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药量论文_王小军,李成,严志祥

导读:本文包含了投药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絮凝,硬度,污泥,高密度,碳酸钠,神经网络,泵站。

投药量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军,李成,严志祥[1](2018)在《某煤化工项目含盐污水处理系统高密度沉淀池投药量控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保证水处理系统高密度沉淀池出水质量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通过试验研究高密度沉淀池在相同工况,不同石灰、碳酸钠投加量的条件下出水浊度、硬度和碱度,得出了符合出水质量要求的最佳投药量。(本文来源于《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期刊2018年04期)

严志祥[2](2018)在《高密度沉淀池的投药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保证高密度沉淀池出水效果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地控制石灰和碳酸钠的投加量显得十分重要。通过研究高密度沉淀池在相同工况,不同石灰、碳酸钠投加量的条件下出水浊度、硬度和碱度的结果对比,得出了符合出水要求的最佳投药量。(本文来源于《神华科技》期刊2018年02期)

郭喆霏,罗永梅,罗宇燕,姜彩云,张永明[3](2017)在《投药量对SPG膜乳化法制备载蛋白微球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SPG膜乳化法制备载牛血清白蛋白的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PEG-PLGA)微球,研究投药量对微球性质的影响。方法以包封率、载药量及粒径等为指标,评价PEG-PLGA微球的理化性质。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的内外形态结构,并考察微球体外释药行为及吸水膨胀性能。结果随着投药量的增加,微球表面及内部孔洞增加,微球释药速率增快。投药量为75 mg时,实际载药量及吸水膨胀有最大值。结论不同投药量所得微球的内外形态在载蛋白PEG-PLGA微球的释放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今日药学》期刊2017年11期)

黄骁,席风祥,贾澍,艾勇[4](2017)在《CEPT工艺中气动絮凝投药量优化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强化一级处理工艺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对该工艺中气动絮凝部分研究不足,其控制参数差别很大。通过对气动絮凝的投药量进行试验,分析得出:在试验水质的条件下,PFAC的最佳投加量为150 mg/L,PAM的最佳投加量为0.5 mg/L。(本文来源于《辽宁化工》期刊2017年06期)

赵敏[5](2017)在《磁絮凝技术处理雨水——最佳投药量优化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合肥雨水泵站外排雨水为研究对象,利用磁絮凝技术对其进行快速处理,针对雨水排放时间短、水量大的特点,探寻一种简单、快速的处理方法,尽量削减一部分污染物的思路则应运而生。实验以SS浓度为主要参考指标,COD、TP浓度为次要参考指标,讨论了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及磁粉的经济投药量及投加顺序。为磁絮凝应用于实际工程治理提供了有效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期刊2017年01期)

于菲飞[6](2016)在《活性污泥的理化性质与絮凝调理投药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社会对防污治污的日益重视,对于污水处理方面加大了重视度,污水处理厂数量日益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就是活性污泥的处理问题。絮凝调理是我国现代城市污水处理中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应用比较广泛,关于其作用机理也是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絮凝调理效果的好坏与污泥性质、投药量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投药量是最为关键,也是最难控制的。该文基于活性污泥的理化性质,通过实验观察和测试的方法探讨絮凝剂(PAM)投药量与调理效果之间的关系,为恰当控制絮凝剂的投药量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6年33期)

夏季春,程志刚,刘保超,石锐[7](2015)在《浅议净水厂高效澄清池投药量与污泥回流比优化区间》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净水厂高效澄清池工艺PAC(聚氯化铝)、PAM(聚丙烯酰胺)投加量和污泥回流比的研究,并进行生产性比较,得出在投加量的优化区间为PAC 14~22mg/L、PAM 0.08~0.16mg/L,污泥回流比为2%~6%时,可达到提高水质,节能降耗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给水排水》期刊2015年11期)

常涛,刘衍波,崔鹏炜,綦德金,万吉昌[8](2015)在《高密度沉淀池聚氯化铝铁投药量确定及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密度沉淀池处理低温低浊水的应用中,聚氯化铝铁(PAFC)投加过量会出现污泥上翻的现象。济南鹊华水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PAFC相关沉淀效率的参考系数E;并改进了最佳投药点的确定方法,使其更加适用于低温低浊条件下的高密度沉淀池工艺;同时提出了适用于高密度沉淀池的低剂量、被动式、双参数的PAFC投加量管理"叁原则"。(本文来源于《给水排水》期刊2015年05期)

