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孤独高贵的边缘人——关于西方知识分子的观念(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1](2021)在《乔治·奥威尔小说中的边缘人物研究》文中提出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是20世纪英国杰出的小说家、社会评论家,他一生共创作了11部文学作品,包括3部纪实文学、2部评论集和6部小说。本文以乔治·奥威尔的3部代表作,即《缅甸岁月》《牧师的女儿》和《上来透口气》为研究对象,运用边缘人理论分析其作品中人物的生存困境,以此引发人类社会对边缘人的关注与反思。绪论部分主要分为作家及作品介绍、问题的提出、研究综述、理论界定和研究方法、意义及创新之处五个部分,主要研究本选题的提出、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边缘人理论的历史渊源及其内涵,以此探讨乔治·奥威尔笔下边缘人物的形象与特征。第一章的研究重点是作家笔下边缘人物的形成原因,通过搜集资料与阅读传记发现,乔治·奥威尔笔下边缘人物的成因与作家的人生经历、社会背景及思想文化的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三种原因着手,探究乔治·奥威尔笔下边缘人物的内在意蕴。第二章主要研究作家笔下边缘人物的精神特质,通过研究发现,奥威尔笔下边缘人物的精神特质体现了他与英国主流思想的背道而驰,即对殖民主义的抗诉、对工业文明的拒斥、对宗教信仰的叛离。反叛“白人至上”的种族歧视与展现盲目亲英的病态心理体现了边缘人对殖民主义的抗诉精神;追寻田园牧歌式的传统价值与揭露工业文明的唯利主义体现了边缘人对工业文明的拒斥精神;逃离基督教的思想禁锢、提倡重现世的“无神论”思想及讽刺宗教信徒的伪善心理体现了边缘人对宗教信仰的叛离精神。第三章重点阐释作家笔下边缘人物的价值与意义,边缘人物的书写体现了奥威尔对自由的探索、对极权的否定,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帝国文化的反思、对人性本真的关注。此外,与英国文学史上着名的边缘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爱·摩·福斯特相比,乔治·奥威尔笔下的边缘人物既揭露了英国社会现实的黑暗与人性的扭曲,同时又促使人们跨越了种族、意识形态的障蔽,实现自由发展。因此,乔治奥威尔小说中边缘人物的书写对人类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钰[2](2020)在《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重点是19世纪中期以来由华人移民以汉语为媒介创作的反映北美华人移民移居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小说创作。通观北美华文移民小说,文化身份追寻在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等主题中得到了浓墨重彩的艺术表现。本文采用文本细读、比较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方法,利用文化身份、形象学、社会学等理论,从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四个层面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在异质文化语境下,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身份认同的呈现方式、特征及其成因,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人移民在中西文化之间的想象方式与实际抉择。之所以选择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复杂多变的文化身份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身份认同时刻处于建构过程中,在时间上始终指向未来。由于不同作家所处的社会、文化、政治语境不同,对文化身份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它总是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因此,文化身份研究也如同文化身份认同一样,始终是一件不会被完成的“产品”(斯图亚特·霍尔语),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对当下还是未来的研究者而言文化身份认同都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二是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创作历程,但对其文化身份问题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新移民作家作品上,在地域上则呈现出重美国而轻加拿大的研究倾向,这些都不利于对研究对象作整体性把握。鉴于目前本研究领域所存在的不足,本论文以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为纵轴,通过对以上四个典型主题的剖析,力图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文化身份书写,突破研究对象和研究区域不平衡的局限。文化身份蕴含了北美华人移民特殊的族群散居经验,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合力作用下的产物,随着不同历史时代中西方之间权力话语的此消彼长,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的北美华人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不断被建构的过程,其身份认同的流变不仅是我们认识跨文化空间中,北美华人群体不同时期特有的生存处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创作的移民小说发展轨迹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这一区域文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与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变革相始终,北美华人移民所面临的自我身份上的困惑和选择很大程度上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命运的一种隐喻,分析和把握这一隐喻的内涵,对于中国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民族文化立场和文化策略的调整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尤其在全球化语境的当下,各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互动愈发剧烈和频繁,当今的世界文化由此呈现出多元混杂的特征,文化身份的追寻与文化认同的建构是每一个“在场者”都无法绕开的话题。
