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高油玉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高油玉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贾士芳[1]2004年在《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高油玉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于吉林农业大学试验站试验田内进行,供试品种为吉油一号和通油一号。供试肥料为优质猪圈肥。试验共设五个处理。处理1为对照(单施无机肥),其余四个处理为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叁次重复,密度为50000株/hm~2。在整个生育期内跟踪测定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籽粒的灌浆速率、干物质积累速率、蛋白质、粗脂肪、淀粉累积动态变化、籽粒的水分、体积,收获后考种测产,进行产量相关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延缓生育末期叶面积指数降低、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有利于截获更多的光能增加生育末期光合高值持续期,截获更多的光能为生育末期玉米籽粒灌浆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一有利的变化为玉米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从而增强叶片细胞渗透调节能力,调节植株对氮素同化和输出,延缓衰老,为籽粒营养物质的积累提供了有效能量,也保证了高油玉米活杆成熟青贮加工的要求。 经过统计与分析,可以看出籽粒鲜重积累量与授粉后时间、籽粒干重与授粉后的时间、脂肪净含量、脂肪百分含量、蛋白质净含量、淀粉净含量与授粉后的时间均可以用Logistic方程描述,籽粒体积变化与授粉后的时间关系表现为叁次上升型曲线方程;籽粒的水分含量与授粉后的时间关系表现为叁次下降型曲线方程;籽粒中蛋白质百分含量与授粉后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籽粒中淀粉百分含量与授粉后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符合倒数方程,均具有较高的拟合度。 授粉后前10天籽粒灌浆速率最快,含水率最高,体积最小,蛋白质、可溶性糖合成迅速,其百分含量可达整个灌浆过程的最高含量,而籽粒的干物质含量、脂肪百分含量、淀粉百分含量则是整个灌浆过程中的最低值。随着授粉后时间的不断增加,籽粒的灌浆速率不断降低,干物质的积累速率表现为先快后慢的趋势,授粉后20天左右是干物质积累的关键时期,此时期若遭遇到不利的环境因素将显着影响籽粒产量形成。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有利于籽粒的水分降低,体积增加。 授粉后10-15天左右是籽粒中蛋白质积累的高峰期,可溶性糖的积累高峰期大约在授粉后10-20天,授粉后22-24天左右是籽粒中脂肪积累的高峰期,淀粉的积累高峰期是授粉后24-28天。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时使籽粒干重、鲜重、蛋白质、脂肪、淀粉吉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高油玉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积累最大速率出现时间提前,提高籽粒在增个灌浆期内鲜物质、干物质、各营养成分的积累速率。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穗粒数、百粒重、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脂肪产量均有显着影响。穗粒数、百粒重、产量均随有机肥料施用量的加大先升后降。两品种产量、蛋白质产量、脂肪产量均处理4为最佳。从前面分析可知收获时吉油一号比通油一号籽粒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均高,但由于产量低于通油一号,因此导致蛋白质公顷产量、脂肪的公顷产量吉油一号低于通油一号, 总之,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明显改善高油玉米籽粒品质,提高产量,两品种均表现为处理2的施用量不能满足植株生长需求,处理3处理5较单独使用无机肥的处理1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处理4的肥料施用量可达最佳水平。我国广大农村有机肥料来源广泛,有机物及肥料配合施用可减少投入,提高地力,有利于节本增效,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王存连, 黄智鸿, 张晓霞[2]2008年在《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通油一号玉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通过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通油一号玉米品质及产量研究,可以看出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玉米株高、茎粗的影响大于化肥单独施用,可延缓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降低,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对穗粒数、百粒重、籽粒产量、蛋白产量、脂肪产量有显着影响.提高了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淀粉含量.

