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休闲空间论文_白杨灵子

导读:本文包含了广场休闲空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广场,空间,城市,南京东路,体育,老年人,活动空间。

广场休闲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白杨灵子[1](2019)在《空间引导性设计在城市休闲体育广场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几年全民健身热潮的影响下,各大体育公园、广场以及各种休闲体育健身项目百花齐放,这对城市休闲体育广场空间的辨识度和引导系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然而景观标识作为现代景观导视系统的主力军,在信息传达的距离和范围上,以及与景观空间的融合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基于空间本身的引导性设计研究十分重要。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创造本身具有引导性的空间,对人的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人们快速建立环境空间认知和寻路模式。秉承以人的需求为主体,形成具有针对性和整体性的空间引导性设计的设计理念,为休闲体育爱好者创造更好用、更高效的休闲体育活动场所,引导更多热爱生活的人开启以休闲体育活动为主的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本文将引用城市居民休闲体育供需理论、环境认知理论、行为心理学作为空间引导性设计理念的理论支撑。首先为明确休闲体育活动对城市休闲体育广场空间的需求,对城市居民休闲体育供需理论进行梳理与研究。通过对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活动的需求及其要素、类型与特征的研究,分析影响城市居民休闲体育“从动机到行为”这一过程的因素。再结合对行为心理学、环境认知理论等学科的理论研究,对国内外优秀设计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从空间对行为需求的影响、项目选择、活动方式和活动体验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提出空间引导性设计针对城市休闲体育广场空间的应用方法。通过设计实践,总结出能够为休闲体育服务的,具有引导性的休闲体育广场空间的设计方法,达到为休闲体育活动人群创造出本身具有引导性的空间系统,减轻对碎片化景观标识的依赖,使人更加高效地使用城市休闲体育广场空间,改善休闲体育活动体验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9-05-31)

田赛赛,蒋漪漪[2](2018)在《城市休闲活动区空间分布与集聚特征——以人民广场——南京东路休闲活动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休闲活动需求的日益旺盛,休闲活动设施的合理布局尤为重要。本文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广场——南京东路休闲活动区为研究对象,选取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作为具体的活动类别,利用兴趣点数据和城市路网数据构建基于街区尺度的休闲活动的空间识别及集聚特征的分析方法。采用核密度、标准差椭圆、缓冲区相结合的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广场——南京东路休闲活动基本上呈现高度集聚,餐饮和购物主要沿着交通线成带状分布,参与频度相对较低的休闲娱乐设施呈现组团式分布。另外,不同类型的休闲活动区有各自的空间分布特点和集聚特征。(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期刊2018年03期)

李芳,何雨[3](2017)在《娱乐休闲活动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人民广场南京东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上海人民广场—南京东路休闲活动区为例,利用Arc GIS 10.2软件平台,对咖啡吧、酒吧、茶吧、网吧、电影院、棋牌室、KTV、健身房、体育场馆九类休闲场所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九类休闲场所空间分布不均衡,都受到城市交通、居民区、城市配套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以宾馆为代表的城市旅游配套设施与其关联性最大。(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期刊2017年36期)

高智慧,付瑶,张少磊[4](2017)在《休闲广场空间老年人舒适性与包容性改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于上个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重要焦点问题。本文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老年人舒适为目标,从老年人视觉舒适、听觉舒适、热舒适、触觉舒适四个方面的主观体验感知进行舒适性问卷调查及软件分析,建立城市休闲广场舒适性调查数据库,确定舒适与否并分析原因;在舒适性调查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围绕"包容性"的设计理念,提出休闲广场的"包容性"改造设计措施与要点。本文以满足老年人舒适为目标,对解决目前日益严峻的养老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关注寒冷气候的影响,提出适应气候的城市设计方法具有突出地域特征的应用价值;依靠先进的实验设备将主观感受进行客观数据量化,为设计与评价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对今后其他同类设计提供指导与参考。(本文来源于《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期刊2017-11-18)

