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肩岩体稳定性论文_卓国锋,李凯,罗江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坝肩岩体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电站,稳定性,锦屏,极限,结构,安全系数,位移。

坝肩岩体稳定性论文文献综述

卓国锋,李凯,罗江波[1](2018)在《窄冲水库右坝肩危岩体稳定性分析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省龙里县窄冲水库为在建中型水库,采用面板堆石坝型,右坝肩岩质边坡高达50-80m,地质构造复杂,软弱夹层等不利结构面极发育,分布有多处危岩体,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及以后的水库运行安全,因此有必要对坝肩边坡岩体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案,消除隐患。(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水利》期刊2018年10期)

卓国锋,李凯,罗江波[2](2018)在《窄冲水库右坝肩危岩体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贵州省龙里县窄冲水库右坝肩危岩体为例,根据其工程地质特征,分为上、下游碎裂危岩体区、倒悬危岩体区和深切裂隙危岩体区,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计算的方法对其稳定性展开分区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了安全有效的治理方案,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8年29期)

李路[3](2018)在《澜沧江上游班达水电站上坝址左岸岩体结构特征及坝肩边坡稳定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岩质高边坡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它涉及的范围广泛,从铁道工程、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矿山工程、等诸多工程领域到自然领域如岸坡、山坡等。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建设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的规模和强度越来越大,并且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涌现,随之而来的岩石高边坡的稳定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坡体的风化卸荷特征对评价坡体的结构特征及稳定性有重要意义。查明坝址区岩体结构发育特征并对坝肩边坡稳定性评价预测,对该电站后期施工以及运营保障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现场地质调查为主要手段对坝址区高边坡工程地质特性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边坡可能变形破坏模式,通过试验结合工程类比得到强卸荷岩体参数取值,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结合叁维数值模拟对上坝址左岸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具体内容及成果如下:(1)调查不同结构面发育及分布特征,对结构面进行工程地质分级。统计分析不同级结构面(Ⅲ,Ⅳ,Ⅴ级)参数,得到其优势产状。(2)根据钻孔声波测试及平硐地震波测试成果划分风化带,分别划分为弱风化上带、弱分化下带、微新岩体。(3)调查平硐内卸荷现象,根据卸荷裂隙的发育特征划分强卸荷、弱卸荷带,以及未卸荷带。总的来看山脊卸荷深度比冲沟部位大,随高程的增加卸荷深度增加。(4)调查平硐内结构面发育特征并以此划分平硐内不同岩体结构,主要发育有碎块状结构,碎裂结构,镶嵌~次块状结构,次块~块状结构;根据窗口法求得边坡倾坡外结构面的连通率,得到倾坡外结构面平均连通率为62%;根据波速比划分岩体的完整性划分为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5)根据岩体质量划分标准,划分边坡岩体质量,得出边坡坡表主要修正岩体质量为Ⅳ级、Ⅲ级。岩体质量较好。(6)边坡潜在失稳破坏模式主要是沿结构面的组合破坏形式,坝肩边坡局部岩体内主要发育中至陡倾坡外的结构面。强卸荷带以内的岩体卸荷裂隙发育较密集,普遍张开,部分可看到明显的松动或变位错落,岩体多呈整体松弛,发育陡倾坡外的结构面较多,在自然状态或开挖情况下易发生沿着强卸荷底界的失稳滑动;滑移拉裂式破坏机制。另一种是边坡坡向与X型剪节理组合切割坡体成不稳定块体,易于滑塌。(7)选取坝肩3个剖面的工程地质剖面图,建立概化模型,在Geo-slope中并选取不同的潜在滑动面对斜坡开展基于刚体极限平衡法的稳定性计算分析。根据岩体结构面发育特征及岩体变形破裂特征,对坝肩边坡进行建模分析。计算结果基本稳定,只有H-H剖面四号滑面暴雨及地震工况稳定性欠佳。(8)基于摩尔库伦准则,运用FLAC-3D软件对坝肩边坡的天然工况及开挖工况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两种工况的边坡基本稳定。(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黄瑞平[4](2018)在《澜沧江班达水电站上坝址右坝肩边坡岩体卸荷机理及稳定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拟建班达水电站位于澜沧江上游西藏境内河段,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由于强烈的新构造运动而形成的高山峡谷地貌。在河谷谷坡演化过程中,由于地壳间歇性强烈抬升和河流侵蚀、侧蚀下切作用,储存在高强度坚硬的英安岩应变能释放,致使谷坡岩体产生卸荷回弹作用,而卸荷作用产生的卸荷型裂隙可能成为岸坡岩体内的控制性结构面,造成边坡岩体的工程性质复杂多变。通过现场野外地质调查和平硐内裂隙记录分析发现,斜坡浅表层普遍发育卸荷过程中形成的碎裂松动岩体,岩体卸荷强烈,以倾倒变形破坏为主,坡内卸荷裂隙发育,斜坡卸荷深度呈现出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大,山梁部位的卸荷深度大于山沟等特征。本文以西藏澜沧江班达水电站上坝址右岸坝肩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岩体结构特征、风化卸荷特征等分析,采用物理模拟试验和离散元(UDEC)对河谷下切进行模拟,最后,探讨了影响岩体卸荷发育的因素,进而分析了上坝址右岸边坡岩体卸荷形成机理,对右岸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具体如下:(1)通过对现场平硐裂隙记录统计分析,将右岸坝肩边坡发育的结构面进行分级,主要分为Ⅲ级、Ⅳ级和Ⅴ级结构面;基于对平硐裂隙大量的调查资料,总结了右岸坝肩边坡卸荷岩体风化特征,定性地对坝址区岩体风化带进行划分为强风化、弱上风化、弱下风化和微风化~新鲜;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根据主要的量化指标,对岸坡岩体卸荷带进行划分,结果为强卸荷、弱卸荷、未卸荷,同时揭示了坝址区岩体卸荷的空间分布规律;(2)查明并分析了边坡岩体结构特征以及边坡岩体质量分级,岩体结构从坡表到深部基本呈散体结构~碎裂(块裂)结构~镶嵌-块状结构~块状-整体结构,岩体质量可分为Ⅲ级、Ⅳ级和Ⅴ级,并随着高程的增大,各级分布面积也随之扩大;(3)基于物理模拟试验对河谷下切进行模拟研究表明,随着河谷下切,边坡应力总体上是减少的,同一高度不同深度减少也有差异,靠近坡表的测点压力变化较大,并在坡表部岩体产生了卸荷破裂裂隙,同时,坡体位移随着监测仪器埋深靠近坡表而逐渐增大的趋势,坡体顶部位移要比底部位移变形更为强烈,与离散元软件UDEC模拟结果对比,两者情况相一致。