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火焰论文_包士毅,姚建,夏舒阳,罗利佳

导读:本文包含了喷射火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火焰,热辐射,火灾,模型,层流,丁烷,倾角。

喷射火焰论文文献综述

包士毅,姚建,夏舒阳,罗利佳[1](2018)在《基于线热源模型的喷射火焰热辐射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喷射火灾场景中对热辐射强度的预测结果的准确度,并且能够对热辐射强度进行快速估算,将喷射火焰视为热载荷密度均匀分布于火焰中心线上的一条线热源,并考虑火焰中心线的形状,提出基于线热源模型的火灾热辐射计算方法.通过对两个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线热源模型比点源模型提高了火灾热辐射预测结果的精度,比固体模型的计算过程更为简单便捷,满足工程快速估算的需求.火焰线热源模型考虑了火焰长度方向的影响,但未考虑其宽度方向可能造成的影响和火焰沿长度方向上热载荷分布的不均匀性,这可能引起计算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的误差,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金良安,蒋晓刚,迟卫,刘晓光[2](2014)在《层流状态下丁烷喷射火焰长度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专门设计的数据同步采集实验平台,立足于层流这一基本状态,以典型的丁烷为燃料介质,对其进行了专门的实验研究,得出了喷射火焰长度随燃气供应速度的变化规律。运用图像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处理,并分别与现有的Schlichting和H A Berker等方法计算的火焰长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前者吻合良好而后者偏差较大,从而确认可利用Schlichting方法对层流状态下的丁烷喷射火焰长度进行计算,为喷射型火灾脱火法施救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计算基础。(本文来源于《消防科学与技术》期刊2014年07期)

