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台风强度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台风,强度,气旋,切变,热带,风速,数值。
台风强度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珍圆,王咏青,张秀年,周玉淑[1](2019)在《台风Chanchu(0601)变性过程中的强度变化及环境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非静力中尺度WRF模式模拟的台风Chanchu(0601)的输出资料,探讨了Chanchu减弱变性过程的强度及结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台风Chanchu北移过程中,高层的暖心被破坏,强度快速减弱,眼壁对流发展高度降低,眼壁对流由对称结构演变为非对称,内核对流减弱。此减弱变性过程与惯性稳定度减小、垂直风切变增强、低层锋生等环境要素有关。惯性稳定度与台风强度变化一致,随着惯性稳定度降低,最大切向风减弱并不断外扩,Rossby变形半径增大从而潜热释放不集中难以维持台风强度,台风减弱;同时,内核区的高层暖心更易径向频散,从而高层暖心难以维持;环境的垂直风切变增强使台风的斜压性增强,台风垂直结构的倾斜度增大,对流发展高度降低;低层冷空气侵入台风中心趋于填塞,也利于台风强度减弱;台风登陆以后冷暖空气对比导致的锋生使得不稳定能量释放从而重新加强了Chanchu环流内的中低层对流活动,但较台风最强时刻而言对流强度减弱。总体减少的对流和降低的对流高度,导致潜热能释放减小,其向心输送也减少,不足以维持强暖心结构,最终使得台风减弱并变性。(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廖玥,王咏青,张弛,张秀年[2](2018)在《台风Chanchu(0601)强度日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WRF模拟了台风Chanchu(0601),模式再现了台风Chanchu的路径、强度及结构。利用模式资料分析了台风Chanchu发展增强过程中其流出层和流入层风速的日变化特征、造成该日变化特征的机制及其对台风强度的影响。分析表明:台风Chanchu流出层和流入层的风速均存在显着的日变化特征,表现在低层径向入流和高层径向出流在夜间至清晨明显增强,在白天增加缓慢;切向风变化趋势同径向风类似,位相较径向风落后约6 h。通过对比夜间和白天云顶温度(CTT)和垂直速度频率(CFADS)的分布,发现夜间对流较白天更加活跃,这与夜间云顶冷却所导致的静力稳定度降低有关。利用切向风倾向方程进行收支分析,结果显示太阳辐射日变化通过调节对流日变化,引起高低层径向气流的日变化,进而造成切向风速的日变化,从而影响台风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日变化对台风强度变化的指示意义。(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王雷,许岳庭,徐哲永,陈梅汀[3](2018)在《201211号台风“海葵”近海路径和强度突然变化的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天气学和动力诊断方法,结合卫星云图,分析了1211号台风"海葵"在浙江近海移向突然变化、强度爆发性增强的原因。结果发现:大陆暖高东移过程中脊线的转变,西太平洋副高西伸加强北抬,并与大陆暖高合并是促使"海葵"移向转变、移速加快的关键因素。"海葵"进入浙江近海时,弱的环境风垂直切变、强烈的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东风急流和西南气流水汽输送的加强、低层正涡度的输入是其得以爆发性增强的主要原因。台风爆发性增强时,卫星云图上表现为:台风环流螺旋度迅速加大,结构密实,有完整清晰的台风眼形成,眼区范围缩小,南北两条水汽输送通道建立,水汽输入云带发展强烈,以及台风水平尺度发展到最大等特征。(本文来源于《海洋预报》期刊2018年05期)
杨德南,陈锦鹏,洪晓湘,吴建成,杨锡琼[4](2018)在《16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强度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16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mulanti)在移动过程中强度变化的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莫兰蒂"台风急剧加强和急剧减弱时均与南亚高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变化呈负相关;"莫兰蒂"急剧减弱时恰逢201616号台风"马勒卡"(malakas)迅速发展阶段,"马勒卡"台风强度增强与南亚高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变化呈负相关,"莫兰蒂"急剧减弱与与南亚高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变化呈正相关。环境风垂直切变介于-4~2 m/s之间是"莫兰蒂"台风急剧增强的必要条件;台风中心附近对流层高层辐散的增强、中心附近正涡度的增大和正涡度柱向对流层中上层发展导致"莫兰蒂"台风急剧增强,对流层中层辐散和涡度的增大与台风的减弱密切相关;"莫兰蒂"台风急剧增强过程中,对流层高层动能的下传是对流层低层动能补充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期刊2018-10-24)
