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消融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动脉内膜影响的研究

超声消融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动脉内膜影响的研究

姜虹1靖冬梅1王爱林1于文慧2

(1黑龙江省医院150001;2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5004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2-0100-02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消融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动脉内膜的影响。方法①对照组30例取自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截肢患者的股动脉内膜,治疗组选取经过超声消融手术后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股动脉内膜30例,10例取自手术后猝死患者肢体股动脉内膜,20例取自二次手术患者剥脱的股动脉内膜。②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动脉内膜进行HE染色。③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动脉内膜进行F8Rag,VEGF,b-FGF,CD62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①治疗组30例患者血管管腔内斑块被击碎,管腔明显增宽,内膜较光滑,内皮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且连续,管壁平滑肌排列规则。②治疗组b-FGF,CD62P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F8Rag,VEGF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b-FGF和CD62P呈正相关(P<0.05)结论超声消融能有效缓解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动脉的闭塞状态,b-FGF,CD62P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超声消融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F8RagVEGFb-FGFCD62P免疫组化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a,简称ASO)是指由下肢动脉的粥样硬化性改变所导致的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肢体缺血临床表现的慢性疾病,常为全身动脉硬化性疾病在下肢的表现,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据权威统计结果,当下肢缺血性疾病病情发展至严重肢体缺血期时,自然病程1年后,仅有50%的患者未截肢生存,25%的患者截肢,其余25%的患者死于心脑血管事件[1]。积极治疗能够延缓截肢时间,降低截肢高度。单纯的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和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效果都不理想。王爱林[2]等应用血管内超声消融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对超声消融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动脉内膜的影响研究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本研究病理资料取自黑龙江省医院2005年5月~2010年5月30例患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手术切除的股动脉内膜。30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8~84岁,平均63.4岁。所有患者的动脉内膜标本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1.2试剂与方法

1.2.1试剂F8Rag,VEGF,b-FGF,CD62P。

1.2.2超声消融使用AcolysisSystem超声治疗仪(美国瑞菲尔德公司产品),由控制系统传感器,消融导管三部分组成,超声能量为24~45Watts,频率为45KHz。消融导管长度为78~141cm,探头直径为1.6~2.2mm。在血管造影监视下将消融导管插入但到闭塞部位后释放超声能量,同时缓慢地前后移动超声消融导管,并逐渐向远端延伸,进行血管内超声消融,每次释放能量时间为60s,间歇15s,消融总时间为12~24min。

1.2.3HE染色动脉标本取下放入4%多聚甲醛中固定24h,然后上行度酒精脱水,标本长期保存于70%酒精中备用。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以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使用。将标本石蜡切片,脱蜡至水,水洗后浸染苏木素10min,10%盐酸酒精分化10s,0.5%氨水返蓝,浸染伊红3~6min,上行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后,中性树脂封片。

1.2.4免疫组化4种抗体分别是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8Ra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P-选择素(CD62P)。采用免疫组化SP法,实验步骤按说明书进行,用已知的阳性片做阳性对照,用PBS液代替一抗做空白对照。

1.3结果判断F8Rag,VEGF,b-FGF,CD62P均在内皮细胞胞质内表达,呈棕色颗粒,其表达综合阳性细胞表达数和染色强度,分级如下:(-)为无表达;(+)为<50%阳性细胞表达或染色较浅;(++)为≥50%阳性表达而<75%阳性表达或染色较强,(+++)为≥75%阳性表达或染色极强。阳性细胞的计数方法是在高倍镜下随机选取10个视野计数后取平均值。

1.4统计学方法免疫组化结果应用spss15.0forwindows软件,采用χ2检验,比较四种因子在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阳性率的差别,(+)以上的表达视为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比较四种因子在治疗组之间表达的相关性。

2结果

F8Rag,VEGF,b-FGF,CD62P在治疗组与对照组中表达率的比较(见表1),它们在治疗组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6.67%,40%,90%,83.33%,而在对照组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0%,43.33%,36.67%,26.67%,表达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后两组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四种细胞因子在治疗组表达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见表2)(分别计算相关系数rs值,求P值)。其中F8Rag和VEGF,b-FGF和CD62P都呈正相关(P<0.05),其余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

