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格律论文_李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格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格律,自由诗,格律诗,闻一多,诗学,新诗,理论。

新格律论文文献综述

李平[1](2019)在《新格律诗二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参花(下)》期刊2019年08期)

李晓[2](2018)在《论胡乔木对新格律体诗的理论探索与创作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胡乔木同志提倡新格律体诗,既对其创作成败得失的教训、经验与启示等进行了科学的总结,也对其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理论探索,同时还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诗歌作品,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创作实践,故而从理论探索与创作实践两个方面,为新格律体诗的改革、发展和创新作出了自己的重要艺术贡献。(本文来源于《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倪丹丹[3](2017)在《近代诗歌中自由和多样的新格律体浅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格律诗的探索其实由来已久,新月诗派堪称典范。格律诗的探索,是新月诗派的主要贡献,徐志摩、闻一多、朱湘等各有所探索与成功。然而,这种格律与中国古典诗词的格律又有着根本的区别,既继承和复古了旧体格律诗的传统,又融合了外来诗歌格律的一些色彩,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新的格律。正如《影响的焦虑》中马尔罗所说:"诗人总是被一个声音所困扰,他的一切诗句必须与这个声音(本文来源于《作文成功之路(下)》期刊2017年08期)

赵黎明[4](2017)在《林庚新格律诗论的语言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林庚是将古典文学研究与新诗形式探索进行有机结合的诗论家,其所提出的"半逗律论"、"节奏音组论"、"普遍形式论"等,便是此种"沟通新旧文学"的重要收获。无疑,这些成果丰富了新诗理论,对新诗文体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以乐诗为标准对待新诗节奏、以字本位为预设建设"普遍形式"、以唐诗趣味为规范处理"语言诗化"——这种以古典规范为语言结构的新格律论,不仅存在古与今、新与旧的巨大错位,而且有着逻辑与历史分裂的危险。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执着于"古典性"与"民族性"的诗学理论,天然具有固守传统和拒斥外援的倾向。因此,对这类新古典主义新诗理论要有一个清醒的、辨证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肖顺权[5](2017)在《闻一多新格律诗理论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闻一多提出的新格律诗理论,对新诗的理论探索及其创作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尤其为遏制早期白话诗创作的非诗化倾向提供了审美准则。同时,新格律诗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对诗歌的创作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新格律诗理论的出现符合中国新诗发展的内在规律,其存在的合理性已得到了历史的验证。(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李长空[6](2016)在《任雨玲新格律诗简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任雨玲的新格律诗较好地践行了格律之父闻一多先生倡导的"叁美"主张在创作中的灵活运用,从不同的精神层面呈现出女诗人真挚、柔婉、细腻、深沉的情感特质,为新格律诗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来源于《写作(上旬刊)》期刊2016年06期)

李长空[7](2014)在《中国自律体新格律诗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诗的国度,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近乎宗教,或者具有一种宗教般的力量。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西方人习惯从小就让孩子熟读《圣经》,中国人则是让孩子背诵《诗经》《古诗》《唐诗》《宋词》《元曲》。西方人遇到重大事件,首先想到的是去教堂向神祷告;中国人遇到重大事件,首先想到的是写诗抒情。仅20世纪70年代后就出现了"天安门诗抄"、"汶川地震诗潮"、"北京奥运诗潮"等举国写诗诵诗的现象,彼时之诗歌起到了抚慰人心、安定灵魂、抒发爱国热情的宗教性作用。(本文来源于《写作(上旬刊)》期刊2014年07期)

刘殿祥[8](2014)在《自由还是格律——由闻一多的新格律诗理论反观郭沫若的诗学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郭沫若和闻一多不仅是诗人,而且是诗歌理论家,在中国现代诗学理论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他们的诗歌创作呈现出从自由诗到新格律诗的演变一样,在诗歌理论的建构上同样表现出鲜明的区别,区别主要在于郭沫若偏重于诗歌的创作机制、创作过程、创作状态的论述,更强调诗歌的内在精神而忽略诗歌形式的美,认为诗歌的创作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闻一多则由对自由诗的反叛而吸收古今中外的诗歌理论建构能够体现新诗形式美的新格律诗理论,强调诗歌创作的人工性和艺术美特征。作为处于新诗发展不同时期的诗论家,郭沫若和闻一多自然形成了不同的诗学概念范畴和诗学理论体系,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现代诗学理论,其理论的差异性在于他们的文化思想、个性精神和所处时代的不同而综合形成的。本文主要从不同的概念体系角度论述了郭沫若《女神》时期和闻一多《死水》时期诗学理论的差异,由闻一多的新格律诗理论反观郭沫若的诗学主张,并对形成他们理论差异性的个性的和时代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走向世界的郭沫若与郭沫若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4-06-01)

罗小凤[9](2014)在《节奏的魅力——林庚新格律诗实验对传统的再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自由诗为主导的中国新诗其实一直都在努力与艰难地寻求自身形式秩序的建设,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发现、追求与建构。在1930年代新诗对形式的探索、实验与尝试中,林庚的新格律诗实验最具代表性。他试图从形式、语言的维度为自由诗重建一个"阵地"而实验新格律诗,在大量的实践、摸索中重新发现了古典诗传统中节奏的魅力,形成了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钱静[10](2013)在《论闻一多“新格律诗”理论的诗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闻一多"新格律诗"理论的建立,无论在中国现代诗歌理论史上,还是在中国现代诗歌创作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从理论和创作两个角度,为新诗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另一方面,它奠定了中国现代诗歌理论探索的主要格局,深刻制约与影响着中国现代诗学的建设路径;同时,也暴露了中国现代诗歌理论在探索与研究中的某些误区与缺失。(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新格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胡乔木同志提倡新格律体诗,既对其创作成败得失的教训、经验与启示等进行了科学的总结,也对其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理论探索,同时还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诗歌作品,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创作实践,故而从理论探索与创作实践两个方面,为新格律体诗的改革、发展和创新作出了自己的重要艺术贡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格律论文参考文献

[1].李平.新格律诗二首[J].参花(下).2019

[2].李晓.论胡乔木对新格律体诗的理论探索与创作实践[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倪丹丹.近代诗歌中自由和多样的新格律体浅探[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

[4].赵黎明.林庚新格律诗论的语言结构[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5].肖顺权.闻一多新格律诗理论评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6].李长空.任雨玲新格律诗简论[J].写作(上旬刊).2016

[7].李长空.中国自律体新格律诗论[J].写作(上旬刊).2014

[8].刘殿祥.自由还是格律——由闻一多的新格律诗理论反观郭沫若的诗学理论[C].“走向世界的郭沫若与郭沫若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

[9].罗小凤.节奏的魅力——林庚新格律诗实验对传统的再发现[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10].钱静.论闻一多“新格律诗”理论的诗学意义[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论文知识图

)兄弟为核心的同人刊物港台及海外研究动态韩国唐诗研究之回顾与展...纯理功能及其不同体现模式(引自Marti...巧合式纹样向阳语篇的主位-新信息层级(Martin&Rose,...

标签:;  ;  ;  ;  ;  ;  ;  

新格律论文_李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