薛淑君[5](2018)在《南海土台风强度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土台风,是在南海局地形成的热带气旋的统称。本文选用1949—2014年CMA-STI整编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对研究区域范围(5°~22.5°N、105°~120.5°E)的南海土台风强度及强度变化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南海土台风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呈近似对称的"漏斗状",即强度从弱—强—弱的变化,在最大强度前后6h时域内强度变化最显着,夏季台风强度变化比冬季快。(2)土台风强度存在1个增强中心,位于海南岛以东的南海北部近海区域,在中国华南沿岸陆区则减弱明显;台风增强/减弱区域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夏季主要在北部近海/近岸区域18°~23°N附近,冬季随台风活动南移至10~18°N附近靠近西部近海/近岸区域,且冬季的平均减弱速率较夏季大。(3)东向移动的土台风最大强度一般比西向移动的强,其中夏季东移台风平均强度最大,冬季西移台风强度最小;夏季东移台风最大强度前后强度变化最快,冬季西移台风变化最慢;夏季西移台风强度分布呈北强南弱、东移台风强度呈东北向带状分布,冬季东、西移台风强度分布皆呈西强东弱,这种空间分布差异,主要是台风移动路径随季节变化而形成的。(4)海上活动时间的长短与台风最大强度的大小、变化幅度成正比。海上活动时间较短的台风,以西行路径为主,强度的分布较均匀,平均强度较弱,增强/减弱中心较多而小,增强/减弱速率较慢;反之,海上活动时间较长的台风,以东行路径居多,强度的分布呈多中心状,平均强度较强,增强/减弱中心较集中且广阔,增强/减弱速率较快。(本文来源于《海洋学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罗小莉,姚才,谭金凯[6](2018)在《登陆华南台风的频数及强度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49—2015年上海台风所提供的热带气旋资料,依据热带气旋登陆华南时的强度,对登陆华南台风的频数、初终旋影响日期、影响期以及登陆位置、强度等气候特征分为3个路段(即西路、中路和东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年登陆华南热带气旋TCs(指登陆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8级的热带气旋)和台风以上(指登陆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2级的热带气旋)频数均有不显着的增加趋势,且登陆华南TYs频数占TCs频数的百分比呈不显着的上升趋势,年际变化特征明显,年最多登陆TCs频数是最少登陆TCs频数的9倍,TCs和TYs的年代际变化具有明显的波动特征,登陆时间主要集中在7—9月。登陆地点主要集中在珠江口以西(西路和中路)。登陆华南TCs的平均影响期为78 d,多年平均初旋和终旋影响日期分别为7月8日和9月23日,初旋和终旋影响日期有提早的趋势,其中东路平均10 a的终旋影响日期提前5.8 d。从登陆强度看,整个华南、中路和东路各级热带气旋的强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趋势,而从西路进入华南的热带气旋中,强热带风暴的强度是减弱的,而热带风暴和台风以上的强度是增强的。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年来以极端强度登陆华南的台风显着增多。(本文来源于《海洋预报》期刊2018年04期)
翟舒楠[7](2018)在《台风水汽收支及与强度变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 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3B42 V7 和 TRMM 2A25 V7降水资料、TMI(TRMM Micro wave Imager)总的可降水量(total precipitable water,简写为 TPW)资料、IFREMER3(Institut Frangais de Recherche pour['Exploitation de la Mer,version 3)海气热通量资料、CloudSat云分类资料、FNL(Final analysis)再分析资料和JTWC(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最佳路径数据集,运用基于风切变坐标系的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 2001-2015年期间不同风切变方向和不同强度变化类别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水汽收支各分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旨在探讨水汽收支对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可能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风切变坐标系下,热带气旋降水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结构。