高爽[3](2020)在《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家是知识分子群体中较为敏感的一类人,外在一切经过他们情感思维的内化展现出来,研究作家心态能探求历史投射给人的精神轨迹。现代作家沈从文集多种矛盾于一身,他的潜在情感与现实行为、文学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诸多不平衡,导致他一生在不断遭遇和克服危机中挣扎,心灵产生出“丰富的痛苦”。但是学界从心理学、精神科学层面来研究沈从文,一直相对薄弱,显着成果集中在文化、美学、历史社会等领域,有关他心态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尚不成体系。鉴于此,本论文将沈从文的创作心态作为核心研究对象,从整体上予以审视。文学作品是作家的精神载体,能真实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也能打开时代灵魂,因此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思路是,从沈从文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反观其创作心态,力图深入到他心灵世界的潜在层面,探寻他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冲突,思考在动荡的二十世纪,自由主义知识者如何坚守个体人格和处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也反思以往研究中形成的某些定论。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传记批评法、心理分析法和社会历史批评法,对沈从文的创作心态进行综合分析。艺术植根于且满足了人的心理需要,人有了需要,会转化成相应的动机与欲望,并采取满足它们的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它们之间的递进关系是相对的,因为现实中,人同时存在多种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某种需要能最先支配人的行为成为“优势需要”。人的较低一级需要得到一定满足之后,较高一级需要就会出现,已经满足的需要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潜能方式处于维持状态,如果环境改变或遭受挫折,还会再次出现。沈从文一生面临多种需要,它们同时、持久存在着,又随内外因变化组成了一个相对优势层次,且同一种需要在他人生不同阶段表现各异。基于沈从文的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需要,本论文在作品“内容”上选取从恋爱、身份认同、文学理想三个方面来考察他的创作心态,既具共性又有个性;“形式”上的抽象、疯癫、综合书写分别与之相对应,又呈现出各自独立的特征;最后从“内容与形式”探讨他弃笔转业前后的心态。第一章论述沈从文作为“恋爱作家”的隐衷。情感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沈从文也曾言“两性关系”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动力,有关两性关系的探讨,贯穿了他的文学生涯,不同时期的恋爱创作反映出他对女性、人生、文明等的不同心态。早期小说中的“性苦闷”与生活困顿尤其是经济压迫带来的自卑心理密切相关;其中也触及到了“性的道德”问题,男性自认为对女性的救赎、情欲与理性/道德之间的冲突是最突出的两个方面,他对此所持的暖昧态度中含有自我辩解的成分。沈从文还以“性本能”需求为基点表达了对文明的不满,他赞扬了四狗、五明、柏子等乡下人身上自由野蛮的原始情欲,虽也揭示出它自身的毁灭性,但他更不满文明的性道德作成的“伪善”。文明的性约束有时造成城里人肉体满足被剥夺与精神上失望,导致本能的负面性在他们身上产生了更大作用。事实上,沈从文是借对文明的不满,将原本在城市受到的挫折升华成了一种异域文化自信,反映出一种夸张的心理态势。而40年代的爱欲抒写《看虹摘星录》,是他不能平衡婚后现实与爱情想象的结果,从小说与现实中的两位“女性吉诃德”身上,可以看出他在婚姻情感上的苦闷。第二章分析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爱的需要虽有受挫,但部分得以满足之后,沈从文的自尊需要,开始占据优势,对于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寻求生存的他来说,自尊需要具体表现为希望自我能够在城市中获取身份认同。作为一个具有现代知识、追求智慧、怀揣理想的乡土文学青年,沈从文向往渴慕代表知识、教育、文化的城市,于是决然离开湘西前往北京;当他历经挫折终于在城市中站稳脚跟后,却又在情感上选择后退,反复声称自己是个“乡下人”。这背后是他自卑与自高相互纠缠的心理在起作用,“乡下人”立场是他的生存和叙事策略,它在城乡对立、苗汉对立两个层面上都存在裂隙。都市经验带给沈从文创伤的同时也赋予他理性,创伤让他用“乡下人”的眼光打量城里人时,看出了都市的堕落;理性使他用启蒙者的态度审视湘西时,意识到了它的悲剧性,他对两种环境都生出疏离感,身份认同存在危机。“不肯回去”让他游离在城市边缘,“无从回去”又使他徘徊在湘西边缘,他在两个世界中都被看作“外来者”,成了一个“非城非乡”、“半城半乡”的“边缘人”,这“中间的悲哀”伴随了他一生。第三章探讨沈从文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身份认同的窘迫困扰着沈从文,但他潜意识中倾向“城里人”和“启蒙者”角色,30年代之后,随着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他自我实现的需要,即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变得强烈,他想要通过文学理想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本章所言第一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日常经验对个人利益的肯定”,它建立在个人所追求的目的或目标之上。在个人层面上,沈从文积极寻求自我的文学史价值,30年代初期,他从诗歌批评中肯定了自己作品的意义,由小说批评中找到了在文坛上的定位;中期,《从文小说习作选》的出版,是他为争取文学史地位采取的主动行为。第二个层面上的功利指文学为表现社会和民族的人生而作。沈从文走的也是“文学救国”之路,以湘西现实和神话传说为题材的浪漫主义小说中,蕴含着他的“尚力”意识,体现了他主张通过激发民众的意志和生命力实现民族改造的理想,这也是他与“战国策派”成员在文化核心理念上的重要契合点。沈从文的文学理想和社会理想相通,因从小看过无数杀戮,他厌恶政治反对强权,把文学当作改造国家的“武器”,推进人类和平的唯一“工具”,提倡“专家治国”,极力排斥政治干涉文学、文学从属政治,主张以文学鼓励、辅助政治向前,他认为文学思想的效力至少和政治有益行为的目的平列,甚至还会超越后者。但沈从文参与历史的方式没有被理解和接受,建国后,他也意识到,以文学改造民族、社会的理想只不过是“堂吉诃德式的幻想”。第四章探析沈从文的书写形式和心态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密切相关,沈从文的抽象、疯癫和综合书写是“已成为形式的内容”,与他的爱欲纠葛、身份窘迫和文学理想相连。30年代末情感生活的纠葛、战争带给中国人的消极性、文与人不被理解等,都促使他重新思考新的表现形式,并为追求的抽象书写迷惑而转向虚无。在《看虹摘星录》中,他将爱欲从变化不定的日常中抽离出来,以抽象形式使之固定下来成为永恒,在一种看似隐晦的暖昧状态下倾诉着被压抑的苦闷,也用新试验抗拒和超越现存关系,试图打破占主导地位的常规意识和日常经验。沈从文身份认同的窘迫也和他身上的“疯狂的因子”有关,他多次提及自己在别人眼里常被看作是“神经病”,在他的文学观念里,世界上最高的记录由“发狂”的人造成,他还用写作经验谈到头脑接近疯狂的情况下文字才会有生命,这样的看法类似“疯癫与文明”的关系。沈从文小说中的很多人物都有疯癫体验,疯癫书写融入了他的人生体验,也反映出他在认识自我时的迷乱心态。综合书写,是沈从文抗战之后在文体形式上持续进行的尝试和突破,体现了他尝试“揉游记散文和小说故事而为一”,创造出新“现代小说一格”的文学理想。但内外多种矛盾致使《长河》、《芸庐纪事》、《雪晴》等综合书写的产物都呈现出“未完成”状态,揭示出他对形式探索、社会历史发展的困惑。第五章剖析沈从文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30年代之后,爱欲苦闷、理想失落、文体形式失败等困扰着沈从文,最终导致他陷入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中。