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语义内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缅甸农谚,语义特征,隐喻义,文化
语义内涵论文文献综述
张惠美[1](2019)在《缅甸农谚的语义特征及其文化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农谚的语义特征角度出发,对缅甸农谚进行解析,分析其语义特征,进而分析缅甸农谚蕴含的缅甸文化特点。根据是否具有隐喻意义把缅甸农谚分为非隐喻义农谚和隐喻义农谚来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缅甸农谚对缅甸民众生产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同时通过对农谚文化分析后,发现缅甸特殊的地理环境赋予缅甸农谚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认识和了解这些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缅甸文化、缅甸社会以及缅甸人民的生活。(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18期)
沈莹[2](2019)在《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功能体现以及语义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从以从两个方面分析英语外来词被汉化的概貌:(1)英语外来词的功能体现,(2)英语外来词的语义内涵。作者期待本研究的成果能提高人们对英语外来词的认知程度,为汉语词汇学习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方法和渠道。(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12期)
张贤波[3](2019)在《平行建筑语言:绘画的语义内涵对建筑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绘画与建筑的联系自古以来都是比较密切的。自从20世纪的语言学转向以来,结合语言学来研究绘画与建筑的关系既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需要。语言学的视角可以超出形式的局限来讨论绘画对建筑的启示,在语义的层面讨论绘画与建筑的关联性。探讨两者共同的语义类型和表达途径,可以平衡建筑语义的工具理性与审美情感、感情与思想、图像与观念。通过分析语言的内在结构和艺术语言的本质属性,可以归纳出绘画语言与建筑语言的语义内涵及其特点。在绘画语义对建筑的影响较大的几个时期内,结合绘画语义内涵的特点及其变化的规律来探讨绘画对建筑带来的启示,主要包含如画美学观、现代抽象绘画和现代主义之后的绘画叁部分的内容。如画美学观从以往的审美观念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美学内涵:如画美。如画美与自然美不完全一样,它源于从绘画的过程反观绘画所呈现的图像,强调视觉的感受多于对画中事物的观念。现代抽象绘画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如画美学对于视觉感受的关注,并进一步把具象绘画中关于物的观念分离出去,强调绘画视觉图像的自治。现代主义之后的绘画重新为绘画作品注入文本以外的内涵,为现代性指向未来的时间意识补充了一个回望历史的向度,将作品的上下文、作者、权力话语等叙事要素重新纳入语义内涵的范畴。在这些历史时期里,绘画的作品呈现出两种语义类型:一种是以“显示”来表达的图像语义,另一种是通过“说出”来表达的观念语义。两种类型的语义内涵都对相应时期的建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建筑语义的表达方式发生了重要的转变。这两种建筑语义是基于两种不同的知识类型:直觉与理性。直觉的知识是主要是通过图像来把握,它不仅包含视觉的形式,而且还有综合体验的印象,以及无意识或潜意识内化的迹象。理性的知识主要是依赖人的观念和口头语言以逻辑思维来获得。它们是感觉与知觉的关系,一种平行的关系。普通语言与艺术语言都包含两种语义类型:图像语义与观念语义。借鉴普通语言和艺术语言的语义表达方式,结合绘画与建筑的语义内涵及其语义生成的途径,可以提出一种平行建筑言的理论模型。这种理论模型主要强调语义层面的平行,强调两种语义类型的平行表达,这使得建筑的语义内涵在美学情感与科学技术、人文关怀与理性追求、精神体验与逻辑思维的语义等等方面得到平衡与兼顾,作为“功能-形式”和意义导向这两种建筑语义逻辑的补充。(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09)
