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控制论文_杨帆,胡正君,王尚,戴本俊,吴越

电极控制论文_杨帆,胡正君,王尚,戴本俊,吴越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极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极,负极,调节器,氧化物,电容器,金属,材料。

电极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杨帆,胡正君,王尚,戴本俊,吴越[1](2019)在《电极恒阻抗控制在冶炼埋弧操作上的优越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钢股份特钢公司LF炉电极调节器基于弧压弧流检测的PLC控制,由原恒电流电极调节器改造为恒阻抗调节器,在工艺、能耗、环保方面都体现了更加优越的性能。(本文来源于《冶金与材料》期刊2019年05期)

田海,姚震宇,闫兆阳,郭林威[2](2019)在《精炼炉电极控制系统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钢包精炼炉精炼的过程中,电极控制系统是钢包精炼炉控制系统的核心,采用传统的PID、模糊控制方式无法对电极的升降实现精准的控制。把模糊控制器与PID控制器并联控制系统运行,利用FUZZY-PID控制器控制,当误差过大时用模糊控制器进行控制,使系统更加稳定运行;如果误差过小则利用PID控制器控制,可减小稳态误差。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FUZZY-PID控制器的稳态性能得到极大提高。(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9年28期)

袁雪峰,马进,强硕[3](2019)在《电极式锅炉功率与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解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极锅炉利用炉水作为电阻,直接发热且响应速度快。可利用电锅炉反应迅速、快速升降电功耗特点降低火电厂"以热定电"的约束并参与调峰。通过分析电锅炉基本原理与耦合特性,建立线性化模型,研究了基本控制方案,设计了动态、静态解耦控制器,并通过仿真对加入解耦控制器电锅炉开环系统、闭环系统进行动态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对于电极浸没式电锅炉,解耦控制系统能有效减弱功率回路扰动对蒸汽温度回路的影响,满足电锅炉系统快速升降负荷的需求。(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9年09期)