昆明时期,面对民族忧患、人事关系纠葛、情感烦闷,创作上的表达焦虑,沈从文变得愈加孤独、沉默,在时代大力和个人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抗战时期“不知向谁呼喊”的痛苦压抑之声。1946年夏末复员回到北平后,他试图走出苦闷重新振作起来,发表的论时政杂文增多,表现出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和担当,并继续实践着文学理想。1946年10月,发表了自辩性长文《从现实学习》后,他开始不断受到来自民盟、左翼、无党派等人士的批判,再次陷入压抑之中。1948年左翼文学界的领导人认识到在社会转折的关键时期,应当坚持文学配合、服从政治的原则,沈从文被列入坚决予以打击并彻底消灭的“反动”作家一列。因摆脱不掉恐惧权力而产生的“迫害感”,1949年初沈从文的精神状况急遽变坏,3月28日他选择了自杀,自杀被救成为他新生的起点。40年代之后,沈从文一直为表达焦虑所困,找不到合适形式书写见闻感受,在他看来研究文物和文学创作是相通的,在文物研究中他重新找到了延续生命抒情的方式,坚守了精神上的创造性,弃笔转业是他做出的“健康的选择”并非“消极的退隐”。从对沈从文创作心态的分析可知,他在面对情爱、自我、理想、书写形式探索时都有矛盾,徘徊于情欲和道德、文明和蛮力、神性和世俗、“乡下人”和城里人、审美和功利等之间,精神结构呈现出抽象与具体、无限与有限、绝对与相对、自由与必然等复杂性。他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转折之中寻找平衡,但性情人格上固有的特征使他无法实现对自我和世界的整合认同,从而在绝对孤独中体验着异己性,生命内在的紧张和狂热一度将他导向死亡。他“在”却“不属于”任何一个世界,位于交叉点、处在临界状态又使他超越了它们,这正是他精神上的独特性。沈从文终其一生都努力将生命力转化为精神上的创造积极性,坚守以自由精神为灵魂要义的个体人格,在创造生命自身和生存价值中产生的心灵冲突、挣扎、痛苦,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精神资源。本论文从沈从文的创作心态出发,纵观其一生心路历程,是作家个人心态史的研究,也是从心态文学史的角度做出的个例尝试。
刘宇琳[4](2020)在《从民间立场看刘震云的小说创作(1979-2012)》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学界对于刘震云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其作品中的某一主题或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探究。虽然有一些研究者力图对刘震云的创作脉络进行整体性的爬梳,但是由于刘震云是一位笔耕不辍的作家,其新作品层出不穷,不少研究着述便无法涵盖他的全部创作。这就使得研究者们对作家的成长和意识转变缺乏整体性的观照。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民间立场为切入点,爬梳作家自初登文坛至今(1979-2012)的创作历程,探究作家放弃启蒙,转向民间立场的原因,以及在这一立场的影响下,作家的思考维度是如何层层深化、不断发展的,其写作风格又得以呈现出何种艺术特点。论文旨在对作家的写作做一个历时性的动态考察,探究民间立场对作家思考维度和叙述策略的影响。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三个章节。第一章辨析民间及民间立场的概念,阐明刘震云民间立场的成因。论文梳理自晚清政治维新运动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民间文化的地位转变;以陈思和等人的相关论文为切入点,辨析学界对于民间立场的讨论,从而厘清民间立场这一概念的生发及内涵。进而,论文运用相关的档案数据和史料记载,对河南的“弃儿”历史和刘震云早年的人生经历进行挖掘,并结合八九十年代的文艺思潮和福柯、萨义德等人的理论传播,阐明刘震云的民间立场是源于对河南衰落的同情、对主流话语的不信任、对自身时代边缘人处境的不满以及对知识分子启蒙精神正义性的怀疑。第二章论述刘震云的民间立场与其小说书写视野的流变,重点探究作家思考维度的深化与发展。论文从伦理、言说、历史三个层面出发,综合运用文本细读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借鉴了伦理学、国家意识与地域认同、语言学等相关理论,探究刘震云对于传统伦理的解构,对小人物精神状态的关注以及对生存正义性的肯定和宣扬。第三章论述刘震云在民间立场的影响下,于具体书写中所展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叙述策略。论文通过具体的文本细读,重点探究刘震云文本中冷峻的叙事视角、精妙的反讽艺术和方言俗语的运用。通过比对刘震云不同创作阶段的艺术风格,本章认为,这些叙事策略不仅可以生动、有力地表现刘震云的民间书写,其本身更是作家对民间认知不断深化的结果,二者相辅相成。论文以民间立场为切入点,从整体上梳理刘震云的创作脉络,探索其创作风格和思想意识转变的原因、意义及问题。刘震云也曾充溢着启蒙的激情,但是对故土河南衰落的同情、对主流话语的不信任、对自身时代边缘人处境的不满以及对知识分子启蒙话语正义性的怀疑最终将他引向了民间立场。他试图于民间伦理中寻得精神的慰藉,却勘破了传统伦理的美好幻境,意识到那不过是权力的锁链;他试图通过言说寻得知心人,为自己,为民间寻得精神的出路,却发现孤独才是民间的常态;当对现实失望后,刘震云便迎着“新历史主义”的浪潮,转向历史,转向对生活晦暗缘由的探寻。从伦理,至言说,再到历史,作家的思考维度层层深化,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体风格。尽管刘震云竭力以冷静客观的视角剖析民间,但自身与民间同处边缘的相似命运却让他始终对民间有一种“同病相怜”之感。这就使得刘震云在具体的写作中,虽然能够剖析民间的晦暗,却无力进行更深层次的探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家写作的深度。
张津津[5](2020)在《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文中研究表明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最受读者欢迎的文学家之一,创作了体裁众多、数量丰富的文学作品,尤其以长篇小说闻名于世。格林是诸多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在小说中以编年史家的姿态书写,留下了关于人类罪恶与苦难的深刻印记,启示了在荒诞的世界中获得救赎的可能,他富于严肃哲理性和通俗趣味性、带有生动想象力和深厚历史感的小说对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荒诞是20世纪西方文学总的特征之一,但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法、德存在主义理论及其衍生的文学作品,对于英国文学中的荒诞谈论不多。荒诞作为格林小说的重要主题在他的小说中反复重现,是解读格林小说的重要路径,通过对格林小说的研究也可以深化对荒诞的认知和理解。本论文即试图从“荒诞”这一角度透视格林及其作品,对格林的生平和作品的意义作出恰当的阐释。全文共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国内外格林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对其中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分类综述,继而阐述研究的意义和应用的方法。研究意义在于既可以丰富国内格林研究的维度,又能加深对西方现代文学,特别是荒诞文学的认识。研究方法以文本细读法为主,以荒诞的哲学理论、文学理论以及发生学、阐释学等方法为辅。