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轨道能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能量,轨道,压电效应,轨道交通,方差,扣件,分子结构。
轨道能量论文文献综述
孟爱华,严纯,潘文武,李明范,张梅[1](2019)在《轨道扣件能量收集装置优化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轨道扣件处可承受轨道大部分垂向载荷,在此处安装能量收集装置对轨道影响小,且安装方便。采用磁致伸缩材料Galfenol将轨道振动能转化为电能。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确定Galfenol薄板安装在扣件中的位置,并对感应线圈的大小和形状进行优化设计。按照1:360缩小的扣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Galfenol轨道扣件能量收集装置可输出最大电压6.1 mV,一列高速列车经过轨道扣件时振动可转换的电能能量值为104.3 mJ。(本文来源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万宇翔,张钢[2](2019)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最大限度实现供电系统节能,文章在分析对比了电阻能耗技术、电容/电池储能技术、飞轮储能技术等几种制动能量处理技术的基础上,着重对能量回馈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并网等级的不同,能量回馈技术分为低压能馈和中压能馈,分别介绍了其运行原理及设备构成。给出了能量回馈装置的主电路结构以及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框图并简要分析了其控制原理。对基于能量回馈装置的城轨牵引供电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分析。给出了二极管整流机组、能量回馈装置及列车的仿真模型。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了能量回馈装置在列车制动时具有将多余制动能量回馈交流电网,并保持直流电压稳定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9年31期)
闫泽涛,王学东[3](2019)在《基于压电式能量转换的微型振动能量采集器在物联网轨道交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于轨道交通列车控制和监测的各类智能器件、传感器件越来越多,列车电气线路越来越复杂,成为制约列车系统智能化的技术瓶颈。为此,针对器件小型化、可靠性等决定因素,研究一种基于压电式能量转换的新型能量转换器件。主要研究振动参数数据采集装置,将其安装在轨道交通车辆的轴箱上,采集列车在实际运行时的振动参数数据。在实际采集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对轴箱振动的参数特征、响应曲线等进行仿真分析,进一步研究振动能量-电能转换的最优谐振频率、输出电压、转换效率、输出功率和可靠性等关键参数。(本文来源于《微处理机》期刊2019年05期)
杨沥,袁天辰,杨俭,孔令强[4](2019)在《两自由度压电式轨道振动能量采集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轨道板垂向振动能量采集方法,设计3种不同方案的两自由度压电式轨道振动能量采集器,并建立其运动方程和机电耦合方程.通过运用谐波平衡法,在简谐激励下分析得到压电式轨道振动能量采集器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的幅频响应,通过直接的数值模拟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得到两自由度轨道压电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的最优方案.该方案采集器的能量采集效果远高于其他两种方案.通过调节刚度参数,可以有目的地增强两个共振峰中的任意一个,从而达到与轨道振动激励谐振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吴丽君,徐振龙,刘晓红,赵峰,孙栩[5](2019)在《地铁轨道振动能量回收系统储能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地铁轨道振动能量回收系统储能技术进行研究,设计整流汇流电路、压电振子驱动发光二极管电路、阻抗变换电路等,并进行储能及供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所设计的储能及供能电路能够实现对轨道振动能量的回收及供能目标。(本文来源于《交通科技与经济》期刊2019年05期)
王菁菁,浩文明,吕西林[6](2019)在《单边碰振轨道非线性能量阱减震性能及碰撞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轨道非线性能量阱(轨道NES)是一种被动结构控制装置,其通过附加质量块沿竖直平面内的轨道运动产生非线性回复力,从而降低主体结构响应。单边碰振轨道非线性能量阱(SSVI轨道NES)在原轨道NES中加设制动装置,通过碰撞限制质量块单方向的运动,使对称连续的轨道变得单边不连续;SSVI轨道NES较轨道NES非线性更强,展现出更优越的抗冲击性能;对一个两自由度主体结构附加SSVI轨道NES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优化和试验验证,优化后的SSVI轨道NES在脉冲型荷载作用下具备良好的抗冲击性能,但地震作用下的模拟结果显示其减震性能仍有待改进;为此,对SSVI轨道NES碰撞恢复系数和制动器位置进行了二次优化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调整SSVI轨道NES碰撞恢复系数和制动器位置可明显改善其减震性能;地震特性将影响控制装置参数的取值,可针对不同特性的地震选择相应设计参数。(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6期)