王秋红[3](2012)在《锆粉云瞬态火焰及连续喷射火焰特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锆粉因其燃烧速度大和燃烧热量高的优点,作为金属燃料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和军事领域,主要用在闪光灯粉末,焰火、炮弹、导火管、炸弹的定时信管和固体火箭推进剂的燃料中。为了满足航天和军工上的应用,锆粉颗粒上被包覆上FeOOHFe2O3Fe3O4纳米颗粒形成核-壳结构的包覆锆粉,包覆后的锆粉在燃烧性能上也发生了改变。为了全面了解锆粉、FeOOHFe2O3Fe3O4包覆锆粉在燃烧过程中的火焰特性,本文研制了粉尘云连续吹喷燃烧实验系统,并利用粉尘云瞬态火焰传播实验系统,全面分析了锆粉云、FeOOHFe2O3Fe3O4包覆锆粉云的瞬态火焰特性和连续喷射火焰特性,并结合粉体形貌分析、物相分析和高温抗氧化性分析,探索以上几种锆粉云在空气中的燃烧机理,为锆粉云瞬态火焰传播和载粒流喷射燃烧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首先利用粉尘云瞬态火焰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锆粉云和FeOOHFe2O3Fe3O4包覆锆粉云的火焰在管道中传播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相同种类的粉尘云,当其浓度较低时,随粉尘云浓度的增大,燃烧强度增强发光强度增大,火焰传播速度加快,最高火焰温度也随之增加。当粉尘云浓度达到某一值时,此时火焰传播速度最快,火焰温度最高。而后随粉尘云浓度的增加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温度均缓慢下降;(2)对纯锆粉而言,火焰传播速度最快时对应的粉尘云浓度为0.625kg/m3。对于摩尔比为1:6(包覆物:纯锆粉)的Fe203包覆锆粉、FeOOH包覆锆粉和Fe304包覆锆粉,火焰传播速度最快时对应的粉尘云浓度分别为1.21kg/m3、1.15kg/m3和1.37kg/m3,当摩尔比为1:3时,对应的浓度分别为1.13kg/m3、0.96kg/m3和1.32kg/m3。对于摩尔比相同的FeOOHFe2O3Fe3O4包覆锆粉,其最大火焰传播速度和最高火焰温度的排序都是:Fe203包覆锆粉>FeOOH包覆锆粉>Fe304包覆锆粉。其次,本文研究了纯锆粉云、FeOOHFe2O3Fe3O4包覆锆粉云的连续喷射火焰特性,得到连续喷射火焰的火焰结构、火焰稳定性、火焰高度等特征以及粉尘云浓度对火焰发射率、最高火焰温度和辐射热通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锆粉云喷射火焰可近似认为是一个轴对称火焰体,喷射火焰可分为火焰连续区、间歇区及离散粒子区。风速和粉尘云浓度之间的配比决定了粉尘云喷射火焰能否稳定在燃烧器上燃烧。随粉尘云浓度的增大,喷射火焰的平均火焰高度、平均火焰面积和平均火焰宽度均增大,但增大的幅度不同;(2)喷射火焰的温度在轴向高度上的变化规律是:从火焰底部到火焰连续区顶端,温度随高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间歇区时火焰温度又有所回升,粉尘云浓度较高时,最高火焰温度的波动幅度较小。随粉尘云浓度的增加,火焰温度整体升高;(3)喷射火焰下部的辐射热通量大于上部,距喷射火焰越近,火焰的热辐射作用越强,火焰上下的辐射热通量的差值越大。随粉尘云浓度的增加,火焰热辐射作用整体增强;(4)锆粉被包覆后,火焰温度下降,火焰热辐射作用减弱,火焰发射率增大,最高火焰温度与火焰发射率成负相关关系。浓度分别为0.328kg/m3、0410kg/m3、0.485kg/m3的锆粉云,其喷射火焰的发射率分别为0.2、0.19、0.18,最高火焰温度分别为2147.5℃、2248.1℃、2377.8℃,辐射热通量分别为350.31kW/m2、435.19kW/m2、559.88kW/m2。对于摩尔比为1:6的FeOOH包覆锆粉云,当浓度为0.485kg/m3时,其喷射火焰的发射率为0.44,最高火焰温度为1528.4℃。进而,本文建立了锆粉云瞬态火焰结构的物理模型,锆粉云火焰可划分为预热区、燃烧区和已燃区,在燃烧区内,又可进一步分为小粒子燃烧区、大小粒子混合燃烧区和大粒子燃烧区。同时还建立了锆粉云多管喷射火焰的物理模型,将粉尘云多管喷射火焰简化为多根单管喷射火焰相互作用形成的迭加火焰,单束火焰与单束火焰之间彼此相互作用,在距离喷管出口上方一定距离处的火焰温度达到最大。建立了喷射火焰中锆颗粒群燃烧运动的结构模型,将锆颗粒群向上燃烧运动过程分为点燃区、晶体转变区和燃尽区。最后,本文分析了锆粉颗粒、FeOOHFe2O3Fe3O4包覆锆粉颗粒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锆粉、FeOOHFe2O3Fe3O4包覆锆粉在空气中的燃烧都是增重的放热反应过程,锆粉比包覆锆粉的反应开始温度低,单位质量放热量大;包覆物越多(包覆层越厚),其反应开始温度越高,单位质量放热量越少;(2)根据固体化学中的金属晶体结构分析,锆粉颗粒在空气中燃烧时可能的化学反应机理是:二氧化锆与锆中含有的某些微量元素的氧化物形成了二氧化锆固溶体,固溶体中含有大量的氧离子空位,外界氧离子通过氧离子空位扩散到锆金属表面,与锆继续发生化学反应;(3) FeOOHFe2O3Fe3O4包覆锆粉颗粒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机理是:包覆层与内核锆层发生了置换反应,内核锆与氧气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铁单质在高温下被氧化,Fe203在800℃左右发生热分解,另外FeOOH包覆锆颗粒多了一个脱羟基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2-05-01)

蒋晓刚,金良安,迟卫,罗育洪,徐上[4](2011)在《人工扰流条件下喷射火焰的倾角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考虑喷口直径及射流夹角等因素的影响,利用Thornton模型和相交射流理论推导得出人工扰流条件下的喷射火焰倾角计算公式。通过专门设计的实验装置对人工扰流条件下的丁烷射流燃烧形成的火焰倾角进行实例分析,考察火焰倾角特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空气扰流速度变化对火焰倾角的影响,并对公式进行初步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规律吻合;火焰倾角与人工扰流速度以及两射流夹角成正比;同一人工扰流速度下,火焰倾角随着燃气射流速度的增加而减小。(本文来源于《消防科学与技术》期刊2011年11期)

曾卫民[5](2011)在《生物柴油喷射火焰燃烧不稳定性特征的非线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入一种图像处理技术和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生物柴油喷射火焰的燃烧不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燃烧室内火焰二维图像的灰度值分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燃烧温度的分布状态,通过经典的关联维数方法和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方法对这种灰度值时间序列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火焰混沌显然存在于燃烧不稳定过程之中。(本文来源于《冶金能源》期刊2011年03期)