在第一章中,厘清了荒诞的概念,从历史文化背景和荒诞性生命体验两方面阐述格林小说荒诞意识的基础。首先,通过追溯起源和用法,梳理内涵流变,分析荒诞所包含的深刻意蕴,界定本文所要论述的是生存意义层面上的荒诞。其次,说明格林所处时代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两次世界大战,殖民帝国的瓦解,第三世界的混乱,让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荒诞境遇,作家们如何对这个荒诞世界作出回应。再次,格林早年经历导致自我心灵分裂,造成成年后不忠的信仰和辩证的思想,在多维的身份间逃避,格林无法跳脱时代共性,成为书写荒诞的作家,这些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笔下的人物。第二章围绕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性主题阐述其形成原因和具体呈现。首先,分析主题的成因。一是植根于文学传统,通过改写和重述与经典形成互文关系。二是受到国际政局影响,紧密结合政治事件,用宗教视角反观人类行为。三是源于私人阅读兴趣,继承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遗产,双方参与了主题的塑造。其次,论述主题的呈现。一是潜意识层面,描绘人物的童年和梦境,以折射西方文明的致病情境,从中寻找荒诞的根源和解决之道。二是信仰层面,有罪的圣徒试图用信仰克服荒诞,使存在变得有意义,但又不可能得出确定的意义。三是文明层面,借助非西方的“他者”来审视西方的“自我”,发现“自我”是失落的,“他者”是凋敝的。第三章以荒诞为中心,从人物、环境、主题三个方面阐述格林小说的艺术特色。一是人物方面,格林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处于悖谬状态的边缘人,表现为孤独无助的失父者,由于对某种信念的信仰,在极限境遇中会转变为主动承担责任的反英雄。二是环境方面,“格林之原”是一个堕落而绝望的空间,具体表现为艾略特式的“荒原城市”和康拉德式的“边缘世界”,身处其中的人孤独而矛盾。三是主题方面,格林式荒诞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悖谬,寓于以现实主义为主体的小说中,呈现出矛盾对立统一的样态,同时思想上宗教与荒诞之间相互消解,形式上严肃与通俗之间完美平衡,也有助于这一主题的呈现。第四章从严肃与通俗、政治与审美、现实与梦境三个维度阐述格林小说创作中荒诞的独特性,并从文学史叙事的角度指出格林小说创作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格林的小说创作兼顾严肃主题和通俗结构,坚持政治书写,也不放弃对审美意蕴的追求,通过展现现实和梦境、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交汇融通,深层次挖掘人物心理,并预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格林从荒诞文学的脉络中,积极汲取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长处,既有参考和借鉴,也有突破和创新,这种融入了自己生命体验的文学创作,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因而决定了格林小说在具有文学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同时,也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格林的荒诞文学书写的特殊性在于,格林本人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的小说是他生平经历的映射,由多种复杂元素形成的有机融合。格林提出的超克荒诞的办法带有空想色彩,但是他的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肖彬彬[6](2020)在《边缘人故事:严歌苓小说的性爱叙事研究》文中指出严歌苓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边缘人形象,而作者对他们的塑造很多都是围绕着性爱叙事展开的。以性爱叙事为着力点,通过分析严歌苓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探究严歌苓小说边缘人的生命形式和生命意识,可以发现严歌苓小说以性爱叙事所突显出的女性意识以及对边缘人尤其是对边缘女性的人文关怀,进而揭示严歌苓小说性爱叙事和边缘人书写的价值所在。在严歌苓的小说中,边缘人形象的塑造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本土语境下的边缘人形象主要有理想主义的追随者、历史主流的游离者、精神家园的守望者三种,异域语境下的边缘人形象主要有自我牺牲的弱者、不甘的寄居者、孤独的他者三种。他们是作者关注的主要人物类型,也是作者给予关怀和怜悯的对象。本土语境下,边缘人在理想、历史、政治与个人的缠绕中面对着性爱两难抉择的问题。严歌苓在她所塑造的边缘人身上,既表达着对时代苦难的思考,也融合了个人苦难的生命体验。当理想成为虚无的口号,情性纠缠下的青年选择了逃离,他们反叛理想,回归自我。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女性所具有的坚韧、善良品格展现女性强悍生命力的同时,张扬了女性的自我意识,也是男性情感的慰藉。最终,女性救赎男性,也在性爱中完成了自我解放。知识分子在坚守自由、守望精神的过程中走上了自我情感的救赎之路,找到精神寄托和心灵归宿。异域语境下,由于种族、文化、社会的差异,边缘人的处境十分艰难,他们的性爱问题更为复杂。移民经历丰富了严歌苓的创作,她笔下的边缘世界是对边缘人生活的展现,亦包含个人人生反思。弱者的牺牲是纯粹的,她们以独自承担苦痛的方式结束错位情感,宁愿忍受心灵痛楚也不愿接受性爱之间的隔阂。寄居者不能完全摒弃生理欲望,也不甘就此丧失自我,尝试寻找新的路径宣泄自己的情感,最终却只能在畸形情感中体会到仅有的温暖,在不甘又无奈的状况下等待生命燃尽。他者所面临的性爱困境也是身份认同危机的反映,他们的焦虑表现在性爱两难的矛盾心态。严歌苓对于边缘人的性爱书写常常带有自身的情感体验,在构筑边缘人复杂多变的性爱世界时,表达出她的女性意识和人文思考。她以女性视角观照边缘人,从多个层面描绘他们的精神、情感和欲望。严歌苓站在女性的立场,对理想、历史等因素造成的生存和性爱问题不是一味地批判,而是在一种追问和反思中诠释着对边缘个体生命的关怀。严歌苓以女性的独特感受揣摩边缘人的内心世界,探索他们的性爱困境,在对边缘人形象的塑造中也透露出她对中西两种文化的审视态度。严歌苓有着自己的女性立场,她以性爱叙事为角度,反思边缘人的基本情感问题,探讨边缘人的两难生存状态,既是对人性的考量,也是对边缘人生命尤其是边缘女性的关怀。同时,对边缘人这一形象的书写,传达着严歌苓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是同情边缘人的自觉,也为我们了解和体察边缘人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严歌苓对边缘人生命形式和生命意识的关怀,也是对整个人类和社会的关怀。