杨海红,肖伟伟[5](2016)在《广场舞:公共休闲空间里的冲突与反抗》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透视由广场舞引发的公共休闲空间里的冲突与反抗,发现直接原因在于不同年龄群体和社会群体之间的价值观碰撞、休闲方式碰撞与"心态紧张"碰撞,本质在于政府的规划和供给失灵。多途径对公共休闲空间进行重构,有助于化解居民休闲矛盾冲突。(本文来源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陈欣[6](2016)在《城市广场休闲游憩空间游憩涉入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广场不仅承载着城市的游憩功能,且彰显着城市文化,是城市公共生活的触发要素,担纲着塑造城市形象、展现城市历史文化、促进城市发展的重任。本文基于广场的社会本质及其文化内涵的研讨,由此关注到广场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探讨游憩者在城市广场游憩空间中的休闲游憩行为特征,活动偏好,以及游憩体验和游憩涉入过程中的空间生产机制,力求从游憩者微观的层面来探求城市广场中的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以此来促使广场朝着更具人文关怀理念的人性化场所不断演进。本地居民与游客作为城市广场游憩空间体验的两大群体,优化其游憩体验在全球化与城市化的浪潮之下则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城市广场为研究对象,探索城市居民与游客对于城市广场游憩空间的涉入渐进过程的行为特征以及其中隐含的游憩空间涉入机制,和与之相关联的媒介塑造的镜像。本研究触及到游憩者对广场游憩空间的动态涉入,渐进过程以及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的耦合路径,力争从较为微观的视角切入,以求从理论意义上和现实意义上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理念与初衷。论文试图论证城市居民与旅游者对于城市广场的游憩涉入过程存在趋同性与差异性:城市本地居民在涉入过程中会以个体的游憩行为规律为导向,其中自我效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旅游者对于城市广场游憩空间的游憩涉入依附于情感体验,旅游凝视则成为重要的的媒介渠道。其共性则为自我效能感的塑造在游憩涉入过程中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论文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针对城市居民与旅游者,进行比对探讨。针对本地居民游憩群体城市广场休闲游憩涉入的相关研究选取呼和浩特市与呼伦贝尔市作为案例地,展开讨论。针对呼和浩特城市本地居民,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量化研究,尝试对城市广场游憩者进行聚类分析,并探索其游憩体验与涉入过程的关联性分析。研究发现:场所精神、自我塑造和情感依恋叁个因子,作用于居民游憩空间的涉入过程;其游憩体验效益可以大致分解为心理预期,个体符号价值与亲历体验叁个维度。通过典型相关性分析发现,直接显着影响着城市广场游憩空间的游憩体验以个体符号价值与场所精神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此外,结合案例地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具体游憩地理环境,以本地居民为案例研究群体,在行为地理学视角之下,探析居民与城市广场游憩者的游憩空间行为与游憩行为空间,对呼伦贝尔海拉尔成吉思汗广场实地动线观测,结合深度访谈,归纳出:居民通过对文化景观符号的转译和场景与情境的建构来实现空间的重构与再现,游憩行为活动所触发的模式主要归结为:步行友好空间的营造,遵从景观空间序列的游散式游憩行为空间,令边界模糊与功能区迭合的弥合式游憩空间叁种类型。对于旅游者的游憩空间涉入研究则基于旅游凝视的视角,运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针对游客关于城市广场主题的游记进行质性分析,从城市广场游憩文化空间生产,广场中空间的再现与再现的空间两个方向出发探索游客于城市广场空游憩体验生成路径。最终,基于以上的探索与发现,本文认为针对中小城市游憩广场游憩空间的休闲游憩涉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与理论意义,应植根于当地的地域文化,由此使得公共空间的游憩研究视角有助于游憩理论体系的的纵深建构,亦促使城市规划实践层面不断拓展并日趋完善。(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6-06-07)

刘璐[7](2016)在《寒地城市休闲广场空间设计模式语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将近叁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寒冷地区。在我国,寒地城市大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寒地人口近叁亿。由于寒地特有的气候特征,长久以来影响着其城市的发展建设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寒地城市空间形成了不同于一般城市而特有的模式和特质。研究如何结合并利用寒冷气候进行城市空间建设不仅有利于城市地域景观的构建,同时还有利于城市空间的季节适应性以及城市能源的节约。休闲广场是伴随着人们在城市当中的生活和活动需求而产生的,是城市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形式最多样、布局最灵活的开放空间。它作为城市建设最直接的空间表现形式和人们生活方式最直接的外部承载空间,其中所包含的空间模式的好坏决定了空间的活力和所能承载的事件模式的活力。城市休闲广场空间不仅承载着城市的物质文化,还彰显了城市的精神特质,能够给人以最直观的视觉欣赏和最深层的身心感受。研究如何构建有活力的城市休闲广场空间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空间活力,同时还能够加强人与城市空间的活动联系和情感联系。通过对寒地气候特征、人们处于休闲广场空间之中的心理需求与行为模式以及模式语言理论的分析研究,深入而详尽地探讨城市休闲广场空间的本质特征和设计模式。以人性化和地域性的视角对以人的行为和无名特质主导空间形成的亚历山大模式语言理论进行梳理与解析,找到城市休闲广场空间与人的行为和寒地气候环境之间的本质关联,分析广场空间模式是如何在人的行为、情感和地域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构建寒地城市休闲广场的模式语言,从而指导我国寒地城市休闲广场空间设计实践工作,生成生机勃勃、健康和谐、舒适自由且具有良好季节适应性的广场空间。通过引入不同的学科,进行交叉学科研究,针对寒地休闲广场分别从空间层面、建筑层面和景观层面进行相应的模式构建。针对所要构建的模式原型,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进行模式构建,并给出每一层面中各个模式之间的结构关系和文章所构建的所有模式之间的结构关系网络。(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6-03-01)