邢志祥,赵晓芳,蒋军成[6](2006)在《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模拟试验(二)——喷射火焰环境下》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化石油气储罐在火灾作用下,其内部的温度和压力迅速上升,从而会引起储罐爆炸,进而酿成危害性更大的二次灾害。为此,对液化石油气储罐在喷射火焰环境下的热响应情况进行了大量的模拟试验研究。研究发现,储罐在喷射火焰作用下热分层比池火灾更明显,储罐内部压力升高的速度比池火灾更快;储罐内部温度分布和压力响应同样受到储罐类型、充装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喷射火焰较之于池火灾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储罐更容易发生爆炸。(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工业》期刊2006年01期)

邢志祥,蒋军成[7](2003)在《喷射火焰对容器的热辐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化气体容器在火灾环境下由于内部压力升高和容器本身强度的下降,爆炸的危险性极大。研究容器在喷射火焰作用的响应规律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关键。本文研究了由于气体泄漏引起的喷射火焰在有风条件下的火焰形状和温度变化规律,以及对于水平圆柱形容器的热辐射影响,并用编制计算程序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容器表面的热辐射随风速、容器表面的位置等因素而变化。风速越大,容器表面的热辐射会减少;轴向距离越大,热辐射减少,周向角度增加,热辐射减少。(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工程》期刊2003年03期)

赵永涛,张奇,白春华,林大超[8](2003)在《发动机喷射火焰引起的战斗部温度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管火箭弹发射的过程中,由于某些需要,要在战斗部头部放置一些其它部件。发射过程中由于发射时火箭弹所喷射出来的火焰对战斗部头部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如果温度过高就会毁伤部件,使其功能失效。因此为了防止部件的失效,必须研究发射过程中战斗部的温升情况。文中利用有限差分的方法根据某火箭弹发射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了不同壁厚的战斗部壳体在发射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为以后有关战斗部头部温度的计算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03年S6期)

韩圣章,胡云昌[9](2002)在《喷射火焰对海洋平台立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喷射火焰能量与钢材的性能相结合,采用简化处理的办法,建立在火灾荷载作用下平台立管温度的变化模型,将分析结果与文献的有关试验结果做了对比,吻合较好。分析了立管随温度变化破坏的可能性,为平台立管的防护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工程》期刊2002年02期)

朱建华,陈钧舫[10](2000)在《喷射火焰特性参数及其热辐射强度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带压的可燃气体或蒸气从容器、管道的裂(开)口处连续喷出时,若立即被点燃,则形成喷射火焰。喷射火焰本身及其生成的热辐射对周围人员和设备将产生危害。本文采用Chamberlain模型及相关方法,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结合某一实例,针对喷射火焰的特性参数及其热辐射强度进行了计算.(本文来源于《水运科学研究所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喷射火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专门设计的数据同步采集实验平台,立足于层流这一基本状态,以典型的丁烷为燃料介质,对其进行了专门的实验研究,得出了喷射火焰长度随燃气供应速度的变化规律。运用图像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处理,并分别与现有的Schlichting和H A Berker等方法计算的火焰长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前者吻合良好而后者偏差较大,从而确认可利用Schlichting方法对层流状态下的丁烷喷射火焰长度进行计算,为喷射型火灾脱火法施救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计算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喷射火焰论文参考文献

[1].包士毅,姚建,夏舒阳,罗利佳.基于线热源模型的喷射火焰热辐射计算方法[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8

[2].金良安,蒋晓刚,迟卫,刘晓光.层流状态下丁烷喷射火焰长度计算[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

[3].王秋红.锆粉云瞬态火焰及连续喷射火焰特性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4].蒋晓刚,金良安,迟卫,罗育洪,徐上.人工扰流条件下喷射火焰的倾角计算[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

[5].曾卫民.生物柴油喷射火焰燃烧不稳定性特征的非线性研究[J].冶金能源.2011

[6].邢志祥,赵晓芳,蒋军成.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模拟试验(二)——喷射火焰环境下[J].天然气工业.2006

[7].邢志祥,蒋军成.喷射火焰对容器的热辐射计算[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3

[8].赵永涛,张奇,白春华,林大超.发动机喷射火焰引起的战斗部温度变化的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3

[9].韩圣章,胡云昌.喷射火焰对海洋平台立管的影响[J].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2

[10].朱建华,陈钧舫.喷射火焰特性参数及其热辐射强度计算[J].水运科学研究所学报.2000

论文知识图

火焰长度和火焰高度的定义一7喷射火焰温度分布图受喷射火焰热辐射影响的物体信...喷射火焰附近的热辐射等值线图喷射火焰热辐射后果图一32立式储雌喷射火焰温度分布

标签:;  ;  ;  ;  ;  ;  ;  

喷射火焰论文_包士毅,姚建,夏舒阳,罗利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