韦虹[7](2020)在《威廉·戈尔丁小说的神话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威廉·戈尔丁(1911-1993)是迄今为止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14位英国作家之一。评论界曾经为其作品是寓言还是神话而产生诸多分歧,这使戈尔丁本人多次做出表态,宣称自己创作的是神话,而不是寓言。从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的理论视角看,戈尔丁13部小说的叙事确实存在诸多有关洪水神话、堕落神话和巴别塔神话的神话素。这些神话素的反复出现使13个小说文本形成了一套喻意复杂的话语体系,它们虽然在人物塑造、事件架构和情节设置等非功能性构成因素方面产生了彼此千差万别的变化,但其言语本质和最终所指却始终与经典神话保持一致。这13部小说虚构人类在远古、两希文明时期和中世纪、近现代、当代甚至未来的各种足迹,既以人物贪得无厌的占有和肆无忌惮的堕落等为聚焦对象,表现人类社会各时期存在的普遍现象,又在反映现实生活境况的同时,借助精心设计的人物故事和巧妙配置的叙事话语,表达作者对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及发达文明状态下人际关系的极大忧虑和犀利批判。鉴于国内外学术界尚未对戈尔丁小说神话叙事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遂试图以经典洪水神话、堕落神话和巴别塔神话为参照点,分析架构戈尔丁小说的神话叙事体系,挖掘其中艺术价值和社会批判的意义之所在。第一章考察戈尔丁小说中的“当代洪水神话叙事”。经典洪水神话是早期人类结合自然界的洪涝灾害和现实生活而展开丰富想象的结果,它既表达人类对自然界及宇宙现象的迷信无知和敬畏,又暗示附加在自然洪水灾变中的人为因果报应逻辑,强调道德教化和心灵洗礼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戈尔丁早期创作的《蝇王》、《继承者》和《品彻·马丁》堪称当代心灵指引和道德教化的教科书。它们当中的洪水神话素和事件描写频频指向不同时期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路标,将由玩闹嬉戏的儿童、高尚的野蛮人和诡异幽灵所演绎的人物故事转化为经典洪水神话的当代变体。这三部小说与经典神话中的主人公挪亚及其家人依靠神助创造死里逃生奇迹的不同之处在于,异类同质的水使经历海水、河水和湖水洗礼的人物及其故事为读者创建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一再促使人们反思人类文明进程和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恶果。第二章讨论“当代堕落神话叙事”,指出经典堕落神话的核心要素并非在于食物禁忌,而是聚焦早期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认识自我和宇宙万物的思想巨变,并为文明日渐发达的人类提供时刻注意辨别善恶,努力修正自身前进方向的启示。通过对经典堕落神话进行当代改写,戈尔丁的《自由堕落》、《金字塔》、《黑暗昭昭》和由《航程祭典》、《邻近的卧舱》及《船舱下的火》组成的“航海三部曲”均成为再现经典神话的当代文学范例。这六部小说以叙述诸多人物的道德堕落甚至邪恶人性为出发点,突出地表现了危害巨大的当代堕落具有普遍存在性、荒诞性、隐蔽性和狂欢化,以及可救赎性及不可救赎性等特征。第三章解读戈尔丁小说的“当代巴别塔神话叙事”,阐明经典巴别塔神话实质上是早期人类社会及其冷酷无情的权力体系之缩影,不仅浓缩社会成员之间复杂的物质生产和人际交往关系,而且反映其精神生活状况。《塔尖》、《纸人》、《蝎神》和《巧语》四部小说围绕宗教、学术和神权政治三个文学生成场域,对经典巴别塔神话进行了当代激活与重构。这四部小说通过叙述圣母大教堂的教长、蝎神王国的头人、罗马帝国将军和古希腊祭司等人物故事,既影射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普遍存在的权力斗争及利益争夺,又批判了不注重团结协作和不顾他人死活的各种建“塔”领导者之狂妄自大,最终生动地图解人类的僭越欲望,揭示极端自我中心主义危害极大的傲慢和贪欲。在深受二战影响的戈尔丁笔下,《蝇王》等13部小说以经典神话为原型对照点,构筑了一个个关乎当代社会文明走向、时代精神与人文信仰的新神话,反暴力杀戮、反虚伪堕落和反贪得无厌等则是其中频繁出现的主题要素。这些新神话以远古、两希文明时期和中世纪前后、当下甚至未来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为摹仿和再现对象,以具有典型时代错误特征的人物及其言行为标记与载体,不断聚焦人们密切关注的战争、暴力、权力、地位和财富等热门话题,并同时对暴力杀戮、贪得无厌的占有和个人中心主义等丑恶社会现象进行揭露,其中涉及军事、政治、宗教、历史、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叙事话语隐含多重喻意,它们既以日常生活和平凡琐事讲述复杂抽象的政治话语,为文本建构净化人类心灵及改良社会的主题目标发挥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又在表达对为数众多的当代人缺乏高尚生活目标和崇高精神引领疑问及忧虑的同时,颠覆性地批判骚动不安的大众与社会现实中律法制约机制的随意性和游戏化,使有关经典洪水神话、堕落神话和巴别塔神话的当代文学创作最终转化为震撼人心的媒介,帮助读者对人类社会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境况做出全面深入的反思,甚至提出了供人们参考借鉴的应对措施。
宋瑶[8](2020)在《鲁迅小说中的“底层叙事”研究》文中提出“底层叙事”是新世纪逐渐兴起的文学潮流,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革,很多作家学者纷纷将目光投放到底层这个群体,他们书写底层的苦难,为底层发声。学界也在不断探讨知识分子是否有为底层代言的权利以及应该如何去书写底层。作为“底层叙事”传统的代表作家,鲁迅与当代“底层叙事”所不同的是他更注重于对整体国民性的批判以及通过文学表达人的复杂性。虽然两者的历史语境有所不同,但是以“底层叙事”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鲁迅小说所要传达的精神内涵以及进行叙事的创作技巧,为当代的“底层叙事”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和参考。论文的第一章对鲁迅创作的出发点进行分析,即以“为人生”为目的对底层社会进行书写。在小说中鲁迅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的底层人物形象,他们分属于各色各样的群体,例如知识分子、妇女、农民等等。他们存在着生活和精神上的双重困境,被传统的宗法制度所束缚,在泥淖中挣扎求生,在群体中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那些社会中的“零余者”、“边缘人”、“局外人”都被排除在社会群体之外,“零余者”们为了反抗、革命被群体所镇压,“边缘人”们因为成为了“不洁不详”之人被漠视,“局外人”则因为受过挫折和磨难用疏离的面具武装自己。而那些存活在群体内的人们则产生了两种极端的特点,作为个体来讲,他们缺乏主体性,生活的困境、教育的缺失、统治者的压迫让他们变得麻木、沉默、怯懦。而作为群体的他们,因为群体力量的增强变得专横、残忍,容不得一丝反抗的声音。第二章主要对鲁迅进行“底层叙事”的叙事姿态与叙事视角进行分析。鲁迅属于精英阶层,会不自觉地对站在知识分子的立场上对底层群众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并对其作出否定性的建构。但是鲁迅是一个善于反思和自省的人,他有着辩证的思维系统,所以在他笔下所书写的底层是复杂的、矛盾的,而不止是属于知识分子对底层的刻板印象。第二节则对鲁迅的叙事角度进行分析,他在不同作品中运用了不同的叙事视角来对故事进行讲述,无论是内部聚焦还是零度聚焦都有利于阐述小说本身的叙事主题以及推进相应的情节发展。第三章内容着重探讨鲁迅小说的底层叙事策略,分别从象征主义叙事、对话性、叙事结构、语言风格四个方面对小说的内容进行分析。不同的叙事策略为鲁迅的小说增添了不同的色彩,也让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小说的主题脉络、诗意特征。第四章归纳了对鲁迅小说中“底层叙事”的反思与借鉴。鲁迅对底层的关注也就是对国民性的关注,启蒙者在进行启蒙的过程中会遭遇很多的困境,例如知识分子和底层之间存在的隔阂、知识分子的立场问题等等,但是鲁迅还是以坚定的姿态不断前行。第二部分则着重探讨鲁迅的“底层叙事”与新世纪的“底层叙事”之间的差别,鲁迅是着眼于对阶级压迫的表达,对国民性的批判。而新世纪的“底层叙事”更多的是对底层苦难的书写,关注阶层之间的差异。