周帅[4](2019)在《巴蜀“魌头”一词语义嬗变与文化内涵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文献的考察,"魌头"一词最早见于郑玄注《周礼》,现今巴蜀地区方言"魌头"一词便宜、轻松义实源于丧葬习俗。汉代及其以前的"方相""魌头"二词是异名同实。由南北朝至清代,官方礼仪文献中强调丧仪中"方相"与"魌头"四目与二目的区别,以此区分尊卑,客观上促进了"方相""魌头"成为专门的丧葬词汇。在民众生活中,迟至唐代,"方相"与"魌头"仍是统言为一,析言为二。元明以后,作为送葬之具的方相、魌头,逐渐被称作"显道神"或"开路神"。在巴蜀地区,"显道神""开路神"这一称呼沿用至近当代,"魌头"一词的所指成为丧仪中供众人捡食的"鬼胆子粑粑",而巴蜀地区的民众则称捡食"鬼胆子粑粑"为"捡魌头",由此"魌头"一词逐渐引申出便宜、轻松义。(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赵震[5](2018)在《“内涵算子”与“语义刻画”——真理论悖论研究的新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克里普克的极小固定点真理论是一种重要理论,但它在推理能力和表达力方面有所减弱。近年来人们试图增强其推理能力和表达力。菲尔德通过引入条件句内涵算子来增强其推理能力;雅布罗通过引入"雅布罗固定点"来增强其推理能力;卢卡斯和达米亚诺通过语义重迭方法来增强其表达力;罗伊通过引入一些新的内涵联结词来增强其表达力。通过引入"内涵算子"增强克里普克真理论的推理能力和表达力是当前国际上真理论悖论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付豪[6](2018)在《外延语句与部分内涵语句的逻辑语义新构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蒙太格的方案中,利用了意义公设对外延语句与内涵语句进行了区分,这种做法不免显得繁琐。通过利用存在谓词和可能算子,对外延语句中的外延动词和内涵语句中的宾语对象直接进行逻辑语义处理,是在蒙太格语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发展。该方案一方面简化了逻辑语义的翻译过程,另一方面体现出了外延语句和内涵语句的一个基础直觉,即外延语句宾语对象为实存对象,内涵语句对象既可为实存对象也可为虚构对象。(本文来源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王枫[7](2018)在《“知音”的语义流变及文化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中"知音"一词的词义由最初的"通晓音律"引申至"对作品、人品的赏析理解",同时,基于典故的文化特性,逐渐负载了具有审美雅趣的文人生活方式、渴求明主伯乐知遇赏鉴以及"士为知己者死"的政治抱负和士人精神、"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诗意追求等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围绕知音典故,汉语演绎构建出一系列相关的"知音"文化语词,形成了一个具有文化关联的表意载体和认知框架,凸显和强化了人们对"知音"文化的价值认同,从而使"知音"系列语词成为汉民族特有的文化语词符号。(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赵靓,邹崇理[8](2018)在《内涵逻辑作为语义可计算的一种方案——内涵算子和外延算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智能算法在处理包括自然语言在内的所有内涵语言时在算法上遇到了挑战。基于此,对传统的内涵逻辑形式系统进行调整,在词汇表上添加基本类型符号e,t以及构造内涵类型的符号s,这样内涵逻辑表达式的标准形式就成了"表达式部分|类型部分"这样的并联形式。在此基础上,对构成内涵逻辑模型进行讨论,得出结论是内涵逻辑的模型共有5个决定因素,可以表示成一个五元组〈A,{0,1},W,T,f〉。同时,给出普遍指派函数f的表达式,指出普遍赋值函数g的存在性,并通过举例说明普遍指派函数f所决定的常量与普遍赋值函数g所赋值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证明~(∨∧)α和~(∧∨)α与α在语义解释上的关系,并给出在有限个空间的模型下矩阵表示语义解释的直观方法,说明外延运算和内涵运算在保持语义信息能力上的差异。(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林朝伊[9](2018)在《英汉颜色词汇的内涵语义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英汉颜色词的语义内涵英汉民族对色彩的物理感知是基本相同的,只是由于每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文化模式、风俗习惯,才导致了英汉颜色词汇在语义上存在的差异。笔者试以杨元刚博士在其《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中提出的"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照应的四种形式"(即词汇联想对应、词汇联想重合、词汇联想空缺、词汇联想碰撞)为参照,选择了两类关系层次来对英汉语颜色词语语义关系进行阐述。(一)字面相同,语义不同——红与red(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8年17期)
