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研究某矿区胶结充填体自然冒落后的块度分布情况,以该矿区冒落胶结充填体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MATLAB图像处理软件的块度测定方法,建立GUI环境图像处理模型,通过手机拍摄采集冒落胶结充填体图像样本。导入图像后依次进行灰度处理、平滑去噪、图像增强、边缘检测、梯度处理与修正、分割及连通域标注处理后统计并导出图像中胶结充填体碎块面积,根据面积得出碎块的最小边长并统计其块度分布区间,同时利用传统照相法进行块度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该图像处理方法具有高效性、可靠性的特点,并得出该矿区胶结充填体的冒落块度分布为:>0.6m占28.81%,0.3~0.6m占27.01%,0.1~0.3m占20.45%,<0.1m占23.72%。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朱仕强,陈星明,杜军,陈烈,潘锋
关键词: 块度分布,图像处理,充填体
来源: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矿业工程
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分类号: TD325
DOI: 10.16283/j.cnki.hgkwyjg.2019.06.009
页码: 32-35+61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615K
下载量: 131
相关论文文献
- [1].阶段空场嗣后充填胶结充填体力学强度模型研究[J]. 工程建设 2019(12)
- [2].阶段空场嗣后充填胶结充填体力学强度模型研究[J]. 中国钼业 2019(06)
- [3].胶结充填体微观参数定量分析及敏感度试验研究(英文)[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0(01)
- [4].我国黄金矿山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的技术进步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 2019(20)
- [5].高浓度胶结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增长规律研究[J]. 煤炭工程 2019(S1)
- [6].低温下胶结充填体温度场和强度时变规律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7].胶结充填体动力试验及其爆破响应模拟研究[J]. 金属矿山 2020(07)
- [8].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分层特性试验研究[J]. 金属矿山 2020(08)
- [9].矿柱爆破回采对胶结充填体损伤影响试验研究[J]. 黄金科学技术 2020(04)
- [10].胶结充填体热-力-损伤行为模拟及试验分析[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9(01)
- [11].膨润土对胶结充填体力学特性的影响[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9(11)
- [12].胶结充填体力学特性的加载速率效应试验[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6(09)
- [13].浅析我国黄金矿山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的技术进步[J]. 世界有色金属 2016(21)
- [14].块石胶结充填体循环加卸载损伤特性研究[J]. 有色金属工程 2016(06)
- [15].胶结充填体固结全程电阻率特性试验[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7(02)
- [16].阶段空场嗣后充填胶结充填体抗压强度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7(01)
- [17].废石胶结充填体与砂页岩合理匹配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7(02)
- [18].高阶段嗣后胶结充填体配比参数设计及工程优化[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7(03)
- [19].废石充填在胶结充填中的应用[J]. 采矿技术 2017(04)
- [20].基于声发射不同骨料含量胶结充填体损伤过程试验研究[J].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17(08)
- [21].探析我国黄金矿山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的技术进步[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17)
- [22].采用新月柄杆菌分泌强力胶的胶结充填体自稳能力构建试验[J]. 金属矿山 2017(09)
- [23].循环荷载作用下胶结充填体声发射特征试验研究[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7(04)
- [24].尾砂胶结充填体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研究[J]. 中国矿业 2016(06)
- [25].矸石胶结充填材料合理配比研究[J]. 山东煤炭科技 2014(06)
- [26].温度和龄期对砾石砂胶结充填体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0(10)
- [27].胶结充填体受温度作用的影响分析[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20(03)
- [28].低碱胶凝材料的尾矿胶结充填试样制备研究[J]. 冶金与材料 2020(01)
- [29].冲击载荷下胶结充填体的力学性能及能耗特征[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8)
- [30].自动化控制在矿山胶结充填站的应用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