鲁迅小说中关于“底层叙事”的叙事技巧以及精神追求对当代的“底层叙事”文学创作也有着很大的参考意义,其准确朴实、简洁有力的文学风格与当今很多的空洞、套路化、谄媚化的文学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曹金曼[9](2020)在《跨文化视野下的曾晓文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曾晓文是加拿大华文文坛重要的新移民作家,她旅居海外二十余年,由美入加,个人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二十年间,她笔耕不辍,创作了三十余篇小说,这些小说写于不同时期,体现出作家本人跨文化交际不同阶段的生命体验。本文试从跨文化适应阶段理论、跨文化适应策略理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和叙事学理论对曾晓文小说的创作阶段进行分期,从而探讨不同创作时期,曾晓文小说体现出的不同特点。本文一共分为四个章节。绪论。主要介绍北美移民文学和北美新移民文学发展概况并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做了归纳整理,同时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一章,曾晓文小说的创作分期。本章主要结合曾晓文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作品的主题、叙述视角的变化,将曾晓文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二章,曾晓文不同创作时期主题特点。本章以文本为依据,对曾晓文不同创作阶段创作主题进行梳理,并根据文中人物采用的跨文化交际策略分析作者的跨文化适应情况。第三章,曾晓文不同创作时期叙事视角的特点和文化身份的变化。在创作的第一阶段,曾晓文大部分文章采用第三人称视角,表现出对华人移民边缘性的内向审视。第二阶段,叙事结构和视角变得更加丰富,从华人女性眼中的西方男性和西方男性眼中的华人女性两个角度,重构女性在婚恋中的角色和身份。第三阶段,曾晓文以多维视角关注不同族群,探讨人性尺度下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关系,将特殊群体的苦难视为人类共同的苦难,体现出“世界公民”的特点。
赵娜娜[10](2019)在《格非小说死亡书写研究》文中认为死亡,是人类文化中永恒的话题,也是文学的重要母题,长期以来受到学界热切的关注。在当今科技、经济都在飞速发展的复杂场域中,物质越是丰富,科技越是发达人们的精神却越发贫瘠和颓靡,能够引起人们警醒和震动的东西越来越少。死亡毫无疑问成为认识世界、体悟生存、思考人生的最佳途径,“向死而生”、“向死而思”成为死亡书写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先锋作家对死亡的反传统书写,剥离死亡的附加意义直面死亡本体。他们对死亡场景的大肆渲染开拓了审丑的审美空间,提升了文学的审美品格,填补了当代文学对死亡本体观照的空白。格非作为先锋作家的重要成员,他以清醒的姿态面对死亡真相,体认人的存在困境,形成自己对死亡的形而上的思考,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价值。此外,在八十年代复杂多变的文学场域中,他汲取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文化资源,不仅将语言和形式的探索与死亡主题相结合,还试图将异域的死亡观、存在观根植于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之中,做出本土化的努力,这些努力和尝试无论如何是不能被忽视的。本文通过分析讨论他笔下的死亡意象、死亡书写模式以及他对死亡的哲思,透视他的人文关怀和现实体察。本文将格非置于先锋视域下进行考察,在观照先锋文学死亡书写共性的同时又将格非独立出来,在比较中凸显格非小说死亡书写的独特面貌和风格。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从格非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出发。格非以棺材、水、梦境和算命先生的书写为读者串联起一个荒诞、神秘、虚无的感官世界,并以此向理性秩序提出挑战,彰显个体生命的存在困境。第二部分在把握死亡意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格非死亡书写的三个主要模式。格非以死亡为触角,触摸生命的内里展开对存在的怀疑,对死亡的恐惧,由此生发出存在的孤独与幻灭之感。笔者通过死亡书写的表象洞悉其小说死亡书写的价值,以期挖掘格非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以及格非小说的人文价值和哲学深度。第三部分将视野聚焦到先锋文学的整体创作,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语境铺展开来,关注到死亡的群体性书写这一壮观的文学景象。除了文革的集体记忆之外,先锋作家的阅读经验、冥思哲悟以及写作实践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和文学思潮的影响,格非也不例外。格非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怀疑的精神和悲悯的情怀让他的视角更为尖锐,他不仅关注人性、关注世界的本相、更关注凡尘俗世之中普通人的生存困境更关注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对死亡形成自己独特的哲学观照。格非小说对死亡的别样书写,展现了人荒诞、虚伪、孤独的生存图景,他以悲悯的情怀警醒世人,即便世相不美好、人生不完满,也要怀揣微弱的希望,以一种坚韧存在姿态勇敢前行,这才是死亡书写终极意义。
二、孤独高贵的边缘人——关于西方知识分子的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孤独高贵的边缘人——关于西方知识分子的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1)乔治·奥威尔小说中的边缘人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作家及作品介绍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理论界定 |
五、研究方法、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乔治·奥威尔小说中边缘人物的成因 |
第一节 思想环境:等级思想与人道主义的对峙 |
一、贵族等级思想的禁锢 |
二、人道主义精神的传播 |
第二节 社会背景:落寞时代与工业文明的排斥 |
一、“日不落”帝国的衰微 |
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繁荣 |
第三节 个人经历:颠沛人生与殖民体系的碰撞 |
一、下层中产阶级的尴尬身份 |
二、学生时期的孤独彷徨 |
三、成年后的流浪生活 |
第二章 乔治·奥威尔小说中边缘人物的精神特质 |
第一节 对殖民主义的抗诉 |
一、反叛“白人至上”的种族歧视 |
二、展现盲目亲英的病态心理 |
第二节 对工业文明的拒斥 |
一、追寻田园牧歌式的传统价值 |
二、揭露工业文明的唯利主义 |
第三节 对宗教信仰的叛离 |
一、逃离基督教的思想禁锢 |
二、提倡重现世的“无神论”思想 |
三、讽刺宗教信徒的伪善心理 |
第三章 乔治·奥威尔小说中边缘人物书写的意义 |
第一节 “多一个人读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
一、对自由的探索 |
二、对极权的否定 |
第二节 “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
一、对帝国文化的反思 |
二、对人性本真的关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方法 |