李婧[3]2017年在《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活性有机碳组分和大豆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大豆是黑龙江省主要的粮食作物。长期以来土地过度开垦,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土壤理化性状下降,有机碳含量下降,作物品质降低,急需增加碳投入、改善土壤结构、改善作物质量。本文以黑龙江省克山县为试验地点,设置化肥配施秸秆全量还田(SNPK)、化肥配施有机肥(MNPK)、化肥配施生物炭(BNPK)和单施化肥(NPK)4个处理,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不同有机物料还田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黑土土壤肥力的保持与提高以及土壤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为大豆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水分入渗性能的试验表明,秸秆全量还田(SNPK)处理的土壤渗透性能最好;不同有机物料还田与单施化肥(对照)相比均能增加0.25-10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和>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不同有机物料处理均能降低土壤砂粒含量,增加土壤粘粒含量,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不同有机物料处理能够增加0-20cm表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速效养分含量,并且提高土壤全量养分含量,其中配施有机肥处理对土壤化学养分表现出了最佳的提升效果。秸秆还田表现出了对土壤物理性状的良好改善效果。(2)研究不同有机物料还田条件下,黑土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处理显着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单施化肥(NPK)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MNPK)、化肥配施生物炭(BNPK)、秸秆全量还田(SNPK)分别增加3.0%、2.4%、1.7%;不同有机物料还田措施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46.3%、7.6%、14.2%;化肥配施有机肥(MNPK)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起显着的促进作用,秸秆还田(SNPK)和化肥配施生物炭(BNPK)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17.2%和14.2%。化肥配施有机肥能提高水溶性有机碳比例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比例。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有机肥与化肥的配施(MNPK)对于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有效调控其关键组分具有重要作用。(3)对不同有机物料还田措施对大豆生长的研究显示,不同有机物料还田能够增加植株光合作用,提高大豆叶绿素含量,增加叶面积指数,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与单施化肥(NPK)处理相比较,秸秆全量还田(SNPK)、化肥配施有机肥(MNPK)和化肥配施生物炭(BNPK)处理分别增产4.9%、11.8%、9.4%。(4)通过对不同有机物料还田措施对大豆品质影响的试验表明,化肥配施有机肥(MNPK)处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秸秆全量还田(SNPK)处理的脂肪含量最高,与其它处理相比差异均达显着性水平。