黄科元,钟树人,张其松,张铁军[7](2019)在《最优能量分配策略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采用储能装置和能馈系统协同吸收地铁回馈能量时,为优化能馈系统变流器容量与超级电容容量的利用效率,在此提出了一种通过动态调节能馈系统最大吸收功率来对储能装置和能馈系统吸收的回馈能量进行最优分配的方案。该方案根据地铁制动时的功率曲线以及运动学的基本规律,推导出地铁制动时间与制动初速度之间的关系,在综合考虑储能装置和能馈系统的功率特性差异以及回收单位回馈能量成本差异的基础上,建立了地铁制动时的最优能量分配目标函数,通过数学分析得出能馈系统最大吸收功率与地铁制动回馈的峰值功率之间的关系。在地铁制动时,通过采样列车峰值功率来动态调节能馈系统最大吸收功率,以达到最佳的回馈能量吸收效果。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王明江[8](2019)在《浅析多电子原子轨道3d与4s能量的高低》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学教学中常遇到多电子原子3d与4s轨道能量高低比较问题、填充电子与失去电子的顺序是否一致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学生。将用屏蔽常数近似计算多电子原子轨道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对中学化学教学有一定的帮助。(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学)》期刊2019年08期)
郑明亮,冯鲜,杨德云[9](2019)在《基于能量分布的轨道车辆动力学系统可靠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轨道车辆随机振动系统动力可靠性,根据分析动力学中的Hamilton正则方程,建立考虑轨道不平顺与结构自身参数随机因素共同作用的车轨悬挂2自由度复合随机振动模型。将系统的广义能量停留在安全域内的概率作为动力可靠性指标,运用拟不可积Hamilton系统随机平均法,求出系统动力响应Hamilton函数幅值的均值和方差。依据顺序统计理论和随机变量函数的矩法,求出系统动力可靠度的均值和方差的计算公式。通过算例,分析轨道不平顺和车辆物理参数的随机性对系统动力可靠度随机性的影响,为系统结构参数优化设计和确定最优控制策略等奠定基础,对保证高速列车更安全平稳运行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9年S1期)
谢小银[10](2019)在《理论研究分子轨道调控对DSSCs染料分子光吸收和能量转移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石化资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消耗导致过去的一百多年以来排放了难以估量的二氧化碳。由此引发的温室效应不断侵蚀着这颗星球上生物的生存空间,人类也无法独善其身。近年来,绿色替代能源的研发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尤其以太阳能电池发展与应用最受瞩目。而其中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为代表的新型电池的发展最被看好。虽然DSSCs器件转换效率(5~13%)尚不能与已被商业化应用数十年的硅基(单晶硅及多晶硅)光伏器件动辄10-24%相比,但其选用原料成本低廉且较为无毒,加上可运用印刷技术的简单制造设备,制造成本仅为硅基太阳电池的5~10%,同时DSSCs转换效率不受日照角度影响,转换效率随温度上升而增加,因此未来竞争力也会将优于硅基太阳能电池。对于DSSCs来说,影响器件性能的最关键因素莫过于所使用的染料敏化剂了,理想的敏化剂应该有一个合适的HOMO/LUMO能隙,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匹配太阳光谱吸收尽可能多的太阳光子并激发产生尽量多的电子空穴对。另外,敏化剂的电子结构还能够影响激发态电荷在分子内输运性质,理想的敏化剂分子能够对激子产生足够大推动力来促使电子和空穴分离从而产生有效电荷。同时驱动电荷向相反方向转移形成光电流。本论文以密度泛函理论为基本研究手段,对一系列D-π-A有机染料分子的电子结构及分子内电荷传输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结合相关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些普适的染料分子设计方案。研究过程中,除了研究敏化剂分子的独立个体特性,还通过对电荷密度差分、态密度、及电子注入驱动力的分析,深入研究了敏化剂分子与半导体结合体系界面间吸附和电荷转移特性,从理论角度对染料敏化剂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价和预测。希望本研究工作能够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尤其是敏化剂分子的合成和制备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该论文的第一章为前言,介绍了太阳能电池尤其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过程,简要介绍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器件的结构和光电转换原理,综述了现有的设计和合成高性能敏化剂的方案,阐明该课题的研究意义。第二章为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理论基础的进行阐释,主要包含了量子力学基础和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各种近似解方法以及计算方案;此外,本论文还对研究工作过程中所有理论分析手段进行了介绍。包括对染料分子几何构型、电子结构、电荷转移特性、染料与氧化还原电对间的作用以及染料-二氧化钛界面特性等方面进行计算和分析。我们借助这些理论测试手段及评价方方法,深入地揭示了通过对敏化剂分子构型进行调整最终是如何影响DSSCs的性能,提出高性能染料敏化剂分子的设计的普适原则。希望这些设计原则,能够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第叁、四和第五章是对我们所设计的高性能敏化剂的方法和原则的具体研究过程和方法手段进行说明。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我们将高效有机异质结光伏器件电子给体材料分子中共轭单元应用到具有D-π-A结构的DSSCs中作为光电子传输载体π桥。