不论风切变方向如何变化,降水均偏向于下风切左侧且偏东风切变的热带气旋平均降水量要比偏西风切变的大。热带气旋降水的强弱与其与副热带高压的相对位置和距离有关,低空急流的存在有利于水汽输送。不论风切变方向如何变化,整层积分的水汽通量辐合(moisture flux convergence,简写为MFC)大值中心均位于下风切方向。降水大值中心相对于整层积分的MFC大值中心的气旋性偏移是热带气旋中低层气旋性环流的平流作用导致的。(2)水汽收支分量中,海表蒸发和外围环境场中的TPW在热带气旋快速增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海表蒸发主要受海平面温度的影响。海表蒸发和外围环境场中的TPW有利于热带气旋快速增强主要是因为它们有利于边界层的空气增温增湿,从而导致对流有效位能(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简写为CAPE)增大。除了边界层的热动力作用外,中层的热动力过程也会导致快速增强的热带气旋CAPE较大。减弱的热带气旋平均初始强度最强,因此,其整层积分的MFC最大,降水量也最大。这与海表水汽及热通量和边界层的低熵下沉气流对热带气旋强度变化是起相反作用的观点是一致的。(3)不论热带气旋强度如何变化,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降水均随着距离增加迅速减小。水平方向上,强降水主要集中在距离热带气旋中心1个最大风速半径的范围内,垂直方向上,主要集中在2km以内。从地面至2km高度处,减弱的热带气旋平均降水量最大,这主要是其平均初始强度最强造成的。2-10 km以内,快速增强的热带气旋平均降水量要大于减弱的热带气旋,这主要是因为快速增强的热带气旋对流比较深厚,垂直方向上降水能延伸到的高度较高。不论热带气旋强度如何变化,下风切左侧降水量均是最大的,且下风切方向的降水强度和覆盖范围均强于和宽于上风切方向。(4)热带气旋中心附近以深对流云为主,热带气旋内部剧烈的上升运动主要发生在深对流云内。快速增强的热带气旋中深对流云出现的概率明显大于没有快速增强的热带气旋。深对流云象限间的变化比较明显,不同强度变化类别的热带气旋出现概率最大的象限也会有所不同。高层云的分布也呈现出一定的不对称性。卷云、高积云、层积云和积云各象限间的分布比较均匀,变化较小。(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8-06-01)
赵晓妮[8](2018)在《追入台风眼 探台风奥秘》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台风来袭,他们不仅不逃离,反而去追击风暴甚至一直深入台风中心——对于“近海及登陆台风强度变化科学试验预研究”团队来说,这不是堂吉诃德式的无谓冒险,而是为了获取更多台风数据的科学行动。3月28日,这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通过验收,项目展现了他们数次(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18-04-13)
朱磊,万齐林,刘靓珂,沈新勇,高郁东[9](2017)在《雷达径向风资料EnKF同化应用对Vicente(2012)登陆台风强度变化过程预报的影响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索了基于WRF模式的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法(WRF-EnKF,简称EnKF)在近海有可能达到更强台风连续循环同化中国大陆高时空分辨率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风观测资料的效果,同时检验台风Vicente(2012)的叁维结构演变及其动力学特征。通过短期集合预报得到跟随当前流场变化着的背景误差协方差的台风涡旋和动力学结构。研究发现,EnKF同化预报系统能有效地同化高时空分辨率雷达径向速度观测资料,显着改善初始场中台风Vicente的中小尺度内核结构,同时提高对台风Vicente的路径和强度及其相伴随的短期强降水预报。在台风最强时刻同化雷达径向风观测能快速(1~2 h)得到真实的暖核台风结构,同时进一步提高台风路径和强度的预报。另外,EnKF同化雷达径向风观测资料还能有效提高短期降水预报,1 h和3 h累积降水的分布、降水中心以及降水随时间演变都能得到显着改善,这与改善台风路径、结构和强度有密切关系。因此,对中国东南沿海有可能达到较强的台风进行同化雷达径向风观测资料可改善登陆台风的预报水平,这为利用我国地基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改善模式的初始场从而提高台风预报提供一定的指示作用。