杨春收[4]2009年在《磷肥及施用位置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2006-2008连续叁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采用桶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施磷及施用位置对夏玉米根系和叶片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1.施磷能够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发育,但不同层施处理间差异较大。与磷肥浅施(5cm土层)相比较,磷肥深施能够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玉米根层数、根条数、根长度、根体积和干物质积累量及根系活力均明显增加;单层(15cm或10cm)深施优于分层施用,两层(5cm和15cm)深施优于叁层(5cm、15cm和25cm)深施。在吐丝后25d到成熟期,上述根系指标,除叁层施磷与浅施差异不显着外,其余处理之间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2.施磷能够显着提高玉米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但不同层施处理间差异较大。其中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变化从大到小依次为15cm深施、10cm深施、5/15cm层施、5cm浅施、5/15/25cm层施,且在成熟期各处理之间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5);而叶片光合速率则表现为,单层深施优于分层深施,两层深施优于浅施,浅施优于叁层深施,并且在吐丝后25d,除叁层深施与浅施差异不显着外,其余各处理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3.施磷能够显着提高玉米物质生产能力,但不同层施的效果不同。与浅层施磷(5cm)相比较,磷肥深施能够促进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并且单层深施优于分层深施,两层深施优于叁层深施;在2007年试验中,各处理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在2008年试验中,15cm和10cm深施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其余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4.施磷能够促进玉米对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吸收与利用,但不同土层施磷的效果有所差异。与磷肥浅施相比较,磷肥深施更有利于玉米植株中氮、磷、钾元素的积累与转移,而且单层深施优于分层深施,分两层深施优于分叁层深施,在不同时期各处理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从氮、磷、钾转移量来看,15cm深施>10cm深施>5/15cm层施>5cm浅施>5/15/25cm层施。5.施磷可显着提高夏玉米籽粒产量,以磷肥深施在15cm土层产量最高,平均达到12242.42kg/hm2,其次是施在10cm土层和两层(5/15cm)深施,尽管叁者产量之间的差异不显着,但均显着高于叁层深施、浅施和不施磷处理。另外,与不施磷肥相比较,将磷肥分叁层施入并无明显的增产作用。总之,土壤施磷能够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发育,提高对氮、磷、钾等养分吸收与利用,从而显着增加籽粒产量。土壤表层(5cm)施磷,难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叁层施磷不仅增加劳动强度和实施难度,而且增产效果也不显着;将磷肥一次施入10-15cm土层,不仅易于操作,而且增产效果十分显着,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王囡囡[5]2010年在《掐尖及不同施肥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作物掐尖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地调节作物植株体内营养物质的分配和运输,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使有机养分集中供给有效花果的需要,以减少养分的无谓消耗,对防止作物贪青徒长,促进早熟,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大豆也可进行掐尖,这样能有效控制徒长,使株高降低,单株结荚数增多,最终达到增产目的。如果再与最佳的施肥量配合,其增产效果更加明显。本试验通过不同掐尖时期和施肥处理,研究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掐尖时期,并在掐尖的基础上寻找最佳施肥量。经过掐尖及不同施肥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掐尖时期对大豆的株高、根瘤数、叶绿素含量、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粒数、粒重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它们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水平,而对初花期(R1)和盛花期(R2)调查的植株鲜重、干重、根容量及收获期调查的百粒重等农艺性状几乎没有影响。产量在掐尖处理中表现比较一致,两个品种中都是一片复叶掐尖的A处理产量最高,总体变化趋势稍有不同,具体分析如下:合丰49产量顺序为A>B>D>C,其中,一片复叶掐尖(A处理)、两片复叶掐尖(B处理)与对照的产量差异达到了显着水平;而合丰50则表现为:A>B>C>D,其中,一片复叶掐尖(A处理)与对照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着水平,二片复叶掐尖(B处理)与对照产量差异为显着水平。合丰50的增产效果比较明显,有两个处理达到了10%以上,最大的是第一片复叶掐尖的A处理,产量2720.5 kg·hm-2,第二片复叶掐尖的B处理,产量为2353.3 kg·hm-2,而第叁片复叶掐尖的C处理产量为2186.6 kg·hm-2,较对照分别增产28.80%、11.41%和3.52%;合丰49增产效果最大的是第一片复叶掐尖的A处理,其增产值为9.65%,产量为2447.24 kg·hm-2,第二片复叶掐尖的B处理产量为2331.47kg·hm-2,较对照增产4.45%。因此一片复叶掐尖的A处理对大豆增产效果最好。2.不同施肥量对大豆的根瘤数、叶绿素含量、单株荚数、粒数、粒重等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它们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水平。结果表明:施肥量过高根瘤数反而减少。不同的施肥处理对大豆产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施肥量为N 52.5 kg·hm-2, P2O5 105 kg·hm-2, K2O 75kg·hm-2(6)处理的产量最高,合丰50,其产量达3395.85 kg·hm-2,较对照增产34.82%,而合丰49,(6)处理的产量为3288.48 kg·hm-2,较对照增产36.49%。

