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准确获取燃烧假人测试中防火服热暴露前后衣下空气层厚度及其分布,提出一种基于三维现场扫描的测量和表征方法。利用Kinect深度相机,通过在燃烧假人室内构建扫描平台,现场获得假人裸体及着装状态点云数据;基于Geomagic逆向工程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对齐和比较,并通过实现假人表面传感器在三维空间的准确定位,快速有效地表征衣下空气层厚度及分布。经验证发现:即使是相同的服装每次穿着后衣下空气层分布也存在较大差异;背部区域热暴露前后空气层厚度平均变异系数分别达到46%、35%。结果表明,以往异地扫描获得的数据难以准确反映燃烧测试时的真实状态,现场扫描更有利于准确分析因服装材料、规格、高温收缩等因素导致的衣下空气层变化对热防护性能的影响。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敏,李俊
关键词: 热防护,三维现场扫描,燃烧假人,衣下空气层厚度
来源: 纺织学报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东华大学现代服装设计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232017D-24,2232018G-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576038),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7ZR1400500)
分类号: TS941.17
DOI: 10.13475/j.fzxb.20180305906
页码: 114-119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367K
下载量: 204
相关论文文献
- [1].辐射等效假人数字化建模方法[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8(03)
- [2].汽车碰撞假人皮肤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测试[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9(01)
- [3].1.5岁儿童假人颈部伤害预测分析[J]. 汽车技术 2018(12)
- [4].正面碰撞中基于中国人体尺寸的假人损伤响应研究[J]. 汽车工程 2019(03)
- [5].组合式假人建模在两轮电动车交通事故模拟中的应用[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9(04)
- [6].基于AEMDB试验的不同假人损伤性能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8(03)
- [7].国内某车型小偏置碰撞假人伤害分析与研究[J]. 汽车科技 2018(04)
- [8].基于中国人体尺寸的假人头部模型质心参数设计[J]. 中国机械工程 2018(07)
- [9].鞭打假人颈部标定中OC转角影响因素的研究[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8(06)
- [10].BioRID Ⅱ假人颈部动态标定方法研究[J]. 中国汽车 2018(09)
- [11].实体测试假人在游乐设施检测中的应用前景[J].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17(01)
- [12].客车约束隔板对后方乘员限制作用的研究[J].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9(02)
- [13].假人腰椎动态冲击特性的试验研究[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18(03)
- [14].汽车自动紧急制动(AEB)行人检测系统的开发与测试[J].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2018(04)
- [15].基于Facet模型及组合式假人对汽车-摩托车碰撞事故的仿真[J]. 振动与冲击 2018(14)
- [16].正面碰撞中的假人伤害分析及车身安全性改进研究[J]. 机电信息 2019(20)
- [17].转向机构冲击试验台发射机构的开发[J]. 汽车工程 2010(03)
- [18].第二代测量假人装置的构成和安装方法[J]. 上海汽车 2010(04)
- [19].客车侧翻碰撞中安全带对乘员损伤的影响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 2016(03)
- [20].假人脚部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15(08)
- [21].基于拟人仿真试验的列车事故乘员损伤预测方法及应用[J]. 中国铁道科学 2018(03)
- [22].转向管柱角度对假人胸压量的影响[J]. 机电工程技术 2011(08)
- [23].大客车座椅动态试验[J]. 汽车工程师 2010(06)
- [24].充气式安全带对后排女性乘员的保护效果[J].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2019(01)
- [25].某车型正面碰撞乘员膝部滑移伤害研究[J]. 北京汽车 2018(01)
- [26].基于正常步态裤装耗能测试系统的研制[J]. 纺织学报 2010(11)
- [27].服装测试用假人可活动性的分析与设计[J].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2010(01)
- [28].中低速碰安全带点火对驾驶员胸部损伤的影响分析[J]. 汽车实用技术 2018(02)
- [29].地铁碰撞事故中站姿假人的响应仿真与损伤预测[J]. 铁道学报 2015(01)
- [30].正碰假人胸部保护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J].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