最后,根据相似理论,对比分析原型与模型的卸荷深度与高程曲线发现,在3000m以上高程斜坡卸荷深度一般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加,局部受地形因素影响,山脊部位的卸荷深度大于山沟,导致边坡岩体具有独特的卸荷特征及其所伴随的破裂现象主要原因有斜坡坡度与高度、边坡岩性、岩体结构面、岩体结构类型、区域构造应力和河谷演化历史,在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右坝肩边坡岩体特有的卸荷特征;(4)通过对右坝肩边坡岩体控制性结构面发育特征进行分析,获得了边坡变形破坏可能失稳模式,基于有限元软件FLAC3D和刚体极限平衡法建立了其典型剖面模型,对上坝址右坝肩自然边坡不同工况(天然、降雨)下稳定性评价分析发现,两者在天然条件下,边坡整体均处于稳定状态。而在降雨条件下,前者在坡顶出现微小值拉应力,剪切塑性区在碎裂松动岩体和强卸荷带底界附近富集,仅在碎裂松动岩体处剪切塑性区局部贯通,坡表层碎裂松动岩体的局部滑动,但坡体整体稳定性较好,而后者在极端工况下(地震、暴雨)稳定性系数处于1.0~1.05,较为不稳定,可能产生局部的失稳破坏,对比两者结果,总体上,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刘峻松[5](2018)在《西藏街需水电站左坝肩特大型危岩体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幅员辽阔的西南山区,崇山峻岭,人烟稀少,但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常常有重大国家民生工程的兴建,西藏街需水电站就是这样一个工程。水电站的建设时常伴随着危岩地质灾害的发生,极大的阻碍了工程建设的进度,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诸多方面的损失。西藏街需水电站拟建下坝址左坝肩存在着一特大型危岩(以下简称W5危岩),方量达3.75×10~5m~3,危岩是否稳定,如何较好的去治理它,关系着大坝的施工安全和后期的水电站运行安全。因此,对W5危岩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采用现场调查与测量、研读大量危岩相关文献、室内物理力学试验、极限平衡法和数值模拟计算法等手段,对W5危岩的工程地质背景、危岩发育特征及变形破坏机制、基于断裂力学的相关力学参数和危岩体的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首先,通过深入研究区的实地调查,探明了W5危岩的前后左右边界条件,W5危岩受5条节理面控制,其中3条节理面影响最为明显,前缘节理面受风化作用影响明显强于其他部位。通过叁维离散单元法模拟了W5危岩的变形破坏机制,破坏方式为前缘局部小块体因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发生滑移式失稳破坏,促使危岩后部岩体失去支撑,直接暴露在外界,继续因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再次风化卸荷直至新前缘的块体继续破坏,如此往复,形成“连锁式”的破坏发展过程。其次,采集研究区现场的花岗闪长岩试样,加工成预制双裂缝的方块试样,通过剪切盒加载对岩样进行Ⅱ型断裂韧度测定试验。在破坏形态上得出预制双侧裂缝的花岗闪长岩试样破坏面整体平直,表面粗糙;加载角度条件能得出45°加载角度过小,实际的破坏为压缩破坏,60°和75°测试结果更为合理。通过数值模拟得知在考虑增加宽度预制双裂缝的条件下,裂缝的应力集中发生在上端裂缝的右侧和下端裂缝的左侧,即预制双裂缝尖端的对角为两个应力集中的部位,而试验结果也验证了预制双侧裂缝的贯通为这一模式,修正了增加宽度条件下的裂缝真实扩展角度和真实岩桥长度,完善了Ⅱ型断裂韧度测试的公式。通过剪切盒加载试验测得预制双侧裂缝的花岗闪长岩试样的Ⅱ型断裂韧度介于3.38~3.77MPa·m~(0.5)。最后,通过极限平衡法定量计算W5危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W5危岩体整体稳定性较好,只是在地震工况下可能出现变形;前缘在天然工况稳定性较好,在暴雨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安全性很低,地震工况下存在失稳破坏的可能。通过基于断裂力学的数值模拟,W5危岩中部的应力强度因子最小,前缘的裂缝和前缘起伏位置的裂缝应力强度因子最大,即相对稳定的是由节理2控制的裂缝,不稳定的是由节理1控制的裂缝。通过数值模拟软件的XFEM模块对W5危岩裂缝扩展进行模拟,天然工况下未发生裂纹扩展;暴雨工况下,预制裂缝1、裂缝2、裂缝3、裂缝6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裂纹扩展,但裂缝扩展的长度较短,且裂缝并未整体贯穿;地震工况下,裂缝1~6全部发生裂缝扩展,最终由节理1控制的面和节理2控制的面相互贯穿,共同作用形成块体,而发生小块体的失稳破坏。通过多种评价方法的运用,拓宽了危岩体评价的方式,不再局限于规范中的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的做法,准确的分析判断W5危岩整体稳定性,同时也为后续危岩的防治措施提供较好的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宛良朋,许阳,李建林,王少华,周美玲[6](2016)在《岩体参数敏感性分析对边坡稳定性评价影响研究——以大岗山坝肩边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模糊评判系统在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岩体材料参数在实际工程中是离散的,将材料参数作为评价因子时,需首先对其本身进行评价得出表征参数,然后再参与到综合评价系统中。以大岗山坝肩边坡为例,从岩体自身抵抗外界影响的角度出发,考虑到位移和安全系数在边坡失稳前、后的变化幅度和变化次序问题,对岩体特性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各参数进行分层敏感性分析并评价,得到表征参数;通过面积分配法得到隶属度;以安全系数和位移两个目标量,对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进行综合敏感性分析,以敏感度定义各因子的权重,将其结果应用于评价系统中。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以位移为目标量时,变形主要依赖于抗剪强度参数中的凝聚力;以安全系数为目标量时,内摩擦角对边坡失稳的影响略大于凝聚力;位移敏感性强于安全系数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岩体力学参数具有较强的强度,以安全系数为目标量的评价结果优于以位移为目标量的评价结果,与敏感性分析结果一致,符合一般规律和实际情况,从而证明研究方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6年06期)