赵坤,赵永福,李功权,王郑封,黄帅[4](2019)在《转换控制多电极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的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转换控制多电极射频消融(RFA)在肝肿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转换控制多电极RFA治疗的21例肝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31~85岁,中位年龄56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在超声引导下根据术前模拟将多电极射频针穿刺至肿瘤边界,确认肿瘤边界均在射频针消融范围内后进行肿瘤消融。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增强CT/MRI评价消融效果。观察术后并发症及肿瘤进展情况。结果本组21例患者共计26个病灶,术后1个月复查共有4个肿瘤边缘残留,完全消融率达85%。其中直径<3 cm病灶完全消融率100%(5/5),直径≥3 cm病灶为81%(17/21)。术后轻度皮肤灼伤2例,一过性肌红蛋白尿及术后急性肾损伤1例,梗阻性黄疸1例,均对症治愈。随访时间14(4~22)个月,随访期间肿瘤复发4例。结论转换控制多电极RFA系统通过提前布针构建针阵可将肿瘤完全含括在消融范围内,有效避免再次穿刺布针时的信号干扰及可能的穿刺针道转移,消融效果好,对于直径较大且不宜手术切除肝肿瘤时更具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徐航[5](2019)在《过渡金属基微纳结构复合电极材料的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构筑成微纳结构,或者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是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有效途径。采用可控方式制备性能优异的材料,是实现电极材料性能提升、实现大规模生产的前提条件。在去合金化反应中,通过改变前驱体合金的组分、添加表面活性剂、改变刻蚀液浓度或刻蚀途径、添加强氧化剂等方法,制备出铁基、锰基微纳结构复合电极材料,以XRD、SEM、EDS、XPS等表征手段分析材料结构,并采用恒电流充放电循环、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测试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改变这些去合金化的条件,均可以实现材料的可控制备以及电化学性能的优化改进。1.选取不同组分的多元铁基、锰基合金进行去合金化反应,产物为AB_2O_4型尖晶石结构,其中,锰含量较高的更容易生成八面体形貌产物,而铁、铜、镍含量的产物更容易形成片状产物。对结果产物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可以得到,AB_2O_4结构的产物中,B组分主要提供储锂能力,A组分主要改变电化学稳定性。此外,复合材料的微纳结构及其产生的协同效应也对电化学性能有着显着影响。因此,对锰基、铁基合金前驱体加入不同掺杂量的多种元素,可以改善产物微观结构、形貌并提升电化学性能。2、在铁基、锰基合金去合金化的过程中,添加非离子、阴离子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参与反应,并对比结构时发现,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产物形貌及产物的作用机理可能存在差异。其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VP可能会减缓Al与NaOH的反应速率,导致去合金化产物的形貌发生改变、结晶性变差;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并没有对产物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甚至是结晶性造成直接影响,但是对形貌的影响比较明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在去合金化反应中起到了结构导向剂作用,显着改善了产物的结晶性和微观形貌。这叁种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均影响了产物的储锂性质和电化学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添加量、临界胶束浓度、聚合度、官能团对去合金化产物均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这种方法简单、高效、可调节,具有实际意义。3、首先对比了不同浓度NaOH腐蚀液对产物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浓度可以提高产物Mn_3O_4/CuMn_2O_4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尤其是5M产物具有最优的循环性能(200 mA g~(-1)循环600圈,596 mAh g~(-1))和良好的倍率性能(2000 mA g~(-1)电流密度,114 mAh g~(-1))以及大电流充放电的稳定性。接着我们用先酸后碱,分步刻蚀的方法制备Mn_3O_4/CuMn_2O_4时,与前面的产物相比,产物的结晶性和微观形貌有所改善,但是需要控制好氧化物的实际含量,避免活性物质较少所造成的对电化学反应的不利影响。最后通过在去合金化反应中添加强氧化剂H_2O_2,并与未添加H_2O_2的产物作对比,结果表明,添加H_2O_2改善了Fe_3O_4/NiFe_2O_4的结构,使得产物晶粒尺寸明显减小,形貌更加均匀,储锂性能和稳定性也得到了改善和提升。由此可知,在实际的去合金化生产和应用的过程中,以上的实验都可以实现产物结构和性能的可控制备,并具有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董士花[6](2019)在《锑基二次电池电极材料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能够有效地解决化石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是目前研究最多,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类二次电池。然而,目前商业化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比容量较低,限制了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领域中的应用,不能满足人们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设计和研发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的负极材料刻不容缓。目前,锑(Sb)基电极材料因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合适的电化学反应电位,成为一种重要的合金类负极材料。在电化学储能过程中,锑基负极材料与铿离子或者钠离子发生合金化反应,生成Li3Sb或者Na3Sb合金,提供了高的可逆比容量,使Sb基电极材料有希望满足大规模储能领域中高能量密度的要求。然而,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Sb基电极材料易发生严重的体积膨胀效应,导致活性材料结构粉化、离子传输动力缓慢等问题,从而降低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主要以Sb基电极材料二次电池的微观结构设计与电化学性能等为研究内容,设计合成了叁维NiSb大孔薄膜合金、Sb/ZnS@C介孔空心异质结构、ZnS-Sb2S3@C核壳多面体复合材料、3D Sb|P-S@C复合材料、TiSe2@TiSe2-Sb2Se3异质核壳结构,并深入研究其作为二次能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极电化学动力学、电化学反应机理与储能机制。(1)采用一步原位溶剂热法制备了以叁维泡沫镍为模板的3D NiSb薄膜合金材料。该材料在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电极时,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00、200和400 mA g-1时,3D NiSb薄膜合金负极材料展现了643.8、520.5和378.6 mAhg-1的可逆比容量。当电流密度为100 mAg-1时,循环100圈后,可获得420 mA h g1的高的可逆比容量。优异的循环和倍率性能主要归因于其特殊的结构:3D NiSb合金薄膜由均匀生长在叁维自支撑的泡沫镍表面的NiSb小颗粒组装而成,其泡沫镍导电网络不仅可以作为还原剂和基体,生长并负载NiSb小颗粒,增加活性物质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而且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电荷转移动力学。此外,3D NiSb薄膜合金材料具有多孔结构,能为充放电过程引起的活性材料的体积膨胀提供足够的缓冲空间,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2)利用部分阳离子置换方法,设计了以空心Sb/ZnS为内核,以碳层材料为外壳的Sb/ZnS@C介孔空心异质结构微球。以其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碳外壳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电荷转移动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反复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具有介孔结构的空心Sb/ZnS能为充放电过程引起的活性材料的体积膨胀提供足够的缓冲空间。Sb/ZnS@C独特的稳定结构以及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Sb/ZnS@C介孔空心异质结构在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3)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具有结构可控、高比表面积和多孔性等优势,在二次能源电池中,是一种重要的制备金属/碳复合材料的前驱体。以ZIF-8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为前驱体,通过硫化和阳离子置换两步法,成功制备了以ZnS为核,Sb2S3@C为壳的ZnS-Sb2S3@C核壳多面体复合材料。其中,碳外壳可有效防止ZnS-Sb2S3@C核壳多面体复合材料的结构塌陷,同时缓解其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的体积膨胀问题,提高材料的导电性。此外,ZnS-Sb2S3@C核壳多面体复合材料,不仅能提高电解液的浸润性,减小钠离子扩散距离,改善电化学反应动力,而且可有效防止由钠离子不断嵌入/脱出所带来的结构粉化问题。在ZnS和Sb2S3的协同作用下,ZnS-Sb2S3@C核壳多面体复合材料在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表现了优异的钠离子存储性能。当电流密度为100 mAg-1时,循环120圈后,可逆比容量可达到630 mAh g-1。(4)发展具有高容量、长寿命的钠离子电池的关键在于设计多孔结构的新型负极材料。在叁维大孔内部相连的碳基体上生长多孔磷硫球形及单质锑纳米颗粒(3D Sb|P-S@C),可作为能够保持长循环寿命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中,自组装的多孔非金属磷硫球和金属Sb纳米颗粒以化学键的形式嵌在碳泡沫上,有利于提高材料本身的导电性,维持稳定的结构,同时其特殊结构有利于缓冲充放电过程中活性材料的体积效应,防止结构粉化。基于以上复合结构和特殊的本征组分,Sb|P-S@C复合材料在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首次放/充电比容量为1201/720 mAh g-1。当电流密度为0.1 Ag-1时,循环1 00/1000圈后,仍能够保持540 mAh g-1/490 mAh g-1的容量。(5)利用协同刻蚀/离子交换和硒化方法,成功制备了 MIL-125衍生的多孔TiSe2@TiSe2-Sb2Se3异质核壳结构,其中多孔TiSe2为核,TiSe2-Sb2Se3异质结为壳。多孔TiSe2核和TiSe2-Sb2Se3异质结,使该材料暴露了更多的可利用的活性位点,缩短了离子传输距离,加速了电荷转移和传输动力学,提高了层间利用效率,有效抑制了锂离子嵌入范德华层间过程中的极化和阻塞效应。此外,核壳结构的碳基体起到了承载多孔TiSe2和TiSe2-Sb2Se3异质结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多孔TiSe2@TiSe2-Sb2Se3异质核壳结构复合材料的结构稳定性,缓冲充放电时活性材料的体积膨胀问题。基于以上结构特征,多孔TiSe2@TiSe2-Sb2Se3异质核壳结构在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克服了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极化和阻塞效应,提高了赝电容贡献率,表现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1)

