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岩反应论文_龙武,李春月,刘宇凡,刘洋,熊勇富

导读:本文包含了酸岩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力学,碳酸盐,致密,速率,方程,面容,传质。

酸岩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龙武,李春月,刘宇凡,刘洋,熊勇富[1](2019)在《塔中北坡奥陶系碳酸盐岩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酸岩反应动力学的实验研究是储层改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验结果直接影响酸化压裂施工设计和效果分析准确度。文章首先阐述了碳酸盐岩与盐酸反应以及各动力学实验参数测定的原理,其次针对目前塔中北坡奥陶系施工井储层改造面临的问题,利用旋转岩盘实验仪测定从该区块S井取出的标准岩心在胶凝酸、交联酸两种不同酸液体系中,不同酸浓度下酸岩反应速率、不同温度下表面反应活化能、仪器不同转速下氢离子有效传质系数这叁项反应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交联酸比胶凝酸反应速度更慢、缓速性能更好,浓度的变化对反应速度影响更小,同时两种酸都存在最小传质系数,参考该系数可以确定让酸岩反应速度降低的最佳注酸速度范围。最后利用实验结果,为区块内邻井改造中液体选择提供可靠支撑,现场应用效果显着,在区块内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本文来源于《钻采工艺》期刊2019年05期)

罗雄,焦国盈,孟伟,解修权[2](2019)在《高温高压碳酸盐岩的酸岩反应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川深1井的海相超深碳酸盐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旋转岩盘仪进行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根据室内实验结果,计算确定了川深1井龙王庙、仙女洞及Z_2dy4层段碳酸盐岩与胶凝酸的酸岩反应速度常数和反应级数,分析了岩盘不同转速下酸液浓度差的变化以及酸岩反应速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在500 r/min和800 r/min这2种转速情况下,低速注入酸液更有利于促进酸岩反应,增强酸蚀效果。(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曾嵘,马辉运,李金穗,吴双,陈伟华[3](2019)在《川东地区超深超高温储层高温胶凝酸酸岩反应动力学室内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是分析酸岩反应特征、评价酸液体系及酸压设计的关键基础参数,为正确分析酸岩反应速率规律、指导酸压施工设计提供基础。通过开展用于四川盆地川东下古生界-震旦系的180℃高温胶凝酸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建立了酸岩反应动力学方程,得到了180℃、500 r/min、7 MPa条件下,酸岩反应级数m=0.696 9,反应速度常数K=1.09×10~(-4)(mol·L)~(-m)·mol/(cm~2·s),反应速度方程为J=1.09×10~(-4)C~(0.696 9);其活化能Ea=23 706 J/mol,酸岩反应动力学方程为J=0.070 5e~(-23 706/RT)C~(0.696 9);并明确了胶凝酸的温度、酸液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程度。(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化工》期刊2019年02期)

齐宁,孙逊,樊家铖,张翔宇,潘林[4](2019)在《酸岩反应动力学关键问题及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酸岩反应动力学研究是酸化酸压设计的基础,目前多以旋转岩盘动态模拟方法为主。现有旋转岩盘装置酸岩反应的溶蚀形态是面溶蚀,而实际酸化过程中常产生蚓孔溶蚀。采用面溶蚀下测得的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用于蚓孔溶蚀下的酸化工艺设计,是导致酸化设计不合理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酸岩反应动力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国内外酸岩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分析了酸岩反应动力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例如CO_2等反应产物、面容比、氢离子浓度分布等因素对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准确测定带来的影响,并针对关键问题指出了酸岩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王琨,詹立,苟波[5](2018)在《高温致密碳酸盐岩与胶凝酸酸岩反应速率测试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酸盐岩酸岩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包括: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酸液消耗量、失重法测定岩石矿物的消耗量和Ca(2+)~、Mg~(2+)浓度变化(AAS法或ICP法)测定反应产物生成量,目前测试方法大多只采用了其中的一种,对各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鲜有对比研究。文章采用旋转圆盘实验测试等装置,对比了3种测试方法在高温条件下胶凝酸与致密碳酸盐岩的酸岩反应速率结果。结果表明,失重法和AAS法可准确揭示致密碳酸盐岩与胶凝酸在高温条件下的酸岩反应规律;受高温取样酸液挥发和实验测试误差双重影响,酸碱中和滴定法未能揭示这一规律,且测量结果明显偏大;受酸液挥发影响,AAS法测量结果略小于失重法。失重法是测量高温条件下致密碳酸盐岩与胶凝酸反应速率相对可靠的方法。文章可为高温条件下致密碳酸盐岩酸岩反应速率测试方法的合理选取提供参考,确保酸岩反应速率测试结果的可靠,指导酸压方案设计。(本文来源于《钻采工艺》期刊2018年03期)