孟鑫[7](2015)在《思林水电站右坝肩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电站大坝边坡施工中,必须做好边坡岩体的监测,做好边坡岩体的稳定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合理的支护手段,保证边坡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主要阐述了思林水电站右坝肩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本文来源于《水利科技与经济》期刊2015年02期)

胡杨,林太清,徐海亮,荣冠[8](2015)在《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坝肩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据工程地质调查分析,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坝肩边坡岩体的整体稳定性主要由深部裂缝SL44-1、断层f42-9、煌斑岩脉X切割组合的变形体控制。采用叁维离散元程序(3DEC)建立了锦屏一级左岸边坡局部叁维和真实叁维模型,同时考虑了预应力锚索的加固效应,对左岸坝肩变形体施工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开挖至高程1 780m之前,坝肩岩体的变形随着开挖逐渐增大;开挖至高程1 780m时,断层f42-9与深部裂缝SL44-1的交线被揭露,阻滑岩体完全被挖除,横河向位移较上一开挖步显着增大。为验证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测点横河向位移的计算值与监测值相近,边坡开挖支护后,各测点的位移逐渐收敛,安全状态符合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5年01期)

曾锋,练操[9](2014)在《库什塔依电站坝肩卸荷岩体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库什塔依水电站左坝肩灰岩卸荷强烈,裂隙非常发育。为保证施工期和运行期边坡的安全,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对水电站左坝肩卸荷岩体破坏模式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左坝肩边坡不会产生整体变形破坏,主要破坏模式以逐步的小规模崩塌、掉块为主;边坡易产生牵引式破坏,即上部岩体因失去支撑而变形失稳;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稳定系数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资源环境与工程》期刊2014年04期)

