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盛泽医院口腔科江苏苏州215228)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患者误诊为深龋的原因,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误诊率。方法:选取近两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10例患者,均为慢性牙髓炎或是牙髓坏死误诊为深龋,对误诊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临床口腔医生提出要求。结果: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患者被误诊为深龋的原因主要包括医生问诊不详细、对患牙检查的不够仔细、患者不记得患有牙痛史或是不愿说出牙痛史。结论:对于牙髓疾病患者应做好详细的问诊及检查,仔细探查深龋洞底情况,以减少误诊率,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深龋;误诊;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185-02
慢性牙髓炎及牙髓坏死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多数患者不能说出不适症状,往往由于牙洞经常嵌塞食物,患牙不能长时间咀嚼而就诊。在诊断的过程中医生若不能详细问出患者的不适,或是患者有意隐瞒牙痛史就会导致误诊,从而延误患者最佳的治疗时机。近两年我院收治10例慢性牙髓炎或牙髓坏死误诊为深龋患者,现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近两年我院收治的10例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4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将慢性牙髓炎误诊为深龋的患者共8例,将牙髓坏死误诊为深龋的患者共2例。
2.误诊情况
本组研究中将慢性牙髓炎误诊为深龋的患者共8例,对龋洞进行一次性填充,患者在治疗一到三个月后感受到冷热痛,且再咬东西的时候有不适感,其中有2例患者在填充治疗后的1周内出现自发性的疼痛,尤其在夜间疼痛更加剧烈,来院进行口腔复查显示:充填物完整,给予患者冷热刺激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叩诊不适。对患者进行麻醉,并开髓可见髓腔内有明显的渗血或是脓血渗出,残缺的牙神经组织被暴露出来。2例牙髓坏死患者被误诊为深龋后填充龋洞,患者在填充3~10天在咬物后有疼痛感而来院复诊,进行口腔检查显示患者有明显的叩痛,但不具有冷热刺激感,其中1例患者牙根部发生肿痛,同时伴有根部间隙感染,从而导致患者面部浮肿。
3.误诊原因分析
3.1医生问诊不详细医生在为患者检查诊断时未进行详细的问诊,未问及到患者是否有牙痛史或是牙龈肿痛,而患者自身也忘记了患牙曾经疼痛过。如果在长时间对牙颈部深层牙本质龋坏或者深层缺损的患牙进行慢性的刺激,如刷牙,导致牙髓由病理性充血逐步变为慢性牙髓炎,炎症在口腔内向深部蔓延、扩散,最终造成牙髓坏死情况的出现。而有的患者在病情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无特异性的症状,仅表现为轻微的隐痛,患者往往引不起注意。外界慢性刺激暴露出的牙本质光滑、坚硬,去腐备洞后,无法对牙髓是否存在炎症,导致误诊情况的发生[1]。
3.2医生未能仔细检查患牙医生在为患者做检查时多不够仔细,未发现小穿髓孔。当慢性牙髓炎患者在未充分将牙髓暴露出来时,髓腔呈现出闭合的状态,在进行龋洞探查时常被误诊为深龋。一般情况下,慢性牙髓炎主要表现为暴露出的牙髓形成不同程度的溃疡,并暴露在口腔内,二牙髓腔处于开放的状态,理论上认为这是一种延缓病情扩散或加重的“安全阀”。在这种情况下,牙髓对来自外界的破坏进行有效的抵御。在暴露的牙髓中可看到一层非规则性的钙化组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牙髓进行部分遮盖,在形成溃疡的下方有密集的白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使炎症局限[2]。
4.小结
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被误诊为深龋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牙髓炎一旦误诊为深龋,最常见的办法是进行龋洞填充,且为一次性充填,而患者往往会在填充后的不同时间表现出剧烈的疼痛[3]。因此,对于深龋洞患者在检查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是否发生过牙痛,同时询问患者是否进行过填充,掌握好患者的填充史,并引起重视。此外,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了解患者洞底的情况,在了解患者龋洞深度和敏感度的基础上考虑患牙是否有患上慢性牙髓炎、深龋的可能性,有需要时需要结合X线牙片[4]。如果对于某些患者牙髓状况的深龋洞比较难以诊断,则应当常规性地对患者进行去腐备洞,将牙髓保护剂涂在洞底,采用氧化锌进行暂时性的安抚,过一个星期后再进行观察[5]。
总之,对于牙髓疾病患者应做好详细的问诊及检查,仔细探查深龋洞底情况,以减少误诊率,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左健,于晓霞,吕亚林.牙齿重度磨耗露髓45例误诊分析[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1(02)31-32,35.
[2]王宏青,仲维剑.牙髓病误诊为龋病2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27)138-139.
[3]韩亚萍,张安玲,张洪伟.慢性牙髓炎误诊4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18)111-112.
[4]徐冬梅.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30例误诊原因分析[J].山东医药,2006(15)73-74.
[5]张桂琴.牙周牙髓联合病变40例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0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