(一)文献研究综述 |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北美华文小说中移民书写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早期美国华人移民的痛史 |
一、近代中国人的美国想象 |
二、弱国子民的异国生存 |
第二节 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留学生文学 |
一、北美留学生文学发展历程 |
二、50—70年代前期:“无根者”的命运哀歌 |
三、70年代中后期:民族认同的回归 |
第三节 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多元景观 |
第二章 跨时空书写中的原乡想象与身份认同 |
第一节 排华背景下华人先侨的民族国家想象 |
一、传统中国的“国家观念” |
二、种族迫害下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 |
第二节 无根漂泊者的文化乡愁 |
一、漂泊者的“文化中国”情结 |
二、台湾返乡留学生的文化失落与“根”的幻灭 |
第三节 跨越原乡与异乡边界的世界意识 |
一、重建成长记忆中的地理故乡 |
二、“越界书写”下的世界主义情怀 |
第三章 北美华人移民的历史记忆与身份建构 |
第一节 早期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民族记忆 |
一、重新表征北美早期华人移民史的必要性 |
二、新移民作家对早期华人移民种族符码的颠覆与重构 |
第二节 “二战”视野下的身份追寻与民族形象的重建 |
一、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抗战叙事的时代变迁 |
二、40年代北美华文抗战小说中的民族文化情结 |
三、台湾旅美作家笔下被放逐的流浪者之歌 |
四、新移民作家“二战”书写中的认同困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怀 |
第三节 社会政治变革中个体的命运与身份建构 |
一、海外“伤痕文学”中归国知识分子的边缘身份 |
二、80年代新移民的历史重负与身份焦虑 |
第四章 跨文化异族交往与华人移民的身份建构 |
第一节 跨国婚恋中作为文化身份隐喻的两性关系 |
一、早期移民跨国婚恋中的种族歧视 |
二、台湾留学生文学跨国婚恋中的文化冲突 |
三、新移民小说中跨国婚恋中的身份困惑与人性探寻 |
第二节 职场生存中的文化抉择与身份转变 |
一、种族歧视下台湾学人对民族文化的固守 |
二、新移民的职场沉浮与世纪末的身份焦虑 |
三、新世纪以来职场小说中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
第五章 代际关系视域下华人移民的身份认同 |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的代际冲突 |
第二节 异国背景下父子冲突中的文化身份抉择 |
一、中西方家庭伦理差异下的代际冲突 |
二、代际间的语言冲突与认同差异 |
三、移民父子的政治观念冲突与华人群体的边缘地位 |
第三节 从对抗走向对话:代际和解与文化融合 |
一、走出身份的迷途:“混血儿”的寻根之旅与身份重建 |
二、跨越文化冲突:代际隔阂下人类共通性情感的呈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二 沈从文研究现状与拓展之可能性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恋爱作家”的隐衷 |
第一节 “性苦闷”与自卑 |
第二节 “文明及其不满” |
第三节 “女性吉诃德”与“幸福的幻影” |
第二章 身份认同的窘迫心态 |
第一节 “湘西社会的逆子”:向往都市与决然离乡 |
第二节 “乡下人”身份的建构与裂隙 |
第三节 “边缘人”位于“中间的悲哀” |
第三章 文学理想的功利心态 |
第一节 “自明心迹”:追求自我价值 |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物力化” |
第三节 “最后吉诃德”的文学政治幻念 |
第四章 书写形式与心态的游移 |
第一节 抽象书写与虚无 |
第二节 疯癫书写与迷乱 |
第三节 综合书写与困惑 |
第五章 内外交困的文学逆境 |
第一节 “不知向谁呼喊”的压抑 |
第二节 “一切已结束,一切正起始” |
第三节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结语 坚守精神创造性与个体人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从民间立场看刘震云的小说创作(1979-2012)(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刘震云小说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刘震云民间立场的成因 |
第一节 民间立场概念的生发及内涵 |
第二节 从启蒙姿态到民间立场的转变 |
第二章 民间立场与刘震云小说视野的流变 |
第一节 扭曲的伦理桎梏 |
第二节 孤独的言说困境 |
第三节 小人物的生存史诗 |
第三章 民间立场与刘震云小说叙述的策略 |
第一节 冷峻的叙事视角 |
第二节 笑中带泪的反讽艺术 |
第三节 河南“侉子”式的语言 |
结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5)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 |
第一节 “荒诞”概念的界定及其意义 |
第二节 格林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人类“荒诞”的境遇 |
二、文学的呈现与回应 |
第三节 格林生命体验的独特之处 |
一、失落的童年 |
二、不忠的信仰 |
三、身份的多维 |
第二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主题 |
第一节 格林小说荒诞性主题的形成原因 |
一、传统资源的借鉴 |
二、生命内外的探求 |
三、阅读接受的独特 |
第二节 荒诞主题的具体呈现 |
一、梦境:在逃离努力中的“荒诞”境遇 |
二、信仰:寻找自我拯救中的“荒诞”再次构成 |
三、旅行:关照“荒诞”命运过程中的“荒诞”强化 |
第三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艺术 |
第一节 格林笔下不同人物的荒诞性 |
一、格林创作中的人物群像 |
二、格林人物书写的典型类别 |
第二节 格林之原:格林小说荒诞的环境 |
一、何为“格林之原” |
二、“荒原城市”:荒诞性的城市书写 |
三、“边缘世界”:荒诞性的他者想象 |
第三节 荒诞——格林小说创作的底色 |
一、悖谬:格林式荒诞的主要形式 |
二、通俗与严肃交融——格林式荒诞的栖息之所 |
第四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意义 |
第一节 格林小说创作荒诞的独特性 |
一、行走在严肃与通俗之间 |
二、挣扎在政治和审美之间 |
三、徘徊在现实与梦境之间 |
第二节 格林小说荒诞的文学史意义 |
一、荒诞流变中的继承 |
二、生命与创作融为一体的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边缘人故事:严歌苓小说的性爱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严歌苓小说研究概述 |
二 严歌苓小说性爱叙事、边缘人相关研究概述 |
三 边缘人、性爱叙事等重要概念的界定 |
(一)边缘人 |
(二)性爱叙事 |
四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在主流之外:严歌苓小说的边缘人形象 |
一 本土语境下的边缘人形象 |
(一)理想主义的追随者 |
(二)历史主流的游离者 |
(三)精神家园的守望者 |
二 异域语境下的边缘人形象 |
(一)自我牺牲的弱者 |
(二)不甘的寄居者 |
(三)孤独的他者 |