游昆骏[10](2014)在《澜沧江苗尾水电站右坝肩边坡倾倒岩体开挖变形响应及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建澜沧江苗尾水电站位于云南省云龙县境内,拟建坝型初拟为硅面板堆石坝,设计坝高138m,正常蓄水位1408m,库容7.01亿m3,总装机容量120×104KW。坝址区地质环境复杂,岩体倾倒变形现象发育,在施工开挖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形现象,倾倒岩体边坡的稳定性对于右坝肩边坡施工期及运营期意义重大。因此,本文以澜沧江苗尾水电站右坝肩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质分析法、数值模拟分析法和刚性极限平衡法等,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右坝肩边坡开挖后的变形响应特征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通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的研究成果和基本认识:(1)根据前期地质勘察资料,结合施工期地质条件的现场调查和复核,研究了右坝肩边坡岩体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右坝肩边坡坡脚以软岩为主,中部及中上部为软硬岩互层组合,边坡范围内发育的结构面主要为Ⅲ2、Ⅲ3、Ⅳ和Ⅴ级结构面。(2)根据在现场对坝基岩体以及边坡倾倒岩体的岩体结构精细描述,分析了边坡倾倒变形岩体与坝基基岩之间的区别,优势结构面发育特征以及对边坡稳定性的控制作用。与此同时,根据平硐编录并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建立了右坝肩边坡倾倒变形强烈程度地质模型。(3)通过对边坡开挖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了边坡从开挖直至失稳的变形发展过程和开挖引起的不同高程坡体变形响应特征,边坡坡脚部位的开挖造成开口线部位岩体变形,且为其上部岩体提供变形空间,从而导致边坡倾倒岩体变形持续发展,自开口线向边坡中上部变形逐渐增强,尤其表层岩体受倾坡外结构面的影响,倾倒变形可能转化为滑移-拉裂的变形破坏模式。(4)通过有限差分FLAC3D数值模拟分析了边坡开挖前、开挖后以及现有支护条件下的稳定性状况,结果表明:原始边坡的变形主要集中在边坡A类岩体中,开挖后在坡体内部以及中上部坡表出现了拉应力集中区,变形向内部发展,扩展至B1类岩体中部,稳定性受到影响;边坡现有支护基本能抑制由于开挖引起的变形。(5)采用极限平衡法对边坡开挖后现有支护条件下进行了不同工况的稳定性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边坡在现有支护条件下稳定性系数基本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但在蓄水+地震的极端工况下,稳定性系数降至1.1以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6)从边坡变形监测数据分析结果来看,边坡前期变形主要出现在坡的中上部,特别是上部变形较大,自上而下逐渐减小,边坡的坡表变形较大,沿坡体深度递减较快,自坡表向坡内逐渐减小。开口线以上支护实施以后,边坡变形趋于收敛稳定。(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4-06-01)

坝肩岩体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贵州省龙里县窄冲水库右坝肩危岩体为例,根据其工程地质特征,分为上、下游碎裂危岩体区、倒悬危岩体区和深切裂隙危岩体区,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计算的方法对其稳定性展开分区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了安全有效的治理方案,效果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坝肩岩体稳定性论文参考文献

[1].卓国锋,李凯,罗江波.窄冲水库右坝肩危岩体稳定性分析评价[J].内蒙古水利.2018

[2].卓国锋,李凯,罗江波.窄冲水库右坝肩危岩体稳定性分析[J].山西建筑.2018

[3].李路.澜沧江上游班达水电站上坝址左岸岩体结构特征及坝肩边坡稳定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8

[4].黄瑞平.澜沧江班达水电站上坝址右坝肩边坡岩体卸荷机理及稳定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8

[5].刘峻松.西藏街需水电站左坝肩特大型危岩体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

[6].宛良朋,许阳,李建林,王少华,周美玲.岩体参数敏感性分析对边坡稳定性评价影响研究——以大岗山坝肩边坡为例[J].岩土力学.2016

[7].孟鑫.思林水电站右坝肩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5

[8].胡杨,林太清,徐海亮,荣冠.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坝肩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

[9].曾锋,练操.库什塔依电站坝肩卸荷岩体稳定性研究[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4

[10].游昆骏.澜沧江苗尾水电站右坝肩边坡倾倒岩体开挖变形响应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

论文知识图

坝轴线工程地质剖面图右岸坝头工程开挖边坡天然条件下的稳...坝址区工程地质平面图左岸坝前边坡岩体级大剪应力‘.分布...一20右岸趾板边坡岩体最大剪应力Tma:分...右岸坝头开挖边坡岩体最大剪应力

标签:;  ;  ;  ;  ;  ;  ;  

坝肩岩体稳定性论文_卓国锋,李凯,罗江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