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探究了染料分子π桥上三种共轭单元重复数量对于这类DSSCs分子的光子吸收和转移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π共轭延长能够改善吸收强度,但是吸收峰位置变化却有差异。主要是吸收峰位置变化程度Ppv<P3ht<Ptb7。这是因为通过变化Ppv基团的数目,HOMO轨道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而LUMO基本上没有变化,因而Ppv系列的染料吸收峰位置没有显着变化,相对于P3ht和Ptb7系列来说。同时我们还证实,P3ht的引入有利于改善分子内电荷转移效率,而Ppv和Ptb7系列中π共轭的延长使分子内电荷转移效率降低。随后我们选取有实验数据的D-π-A染料XY1和D35作为参照构型,来研究具有吸收光谱互相补充的染料组合对器件的效率的提升作用。众所周知,提高DSSC效率的策略有很多,最有效的方法是促进光的收集,即扩大光谱吸收范围和/或提高光谱吸收强度。在这一章,我们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设计并研究了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谱互补的D-π-A有机染料组合。研究了电子性质,包括前线分子轨道、分子内电荷转移、吸收光谱等。结果表明,B1染料与XY1染料具有最佳的吸收波长互补性,相应地在太阳光谱的350-450纳米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采光效率。因此,我们能够籍以此理论结果预测,以B1和XY1为敏化剂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比参考文献中的XY1和D35染料的组合更高。最后,我们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高效D-π-A有机染料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探索。具体地说,我们对两种噻吩[3,2-b]二苯并噻吩π桥D-π-A有机染料SGT129和SGT130进行了几何优化和电子结构和吸收光谱计算,这两种染料在与TiO_2半导体结合前后表现出显着的效率差异。计算结果表明,电子供体与π桥之间的共面结构能够有效地增强电子转移,从而促进SGT130分子内电荷从电子供体转移到受体基团。SGT130的吸收光谱由于带隙的减小而展宽并发生红移。较高的采光效率、有利的分子内电荷转移、TiO_2半导体中导带边缘的较大位移以及在TiO_2导带中注入的电子与电解质之间的慢电荷复合解释了SGT130优于SGT129的效率。以SGT130为参考染料,通过对含富电子和吸电子部分的π桥基团进行改性,进一步设计了四种新型染料1-4。从影响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的理论参数来看,所有染料在界面电荷转移和光捕获效率方面均优于SGT130,并且TiO_2导电带边缘的位移较大。我们的理论研究有望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应用中基于TBT的D-π-A有机染料的分子改性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在第六章,对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包括对截至当前所取得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及在投工作的介绍,另外还对未来的工作做出规划。(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轨道能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最大限度实现供电系统节能,文章在分析对比了电阻能耗技术、电容/电池储能技术、飞轮储能技术等几种制动能量处理技术的基础上,着重对能量回馈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并网等级的不同,能量回馈技术分为低压能馈和中压能馈,分别介绍了其运行原理及设备构成。给出了能量回馈装置的主电路结构以及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框图并简要分析了其控制原理。对基于能量回馈装置的城轨牵引供电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分析。给出了二极管整流机组、能量回馈装置及列车的仿真模型。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了能量回馈装置在列车制动时具有将多余制动能量回馈交流电网,并保持直流电压稳定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轨道能量论文参考文献
[1].孟爱华,严纯,潘文武,李明范,张梅.轨道扣件能量收集装置优化设计分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万宇翔,张钢.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
[3].闫泽涛,王学东.基于压电式能量转换的微型振动能量采集器在物联网轨道交通中的应用[J].微处理机.2019
[4].杨沥,袁天辰,杨俭,孔令强.两自由度压电式轨道振动能量采集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9
[5].吴丽君,徐振龙,刘晓红,赵峰,孙栩.地铁轨道振动能量回收系统储能技术[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9
[6].王菁菁,浩文明,吕西林.单边碰振轨道非线性能量阱减震性能及碰撞参数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
[7].黄科元,钟树人,张其松,张铁军.最优能量分配策略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J].电力电子技术.2019
[8].王明江.浅析多电子原子轨道3d与4s能量的高低[J].新课程(中学).2019
[9].郑明亮,冯鲜,杨德云.基于能量分布的轨道车辆动力学系统可靠性分析[J].机械设计.2019
[10].谢小银.理论研究分子轨道调控对DSSCs染料分子光吸收和能量转移特性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9