邵孟璟[6](2018)在《致密砂岩矿物组分控制酸岩反应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复杂致密油气藏投入开发,酸化已成为储层改造的重要技术手段。由于砂岩储层酸岩反应机理十分复杂,使得砂岩酸化设计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严重影响了酸化的成功率以及有效率。同时,岩心评价实验只能笼统评价酸化效果的好坏,而无法从储层岩石矿物组成、岩石的微结构等微观领域去深入评价酸化机理。为了明确致密砂岩矿物组分对于酸岩反应的影响,以川西致密砂岩储层为背景,各单矿物为具体研究对象,利用高温高压静态酸岩反应模拟试验装置,进行了单矿物的酸液溶蚀实验,评价了单矿物在酸中稳定性与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70℃条件下,15%HCl+3%HF酸液体系对于粒径在150~200目之间的四种非黏土矿物的溶蚀率序列为:方解石>白云石>石英>长石;对四种黏土矿物的溶蚀率序列为: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伊利石。获取了各单矿物反应动力学方程及活化能,结果表明酸岩反应速率大小受矿物自身组成成分影响较大。此外,研究了反应后样品微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石英、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和绿泥石在70℃条件下与15%HCl+3%HF酸液体系接触反应的过程中,残酸中硅元素离子浓度在反应后60min达到最大值,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降低,出现硅质沉淀,沉淀的生成时间在反应发生后的1h,其余元素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总体呈上升趋势。酸蚀后的矿物结晶度降低,会产生可运移的微粒,损害储层。在分析了川西凹陷沙溪庙组Y井JS_1~3、JS_1~4层位砂岩矿物组成的基础上,进行了酸岩反应模拟实验,获取了酸岩反应动力学方程及活化能,实验结果表明,反应速率与方解石含量成正比,与黏土矿物含量成反比。并采用不同面容比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面容比越大,活化能越小。微观变化规律表明:当盐酸浓度较高时,土酸对砂岩矿物晶体结构破坏更加明显,因此,对于上沙溪庙组Y井JS_1~3、JS_1~4层位砂岩进行酸化时,使用的酸液体系盐酸浓度不易过高,应避免在地层中产生大量可运移的微粒;反应后酸液中各元素离子浓度变化情况与单矿物实验结果相似,在开始反应的1小时后出现沉淀,因此在酸化施工过程中应缩短酸液与储层岩石接触时间,防止硅质沉淀对储层造成损害。(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吴元琴,卢渊,李莹,田明,石栗[7](2017)在《真实面容比对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是酸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验结果为酸压设计的优化和酸液体系的优选提供准确参数和依据,选用成都理工大学自主研发设计适用于测试高黏度酸液酸岩反应"不同黏度酸岩反应模拟实验装置"测定酸岩反应速率,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叁维激光数字扫描数据,探讨了真实面容比对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影响,分析得出面容比越大反应速率越大,真实面容比对酸岩反应动力学方程主要影响反应速度常数,真实面容比越大反应速度常数也越大,进一步为更加准确的设计和评价酸压施工效果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7年30期)

张合文,鄢雪梅,邹洪岚,孙玉平,江良冀[8](2017)在《分形几何学在描述酸岩反应孔道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碳酸盐岩基质酸化是油气藏增产改造中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其典型特征是形成酸岩反应后的溶蚀孔道——蚓孔。由于酸岩反应过程复杂、蚓孔形态多样、不规则性强,采用经典的欧氏几何学方法无法对蚓孔的进行定量描述。分形几何学在描述不规则形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且蚓孔的定量描述对酸化设计优化、提高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效果非常重要。为此,为了得到真实的蚓孔形态,完成了多组岩心流动实验,并采用叁维CT扫描的办法获得了蚓孔的直观形态,利用分形几何学方法,并验证了得到蚓孔的分形特征及其分形维数。另外,建立了单蚓孔等效长度分形计算模型和多蚓孔间竞争分布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求解和模拟分析,验证了蚓孔间竞争分布的分形性特征,为定量描述叁维酸蚀蚓孔形态奠定了基础,也为更准确优化酸化施工提供了可能。(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六)——专题67:煤炭资源与矿山地球物理、专题68:地球科学中的分形现象及理论、应用研究》期刊2017-10-15)

