别是头面部有疤痕的病人,心理工作尤显重要。护理人员要根据病人的自卑心理,做好家庭、社会的工作,关心开导病人,让病人感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帮助病人正视自己,面对适应现实生活。此期护理人员应为病人创造一个治疗精神创伤的良好环境。
2.2护理因人而异
2.2.1农村来的病人,护理人员要一视同仁,对病人要亲切关怀,服务周到,多交流,指导病人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消除病人的畏惧心理,做好家属工作,让病人安心养病,消除后顾之忧。
2.2.2中年患者由于他们担任角色的特殊性,对之前产生的焦虑、急躁的心理护理人员要给予理解、安慰,要劝导病人安心养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2.2.3青年患者:由于年龄的特殊性而造成不良的情绪反应,护理人员要注意感化病人,主动与病人交谈,了解其情绪的根源,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宣教一些学习楷模,身边的典型事例,特别是那些与病魔顽强斗争仍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人生奋斗目标的例子感化病人,使其懂得心灵的美才是永恒的,使之重新燃烧起生活的希望。切忌不适当的言行表情、不良暗示加重心理伤害,护理人员应与生活在病人身边的人密切配合进行引导,增强病人生存的信心、勇气。
三、护理体会
3.1对疾病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护理
一般地讲,每个病员都有其特殊的致病原因和心理矛盾,护理人员在巡视病房时,细心地观察并与病人认真地谈心,深入到病人的内心世界,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是解除病人矛盾心理的重要手段。
如我科曾收一女病员,48岁,农民,患者形体消瘦,心烦神乱,半年前因纠纷被他人用膝盖撞击背部,当即感背部疼痛难忍,活动受限。在他院多次求治,自感无效,不能进食进水,法医鉴定无特殊阳性体征。综合病史及体征考虑本病主要为心理障碍所致。经多次询问,方知她的心病,认为自己被他人伤得很重,而没有得到重病的诊断,又花了那么多钱,既丢脸面,又无法打赢官司。通过我们的耐心解释,病人终于明白:没有健康的身体将一事无成,而且还会带来更严重的不良后果,从此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逐日康复。
3.2对患者产生的症状进行分析护理
纠纷致伤是人为造成的,患者往往对疾病的认识比较固执,自我暗示意识强,常常伴有神经和胃肠道方面的症状,如烦躁不安、失眠、触觉减弱,痛无定点,感觉过敏,甚至不能进食进水。因此护士应耐心听取病人的倾诉,处处关心、体贴、同情病人,中肯地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适宜地对症状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指出病人的所作所为与疾病产生的密切关系,只有使病人正确地认识疾病,才能向我们所期望的目标发展。
如一病员入院时烦躁不安,诉全身瘙痒,双脚不停地搓揉,感心前区疼痛不适,不能进食进水,非那根25mg肌肉注射后,症状渐轻直至消失,第2天下午此症状重复出现,经查无任何特殊体征。我们采用暗示疗法,向病人解释,慌说昨日肌肉注射的针药已在输液时用进去,马上就会见效。心前区疼痛为未进食水。胃黏膜“粘连”所致,并即时将伤员扶起,给予鼓励和帮助饮水进食,由此这些症状全部消了,第3天上午就能在护士的协助下配合床上洗头。
3.3对其活动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鼓励
在解除患者的思想压力、消除临床症状之后,就不失时机地指导和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和功能锻炼。如一病员诉全身游走性疼痛包块,体检又无阳性体征,就解释为因长期卧床,体内气体无法“消散”,并亲切地帮助捶背,协助患者下床或室外活动,逐步提高适应生活的信心和能力,加上亲属的密切配合,该患者在这种优质护理氛围中痊愈出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