第二章 拯救与逃离:本土语境下边缘人的性爱抉择 |
一 来自边缘:童年和军旅生涯的苦难回望 |
二 情与性纠缠后的反叛 |
三 爱和恨交织下的救赎 |
第三章 “生存还是毁灭”:异域语境下边缘人的性爱困境 |
一 走向边缘:婚姻与留学生活的人生反思 |
二 情感错位的心灵痛楚 |
三 身份认同的生存焦虑 |
第四章 性爱叙事对边缘人形象塑造的作用及转变 |
一 女性意识的彰显与人文价值的展现 |
二 从生命关怀到文化审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威廉·戈尔丁小说的神话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语 |
导论 |
第一章 当代洪水神话叙事 |
第一节 儿童游戏改写的洪水神话 |
第二节 高尚“野蛮人”演绎的洪水神话 |
第三节 幽灵故事喻示的洪水神话 |
第二章 当代堕落神话叙事 |
第一节 普遍存在却不可见的堕落神话 |
第二节 荒诞闹剧和狂欢中的堕落神话 |
第三节 聚焦人类救赎的堕落神话 |
第三章 当代巴别塔神话叙事 |
第一节 宗教场域的巴别塔神话 |
第二节 学术场域的巴别塔神话 |
第三节 神权政治场域的巴别塔神话 |
结论 |
引用文献 |
后记 |
(8)鲁迅小说中的“底层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 中外关于鲁迅的研究历史 |
2. 关于鲁迅小说和“底层叙事”的研究现状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一、 鲁迅小说中底层人物的众生相 |
(一) 鲁迅进行小说创作的出发点 |
1. 童年经历的影响 |
2. 日本留学后的思想变化 |
(二) 鲁迅笔下的底层人物形象 |
1. 底层中的农民、城市无产者 |
2. 底层中的妇女、儿童 |
3. 底层中的知识分子 |
(三) 鲁迅小说中群体与个人的关系 |
1. 鲁迅小说中的“零余者”——反抗的异类 |
2. 鲁迅小说中的“边缘人”——被排斥于集体之外的人 |
3. 鲁迅小说中的“局外人”——游离于群体之外的人 |
(四) 底层人物的精神特征 |
1. 无痛感——麻木的国民性 |
2. 沉默——面对绝望不挣扎、不反抗、不发声 |
3. 群体的专横、残暴 |
二、 “底层书写”的叙事姿态与叙事视角 |
(一) 鲁迅的“底层叙事”姿态 |
1. 无法逃离的精英意识 |
2. 对底层大众的感性认知 |
3. 辩证的观察方法 |
(二) 小说中的“底层叙事”视角 |
1. 主人公类型的内部聚焦视角 |
2. 目击者类型的内部聚焦视角 |
3. 零度聚焦的叙事视角 |
三、 鲁迅小说中的“底层叙事”策略 |
(一) 小说中的象征性叙事特征 |
1. 鲁迅小说中特有的意象体系 |
2. 封建旧秩序的象征意义 |
3. 国民性相关的意象群体 |
(二) 小说的对话性 |
1. 底层群众与启蒙者之间无法完成的对话 |
2. 自我意识的分裂与对话 |
3. 小说中的复调性 |
(三) 小说的叙事结构 |
1. 主角——顺从——死亡的叙事结构 |
2. 主角——反抗——被镇压的叙事结构 |
3. 平静——风波——平静的叙事结构 |
(四) 小说的叙事话语 |
1. 白描的艺术风格 |
2. 灰暗色调的运用 |
3. 幽默诙谐、冷静节制的叙事话语 |
四、 对鲁迅小说中“底层叙事”的反思与借鉴 |
(一) “底层叙事”的终极目的——启蒙 |
1. 对国民性的关注 |
2. 知识分子的启蒙困境 |
(二) 鲁迅的“底层叙事”与当代“底层叙事”之间的差异 |
1. 关于“底层”的概念 |
2. 不同的历史语境 |
3. 关注的重点——国民性批判与苦难叙事 |
(三) 鲁迅小说对当代“底层叙事”的借鉴意义 |
1. 文学性与主题性的结合 |
2. 准确朴实、简洁有力的文学风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跨文化视野下的曾晓文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北美华人移民文学和新移民文学发展概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曾晓文小说创作分期 |
第一节 表现华人移民生活边缘性写作的第一阶段 |
第二节 关于女性意识与婚恋观念书写的第二阶段 |
第三节 对跨越种族之爱与救赎表达的第三阶段 |
第二章 不同创作时期小说的题材与主题意蕴 |
第一节 第一阶段创作主题 |
一、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 |
二、中餐馆劳工的悲喜人生 |
第二节 第二阶段创作主题 |
一、同族婚恋:摆脱双重边缘的无爱婚姻 |
二、异族婚恋:探索平等关系下的爱与救赎 |
三、“文革”时期的创伤回忆 |
四、批判虚伪的西方式慈善 |
五、新移民群体中的网络暴力 |
第三节 创作第三阶段 |
一、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
二、对美国梦的反思 |
三、中产新移民的焦虑与脆弱 |
第三章 跨文化视角下的作家叙事方式及文化身份的转变 |
第一节 内向视角——新移民:西方社会的边缘人 |
第二节 双向视角——女性身份的反思和重构 |
一、婚姻中沉默的失语者 |
二、异族婚恋中的救赎者 |
第三节 多维视角——世界公民 |
一、第三文化空间视角下的中国形象和加拿大形象 |
二、对其他边缘文化的关注 |
三、以平等的视角看待人类共同的苦难 |
结语 |
附录:曾晓文小说创作要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格非小说死亡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格非小说研究现状 |
二、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格非小说中的死亡意象 |
第一节 棺材:死亡的仪式 |
第二节 水:死亡的场景 |
第三节 梦境:死亡的迷津 |
第四节 算命先生:死亡的预言者 |
第二章 格非小说中的死亡书写模式 |
第一节 危机模式:普通人的生存困境与死亡 |
第二节 孤岛模式: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与死亡 |
第三节 空缺模式:死亡书写的哲学内涵 |
第三章 格非小说死亡书写的独特性 |
第一节 格非小说死亡书写的渊源 |
第二节 格非小说死亡书写的特质 |
第三节 格非小说死亡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孤独高贵的边缘人——关于西方知识分子的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乔治·奥威尔小说中的边缘人物研究[D]. 张倩.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9)
- [2]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D]. 刘钰. 吉林大学, 2020(03)
- [3]沈从文创作心态研究[D]. 高爽. 山东大学, 2020(10)
- [4]从民间立场看刘震云的小说创作(1979-2012)[D]. 刘宇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5]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D]. 张津津.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边缘人故事:严歌苓小说的性爱叙事研究[D]. 肖彬彬. 海南师范大学, 2020(12)
- [7]威廉·戈尔丁小说的神话叙事研究[D]. 韦虹. 南京大学, 2020(04)
- [8]鲁迅小说中的“底层叙事”研究[D]. 宋瑶.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跨文化视野下的曾晓文小说研究[D]. 曹金曼. 南开大学, 2020(04)
- [10]格非小说死亡书写研究[D]. 赵娜娜. 河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