谢丽[10](2018)在《现代汉语容纳句的语义内涵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容纳句是一类特殊句式,如“一锅饭吃十个人”,它不同于最典型的“施事+动作+受事”语义结构。本文对这类语料进行大量搜集整理,选用了“容纳句”的称谓,并对这类句式的语义内涵做详细分析,最后结合谓词逻辑法和集合论理念对其逻辑语义进行描写。整篇论文具体包括以下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学界对“一锅饭吃十个人。”这类句子的研究早有涉及,但命名各不相同,主要有叁种名称,即:“供用句/供动句”、“双数量结构”和“容纳句”。各学者的研究侧重点也各有差异,主要集中于语义或句法的研究。第二章容纳句的界定和分类。本章是对容纳句范围进行界定。符合“[数词1+量词1+名词1(Num1+Cl1+N1)]+[VP]+[数词2+量词2+名词2(Num2+Cl2+N2)]”这样的语表结构,并表示容纳数量关系的句子都属于本文研究的句法范畴。接着从语义入手对其进行分类。第叁章句法结构特征。本章借助陆俭明先生的构式语块理论将句法结构分为叁个语块,即语块1:数词1+量词1+名词1(Num1+Cl1+N1),语块2:VP,语块3:数词2+量词2+名词2(Num2+Cl2+N2)。句式中含有一个句法轻动词,使得表“空间量”容纳句和表“时量”容纳句中的语块1和语块3位置可以互换,但表“时量”容纳的容纳句中语块1和语块3位置互换还受到语义的限制。第四章语义内涵。分别对容纳句叁个小类中的各部分语义内涵和句式语义进行分析。通过变换分析,发现句式大致具有[+连续性][+不定量][+容纳性][+函变性][+隐喻性]语义特征。表“空间量”容纳的容纳句句式语义还特有[+存现]语义特征。表“时量”容纳的容纳句句式语义还具有[+被消耗]语义特征,而句中[+容纳性]语义特征较弱。表“物量”容纳的容纳句具有[+供用][±一次性容纳]语义特征,同时句中在特殊情况下不具有[+函变性]语义特征。第五章逻辑语义分析。本文采用谓词逻辑法,同时借用集合论思想对各小类的逻辑表达式进行抽象概括,对语块1和语块3位置互换后的逻辑语义也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第六章结论。本章是对前面章节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概括和梳理,同时提出关于容纳句研究中未解决的问题以及后续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现代汉语容纳句的语义内涵极其丰富,本文从传统语义学和形式语义学的角度对容纳句的语义进行分析,以备完善其语义研究系统。(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8-03-31)
语义内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从以从两个方面分析英语外来词被汉化的概貌:(1)英语外来词的功能体现,(2)英语外来词的语义内涵。作者期待本研究的成果能提高人们对英语外来词的认知程度,为汉语词汇学习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方法和渠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义内涵论文参考文献
[1].张惠美.缅甸农谚的语义特征及其文化内涵[J].青年文学家.2019
[2].沈莹.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的功能体现以及语义内涵[J].青年文学家.2019
[3].张贤波.平行建筑语言:绘画的语义内涵对建筑的启示[D].华南理工大学.2019
[4].周帅.巴蜀“魌头”一词语义嬗变与文化内涵考察[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5].赵震.“内涵算子”与“语义刻画”——真理论悖论研究的新方向[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付豪.外延语句与部分内涵语句的逻辑语义新构造[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8
[7].王枫.“知音”的语义流变及文化内涵[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8].赵靓,邹崇理.内涵逻辑作为语义可计算的一种方案——内涵算子和外延算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
[9].林朝伊.英汉颜色词汇的内涵语义对比[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8
[10].谢丽.现代汉语容纳句的语义内涵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