3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AS)是血管系统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从儿童时期开始并贯穿发展于整个成人时期的一种弥漫性炎症。粥样斑块是动脉内膜的局部非对称性增厚,主要由血液来源的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免疫细胞以及血管壁的血管平滑肌细胞(SMA),内皮细胞等细胞成分,结缔组织成分,脂质和碎片等组成[3]AS作为血管系统的共同病变,影响着不同的血管床,包括主动脉,颈动脉,冠状动脉和周围动脉等,临床表现为冠状动脉疾病(CAD),脑缺血疾病和周围动脉疾病(PAD)等。AS的主要并发症是血栓形成,称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其可引起动脉局部闭塞或远端栓塞,而AS及其血栓形成导致的各种血管疾病称作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疾病,如动脉硬化闭塞症[4]。现目前的证据表明是斑块的激活而不是狭窄参与了缺血和梗塞的发生,大多数发生梗塞的病例是由于斑块表面的血栓形成从而闭塞冠状动脉引起的[5]。组织学上,这些激活的斑块容易发生破裂,称作易破裂斑块或不稳定斑块,主要由一个大脂质核心,一群包含脂质的高密度巨噬细胞,减少的SMA和一个薄的纤维帽构成,其比富含纤维和胶原的斑块有着更高的破裂可能。斑块一旦破裂非常危险,因为从斑块的脂质核心中释放出促血栓形成物质到血液中,如磷脂,组织因子和血小板粘附基质分子。斑块破裂一般最先从薄层的纤维帽开始,在这些部位存在着大量的免疫活性细胞,它们可以产生许多炎性分子和蛋白水解酶,使得纤维帽变得更薄弱,并激活脂质核心的细胞,使稳定的斑块转变成不稳定的易破裂的斑块,从而诱导血栓形成。局部的切应力,组织因子,凋亡微粒和循环的巨噬细胞等因素调节者斑块和血液形成血栓的能力。

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8Rag)是一种糖蛋白,血浆中的Ⅷ因子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是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的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分子量为34-50KDa的蛋白,广泛分布于血管内皮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是成纤维生长因子家族中的一员,最初由Gospodarowiz于1974年从牛脑垂体中提取的一种对3T3成纤维细胞有明显促增值作用的多肽因子。bFGF在体内分布广泛,存在来源于中胚层及神经外胚层的细胞及多种肿瘤细胞中,通过细胞膜上的特异的高亲和力受体(FGFR),参与胚胎发育、血管生成、损伤修复、神经再生、肿瘤生长等生理及病理过程[6]。研究表明,bFGF作为一种细胞丝裂原和促血管生长因子,具有很强的促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CD62p是细胞粘附分子—选择素家族新发现的一员,又称P-选择素、GMP140、PADGEM,是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主要储存在静息血小板α颗粒和中等以上大血管EC的Weiber-Palade小体内。它可作为血栓性疾病病情检测和判断疗效及预后的有效指标[7]。

本实验中,经统计学分析,b-FGF和CD62P在治疗组的阳性率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二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证实了二者在动脉内膜的修复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且二者可能存在一定得相互促进作用,因此,这两个因子是影响超声消融疗效的关键因子。

表1.四种细胞因子在治疗组与对照组中表达率的比较

参考文献

[1]SchanzerA,ConteMS.Criticallimbischemia[J].CurrTreatOptionsCardiovascMed,2010,12(3):214-229.

[2]王爱林,刘丽,刘军,等.血管内超声消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36例分析.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7(1):55.

[3]HanssonGK.Inflammation,atherosclsrosis,andcoronaryarterydisease[J].NEnglJMed,,2005,352(16):1685-1695.

[4]FusterV,BadimonJJ,ChesebroJH.Atherothrom-bosis:mechanismsandclinicaltherapeuticapproaches[J].VascMed,1998,3(3):2311-229.

[5]RanchU.OsendeJI.FusterV,eta.lThrom-busformationonather-oscleroticplaques:pathogenesisandclinicalconsequences[J].AnnInternMed.2001,134(3):224-238.

[6]OkadaBanM,ThieryJP,JouanneauJ.Fobroblastgrowthfactor-2.IntJBiochem,2000,32(3):263-243.

[7]YangLG.WangCJ,LeeTH,etal.EarlydiagnosisofdeepveinthrombosisinfemalpatientswhoundergototalkneearthroplastywithmeasurementofP-selectinactivationJVastSurg,2002,35:707-712.

标签:;  ;  ;  

超声消融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动脉内膜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