孙海晓[7](2019)在《180吨精炼炉电极控制节电技术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宣钢150吨炉区180吨LF钢包精炼炉的运行情况,针对系统运行中的问题,介绍了精炼炉电极调节控制总统思路和控制方案,以及系统实施过程和效果,对精炼电极控制技术进行了总结,系统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刘思远[8](2019)在《生物质(鲜酵母、头发)碳电极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化学储能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石燃料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其储量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此外,化石燃料的燃烧已造成大量有害气体的产生,导致了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因此,对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及相应的储能设备的开发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生物质碳材料因具备广泛的来源、良好的可再生性及自身特有的天然属性等优势,在电化学储能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通过对不同来源的生物质碳材料进行原位加工和微结构调控,对合成后的材料进行了形貌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检测并研究了其在不同储能系统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以酵母菌为原料,对具有生物活性的酵母细胞进行盐溶液浸泡处理,具体研究了铁盐溶液处理时间与细胞微观结构变化的关系,得出在浸泡反应时间为60分钟时,可在保证酵母细胞微观球状形态完整的情况下负载更多的含铁活性物。接着,对该材料进行高温碳化处理,制得了内含Fe_3O_4纳米颗粒的石墨化碳微反应器复合材料(Fe_3O_4@YE-C)。实验证明,当用作超级电容器负极材料时,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特性,其最大比容量为759.3 F/g和218.2 mAh/g,并且在1.1A/g的电流密度下,经2000次循环检测后仍能保持95%以上的放电比容量。酵母细胞的天然微观结构一方面能够为离子的穿梭提供通道,另一方面能够将Fe_3O_4纳米颗粒分散限制于每个球形碳结构内部,防止其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团聚现象。2.以收集到的头发废弃物为原料,通过水热处理和高温煅烧过程制得了多孔石墨化碳微管材料。具体的,在水热反应中加入镍盐,并在头发材料表面形成一层碱式硝酸镍层,之后在碳化过程中,碱式硝酸镍层一方面能够催化无定形碳向石墨化碳的转化,另一方面能够在头发材料表面进行“打孔”作用,从而提高其比表面积,使电极和电解液能够充分的接触,保证了体系的电化学反应速率。我们研究了该材料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方面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其最大比容量为689 mAh/g,将复合材料组装成全电池后,该电池在电流密度为1.8 A/g的情况下,仍能保持72.4mAh/g的比容量。(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8)

