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信贷配给均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信息不对称,信贷配给,抵押
信贷配给均衡论文文献综述
金剑峰[1](2017)在《信贷配给、抵押物约束与农村金融市场均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将贷款利率和抵押条件作为金融机构和借款人的决策变量,构建农村金融市场的均衡模型,分析了信贷配给产生的条件以及抵押物对于信贷配给的影响,并就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新余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王新兴,姚俭[2](2017)在《信贷配给对房地产供求均衡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异质性房地产商、居民以及注重风控的银行等部门会对房地产市场投资与购买等相关的融资渠道产生作用形成信贷配给并影响房地产市场供求均衡。运用动态递归方法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信贷配给对房地产市场供求的动态均衡影响与传导机制,得出信贷配给影响市场短期供求均衡造成价格等波动但不影响长期均衡的结论。此外结合模型观点探讨信贷、土地、住房等政策设计实现对房地产市场供求均衡调控。(本文来源于《建筑经济》期刊2017年04期)
周方[3](2015)在《中国的信贷配给、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1992年市场经济制度确立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如何在信贷配给条件下促进经济增长的,文章通过建立以金融加速器为理论背景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来进行仿真,得出了以下结论:(1)我国存在比较明显的信贷配给现象,但是总体程度呈现出减轻的趋势;(2)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明显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也比较明显,但是信贷配给的存在抑制了这一效应,随着信贷配给程度的减轻,金融加速器效应有变得更加显着的趋势;(3)信贷配给现象的存在使得我国的货币政策在1992年以来的正向(从紧)和负向(宽松)货币政策都较好地发挥了作用,即经济波动更小、产生的效果更明显;(4)信贷配给的存在使得我国的经济系统在受到外界的变量冲击时,产生的经济波动较小。(本文来源于《上海金融》期刊2015年12期)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方昕[4](2015)在《小微企业信贷市场的边界、均衡与信贷配给——基于四川四县区的整群抽样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微企业融资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热点问题,但现有研究方法的不完善导致公众可能夸大了小微企业融资的困难程度。本文采用整群抽样和直接诱导法对四川四个县级行政区的调查结果表明,小微企业信贷市场客观存在有效边界和信贷配给,整体融资状况已经得到较大改善,潜在需求规模相对有限。(本文来源于《西南金融》期刊2015年12期)
蒋照辉,全富波,吴金铭[5](2015)在《船舶工业信贷配给非均衡研究——基于舟山与日韩船舶企业融资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浙江舟山是全国重要修造船基地,民营造船企业占了绝对比重,造船行业"叁大指标"1国内市场份额约为15%、省内市场份额高达80%,拥有7家工信部确认的白名单船企。受2008年以来的行情冲击,当地船舶企业运营资金普遍紧张,金融供给的不足限制了企业研发创新与品牌建设。本文扩展了成本结构成本差异模型的应用,对舟山船舶工业融资的市场分割及其演变等非均衡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舟山船舶工业融资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需予以关注:一是商业银行融资长期占主导地位,资金供给函数雷同,信贷市场的分割和缺口随行业周期下行而加剧。二是多元融资渠道单一化、起点高端化,导致各类融资市场固化、分割严重,资金流向少数大企业、且融资成本高。叁是制度创新不足,债务性融资难以转化成权益性融资,高财务杠杆率限制了企业转型突围能力。四是政策扶持力度不足,企业现金流稳定性差制约其持续融资能力。(本文来源于《浙江金融》期刊2015年11期)
周虹[6](2012)在《我国信贷配给的区域非均衡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的区域信贷配给呈现出东部地区信贷配给弱化,中西部地区信贷配给强化的空间非均衡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文章在描述我国信贷配给存在区域差异的前提下,从信贷配给的主体——商业银行的角度分析认为,区域资金回报率、区域信贷规模、区域法制信用环境和区域市场结构等是造成信贷配给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正确认识上述原因,是有效消除信贷配给区域性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2年23期)
殷孟波,梁丹,卢宁州,邱宇[7](2011)在《中小企业融资的局部均衡分析——利率自由化下的信贷配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统计研究显示,无论在我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国家税收、推动自主创新、稳定城镇就业的主要力量,然而这一群体却长期受困于融资难题。贷款难成为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由于中小企业尚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与充足的信息披露能力,因此在融资过程中,其与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之间必然会出现信息不对称。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权衡信息不对称下的风险时,就自然将偏好锁定在财务制度健全且信息披露(本文来源于《投资研究》期刊2011年03期)
辛树人[8](2010)在《商业银行信贷配给与货币政策非均衡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年,我国实施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资产价格上涨过快、信贷结构过度集中等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至,显然,同一的货币政策在不同部门产生了非均衡效应,并严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货币政策非均衡效应产生的微观基础。一、我国货币政策存在非均衡效应(本文来源于《金融发展评论》期刊2010年09期)
刘艳华,王家传[9](2009)在《信贷配给:均衡与非均衡理论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对信贷配给理论的发展过程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从均衡信贷配给和非均衡信贷配给两个方面,对信贷配给理论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概括和总结,并进行了深入评述。(本文来源于《生产力研究》期刊2009年07期)
顾海峰[10](2008)在《金融市场中信贷配给的形成与均衡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不对称引发了金融体系的两大基本问题,那就是金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市场中的信贷配给问题,接着对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导致信贷配给形成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一步讨论了信息不对称下信贷配给的均衡问题。本研究对于金融监管部门采取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决策,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金融理论与实践》期刊2008年11期)
信贷配给均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异质性房地产商、居民以及注重风控的银行等部门会对房地产市场投资与购买等相关的融资渠道产生作用形成信贷配给并影响房地产市场供求均衡。运用动态递归方法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信贷配给对房地产市场供求的动态均衡影响与传导机制,得出信贷配给影响市场短期供求均衡造成价格等波动但不影响长期均衡的结论。此外结合模型观点探讨信贷、土地、住房等政策设计实现对房地产市场供求均衡调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信贷配给均衡论文参考文献
[1].金剑峰.信贷配给、抵押物约束与农村金融市场均衡[J].新余学院学报.2017
[2].王新兴,姚俭.信贷配给对房地产供求均衡的分析[J].建筑经济.2017
[3].周方.中国的信贷配给、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视角[J].上海金融.2015
[4].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方昕.小微企业信贷市场的边界、均衡与信贷配给——基于四川四县区的整群抽样调查[J].西南金融.2015
[5].蒋照辉,全富波,吴金铭.船舶工业信贷配给非均衡研究——基于舟山与日韩船舶企业融资的比较分析[J].浙江金融.2015
[6].周虹.我国信贷配给的区域非均衡问题[J].时代金融.2012
[7].殷孟波,梁丹,卢宁州,邱宇.中小企业融资的局部均衡分析——利率自由化下的信贷配给研究[J].投资研究.2011
[8].辛树人.商业银行信贷配给与货币政策非均衡效应[J].金融发展评论.2010
[9].刘艳华,王家传.信贷配给:均衡与非均衡理论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2009
[10].顾海峰.金融市场中信贷配给的形成与均衡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