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酒钢集团榆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兰州730104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钢铁产品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根据钢铁企业的供应、生产和销售的内在业务特点,建立高效的企业生产物流管理体系,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钢铁企业;物流运输;系统规划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多数企业开始关注“第三利润源”,即物流活动,运输成本是企业物流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合理优化运输方式是解决物流成本问题的有效途径。或钢铁企业挖掘潜力,提高效率,拓宽利润空间。
一、钢铁企业物流运输系统规划流程
影响钢铁企业运输系统的因素很多。在规划和设计中有许多可能的选择。关键节点的设计需要从整个生产物流系统中相互协调和平衡。所以。需要一个通用的框架来规划和设计整个运输系统的所有部分。结合钢铁企业生产物流的规划过程,规划过程如下:
图1钢铁企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流程
如图所示,在整个企业运输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运输系统规划和设计的目标。目标定位直接决定了交通系统规划的组成部分,并对大量相关的基础数据进行了研究和收集,为交通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运输系统结合工厂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方案。最后,对该方案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具体实施过程。
二、钢铁企业物流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研究
钢铁企业物流运输系统的规划主要包括铁路系统和道路系统两部分。鉴于这两个部分,逐步建立了分析模型和分析方法。
1.铁路SSLL容量分析模型
一般说来,铁路通过能力也被称为“通过能力的铁路线路(或段)”:在某种类型的机车车辆、信号设备和运行组织方法下,可以在单位时间内(通常一天和夜晚)在钢轨内通过的最大列车数。路段(通常每天)。对于钢铁企业的厂站来说,由于工厂运行频繁的逆转和铁路系统检查铁路系统的能力,往往不适合于钢铁企业的铁路运输系统容量的测量。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铁路企业特点,对铁路总容量计算的思路进行了探讨。为了分析铁路系统能力分析的能力,该模型是基于对车站、路段、负荷和机车四个部分的分析。模型的建立:在上述分析中,构成钢铁企业的铁路系统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放在X轴上,铁路系统的规划设计阶段放在Y轴上,系统的运行状态。M被放置在z轴上,因此可以形成新的空间点M(x,y,z)i(i=1,2,3,4),分别代表站、间隔、机车和装配。从三个方面对铁路系统进行了容量分析。对空间点席容量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的运行状态,Z是体现在规划阶段。由于X轴的研究主体,该模型被定义为钢铁企业铁路的SSLL能力分析模型。为了进一步解释铁路的SSLL能力分析模型,采用综合指数法(相似性排序法和理想解简化TOPSIS法)对模型进行了解释。在三维分析模型中,我们从定性的角度讨论了“极限解”的含义。分析了两个极端情况:案例1:铁路系统处于A4(6,6,6)点,铁路系统的能力分析结果表明了系统在未来规划状态下的最优状态。铁路车站容量处于最佳状态,科学合理地预留了未来的规划。铁路系统的运行满足生产物流的运作。同样地,点A3(6,6,6),A2(6,6,6)和A1(6,6,6)分别代表站、区间和机车的最佳状态。然而,这只是铁路系统规划设计的理想状态。因此,我们把这种情况下的解称为“理想解”。情况二:铁路系统容量在B1(1,1,1),当铁路系统处于规划初期时,铁路系统状态处于较低水平,装卸能力不能很好地满足生产要求。同样地,B2(1,1,1)、B3(1,1,1)和B4(1,1,1)分别表示间隔、机车、装卸条件。可以说,这样的铁路运输系统无疑对钢铁企业的生产不利。但这是非常罕见的。因此,我们把这个解决方案称为“负理想解”。
2.道路通过能力分析方法
钢铁企业主要依靠货物运输。根据钢铁厂的道路规范,该厂道路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为15~20公里/小时,由于钢铁企业的限制,大多数道路都是双车道。厂区有许多平面交叉和近间距。有许多平面交叉口相交于铁路和公路。在平面交叉口中,行驶车辆需要避开列车,平均行驶速度会降低,因此在设计道路通行能力时,车辆设计的平均速度为设计速度的15公里/小时。一般来说,在钢铁厂的道路平面交叉口不采取信号灯控制。这只是在列车交叉时采取警告信号和栏杆的方法。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的三级公路路段通行能力标准,根据服务水平的价值计算出工段截面的基本通过能力。
式中:Q——路段基本通行能力(万吨);C——路段每小时最大交通量(puc/h);
P——重载货运车辆占车辆总数的比例;K——标准车换算为普通载重车得换算系数;
W——普通载重车的计算载重量(t);A——高峰小时交通量占全天交通量得比例;
在钢铁企业运输系统中,在优化铁路系统时,分析了现有铁路系统容量的特点,基于钢铁生产过程的运输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一般的城市道路规划原则不能直接应用。钢铁企业的道路特色。根据钢铁企业厂区道路货物运输的重型车辆运输路线安排表和空车路线布置和货物装卸地点,各区段的单程和分段重量以及各区段的数量。空车可以计算在内。
三、运输系统规划综合评价体系
钢铁企业物流运输系统的综合评价涉及规划经济、物流设备、系统的实际效果和企业效益。为此,建立了钢铁企业运输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钢铁企业运输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运输系统总体效率评价通常是由不同的子目标来评价的,然后将整个运输系统的评价目标有机地反映出来。根据钢铁企业生产物流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生产物流特点,分析了运输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指标:
1.规划设计的经济效益体现在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益与运输成本之间的关系上。钢铁企业物流运输系统的规划成本一般较高,运行效率不能局限于短期绩效,必须从多个方面综合评价经济评价。
2.设备的评价指标主要是基于运输系统的材料基础来评价相关运输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操作能力,包括材料基础设备,如生产设备,装卸设备等在钢铁企业的生产中,也来自于规划。从运输系统设备性能、稳定性和服务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3.有效性对交通运输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节约运输时间意味着节约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的时间越多,运输成本就越低。
4.钢铁企业运输系统规划与改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效率。对运输系统效率的评价从以下几点出发:包括运输单位公里油耗、运输系统状态评估,还必须考虑规划和改造计划的程度,为以后的规划做好准备。
在钢铁企业物流运输系统各功能子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厂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的理论模型(铁路系统的SSLL能力分析模型、道路基础能源能力和T)。建立了高峰流量预测的计算方法,为钢铁企业物流系统规划提供了技术理论。支持,使规划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最后结合系统分析和系统评价原则,建立钢铁企业运输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经理。
参考文献:
[1]高明.钢铁企业物流系统与价值流系统的模型化研究.2017.
[2]刘龙.钢铁企业面向物流的生产物流优化技术.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