白海鹏[8](2015)在《城镇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缺失与发展建议——从广场舞纠纷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目前常出现出的广场舞扰民现象作为切入点,从中分析休闲体育公共空间的缺失,进一步从系统上发现城市休闲体育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和开展,现代城市休闲体育公共空间愈加紧张,这主要是由于现代城市的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土地价值被不断抬高,被称为"寸土是金",为了追求更高的个人利益而忽略了群众的根本需求。针对这一现象,城市体育和规划部门应作出反思,从服务人民理念出发,是当地对城市体育休闲公共空间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并投入立法,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体育休闲空间和环境。本文旨在为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建设提供可行的理论建议。(本文来源于《体育世界(学术版)》期刊2015年09期)

孔庆君,祁华[9](2015)在《城市休闲广场儿童游息空间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研究起源和相关概念(一)城市休闲广场儿童游息空间产生的背景城市休闲广场主要是成人游乐、休息的地方,其主要的服务群体是成人,这就导致了它没有或仅有少量针对儿童的设计。儿童作为社会的重要主体,同时也是最容易让社会忽视的一个群体。因此,在城市休闲广场中设置儿童游息空间是非常重要的。(二)城市休闲广场和儿童游息空间的概念1.城市休闲广场的定义美国的城市规划师凯文林奇把它定义为"是位于城市中心的(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5年12期)

徐义晗[10](2015)在《寒地城市休闲广场老年人活动空间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世界上的人口总量已经逐渐趋于稳定,虽然每个国家的人口结构都不尽相同,但是很多国家却都面临着人口趋于老龄化这一问题。在世界上出现严重人口老龄化的国家中,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尤为严重。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多是在附近的休闲广场中度过的,而寒地城市的气候具有特殊性,对老年人活动空间影响比其他城市更为严重,这就要求我们完善现有的休闲广场景观规划设计,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活动空间。因此本文以为寒地城市的老年人建设适当的广场活动场所为目的,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根据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建设性意见。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寒地城市休闲广场老年人活动空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确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并提出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在寒地气候特征的背景下,对老年人的心理状态、生理状况和老年人的社会需求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分析了老年人在室外广场中经常会进行的运动类型,进而提出了适合寒地城市老年人活动场所的范围大小、空间位置以及气候等因素。第叁部分: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选定的寒地休闲广场进行研究,统计老年人的广场利用的情况;并且根据调查的结果分析出了最适合老年人进行室外活动的服务半径、规模、空间类型和微气候这四个因素。第四部分:为老年人制定出合适的寒地城市广场设计方案:提出关于广场的服务半径、规模、空间类型和微气候四个因素最恰当的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吉林建筑大学》期刊2015-06-01)

广场休闲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休闲活动需求的日益旺盛,休闲活动设施的合理布局尤为重要。本文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广场——南京东路休闲活动区为研究对象,选取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作为具体的活动类别,利用兴趣点数据和城市路网数据构建基于街区尺度的休闲活动的空间识别及集聚特征的分析方法。采用核密度、标准差椭圆、缓冲区相结合的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广场——南京东路休闲活动基本上呈现高度集聚,餐饮和购物主要沿着交通线成带状分布,参与频度相对较低的休闲娱乐设施呈现组团式分布。另外,不同类型的休闲活动区有各自的空间分布特点和集聚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广场休闲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1].白杨灵子.空间引导性设计在城市休闲体育广场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

[2].田赛赛,蒋漪漪.城市休闲活动区空间分布与集聚特征——以人民广场——南京东路休闲活动区为例[J].当代经济.2018

[3].李芳,何雨.娱乐休闲活动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人民广场南京东路为例[J].当代经济.2017

[4].高智慧,付瑶,张少磊.休闲广场空间老年人舒适性与包容性改造研究[C].持续发展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2017

[5].杨海红,肖伟伟.广场舞:公共休闲空间里的冲突与反抗[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6].陈欣.城市广场休闲游憩空间游憩涉入相关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

[7].刘璐.寒地城市休闲广场空间设计模式语言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

[8].白海鹏.城镇体育休闲公共空间缺失与发展建议——从广场舞纠纷谈起[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

[9].孔庆君,祁华.城市休闲广场儿童游息空间设计[J].大众文艺.2015

[10].徐义晗.寒地城市休闲广场老年人活动空间设计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5

论文知识图

平面功能分析图4丨广场休闲空间5丨广...站前广场休闲空间(图片来大雁塔北广场休闲空间照明产生...平面功能分析图4丨广场休闲空间5丨广...广场休闲空间示意图札幌站广场休闲空间来源:自摄

标签:;  ;  ;  ;  ;  ;  ;  

广场休闲空间论文_白杨灵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