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有名词提升论文-张瑶,于善志

领有名词提升论文-张瑶,于善志

导读:本文包含了领有名词提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领有名词,提升移位,领主属宾句

领有名词提升论文文献综述

张瑶,于善志[1](2016)在《领有名词提升移位现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领有名词提升移位理论是近年来备受热议和研究的话题之一。该理论使"领主属宾句"和"带保留宾语的被动句"这两种句式的研究向前迈进了一步。但该理论的完善度和科学性却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其中的"领主属宾句"为例,通过分析它的句法结构,进一步分析该理论的不完善之处。(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期刊2016年04期)

姚小烈[2](2014)在《基于生成语法的领有名词提升移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领有名词的提升移位"问题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语法学界应用不同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分析模式。但是无论是"领有名词的提升移位"说、"格传递"说还是"特征核查"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在生成语法的框架下对这一问题提出新的分析。认为S-结构"张叁掉了两颗门牙"有着不同于"张叁的两颗门牙掉了"的D-结构。"张叁"并非从名词性短语"张叁的两颗门牙"中移位至主语位置获得主格。这里应该存在一个表示"致使"义的轻动词(light verb),正是这个轻动词给"张叁"指派了"经历者"的题元角色。(本文来源于《铜陵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周慧霞[3](2011)在《领有名词提升移位的事件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新近兴起的事件结构理论,本文尝试对领有名词移位的句法和语义进行了新的分析。研究发现,领有名词提升动因是为了核查其[Quant]、格和一致特征,具有形式特征[Quant]的谓语在上移到Asp的位置时吸引被量化的宾语到[Spec,AspP]以核查该宾语的此类特征。由于T的EPP及[Quant]特征是不可解释的,主语将提升至[Spec,TP],以核查主语的EPP、[Quant]和一致特征。(本文来源于《大家》期刊2011年08期)

孙佳[4](2010)在《关于领有名词提升的一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参照chomsky生成语法的"格理论"原则,对汉语中保留宾语的被动句存在的具有相当普遍理论意义的"领有名词提升移位"现象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质疑,在对语言事实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语链传递格位""、悬垂话题"等方法来解决"领有名词移位"所无法解释的一些复杂问题。(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0年18期)

房欢[5](2009)在《对论文《领有名词的提升移位与多项名词性结构的切分方向》的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术界关于学术论文写作的标准的争论可谓五花八门,没有一个统一、合适的标准,这也就使刚刚进入学术研究阶段的同仁不知所措,难以选择。本文作者通过对《领有名词的提升移位与多项名词性结构的切分方向》这篇论文的评判,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摸索出一些学术论文写作的具体实用标准。(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09年33期)

黄娟[6](2009)在《再论“领有名词提升移位”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领有名词提升移位后处在宾语位置的隶属名词的赋格问题。假设汉语中也存在一个类似于功能性语类的曲折词I,认为汉语的动态助词"了"是一种时态标志,相当于功能性语类I,可以给领有名词提升后留下的隶属名词赋格,解释了汉语中诸如"张叁死了父亲"类现象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09年30期)

徐杰[7](2008)在《领有名词的提升移位与多项名词性结构的切分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把"领有名词的提升移位"作为一种语法诊断手段运用之后发现,一个包含多项名词的偏正结构,如果相邻的两项名词之间发生"亲属关系"这种广义领属关系(如"父亲的父亲的父亲"),这个偏正结构的内部层次构造,一般总是左向切分的。但是,如果相邻的两项名词之间发生"整体部分"这种广义领属关系(如"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或者狭义的领属关系(如"张叁的银行账户的密码"),这个偏正结构的层次切分方向则可左可右。(本文来源于《当代语言学》期刊2008年03期)

马志刚[8](2008)在《局部成分统制结构与领有名词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领主属宾句中的领属关系源于局部成分统制结构与具体词项的语义内容两个方面;领有名词提升说缺乏理论动因和实证支持,而且无法克服重复赋格的难题;EPP和特征独立核查的主张实质上有违近期最简方案的精神:所有句法操作都应该基于探针-目标之间"各取所需,相互匹配"的一致关系。(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刘洋[9](2007)在《汉语领有名词提升的最简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成语法一直在讨论汉语领有名词提升现象,从管辖约束理论到最简方案,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但是本文认为诸解释均有不妥之处。因此,在回顾和分析几位学者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Chomsky(1995)《最简方案》为理论框架,重新推导了汉语领有名词提升结构的生成。本文认为,解决此结构生成问题的关键是运用特征核查理论,保留宾语的格特征通过长距离一致操作得到核查,而"的"的问题和的字短语的生成有关。本文还认为领有名词提升的动机是为了满足扩展投射原则(EPP)。(本文来源于《外国语言文学》期刊2007年04期)

李艳[10](2007)在《汉语“被”字结构中领有名词的提升移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参照Chomsky生成语法的"格"理论和动词被动化理论,综述了各家对领有名词提升移位的主要研究,认为在汉语的"领有名词提升移位"现象中,领有名词词组移位至表层主语位置后,隶属名词词组作为保留宾语从被动化的动词上获得部分格,而中心语"的"字在前移领有名词词组的时候删除了。(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4期)

领有名词提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领有名词的提升移位"问题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语法学界应用不同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分析模式。但是无论是"领有名词的提升移位"说、"格传递"说还是"特征核查"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在生成语法的框架下对这一问题提出新的分析。认为S-结构"张叁掉了两颗门牙"有着不同于"张叁的两颗门牙掉了"的D-结构。"张叁"并非从名词性短语"张叁的两颗门牙"中移位至主语位置获得主格。这里应该存在一个表示"致使"义的轻动词(light verb),正是这个轻动词给"张叁"指派了"经历者"的题元角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领有名词提升论文参考文献

[1].张瑶,于善志.领有名词提升移位现象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6

[2].姚小烈.基于生成语法的领有名词提升移位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2014

[3].周慧霞.领有名词提升移位的事件结构分析[J].大家.2011

[4].孙佳.关于领有名词提升的一点思考[J].语文学刊.2010

[5].房欢.对论文《领有名词的提升移位与多项名词性结构的切分方向》的评估[J].科技信息.2009

[6].黄娟.再论“领有名词提升移位”现象[J].考试周刊.2009

[7].徐杰.领有名词的提升移位与多项名词性结构的切分方向[J].当代语言学.2008

[8].马志刚.局部成分统制结构与领有名词提升[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8

[9].刘洋.汉语领有名词提升的最简方案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07

[10].李艳.汉语“被”字结构中领有名词的提升移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标签:;  ;  ;  

领有名词提升论文-张瑶,于善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