史静,吕锡武,许正文,方梦媛,李维[9](2015)在《A_2N-IC工艺诱导结晶柱位置选择及投药量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时碳源不足、聚磷菌与反硝化菌对碳源存在竞争、泥龄矛盾难以协调等问题,提出了双污泥反硝化聚磷-诱导结晶磷回收新工艺.该工艺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污水脱氮除磷效率,还可实现磷资源的有效回收.针对该新型工艺,以厌氧释磷的富磷上清液为研究对象,利用对比试验优选结晶柱在生物系统中的位置,并考察结晶柱中钙盐投加量对化学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优化结晶过程p H的角度考虑,诱导结晶化学除磷系统宜放置于厌氧沉淀池后;钙盐投加量的增加并不能显着增加磷回收率,但在增加沉淀过程后,增加钙离子投加量可明显提高化学除磷量;粗糙的晶种表面更容易聚集钙磷结晶物,无定形钙磷化合物可能为结晶产物的主要前驱物.(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黄丽娟[10](2014)在《水厂混凝投药量复合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混凝投药量控制系统是水厂净化工艺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关键性的控制环节,直接影响到后续水处理的过程,准确投加混凝剂是水厂获得合格出厂水质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水厂加药系统如何根据来水水质的变化来确定最佳混凝剂投加量,长期以来是给水行业普遍关心而又亟待解决问题。本文根据韶关某大型矿山供水厂的实际生产情况,针对水厂加药过程具有大时滞、非线性、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等特点,常造成净化不彻底,或者投药过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前馈预测控制与模糊PID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研究并设计了水厂自动加药系统,实现对混凝剂投加量的精确控制。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和国内外水厂混凝投药量控制的研究现状,建立了以原水浊度、温度、pH值、流量为BP神经网络前馈预测模型输入,混凝剂投加量为输出;以沉淀池出水浊度与目标值的偏差与偏差变化率作为模糊PID反馈控制器的输入,混凝剂投加量为输出的复合控制系统。通过对相关水厂实际运行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得出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对被控对象分别进行了常规PID、模糊PID控制以及前馈-反馈复合控制叁种控制策略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控制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控制。复合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来水水质的变化适时有效预测混凝投药量和调整投药量。此系统被应用于韶关某大型矿山供水厂,实现了该水厂的投药自动化,不仅保证了出水水质,而且节约了投药量,大大降低了水厂的投药成本,为供水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图38幅,表20个,参考文献80篇。(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4-05-01)

投药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在保证高密度沉淀池出水效果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地控制石灰和碳酸钠的投加量显得十分重要。通过研究高密度沉淀池在相同工况,不同石灰、碳酸钠投加量的条件下出水浊度、硬度和碱度的结果对比,得出了符合出水要求的最佳投药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投药量论文参考文献

[1].王小军,李成,严志祥.某煤化工项目含盐污水处理系统高密度沉淀池投药量控制分析[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8

[2].严志祥.高密度沉淀池的投药量控制[J].神华科技.2018

[3].郭喆霏,罗永梅,罗宇燕,姜彩云,张永明.投药量对SPG膜乳化法制备载蛋白微球性质的影响[J].今日药学.2017

[4].黄骁,席风祥,贾澍,艾勇.CEPT工艺中气动絮凝投药量优化试验[J].辽宁化工.2017

[5].赵敏.磁絮凝技术处理雨水——最佳投药量优化实验[J].安徽建筑.2017

[6].于菲飞.活性污泥的理化性质与絮凝调理投药量分析[J].科技资讯.2016

[7].夏季春,程志刚,刘保超,石锐.浅议净水厂高效澄清池投药量与污泥回流比优化区间[J].给水排水.2015

[8].常涛,刘衍波,崔鹏炜,綦德金,万吉昌.高密度沉淀池聚氯化铝铁投药量确定及管理[J].给水排水.2015

[9].史静,吕锡武,许正文,方梦媛,李维.A_2N-IC工艺诱导结晶柱位置选择及投药量优化[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10].黄丽娟.水厂混凝投药量复合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14

论文知识图

壳聚糖投加量对污泥比阻的影响的透射电镜照片不同投药量下形成的絮凝体显微...为不同投药量下絮凝体形态的变...投药量预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PSF1投药量对沉后水色度与余浊...

标签:;  ;  ;  ;  ;  ;  ;  

投药量论文_王小军,李成,严志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