(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石运昊[10](2017)在《台风强度的最大可能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台风强度变化,尤其是快速变化及(单位时间内的)最大可能变化是当前台风业务和预报中的难点及前沿科学问题。这与对强度变化机理认识仍很不足、对台风条件下的海气相互作用的模拟尚不完善等关系密切。关于台风最大可能强度(MPI)的研究相对较早,近年来在台风强度快速变化(含增强和减弱)方面也取得了不少可喜进展,但仍较少关注台风强度的最大可能变化。本文利用1949-2015年台风年鉴资料,对西北太平洋台风强度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并分析海洋气象相关因子对台风强度快速变化及最大变化的可能影响。结果显示:近67年来,西北太平洋海域共有约47%的台风伴有快速增强的过程发生、约40%的台风出现快速减弱,强度最大变化达到快速变化(含增强和减弱)程度的台风频数及快速增强过程的持续时间占台风生命史的比例均呈减小趋势。此外,统计表明:西北太平洋台风发生快速变化的海域则存在显着的气候漂移趋势:台风发生快速增强的最北纬度显着向南漂移、最南纬度略向北漂移、最东经度较显着地向西移、最西经度略向东移,即快速增强的发生区域有向西南侧收缩的趋势。对环境风垂直切变、中层水汽(通量和通量散度)、海洋(海表面温度和海水混合层深度)、高层流出等环境场因子的合成分析发现:台风快速增强的北界向南漂移或与环境风的弱切变区的向西向南扩展密切相关,而高海温区的北扩则可能是南界向北的漂移的原因。分析还表明:台风的快速减弱过程主要发生在环境风切变大、高纬海温相对低的海域及登陆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台风强度最大变化的可能影响因子(含:环境风垂直切变、海表面温度、海水热容量、水汽输送等),表明:前6小时的环境风垂直切变及海表温度与台风强度的最大变化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对2010-2014年间的回归拟合显示这一相关关系对于台风强度最大可能变化(MPIC)具有一定的预报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期刊2017-04-01)
台风强度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WRF模拟了台风Chanchu(0601),模式再现了台风Chanchu的路径、强度及结构。利用模式资料分析了台风Chanchu发展增强过程中其流出层和流入层风速的日变化特征、造成该日变化特征的机制及其对台风强度的影响。分析表明:台风Chanchu流出层和流入层的风速均存在显着的日变化特征,表现在低层径向入流和高层径向出流在夜间至清晨明显增强,在白天增加缓慢;切向风变化趋势同径向风类似,位相较径向风落后约6 h。通过对比夜间和白天云顶温度(CTT)和垂直速度频率(CFADS)的分布,发现夜间对流较白天更加活跃,这与夜间云顶冷却所导致的静力稳定度降低有关。利用切向风倾向方程进行收支分析,结果显示太阳辐射日变化通过调节对流日变化,引起高低层径向气流的日变化,进而造成切向风速的日变化,从而影响台风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日变化对台风强度变化的指示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台风强度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1].刘珍圆,王咏青,张秀年,周玉淑.台风Chanchu(0601)变性过程中的强度变化及环境场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9
[2].廖玥,王咏青,张弛,张秀年.台风Chanchu(0601)强度日变化特征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8
[3].王雷,许岳庭,徐哲永,陈梅汀.201211号台风“海葵”近海路径和强度突然变化的成因分析[J].海洋预报.2018
[4].杨德南,陈锦鹏,洪晓湘,吴建成,杨锡琼.16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强度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8
[5].薛淑君.南海土台风强度变化特征分析[J].海洋学研究.2018
[6].罗小莉,姚才,谭金凯.登陆华南台风的频数及强度变化特征分析[J].海洋预报.2018
[7].翟舒楠.台风水汽收支及与强度变化的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
[8].赵晓妮.追入台风眼探台风奥秘[N].中国气象报.2018
[9].朱磊,万齐林,刘靓珂,沈新勇,高郁东.雷达径向风资料EnKF同化应用对Vicente(2012)登陆台风强度变化过程预报的影响试验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17
[10].石运昊.台风强度的最大可能变化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