王莉莉[9](2019)在《超级电容器先进电极材料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是寻找和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等。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中,必然涉及和需要各种储能装置,其中超级电容器(或电化学电容器)因功率密度大(>10 kW kg~(-1))、充放电快速、循环寿命长(>100000cycles)、安全等优点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的商业超级电容器(活性炭及其复合材料)能量密度低(3~6 Wh kg~(-1)),无法满足电站调峰、工业大设备和电动汽车等的需求。因此,研发高能量密度的超级电容器迫在眉睫。解决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问题的关键是提高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和器件的工作电压。本文通过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制备了比表面积高、孔径大小合适、具有多种形貌和分级结构的电极材料,并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电容性能,具体如下:(1)采用简易两步法,先以硝酸钴、硝酸镍、尿素为原料,通过水解反应得到含钴和镍的前驱体[(Ni_(1-x)Co_x)OH_2](CO_3~(2-))_(x/2)·nH_2O,再经煅烧得到NiCo_2O_4。SEM、XRD和BET等表征表明,NiCo_2O_4是结晶度较低、大小为2~3μm的微球,表面具有海胆状形貌和分级结构,比表面积为224 m~2 g~(-1)。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1 A g~(-1)时,制备材料的比电容为1167 F g~(-1);当电流密度增加到20 A g~(-1)时,比电容为1087 F g~(-1),电容保持率为93%。在10 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3000次充放电循环后,材料的比电容从1095F g~(-1)衰减到967 F g~(-1),电容保持率为88.5%。(2)采用直接水热法在泡沫镍表面原位生长NiCo_2O_4,制备了无粘结剂的电极NiCo_2O_4/NF。SEM和XRD表征结果表明,NiCo_2O_4像“海马齿草”一样生长在泡沫镍表面,长度约为1μm,宽度为100 nm左右,为尖晶石晶相。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1 A g~(-1)时,NiCo_2O_4/NF电极的比电容为1349 F g~(-1);在10 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30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极的比电容为1152 F g~(-1),电容保持率为85.4%。(3)以荔枝壳为碳源,在过氧化氢和醋酸混合溶液中进行水热处理,然后经高温碳化,制备了荔枝壳碳材料。SEM、BET和红外光谱等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荔枝壳碳材料表面呈现海绵状形貌,比表面积约为1037 m~2 g~(-1),富含羰基和羟基等基团。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1 A g~(-1)电流密度下荔枝壳碳材料的比电容为228 F g~(-1),经20000次充放电循环,其电容值仍保持100%。以荔枝壳碳材料为负极,海胆状NiCo_2O_4材料为正极,PVA/KOH溶胶为电解质,组装成混杂型超级电容器器件,该器件的能量密度为54 Wh kg~(-1),功率密度为808 W kg~(-1);在5 A g~(-1)电流密度下经过15000次充放电循环测试,其容量衰减至初始值的50%。(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吴敏,曹彪,杨凯,曾家铨,管景凯[10](2019)在《不同控制模式下漆包线电极头的烧损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试验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漆包线电极头在不同控制模式下电极烧损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获取点焊过程电参数信息,结合电极头焊接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对过程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焊接过程中,控制模式对电极头的寿命和烧损过程影响较大,电极头电阻变化与电极烧损过程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电阻曲线的拐点时间反映出电极头进入不同烧损阶段。电极头电阻值的改变会导致产热量的变化,使得不同控制模式电极头烧损速度差异较大。(本文来源于《焊接》期刊2019年03期)

电极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钢包精炼炉精炼的过程中,电极控制系统是钢包精炼炉控制系统的核心,采用传统的PID、模糊控制方式无法对电极的升降实现精准的控制。把模糊控制器与PID控制器并联控制系统运行,利用FUZZY-PID控制器控制,当误差过大时用模糊控制器进行控制,使系统更加稳定运行;如果误差过小则利用PID控制器控制,可减小稳态误差。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FUZZY-PID控制器的稳态性能得到极大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极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杨帆,胡正君,王尚,戴本俊,吴越.电极恒阻抗控制在冶炼埋弧操作上的优越性[J].冶金与材料.2019

[2].田海,姚震宇,闫兆阳,郭林威.精炼炉电极控制系统的优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

[3].袁雪峰,马进,强硕.电极式锅炉功率与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解耦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9

[4].赵坤,赵永福,李功权,王郑封,黄帅.转换控制多电极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的疗效评价[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9

[5].徐航.过渡金属基微纳结构复合电极材料的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

[6].董士花.锑基二次电池电极材料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性能[D].山东大学.2019

[7].孙海晓.180吨精炼炉电极控制节电技术实践[J].山东工业技术.2019

[8].刘思远.生物质(鲜酵母、头发)碳电极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化学储能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9

[9].王莉莉.超级电容器先进电极材料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9

[10].吴敏,曹彪,杨凯,曾家铨,管景凯.不同控制模式下漆包线电极头的烧损规律[J].焊接.2019

论文知识图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tems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

标签:;  ;  ;  ;  ;  ;  ;  

电极控制论文_杨帆,胡正君,王尚,戴本俊,吴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