姚军,刘丕养,黄朝琴,王月英,严侠[9](2017)在《碳酸盐岩油藏酸岩反应流动模拟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酸岩反应流动模拟可用于指导油藏酸化施工,优选注入参数,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最大程度地改善地层.国内外很多学者基于不同的方法建立了不同的模型对碳酸盐岩油藏酸岩反应流进行了研究,但这些模型尚缺乏科学的归纳与整理.以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为依据,将现有的碳酸盐岩油藏酸岩反应流模型分为孔隙尺度模型、岩心尺度模型及井筒尺度模型,简要概括了每类模型的适用条件及其在应用中的局限性.结合本课题组在酸岩反应流模拟方面所做的工作,重点论述了岩心尺度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给出了岩心尺度模型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建立更接近地层实际的数学模型,如考虑酸化过程中存在的非达西流和地应力的影响;发展高效的数值算法,将模型的计算区域扩大到油藏尺度;将岩心尺度模型进行尺度升级,得到可以指导油藏酸化施工的优化参数.(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7年08期)

张汝生,周成裕,熊伟,崔佳,林鑫[10](2017)在《碳酸盐岩用冻胶酸高温流变性及其酸岩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为了延长具备支撑能力的酸蚀裂缝,从而实现高温深部穿透,增大油气产量,对新型研制的耐高温的冻胶酸进行了流变性和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运用高温高压流变仪测定了弹性模量、粘性模量等;酸岩反应旋转岩盘仪测定得到了反应速率、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和氢离子传质系数。结果表明,6种体系中DJS-2的弹性模量大于粘性模量;该体系不同稠化剂浓度酸液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分别是:J=7.43×10~(-6)×C0.514 9,J=8.38×10~(-6)×C0.454 0和J=7.93×10~(-6)×C0.491 0,对应的传质系数分别为1.904×10~(-8),1.857×10~(-8),1.026×10~(-8)cm~2/s,为工业应用提供了设计参数。(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7年08期)

酸岩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川深1井的海相超深碳酸盐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旋转岩盘仪进行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根据室内实验结果,计算确定了川深1井龙王庙、仙女洞及Z_2dy4层段碳酸盐岩与胶凝酸的酸岩反应速度常数和反应级数,分析了岩盘不同转速下酸液浓度差的变化以及酸岩反应速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在500 r/min和800 r/min这2种转速情况下,低速注入酸液更有利于促进酸岩反应,增强酸蚀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酸岩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龙武,李春月,刘宇凡,刘洋,熊勇富.塔中北坡奥陶系碳酸盐岩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及应用[J].钻采工艺.2019

[2].罗雄,焦国盈,孟伟,解修权.高温高压碳酸盐岩的酸岩反应实验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曾嵘,马辉运,李金穗,吴双,陈伟华.川东地区超深超高温储层高温胶凝酸酸岩反应动力学室内研究与实践[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9

[4].齐宁,孙逊,樊家铖,张翔宇,潘林.酸岩反应动力学关键问题及其进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5].王琨,詹立,苟波.高温致密碳酸盐岩与胶凝酸酸岩反应速率测试方法研究[J].钻采工艺.2018

[6].邵孟璟.致密砂岩矿物组分控制酸岩反应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

[7].吴元琴,卢渊,李莹,田明,石栗.真实面容比对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影响的实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

[8].张合文,鄢雪梅,邹洪岚,孙玉平,江良冀.分形几何学在描述酸岩反应孔道中的应用[C].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六)——专题67:煤炭资源与矿山地球物理、专题68:地球科学中的分形现象及理论、应用研究.2017

[9].姚军,刘丕养,黄朝琴,王月英,严侠.碳酸盐岩油藏酸岩反应流动模拟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2017

[10].张汝生,周成裕,熊伟,崔佳,林鑫.碳酸盐岩用冻胶酸高温流变性及其酸岩反应动力学研究[J].应用化工.2017

论文知识图

酸岩反应实验装置酸岩反应后的岩样稠化酸酸岩反应的变化曲线HCl2 15℃时不同转速下酸岩反应速...

标签:;  ;  ;  ;  ;  ;  ;  

酸岩反应论文_龙武,李春月,刘宇凡,刘洋,熊勇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