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氨酸钠碳酸盐论文_高明丽,黄微,郑媛,李维维

导读:本文包含了甘氨酸钠碳酸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甘氨酸,碳酸盐,食品添加剂,表征,添加剂,性质,论文。

甘氨酸钠碳酸盐论文文献综述

高明丽,黄微,郑媛,李维维[1](2015)在《综合设计性实验:食品添加剂甘氨酸钠碳酸盐的合成及性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个综合设计性实验——食品添加剂甘氨酸钠碳酸盐的合成及性质初探。学生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采用湿法、超声法、微波法合成甘氨酸钠碳酸盐并对合成方法进行比较,学习使用红外和紫外大型分析仪器对产物进行表征,并对产物的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总结实验结果,进行答辩,完整地进行了一次简单的科研实践过程。(本文来源于《化学教育》期刊2015年20期)

牟元华[2](2003)在《一、食品添加剂甘氨酸钠碳酸盐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二、氮化硅的合成及作为缓释肥料植物氮的吸收》一文中研究指出甘氨酸钠碳酸盐能作为极佳的新型CO_2来源,在国外,主要作为新颖的食品添加剂,而国内主要用于医药工业中制备泡腾片,中和胃酸药物,难溶酸性药物增溶剂以及洗涤剂、添加剂。目前,合成甘氨酸钠碳酸盐仅有湿法合成,我们用超声和微波法来代替它,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均比湿法合成好,尤其是微波法,当微波功率为80W,反应时间15min,液固比1:1.67(加入水量ml和反应物碳酸钠和甘氨酸质量之和之比,单位ml/g),产率达98.3%,它不需分离提纯,可一次性反应得到作为食品添加剂和医药工业用剂的合格产品。 通过对一甘氨酸钠碳酸盐和二甘氨酸钠碳酸盐的IR、UV、XRD、TG-DTG表征性质研究,我们发现一甘和二甘的上述表征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从而可以看出它们有十分类似的结构。 甘氨酸钠碳酸盐有一些特殊性质如分解温度高、在水中易于水解,难溶于有机溶剂,难形成结晶体等。(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3-05-01)

牟元华,吴珧萍,陈天朗,肖慎修[3](2003)在《甘氨酸钠碳酸盐的合成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This paper studied the synthesis of sodium glycinate carbonate by ultrasonic wave,microwave method and compared with wet metho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icrowave could dramatically improve the yield and decrease the reaction times and that the product could demand the essential quality of the SGD as a kind of food additives,so the product did not need to separate after the systhesis.In addition,we also characterized the pured product by IR,UV,XRD and TGDTG.(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03年02期)

毛建卫,崔艳丽[4](1999)在《甘氨酸钠碳酸盐的制备、特性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导了食品添加剂甘氨酸钠碳酸盐的制备、特性和应用。(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1999年09期)

甘氨酸钠碳酸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甘氨酸钠碳酸盐能作为极佳的新型CO_2来源,在国外,主要作为新颖的食品添加剂,而国内主要用于医药工业中制备泡腾片,中和胃酸药物,难溶酸性药物增溶剂以及洗涤剂、添加剂。目前,合成甘氨酸钠碳酸盐仅有湿法合成,我们用超声和微波法来代替它,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均比湿法合成好,尤其是微波法,当微波功率为80W,反应时间15min,液固比1:1.67(加入水量ml和反应物碳酸钠和甘氨酸质量之和之比,单位ml/g),产率达98.3%,它不需分离提纯,可一次性反应得到作为食品添加剂和医药工业用剂的合格产品。 通过对一甘氨酸钠碳酸盐和二甘氨酸钠碳酸盐的IR、UV、XRD、TG-DTG表征性质研究,我们发现一甘和二甘的上述表征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从而可以看出它们有十分类似的结构。 甘氨酸钠碳酸盐有一些特殊性质如分解温度高、在水中易于水解,难溶于有机溶剂,难形成结晶体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甘氨酸钠碳酸盐论文参考文献

[1].高明丽,黄微,郑媛,李维维.综合设计性实验:食品添加剂甘氨酸钠碳酸盐的合成及性质初探[J].化学教育.2015

[2].牟元华.一、食品添加剂甘氨酸钠碳酸盐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二、氮化硅的合成及作为缓释肥料植物氮的吸收[D].四川大学.2003

[3].牟元华,吴珧萍,陈天朗,肖慎修.甘氨酸钠碳酸盐的合成及表征[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3

[4].毛建卫,崔艳丽.甘氨酸钠碳酸盐的制备、特性和应用[J].食品科学.1999

论文知识图

年6月谷苗甘氨酸钠碳酸盐的红外光谱图甘氨酸钠碳酸盐的紫外光谱图一7在空气氛围下二甘的热失重图一3二氧化硅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标签:;  ;  ;  ;  ;  ;  ;  

甘氨酸钠碳酸盐论文_高明丽,黄微,郑媛,李维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