魏珊珊[6]2016年在《增密减氮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及生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玉米生产中,通过设置合理的种植密度及施氮水平来增加作物产量不仅是理论研究的必要,在生产实践中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于2013-2014年在山东农业大学试验农场和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选用高产夏玉米品种登海618和登海605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种植密度67500(LD)、97500(HD)和4个施氮水平0(N0)、180(N1)、360(N2)、540(N3)kg纯氮hm~(-2)。在研究高产夏玉米产量潜力的同时,采用生理研究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讨密植夏玉米高产的生理机制和分子机制,以期为黄淮海地区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增密减氮提高了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增加种植密度虽降低了单株生产力、穗粒数和千粒重,但由于群体增大,籽粒产量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显着提高;减少施氮量,玉米籽粒产量、总干物质积累量、穗粒数和千粒重均先增加后降低,过高的施氮量不利于产量的形成。增加种植密度提高了各生育时期作物生长率,利于干物质的积累,为籽粒产量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低密度下减施氮肥对产量的影响小于高密度;增加种植密度到97500株hm~(-2),或减少氮肥使用量至180(低密度)—360(高密度)kg hm~(-2)均可达到增产效果。高密度360 kg hm~(-2)下最高产量的获得表明,增密减氮可充分发挥群体产量潜力且实现氮肥供应与作物需求之间的平衡,达到增产目的。2增密减氮协调了夏玉米的碳、氮代谢在提高种植密度的同时适当减施氮肥,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和向籽粒的分配。密度和施氮量能够调控~(13)C同化物由营养器官向籽粒的转运分配,减施氮肥增加了~(13)C同化物向籽粒的转运分配,提高了茎叶等营养体中干物质向籽粒的运转率。增加种植密度和减少施氮量显着提高了开花期和成熟期夏玉米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增加了植株花后及总氮素积累量,有利于满足各器官的营养需求,从而为进一步增加产量奠定了基础。高密度下适量施氮能够降低夏玉米茎和叶片氮素转运率,维持夏玉米营养器官中较高的氮素积累,防止叶片过早衰老而有利于生育后期物质的合成。增加种植密度和减少施氮量均显着提高了夏玉米氮肥回收效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3增密减氮提高了夏玉米光合性能增加种植密度,增加了光合有效面积,叶面积指数、群体光合速率显着提高;适当减少施氮量提高了CAP、LAI、Pn和叶绿素含量及高值持续期,群体结构得到改善;施氮显着提高了密植夏玉米叶片PEPC和Rubisco活性,并引起了夏玉米蛋白质组学的变化,本试验鉴定出的37个光合相关蛋白几乎参与了叶片光合的全过程。本试验97500株hm~(-2)种植密度360 kg hm~(-2)纯氮条件下,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显着提高,且高值持续期长,叶绿素含量、酶活性显着提高,且施氮通过影响玉米叶片光能捕获、ATP合成、CO2固定,进而调控整个光合过程,延缓了生育后期叶片的衰老,使生育后期保持较高光合性能,从而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了群体光合增产潜力,为籽粒产量的形成提供了保障。4施氮延缓了密植夏玉米的衰老施氮提高了夏玉米生育后期SOD、POD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利于延缓叶片的衰老。叶片衰老与蛋白质水平上的功能变化密切相关。本试验鉴定出玉米叶片中32个―衰老相关蛋白‖,这些蛋白在衰老过程中以下调为主。衰老过程直接影响这些功能蛋白,进而影响其参与的生理过程。本试验鉴定出玉米叶片中71个―氮素调控相关蛋白‖,这些蛋白的表达量在施氮后以上调为主。氮素直接影响玉米叶片中能量、防御、蛋白合成、初级代谢、转录、蛋白目的及储存、次级代谢、信号转导和细胞生长分裂等相关蛋白,从而影响叶片生理变化。本研究首次鉴定出玉米叶片中29个―氮素调控衰老相关蛋白‖,这从蛋白质水平上证明了氮素可以调控玉米叶片衰老。施氮对玉米叶片衰老的调控主要通过对光合作用中的Rubisco再生、蔗糖代谢、糖酵解、氮代谢、防御以及蛋白合成与分解等过程的调控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高油玉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D]. 贾士芳. 吉林农业大学. 2004

[2].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通油一号玉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 王存连, 黄智鸿, 张晓霞.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活性有机碳组分和大豆品质的影响[D]. 李婧. 东北农业大学. 2017

[4]. 磷肥及施用位置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D]. 杨春收. 河南农业大学. 2009

[5]. 掐尖及不同施肥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D]. 王囡囡. 东北农业大学. 2010

[6]. 增密减氮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及生理机制研究[D]. 魏珊珊. 山东农业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高油玉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